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认为:美作为对象世界的一种属性,是人类劳动活动的产物。因此,商品经济作为人类重要劳动活动,既是产生美的活动,又是研究美的重要对象。我们可以从发展商品经济的生产要素来加以说明。 1、商品经济作为人类劳动,这种经济活动由功利向审美演化,成为人类的审美对象。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把自已的自然力作为一种客观力量来加以运用的,并且可以有目的、有意识地控制这种力量。这一点决定了人类的整个劳动。包括劳动过程、劳动动作、劳动技能等必然是一种对象性的活动,从而使这种劳动活动由功利向审美方面演化。商品的美的属性更加强烈,它是以交换为目的的,商品生产者生产的产品不仅要考虑消费者的需要,而且还要参与商品的竞争。商品生产者为争夺市场,往往制造出精、巧、新、奇的商品,而生产精、巧、  相似文献   

2.
所谓认识的层次,是指对整体对象的有机统一的诸属性的层次性的反映。我们认为,一个统一的认识有两个基本的层次,即事实层 次和价值层次。认识的事实层次是对客观事物的自然属性、规律及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的反映;认识的价值层次是对客观事物的价值属性及其与主体需要的关系的反映。认识的事实层次体现了认识的事实性,其价值层次体现了认识的价值性。  相似文献   

3.
借重“看得见的手”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保持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迫切要求,也是保证人类健康的生存环境、保证人的全面发展的迫切要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必然促进人与人的和谐,而人与人的和谐必然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在天与自然的关系中,人是主体,自然界是客体。这是因为从价值论的角度看,人类具有不同于其他自然存在物的特殊属性,具有其他存在物不具备的自主性、创造性,人源于自然又超越于自然,人可以把人以外的自然物作为认识、利用和改造的对象,使直接的自然物或被人改造过的自然物为人所用…  相似文献   

4.
朱怡 《前沿》2004,(8):142-145
德育是一种人之为人的人类劳动 ,是使人的精神价值、道德价值得以实现的创价活动。德育价值的内涵是德育价值客体能满足德育价值主体特定需要的关系 ,这种特定关系是在德育活动中形成的 ,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德育价值具有效用性、过程性、实践性、有限性、层次性等特有属性  相似文献   

5.
心理学认为,逆反心理指的是一种比较稳定的,对客观事物表现与一般人对立或相反的情绪体验或行为倾向。我们把学生不接受教育或“反教育”的心理,叫做逆反心理。它实质上是一种特殊的反对态度,是学生在社会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稳定的逆向心理倾向。那么,影响学生逆反心理形成  相似文献   

6.
社会实践审美包含着审美主体对客体(审美对象)的欣赏、认识与评价,是主体在接触客观现实中的审美对象时所引起的情感上的升华,这种审美活动的产生与人的本质力量的增强有着密切的关系。对基层一线普通劳动者的尊重,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生动体现。培养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作风,在感性与智性的交融中形成社会审美内驱力,对于凝聚民心和力量、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党的作风建设只有在严格的党内生活锻炼中才能不断增强,党才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征程中发挥更加坚强的领导核心作用,社会实践审美化是密切党群干部关系的实际行动在这一征程中的一种崭新的境界。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的信仰危机与审美救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保持足够的审美自律和审美空间,审美活动拒绝和反对日常生活世界的物化和庸俗化.审美对日常世界的批判性,可以使人们摆脱日常生活的束缚,克服社会的功利性障碍和人类中心主义的思维模式,使人和自然能找到协调一致的审美状态;它能够培养人的高尚的情怀,使人保持一种健康、平和的心态.审美是克服信仰危机,走向自由王国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杨雨佳  郭鹏 《人民论坛》2014,(1):192-193
审美经验是人与审美对象互相作用,在人与审美对象的相互作用关系中,人的审美潜能具有强烈的“自主性”和“主动性”,从而使得“艺术”与人发生关系.一个人一旦拥有丰富的审美经验,必然会以审美的态度对待世界和人生,并从根本上改变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相似文献   

9.
美育的愉悦性是指在美育活动中,受教者常常处在一种喜悦的心理状态与精神状态,产生强烈的情感体验,获得极大的审美享受。这种愉悦性是感染人、启发人、吸引人去参与审美、参与美育的重要因素。一、愉悦性的生理基础美育的愉悦性是一种心理愉悦与精神愉悦,但它也有其生理基础。现代科学认为,由脑脊髓和神经细胞组成的神经系统是人类心理的生理基础。脑分为大脑、小脑、间脑、中脑、桥脑、延脑,并和脊髓构成中枢神经系统,通过神经细胞形成了复杂交错、相互作用的神经网络的信息加工系统。一旦有某种客观对象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便产生了信息,…  相似文献   

10.
论证据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证据的基本特征有客观性、关联性、合法性的“三性说”,也有客观性、关联性的“两性说”,还有仅持关联性的“一性说”。合法性是法律制度层面的规范,不属证据本身固有的特征。客观性和关联性都是客观事物固有的属性,具有事实特征的普遍性,它们都不应该简单地归结为证据的基本特征。证据的真实性要求,体现了主体对证据的认识性。未知事实不是证据,事实要与人的认识相关联才成为证据。关联性分为客观关联性和主观关联性。客观性包含于证据的客观关联性中,合法性包含于法律证据的主观关联性里。证据的关联性应该是一种被人已知的关联性。“已知事实的关联性”,才是证据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1.
学界对李觏的研究缺乏伦理学的逻辑整理。李觏重视功利的伦理思想,一方面是折中的人性论,在这种人性论中,以绝大多数人——"中人"——作为标准,李觏既承认人性内在的道德属性,又认为人性中有不可否认的功利属性;另一方面,在折中的人性论基础之上,李觏提出了以客观的、公共利益为内容的"礼"来规范人内在的道德与功利属性的观点。总体看来,李觏的功利思想是折中的人性论与客观公共利益为内容的"礼"论的统一。  相似文献   

12.
董惠芳 《前沿》2009,(7):191-194
杜夫海纳把审美对象看成“为我们”而存在的“自在”“自为”的“准主体”。他认为“自在”与“自为”在审美对象中可以调和为一种自律的存在,在此基础上,又创造性的赋予审美对象以“准主体”的地位,这样,在审美活动中,作为“准主体”的审美对象与作为欣赏者的“我们”便形成一种交流和对话的关系。杜夫海纳将审美时象界定为关系性的存在是对传统美学审美对象主客二分存在方式观的一种超越。  相似文献   

13.
教材将真理定义为:"真理是与客观对象相符合的认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从以上对真理的定义看出,真理是依赖于人,依赖于认识主体的,那么"真理是客观的"该怎么正确解读呢?  相似文献   

14.
审美经验是人与审美对象互相作用,在人与审美对象的相互作用关系中,人的审美潜能具有强烈的"自主性"和"主动性",从而使得"艺术"与人发生关系。一个人一旦拥有丰富的审美经验,必然会以审美的态度对待世界和人生,并从根本上改变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相似文献   

15.
陈媛 《探索与争鸣》2008,1(6):66-68
人的当代生存为物所限、为物所累和为物所困,形成了人的物化生存困境.和谐社会是对人的物化生存困境的整体性自觉跃迁,实现物化生存方式向审美生存方式的转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实现生存方式的审美跃迁需要建立起人与世界的功利与审美相统一的关系.使人从根本上摆脱物化生存状态,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自身的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16.
主体是指处于一定历史条件下和社会关系中的从事实践活动、认识活动的人。从它的结构来看,有个体主体和群体主体。客体是指进入主体活动领域并与主体发生联系的客观事物,是主体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事物。主体与客体是对立统一的,在一定条件下的场合,两者是区分的;但二者是统一的,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相互制约。主体与客体之间关系是以工具为中介的。它们三者之间的关系实质是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教学活动中的认识结构与一般的人类认识活动的结构一样,是由认识主体、认识客体和中介工具组成的。但是,它有其特殊的规定性。教学活动中主体…  相似文献   

17.
王顺顺 《传承》2008,(22):80-81
虚拟世界就其本质上说是一种特殊的现实世界,虚拟世界在虚拟氛围中实现了对人的本质异化的扬弃,以虚拟的方式实现了让人自由发展的共产主义理想,虚拟世界的发展繁荣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虚拟世界使人们逐渐失去自主思考的自由,使人类的审美能力日趋下降,虚拟世界的出现使人类不得不正视生存与梦想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18.
余洁 《观察与思考》2005,(15):60-63
我们如果对张品操先生的中国人物画从美学角度作一审美观照,会使你感到:这是审美主体和审美对象双方契合时所产生的充满超越的愉悦之情的形象敏感,是一种有积极精神价值内容的赏心悦目的形象展现,是一种作者审美主体的心灵构造与外在形式美的高度统一.……  相似文献   

19.
法治应是一种人的观念,它只属于主观的范畴,没有客观的内容,它是人们对权力与权力间关系的一种认识,是人们对权力与权力间实质上平等的共存关系的认同。今天,争论“人治”与“法治”,探讨“权”大还是“法”大已没有必要。人类的善恶两面性决定了统治阶级最终只能是去努力建立与完善能更好地抑“恶”扬“善”的法,却不可能彻彻底底地做到去“恶”从“善”。  相似文献   

20.
经验证明,在高二下学期政治课教学中,最容易为学生混淆的概念莫过于“认识来源于客观事物”(第六课)与“认识来源于实践”(第九课)了。对此,我是这样给学生解释的:它们有区别也有联系。区别:1。含义(内涵)不同。“认识来源于客观事物”指的是,认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反映;而“认识来源于实践”指的是,认识是在实践中获得的、形成的、产生的、发展的。2.角度不同。从认识的对象、内容的角度来说,“认识来源于客观事物”。而从认识的产生、形成、获得的角度来说,“认识来源于实践”,即只有在实践中,人们把客观事物作为改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