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本刊讯2010年12月14日,上海市卢湾区人民法院与上海市法学会共同举办了题为"构建精细化管理机制,有力提升审判质效"的第八期司法实务与司法管理论坛。上海市法学会党组副书记、副会长李继斌,华东政法大学副校长叶青,  相似文献   

2.
2010年12月18日至19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刑事法重点学科主办的第八届刑事法前沿论坛暨刑事诉讼法修改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和司法实务界人士70多人参加了此次研讨会,并形成了两部分研究成果:一是为刑事诉讼法再修改而展开的刑事诉讼程序研究,该部分成果内容已刊登在《人民检察》2011年第4期;二是针对刑法理论和刑事司法改革的研究。本期刊出的是第二部分研究成果的综述。  相似文献   

3.
侵犯著作权罪认定若干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3月17日至18日,由深圳市人民政府、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所、深圳市人民检察院主办的"知识产权与网络刑事法律保护研讨会"在深圳召开,来自刑事法学界、知识产权法学界、司法实务界及企业的二百余人与会。研讨会就知识产权犯罪的立法完善、司法认定、网络犯罪的管辖、虚拟财产的性质等目前学界和实务界普遍关注的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本刊从这次会议中选择了五篇文章和发言,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4.
2007年8月16、17日,重庆市检察工作贯彻落实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实务及理论研讨会隆重召开。此次研讨会由重庆市人民检察院和西南政法大学诉讼法与司法改革研究中心主办,沙坪坝区人民检察院承办,是重庆市检察机关研究、贯彻、落实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一次重要研讨会。  相似文献   

5.
张文静 《中国司法》2005,(2):109-110
2004年9月24日,中加司法改革前期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与会的专家、学者与律师围绕"律师权利在刑事诉讼立法与司法中存在的问题"展开热烈的讨论。一、司法实务部门的意见司法实务部门的专家针对律师在刑事诉讼中的权利问题,不仅指出了改革与完善的必要性和有利条件,而且指出了该问题本身在理论研究方面的一些缺陷,还表达了立法与司法方面的一些困惑。  相似文献   

6.
《法律与监督》2007,(8):F0003-F0003
2007年8月16至17日,重庆市“检察工作贯彻落实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实务及理论研讨会”召开。 此次研讨会由重庆市人民检察院和西南政法大学诉讼法与司法改革研究中心主办,由沙坪坝区检察院承办,是重庆市检察机关研究、贯彻、落实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一次重要研讨会。  相似文献   

7.
公丕祥 《人民司法》2012,(21):106-108
近些年来,我国法学理论界和司法实务界对司法改革问题给予了充分关注,相关理论探索为司法改革实践提供了比较深入的理论论证。但总的来看,时下对司法改革的研究总体上还是以司法权的价值、功能、结构、制度等实然分析和应然构建为主,司法改革方法论则是相对薄弱的领域,真正关注司法改革方法论的专门研究实为凤毛麟角。杨润时先生主编的《司法改革方法论的理论与实践》(以下简称《理论与实践》),于2011年由法律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8.
<正>2011年4月22日,由南京大学法学院主办的第十二届费彝民法学论坛暨"能动司法的理论探索"在南京东郊国宾馆举行。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社科院、复旦大学、山东大学、华东政法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等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围绕"能动司法"这一主题展开了热烈而富有成效的探讨。现将会议的研讨记录如下。  相似文献   

9.
张袁  胡婧 《中国司法》2014,(11):96-98
正2014年9月27日至28日,由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院主办的刑事法律援助实施情况总结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中央政法机关有关部门负责人、法学界专家学者、部分省市法律实务界司法工作人员以及律师代表等共计120余人参加了此次研讨会。在会上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院顾永忠教授发布了《2013年刑事法律援助实施情况调研报告》,与会代表围绕  相似文献   

10.
“恢复性司法理论国际研讨会”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7年4月21日,由山东大学法学院主办的"恢复性司法理论国际研讨会"在山东大学新校图书馆报告厅举行。来自日本以及我国大陆和台湾地区的40多名刑事法学者和司法实务人员齐聚一堂,就"恢复性司法的理论基础"、"恢复性司法的价值取向"、"恢复性司法的实践模式"、"恢复性司法的具体运作"以及"恢复性司法引入中国的可行性"五个论题展开了热烈、广泛而又深入的探讨。现将此次会议研讨的主要问题与观点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由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院主办的“刑事法律援助实施情况总结研讨会”于2014年9月27日至28日在京召开,中央政法机关有关部门负责人、法学界专家学者、部分省(市)法律实务界司法工作人员以及律师代表等120余人参加了此次研讨会。会上,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院顾永忠教授发布了《2013年刑事法律援助实施情况调研报告》,与会代表就我国刑事法律援助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规划各抒己见。  相似文献   

12.
司法管理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司法管理作为一种新兴事物,目前已成了法学界与实务界普遍关注的问题。深化与完善包括审判管理和检察管理等等在内的司法管理,是保障司法公正、提高司法效率、提升司法公信力的前提条件之一。而司法管理学则是一门新兴学科,旨在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对司法管理问题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司法管理学是研究司法管理的基本理念和制度、探索司  相似文献   

13.
2015年1月24至25日,由国家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院主办,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协办的"诉讼法学高端论坛——依法治国背景下的诉讼法学研究展望"在北京举行。来自全国人大法工委、国务院法制办、国家检察官学院、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及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单位的实务界与理论界代表,以及法律媒体代表、在读研究生等共  相似文献   

14.
杨赞 《人民检察》2015,(2):64-66
2014年12月27至28日,旨在反映学科前沿动态和发展趋势,创新刑事法理论、推动刑事法改革、促进刑事法治发展的第十二届刑事法前沿论坛暨剥夺自由罚改革研讨会在京举行。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和国际法研究所共同主办,来自国内知名院校及司法实务部门的8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会。与会代表就劳教制度废止后其他剥夺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制度在实体法与程序法层面上的改革、《刑法修正案(九)(草案)》颁布后死  相似文献   

15.
十字路口的中国司法改革:反思与前瞻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学界倡导、实务界推动与官方决策的共同作用下,中国十多年的司法改革取得了突出成就,呈现出学术话语鼓动与牵引、实务界跟进与展开、中央决策指导与把关的基本面相。总结与回顾改革的历程,中国的司法改革存在诸如司法公正有待提升、司法效益有待提高与诉讼成本有待降低等现实难题,这与应然改革主体缺位、改革理想偏失以及改革条件匮乏等有关。中国未来的司法改革首先应让应然的改革主体归位,并在合理确定改革理想的基础上,采取本土意识上的建构与试错路径来推进。  相似文献   

16.
黎慈 《海峡法学》2011,(3):113-120
以河南、陕西法院为代表的一些地方法院为适应司法改革的需要,创新司法审判模式,吸纳公民参与司法,接连引发法学理论界和实务界的种种争议。司法职业化是实现司法独立的有效保障,理所当然是司法审判模式创新的主导方向。但司法职业化固有的一些弊端对司法改革进程的阻碍也不容忽视,公民对司法审判的有序参与则正好可以起到弥补作用。因此,实现公民参与与司法职业化的辩证统一,应当成为中国司法审判模式创新乃至整个司法改革取得成功的有效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7.
李敏 《中国审判》2013,(11):59-59
<正>本刊讯2013年10月15日,由北京大学宪法与行政法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公众参与研究与支持中心、耶鲁大学法学院中国法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司法与公开研讨会"在北京大学廖凯原楼一楼报告厅举行。来自学界、实务界的中外专家、学者共计80余人参加了本次研讨会。在研讨会上,北京大学公众参与研究与支持中心发布了《中国政府信息公开案件司法审查调研报告》。该报告指出,自2008年《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出台以来,社会舆论普遍对司法审查助推政府信息公开寄予厚  相似文献   

18.
征稿启事     
《山东审判》创刊于1985年,系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主管的工作指导和审判研究双月期刊,国际国内统一刊号,面向全国公开发行。《山东审判》坚持面向司法实践、服务司法实践,突出法院办刊特色。内容以工作指导、司法理论与实务研究为主,适当兼顾灵活性。本刊根据组稿情况,分别设置本刊特稿、院长方略、本刊聚焦、专题策划、重点课题、改革前沿、案例评析、调查研究、司法论坛、实务求真、办案  相似文献   

19.
李本浩 《法制与社会》2012,(27):207-209
社会管理创新是中央政法委提出的“三项重点工作”之一,各地人民法院都进行了一些积极的探索.本文以能动司法为视角介绍了能动司法和社会管理创新的界定以及人民法院社会管理创新的途径和方法,以求为解决当前理论界和司法实务界存在的现实问题提供参酌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司法公正的重要性,使得党和政府始终注重发挥坚守"三个至上"信念的复转军人在司法实务和改革中的作用。当前,新一轮的司法改革拉开了帷幕,国家鼓励复转军人投身其中捍卫党的事业和人民的利益。面对时代的召唤,复转军人必将继续发挥其天然优势,以出色的工作业绩来展现勇于担当的气魄和适于担当的宿命,在新的司法改革中永不缺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