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消费是人类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社会消费的视角出发,遵循中国社会发展的轨迹,考察和探究青年价值观的发展与变迁,我们更直接而现实地了解和感受着青年思想认识与价值判断的发展特征与规律所在,揭示出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要素对青年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2.
青年价值观是青年实现其人生目标的指南,对于其自身的发展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都至关重要。青年价值观具有自主性与从众性并存、阶段性与稳定性并存、被动性与主动性并存的特征,其发展趋势为:价值主体自我化、价值取向多元化、价值评价模糊化、价值目标实用化。因此。在当今社会,只有客观评价青年价值观发展趋势的必然性.科学、正面地引导青年价值观,营造有利于青年价值观发展的社会环境,才能科学引导青年价值观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当代中国青年核心价值观的变革与引导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当代青年关于个人与集体、社会之关系的价值观在其价值观念结构中居于核心地位。当代青年是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程中成长起来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于当代青年核心价值观的发展产生了决定性的巨大影响。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点相适应,当代青年核心价值观的变革和发展呈现出“集体和社会利益为主兼顾个人利益”取向主导下的多种取向并存发展的趋势。把握当代青年核心价值观变革趋势,对于引导和促进当代青年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徐聪聪 《传承》2011,(26):36-37,63
探讨作为哲学范畴的价值问题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重要课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对于新时期党的建设,对于当代青年创造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及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徐聪聪 《传承》2011,(10):36-37,63
探讨作为哲学范畴的价值问题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重要课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对于新时期党的建设,对于当代青年创造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及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游学民 《求索》2011,(9):257-257
价值观的形成与嬗变,常受其民族文化积淀、社会体制、社会政策以及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青年关乎国之将来,青年的价值观取向是一个国家未来价值取向的重要因素,关乎国家的历史命运。于当代青年的价值观问题,现行教育立足于“价值观引导个体的价值尺度,而个体的成功必然为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之统一”的观念之上,并通过设计合理的价值取向来引导社会个体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及其精神追求。  相似文献   

7.
李娟 《湖湘论坛》2010,23(1):28-31,52
胡锦涛立足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高度,针对新时期我国青年和青年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挑战,提出了科学的青年价值观、青年发展观和青年工作观。所谓青年价值观,主要是青年的历史价值、现实价值和未来价值;所谓青年发展观,主要是提出"四个新一代"的要求;所谓青年工作观,主要是要加强青年的思想政治工作、要加强共青团的建设、要加强同世界各国青年的交流、要加强青年人才的培养。学习研究胡锦涛的青年观体系,对于推动青年工作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职业价值观作为青年就业的内在观念,在多种因素作用下表现出诸多矛盾性,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青年个体的成长与社会的发展.价值冲突作为转型期的社会观念主题,其与青年价值观现状有着必然联系.本文从价值观冲突的背景来诠释转型期青年职业价值观的矛盾性.  相似文献   

9.
论当代青年价值观的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传月  刘曼曼 《前沿》2010,(23):57-60
21世纪以来的青年价值观具有丰富的内容,可以从政治价值观、经济价值观、文化价值观、人生价值观、道德价值观、婚恋家庭价值观、职业价值观和消费价值观等几个方面进行考察。  相似文献   

10.
青年人群的职业发展和其职业价值观息息相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青年人形成良好的职业价值观有着积极的引领作用,对培养青年人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定位等都有极高的教育价值,对塑造青年人形成良好的职业价值观,对其在职业发展方面拥有大好前途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志愿服务凝聚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精髓,彰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为青年价值观培育提供了合适路径。当前,要找准志愿服务与青年价值观培育的结合点与着力点,明确价值导向,推动志愿服务长效发展,培育青年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12.
青年流行语的价值观意蕴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改革开放以来,青年流行语经历了改革开放初期、90年代和新世纪发展三个阶段,经历了从以宏观叙事为主到日常叙事为主的转变,从以政治领域为主向经济领域、文化领域和社会领域的转变和从正面效应占主导向积极词语与消极词语的共生转变.这种转变体现出青年价值观从一元化的价值观到强调主导价值一致下的多元丰富性,从抽象的价值理想到强调价值理想下的务实性,从社会发展中的被动性到强调社会适应下的主体性等三个方面的特征.研究青年流行语有助于我们准确地把握青年群体价值观以及变化轨迹,在青年价值观教育中融入流行元素将会有助于价值观教育的开展.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规约性与青年价值观的偏离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具有一个核心价值体系,它规约和引导着社会多元文化价值体系,对青年个体价值和青年社会价值的形成和发展具有主导作用。青年群体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规约下具有自身的时代特征和个性特征,一方面青年价值观丰富发展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内涵和样式,另一方面青年价值观多元化的发展态势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具有一定的偏离性。  相似文献   

14.
从青年的思想行为入手,剖析青年价值选择的后现代特征:思想与行为脱节,价值观呈现多元化,传统道德规范作用弱化等。通过文献整理,理清后现代主义对当代青年价值取向的影响,表现为冲突和建构并存。建构体现在倡导基本价值规范的最低共识上,有助于形成青年群体的核心价值观。基本价值规范直面多元与中心、相对与绝对、物质与精神等不同诉求的关系,这对于青年成长是更为有益的事情。落脚到教育实践,在青年的教育,尤其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则面临更多的契机和全新的教育选择,以便青年能够通过自由地运用理性来形成价值观和信仰。  相似文献   

15.
青年的道德价值观彰显的是国家主流价值观的方向与民族的伟大复兴,现代性语境的出场,折射出青年道德价值观重构的困难性与复杂性。从社会生活的世俗化、青年主体性的高扬、西方文化的冲击、青年社会化的未完成性、新技术革命的突飞猛进等方面对青年道德价值观变化的原因进行反思,从外在因素与内在机制两个维度重构青年道德价值观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邹苏 《前沿》2012,(24)
社会问题是社会发展的伴生物,是影响或妨碍社会生活,引起社会普遍关注并期望予以解决的社会失调现象.社会问题是青年学生价值观教育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成因与价值规范失灵之间存在内在联系.社会问题对青年学生价值观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青年学生价值观教育应树立正确的“社会问题观”,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地位,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和主阵地的功能,拓宽青年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渠道,并重视新媒体在价值观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詹小平  孙海林 《求索》2013,(12):263-265
价值观是人们对人生价值的认识和态度。青年毛泽东价值观反映在人生理想、读书学习、强身健体、革命斗争等诸多方面,是毛泽东思想价值观的基础部分。“毛泽东”作为超越个体的整体精神现象已转化为价值形式和文化符号,积淀在人们的血液和灵魂中,研究青年毛泽东价值观不仅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而且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18.
青年群体具有对社会变化的敏锐观察和思想意识的先行性,其价值观对全社会的价值观体系产生影响。这要求我们应正确应对青年群体分化和整合的现状,增强青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因为这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理想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闽台青年人生价值观,由于不同政治背景、经济背景和文化背景而各有特点,具体表现在社会责任感、理想信念、择业标准、消费观、独立观、婚恋观等方面。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与文化的全球化,闽台青年价值取向由群体本位向个体本位偏移,价值判断标准从理想主义转为务实主义,一元化价值观向多元化价值观发展。  相似文献   

20.
陈志夫 《青年探索》2004,1(4):26-28
加强青年价值观建设是邓小平毕生心血所系.求真务实是青年价值观的精髓;育人为本是青年价值观的基础;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是青年的价值目标;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是青年价值观的核心;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青年根本价值的取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