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现行警察诉愿制度存在制度设计明显缺陷、警察诉愿调查委员会组成人员任职资格不严格、警察诉愿程序中行政自我纠错机制的缺失等问题。我国应制定行政程序法、诉愿法,明确规定警察诉愿制度,夯实依法治警、从严治警的基础,也使警察个体在维权时有法可依。  相似文献   

2.
作为一种重要的行政纠纷解决机制,诉愿制度在各国行政法治进程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考察各国行政诉愿制度的立法进程,可以看出行政诉愿法趋向法典化、行政诉愿法趋向与诉讼法关联化、行政诉愿法解释主体下移化是三大明显的共性趋势。这些有益经验对于我国行政复议立法的完善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3.
国家法律的权威在相当程度上是通过警察的权威予以体现的,但不断出现的各种各样的“袭警”事件,凸显警察的权力困境,警察的权威受到挑战,更令社会各界倍感困惑。要重树警察形象,重振警察权威,仍然应当从树立法律权威的思路出发去予以实现。这中间,我们更有理由认为,尽快出台行政强制法,与此同时,全面、认真地梳理目前警察行政强制的相关法律规范性文件,比制定单一的权利保护法案更具有可操作性,是一个提升警察权威适时的契机。  相似文献   

4.
在警察行政任务私人化浪潮下,辅警参与警察行政任务之执行在我国已成为普遍的现象。但目前没有一部法律或法规规范辅警的法律地位和职权行使,这严重违反依法行政和法律保留原则。未来立法或修法应明确辅警只是助手地位,无独立权限,必须在警察机关的指示下,协助处理行政事务,性质上仅为警察机关之辅助人力。警察行政任务也必须加以区分为绝对警察行政任务、相对警察行政任务和一般行政任务,并非任何警察行政任务都可以交由辅警执行,必须视任务的性质而定。  相似文献   

5.
警察行政受益权是国家为保证警察有物质能力行使行政职权而向其提供物质保障条件,警察享用这些条件的资格和可选择性。境外法中多有关于警察行政受益权的规定。我国目前由于法律规定不完善、资金来源困难以及尚未建立起全面的社会保障系统,警察行政受益权的保护还存在不足。应健全我国相关法律和规定,建立健全民警行政受益权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6.
警察行政协助理论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规范警察权的行使,解决目前其他行政部门频繁借用警力导致警察权滥用的问题,提出警察行政协助的概念。通过分析警察行政协助的性质、种类、原则、法律关系,以及与“非警务活动”、警察参与“联合执法”进行辨析,明晰警察行政协助的内涵,为制定警察行政协助制度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警察行政受益权是国家为保证警察有物质能力行使行政职权而向其提供物质保障条件,警察享用这些奈件的资格和可选择性。境外法中多有关于警察行政受益权的规定。我国目前由于法律规定不完善、资金来源困难以及尚未建立起全面的社会保障系统,警察行政受益权的保护还存在不足。应健全我国相关法律和规定,建立健全民警行政受益权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8.
行政立法作为行政自我统制的一种重要手段,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规范和控制行政裁量权的行使。在警察武力使用领域,由于立法的抽象性和原则性,不能满足警察执法的具体化需求,行政机关有必要根据法律的授权制定行政立法,从而规范警察武力的使用。以《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为例,通过分析其对警察武力使用统制的优势以及面临的现实困境,进而寻找超越该困境的合理路径,可以更为有效地统制警察武力的使用。  相似文献   

9.
论行政法治原则中的警察自由裁量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行政自由裁量权是现代行政权的核心,是真正和实质性的行政权力。在警察行政管理中,自由裁量权的存在有利于警察行政主体灵活、快速地处理警察行政事务,提高工作效率,适应了现代行政的要求,但也带来了因自由裁量不当而损害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或破坏法律的严肃性等问题,由此造成的后果有时并不亚于行政违法行为。因此,必须从立法技术、司法及警察机关内部三方面,对行政自由裁量权给予必要的限制,防止其被滥用。  相似文献   

10.
《行政强制法》是一部全面规范行政强制权的法律,其核心价值体现在保护公民基本权利,尤其在警察行政执法领域其影响和意义非凡。因此从执法理念是先导、程序规范是核心、权利救济是保障三方面全面理解和运用《行政强制法》,为实现警察行政强制执法的规范化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以德治警是公安队伍建设的根本,它包括以德修身、以德行政和以德交往三个相互联系的方面.以德治警是由道德在指导人们行为中的地位、新时期人民警察队伍的现状和新时期对人民警察的要求决定的.实施以德治警,必须强化人民警察道德教育、使以德行政落到实处,加强人民警察道德修养、形成良好警察人格,孕育良好德治环境、形成以德治警文化氛围,强化社会监督、使以德治警得到保证.  相似文献   

12.
为加强警察队伍建设和依法治警,制定一部人民警察组织法势在必行。人民警察组织法是调整人民警察的组织机构、人员编制、活动原则等问题的法律规范,它在警察法律体系中具有主要的法律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3.
针对传统行政法学理论不能适应现实行政发展需要的问题,日本的行政法学者在借鉴美国及德国的动态考察方法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行政过程论",但各学者的观点并不一致。其中,远藤博也提倡的"多元性问题发现论"认为行政法学应当以现实行政过程中的矛盾作为起点,发现行政过程中具体法律关系的问题;盐野宏提倡的"动态性法律关系论"认为行政法学应当将行政法作为有关行政法律关系的动态过程的法律来把握,以有关行政主体与相对人之间权利义务的形成或消灭过程的法律为中心,对有关行政的法律现象进行动态的考察;山村恒年的"合理性裁量论"认为行政法学应当以行政的意思决定过程中各构成要素所形成的"目的→行为规范的认识→事实认定→预测→评价→选择→决定"动态过程为基础,考察行政裁量在各自阶段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4.
警察裁量权是把“双刃剑”,“好的”警察裁量权可以达成个案正义、实质正义;可以培育警民关系;可以有效达成警察任务。更为重要的是,在社区警政的背景下,其是实现警察从“消极行政”向“积极行政”转型的重要媒介。但是,另一方面,警察裁量权亦可能成为警察权力滥用的借口;侵害民众权益甚至破坏宪政制度。因此,在民主法治国家中,警察裁量权必须受到法律的规范。各级警察机关自己制定的行政规则是正确界定、有效约束警察裁量权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警察行政补偿制度还存在诸多不完善之处。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集中表现在:补偿原则不统一;补偿范围不明确;补偿程序缺失以及救济效果不佳。在社会生活中,由警察行政补偿引起的纠纷逐渐增多,由警察行政补偿导致的警民关系也日趋紧张,造成不良影响。因此,为了更好地完善我国的警察行政补偿制度,就需要对目前我国警察行政补偿问题作系统性研究和分析,为实现警察行政补偿规范化、合理化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6.
"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是新时代公安机关治警方略的重要内容。对党忠诚是人民警察的政治责任;服务人民是警察执业处理权力与权利关系的一般原则;执法公正是警察执业处理权力与法律关系的伦理原则;纪律严明是警察处理集体与个体关系的一种方式。深刻探究"四句话、十六字"实质要义,对警察执业而言更具有可操作性,对警察领悟治警方略的原则性内容更具有方向性。  相似文献   

17.
警察治安行政是指公安部门及其人民警察行使治安行政职权维护社会治安的行政工作。其目的在于保障社会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途径。警察行政规范化的前提是依法行政,包括行政主体合法、内容合法和程序合法。公安部门内部管理的规范化能促进警察治安行政的规范化,有利于强化警察治安行政规范化,可对警察治安行政进行质量管理和标准化管理。警察的武装性质使得警察治安行政的职权扩张和职权限制成为特别需要重视和解决的问题,需要严格限制警察行政的强制功能和处罚功能,尤其是要严格限制强制和处罚的自由裁量权,并加强警察治安行政的监督控制。  相似文献   

18.
行政强制措施主要存在于警察法当中,是现今警察执法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行政执法方式,也是执法规范最乱、违法违纪问题最多的强制方法,并且使行政强制措施成为继行政处罚之后又一个灾害发生地.本文在研究公安行政强制措施的内涵的基础上,通过研究公安行政强制外延,进而对我国现行公安法律规范中的公安行政强制措施进行梳理和思考,旨在规范公安行政强制措施,完善执法手段,促进公安机关依法强制.[1]  相似文献   

19.
清朝末年,伴随着近代警察行政的创立及西方警政学说的传入,关于警察分类问题的研究和理论阐释不断地深入和完善。虽然此时的警察分类还主要是工作性质上的分类,而非职业意义上分类,但通过当时所划分的不同警察类别及各自职责,我们可以看到警察行政初创时期,警察已被赋予了广泛的政治职能和社会服务职能,这对我们研究近代警察行政初创时期的警务学术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依法治警与以德治警是现代警察管理的两种基本方式。在警察队伍建设与管理的现实中 ,警察部门强调业务培训和法纪约束多 ,而对德治则重视不够 ,有的甚至把德治看作是可有可无的软指标。批判地借鉴和转化儒家哲学关于“中庸之道”、“为政在人”、“为政以德”、“以民为本”、“修己安人”、“正己正人”等伦理思想 ,对于改善和强化以德治警 ,具有非常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