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医养生的最高境界之一是“治未病”。早在《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古人就曾说:“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如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由此可见,“治未病”是内经理论体系中的重要部分,甚至贯穿于《黄帝内经》始终。所谓“治未病”,可以概括为“未病先防”与“既病防变”两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2.
在《黄帝内经》中,“治未病”主要;包括了两方面的内容。其中“未病先防”我们在本刊上一期已经述及.接下来我们要探讨“既病防变”。  相似文献   

3.
孙静 《现代领导》2008,(6):18-19
两千年前的战国时期,我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着作之一《黄帝内经》就提出“不治已病治未病”的防病养生谋略,这也是如今我国卫生界遵循的“预防为主”战略思想。而作为社会公共卫生网络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便是“治未病”的践行者。“小病在社区,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将成为未来我国城市居民看病的主要模式。目前,全国六千三百多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两万余个社区卫生服务站.活跃在城市各个社区,成为城市卫生改革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4.
惩防并举、注重预防,已“言”之有多了!而在“行”上如何落到实处呢?借鉴我国中医“治未病”的道理而“治未犯”,即未犯先防,刑后防犯。建立从经济到文化、社会、环保等各大领域,自源头开始-流程环节-终端为止事项的”溯源防范”制度,依法实行“未犯”先防的监控,自会收到良好的制度防范效果。  相似文献   

5.
《黄帝内经》中言:“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自古以来,历代医家对“治未病”思想多有阐发,尤以孙思邈贡献显著,他把疾病分为“未病”“欲病”和“已病”三个层次,强调“古人善为医者,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  相似文献   

6.
这次波及全国乃至世界的非典疫情,敲响了人们对预防医学重视的警钟,“预防医学”变成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具体行动。作为世界医学瑰宝的中医学,在其形成发展的两千年中,积累了丰富的预防医学的内容,不但有明确的“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而且还有着一整套具体的方法和措施,在环境卫生、传染病学、隔离以及预防接种等诸多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和经验。以下仅从三个方面简要论之。“上工治未病”与“重视正气”——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上工治未病”,语译为“高级的医生、最好的办法是治疗未发的疾病”,也就是走在疾病的前面。《素问·四气调…  相似文献   

7.
苏州市着眼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家庭幸福和社会和谐,坚持治未病和治已病并举,以实施“阳光心育”工程为载体,组织动员社会力量,努力打造呵护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的良好社会氛围。  相似文献   

8.
2008年1月25日—26日在北京钓鱼台国家宾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举办首届治未病高峰论坛暨‘治未病’健康工程启动仪式,出席大会的有国务院吴仪副总理、卫生部高强书记、陈竺部长、卫生部副部长兼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等多位国家领导人,这表  相似文献   

9.
行政是国家政务的管理活动。依法行政要充分体现广大人民群众在国家管理中的主体地位,必须从根本上改变那些不适应依法行政要求的传统观念。“治吏”是“吏治”的基础。“吏治”与“治吏”是依法行政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而且后者更为重要。治国之本在于治官,只有通过“治吏”,才能使“吏治”保持人民政府的本色,充满生机、活力和效率。“治吏”的根本是“法治”。依法行政首先是依法治官,用法律规范国家公务员的行为。加强人民群众对国家公务员的依法监督,同时,公务员要树立公仆意识和法治观念,变“为民做主”为由民做主,自觉在法…  相似文献   

10.
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如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黄帝内经》中提出的治未病,主要是倡导一种预防为主,防患于未然的思想和理念。大多数职业病易防难治,因此,贯彻落实职业病防治法的重点同样也应当是主动防而非被动治。  相似文献   

11.
“官”与“数字”理智“官出数字”,在今日之中国,早已不是什么秘密,而成为千夫所指、万姓共唾的对象,并已为众多的新闻媒介所披露、所痛斥,甚至引出了“大检查”的行动,颇有全社会“共治”之势,足见其影响之坏、之大。那么,迄今为止,“共治”的效果如何呢?用“...  相似文献   

12.
《松州》2016,(4)
正赤峰市蒙医中医医院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的"治未病"预防保健试点单位,是我市"治未病"区域性服务中心。医院积极贯彻落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出台的《关于积极发展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的实施意见》、《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提供平台建设基本规范》和《中医医院"治未病"科室建设与管理指南》。以人的健康状态的辨识、评估和干预为主,突出非药物方法的运用,注重整体调节,求得整体效果,重视连续、动  相似文献   

13.
“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总要求。其中.“照镜子”是四项总要求的核心。“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首先要“照镜子”.要常照学习、团结、为民、求实、廉洁“五面镜子”,增强“五种意识”。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四个基本点,即“法律之治”;“依法之治”;“宪法之治”:“良法之治”..要坚实地树立起“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就必须牢牢地把握住“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这四个基本点,坚定不移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真正有力地推进中国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  相似文献   

15.
谢冬 《当代广西》2011,(17):36-36
玉林市在县乡村三级集中换届工作中,通过推行“双承诺”制度,从“治已病”到“治未病”,以确保顺利换届、和谐换届、风清气正换届。此举得到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组织部部长李源潮高度肯定:广西玉林以“双承诺”保证换届风清气正很好,各地都应以不同形式将“教育在先、警示在先、预防在先”落在实处: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郭声琨也作出批示:请将重要批示转发各地,并要求认真学习,确保换届纪律的执行。  相似文献   

16.
面对已经到来的第二波甲流发病高峰,上海市近期成立中医甲流防治专家组。中医组专家表示,随着秋冬季节来临,目前国内甲型H1N1流感病毒传播速度加快,建议市民可以通过适当的中药调补来“治未病”。  相似文献   

17.
欲治“浮夸”先治“夸浮”陈讷今年,苏北沿海某县从惩治“夸浮”入手,狠刹“浮夸”之风.先后撤销了两个乡镇党委主要负责人的职务,在该县上下和周围县市引起了不大不小的震动。普遍认为,该县的做法看准了问题的实质,抓住了问题的关键,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不失为...  相似文献   

18.
论“人治”与“法治”产生的社会土壤及现实目标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人类社会发展过程来看,在治理国家和管理社会这个根本问题上,是要“人治”还是“法治”,并不依人们的主观爱好为转移,而是根据时代的要求,由历史作出的选择,即“人治”与“法治”的产生都有其社会主坟,其中包括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历史和地理环境等多方面的因素。当今社会发展的方向已清楚地表明,由人治社会向法治社会转型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一、“人治”产生的社会土坯“人治”是一个古老的概念,历来说法不一,但含义大致相同或近似。有的称人治即一人之治,即集国家立法、行政、军事、司法等大权于一人;有的称人治与专制、独…  相似文献   

19.
《荀子·君道》云:“隆礼重法,则国有常。”惟德刑并举,才能有激浊扬清的国之常态。在“法治中国”光耀下,我们将话题导向依法治企。“不点头,不一定没委屈;不说话,不一定没心声;不掉泪,不一定没伤痕。”记者在依法治企调研中,听到有员工这样说企业主的“家规”,“可以缺钱,但不能缺德;可以伪善,但不能违法;可以放胆,但不能放纵”。  相似文献   

20.
论"治未犯"——关于"溯源防范"与"不管而管"制度的建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对预防犯罪的研究应理论研究和实务研究并重、东方文化的“心性教化”与西方文化的“行为规制”并重。我国预防犯罪应借鉴中医“治未病”的道理而“治未犯”,即未犯先防、刑后防犯,建立“溯源防范”制度,在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推广源流监控制度,建立“不管而管”制度,即被害人救助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