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二次被害"是在犯罪发生后被害人与外界接触的过程中,被迫引起被害回忆并感知外界负面回应而产生的痛苦。由于身心发展处于弱势阶段,未成年人在犯罪被害后往往会产生超出成年人的负面影响后果。中小学校园侵害事件具有场域性特征,未成年被害人在处置过程中或多或少地会受到来自学校、家庭、司法机关以及社会媒体等方面的"二次伤害"。为防止未成年人受到"第三次被害"而产生"恶逆变",学校、家庭、媒体、医疗机构,尤其是司法机关应坚持"未成年人利益最大化原则",最大程度地避免未成年被害人在社会生活和司法程序中受到"二次被害"。  相似文献   

2.
未成年人成为刑事被害人的现象日益严重,但实践中对未成年被害人的保护却不尽如人意,从而使得未成年被害人的保护变得非常现实和迫切。未成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决定应该采取不同于一般被害人的保护制度,有必要在预防和司法实践中针对未成年人的特殊情况设置一系列独特的制度以切实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3.
未成年人是一个极易受到侵害的群体,特别需要法律和社会的保护。笔者从未成年人被害的原因入手,分析未成年人可能成为被害人的心理、社会及家庭原因,从而探索预防未成年人被害的对策,以期达到预防犯罪、降低未成年人由被害人向犯罪人转化的机率、保护未成年人利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随着未成年人在性方面受到侵害的情况日趋严重,为了保护未成年被害人的合法权益,防止被害人的逆向转化,减少犯罪的潜在因素,稳定社会,加速社会环境净化,大力加强对未成年被害人心理的研究有着重大的实践指导意义和理论意义。开展未成年性被害的心理预防工作,应在加强未成年人性知识教育,提高他们自我保护意识的同时,强化他们的整体心理素质的培养,即情境应变能力、情绪调适能力训练,认识事物分析判断事物能力的训练,以及良好行为习惯的训练。  相似文献   

5.
犯罪被害预防就是根据易被害人或称潜在被害人自身存在的个性特征,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他们实际遭受犯罪侵害.应惩治侵害未成年人的犯罪活动;完善监护制度,强化监护人职责,减少未成年人犯罪被害;加强未成年人自我保护教育,增强其自觉预防犯罪被害的意识和能力;消除和减少社会环境中不良因素的影响,减少未成年人犯罪被害.  相似文献   

6.
尽管我国日益重视对未成年被害人权益的刑法保护,但现行刑法典对有关权益的保护尚存差距与不足.中国作为讲人权和负责任的大国,有必要基于比较研究的视角,从域外立法中借鉴汲取合理的经验,加强刑法领域的人权立法.为此,我国在修改刑法规范时,需统一未成年人的年龄标准,增设胁迫未成年人犯罪的严罚规定与侵犯未成年被害人生命权的新罪名,并修改若干原罪名,以扩展其保护未成年被害人的范围.  相似文献   

7.
犯罪被害预防就是根据易被害人或称潜在被害人自身存在的个性特征,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他们实际遭受犯罪侵害。应惩治侵害未成年人的犯罪活动;完善监护制度,强化监护人职责,减少未成年人犯罪被害;加强未成年人自我保护教育,增强其自觉预防犯罪被害的意识和能力;消除和减少社会环境中不良因素的影响,减少未成年人犯罪被害。  相似文献   

8.
未成年人恢复性司法是利用调解、协商的方式处理未成年人的犯罪问题.它有利于未成年加害人的再社会化、保护被害人的合法权益以及实现公正和效率的价值.此外,以人为本的理念、国内外相关法律制度和实践经验等为实行未成年人恢复性司法提供了可行性.因此,有必要从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群体的特殊性出发,构建未成年恢复性司法制度,明确未成年人恢复性司法的适用范围、适用模式、适用条件、适用阶段和适用程序,以推动我国少年司法制度的改革.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强奸、猥亵儿童等侵害未成年人案件高发。为了最大限度保护未成年被害人的身心健康,如何在未成年被害人不出庭作证的情况下保障案件的实体真相成了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重要方向之一。通过比较研究德国、挪威、澳大利亚、日本、南非、英国、以色列的未成年被害人不出庭作证制度,从优化未成年被害人询问程序、健全刑事庭前会议阶段、加强专业侦查人员的培养、适当引入中介人制度这四个方面探索构建我国未成年被害人不出庭作证制度。  相似文献   

10.
随着未成年人案件办案模式一体化改革进程的推进,部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被纳入未成年人检察职能,未成年刑事被害人救助问题也得到司法界的关注。检察机关在司法实践中,对未成年刑事被害人社会救助从救助主体、救助对象范围、救助条件、救助方式、救助程序设置、救助资金来源、救助数额以及配套衔接机制等方面都作出了有益的探索,这对于构建未成年刑事被害人社会救助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权利救济是权利行使的保障。在侵害未成年人案件的诉讼程序中,未成年被害人的权利救济制度一旦失灵,则有关其权利保护的诸多规定恐将沦为虚置的立法设计。狭义的未成年被害人救济主要包括来自犯罪人的刑事附带民事赔偿、刑事和解赔偿以及来自国家层面的司法救助。尽管目前的司法解释规定,刑事被害人不得要求被告人赔偿其因犯罪行为而蒙受的精神损失,但在侵害未成年人案件的附带民事诉讼中先行纳入精神损害赔偿或将成为未来的改革方向。在侵害未成年人案件中适用刑事和解有利于修复社会关系、关照未成年人利益,但其带来的妥协与让步,要求国家和政府应当对未成年被害人等社会弱势群体提供必要的援助与支持,尤其在经济补助和心理疏导等方面。  相似文献   

12.
现阶段我国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工作中存在着未成年人司法制度与普通刑事司法制度区别不明显,忽略未成年人刑事权利外其他合法权益司法救济,对未成年被害人保护力度不够。司法机关与其他未成年保护机构的工作衔接有待于进一步加强等问题。因此有必要围绕上述问题进行反思,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探索构建符合未成年人身心特点,具有中国特色的少年司法制度。  相似文献   

13.
刑事被害人的“第一次被害”源于犯罪行为人的犯罪行为,由于刑事追诉机关的工作方式方法不当和社会力量对其保护不够,刑事被害人还会“第二次被害”。适当改变刑事追诉机关的工作方式、方法,完善庭审程序,并正确引导社会力量加强对刑事被害人的保护是防治刑事被害人“第二次被害”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4.
1、切实保障未成年被害人的诉讼地位。正确认识诉讼活动中未成年被害人的地位 ,是我们认识未成年被害人诉讼行为的性质 ,合理保障其参与权、发挥好其作用的前提条件。因此 ,我们必须在思想上有明确的认识 ,把未成年被害人应享有的委托诉讼代理人、申请回避、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对不起诉决定申诉、侵权控告等权利 ,尤其是将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权 (即不满十八周岁 ,司法人员询问时 ,可以通知法定代理人到场的规定 )落到实处 ,真正为未成年被害人提供法律保障。2、重视未成年被害人在诉讼阶段的作用。在公安侦查、检察审查起诉乃至在法院庭审阶…  相似文献   

15.
亲职教育即研究如何教育父母,从而使他们更好地教育孩子以促进孩子们健康成长和顺利社会化的一门学问。从易被害时空、犯罪人与被害人的互动及被害后果等方面做好亲职教育工作,有利于提升未成年人被害预防的意识和能力。应从加强亲职教育的专门立法、提高家长亲职教育意识、建立亲职教育的专门指导机构、扩充亲职教育的内容及丰富亲职教育的实施方式等方面着手,充分发挥亲职教育在未成年人被害预防方面的功能。  相似文献   

16.
性侵害未成年人案件的办理存在特殊性,传统检警关系模式难以有效保护被害人权益,亦难以保证侦查取证的质量。检警一体化、侦诉协作、检察引导侦查等三种检警关系模式各有优劣。结合检警关系理论与办理性侵害未成年人案件的双重功能来看,应在检察引导侦查模式下明确“提出要求”和“临场监督”等具体内容。这样才能更好实现保护性侵害未成年被害人与保证侦查取证质量两方面平衡。  相似文献   

17.
在刑事诉讼中,国家司法权与被害人隐私权必然存在冲突与矛盾。从加强被害人权利保护的视角出发,应以《为罪行和滥用权力行为受害者取得公理的基本原则宣言》为准则,针对刑事诉讼的不同阶段制定有效的措施,加强对被害人隐私权的法律保护,避免被害人"二次被害"。  相似文献   

18.
从被害人角度来研究犯罪预防问题,打破了传统刑事犯罪预防研究从犯罪人角度出发的格局。未成年被害人因其自身的特殊性,需要整个社会为其提供特殊的保护。未成年被害人从被害人到犯罪人的角色转换涉及犯罪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的问题,从这三个角度出发分析角色转换的原因,能够为预防犯罪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9.
我国刑事诉讼法对被害人隐私权保护除在审判阶段有明确规定外,对刑事诉讼的其他阶段被害人隐私权保护只是通过司法解释和工作制度方式予以规定,并且均停留在规定原则而没有规定保护的内容和救济程序,因此被害人"第二次被害人化"问题依然没有合理解决.建议在刑事诉讼法中确立保护隐私权的总则性条款,在侦查、起诉和审判阶段设立分则条款,通过立法规范司法与媒体的关系,并保障被害人隐私权遭受侵害时能获得有效的法律救济.  相似文献   

20.
建立针对被害未成年人的"访问制度",不仅有法可依,而且有其特定的目的和要求.司法实践中,对不同类型的被害人应采取不同的访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