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白洋 《两岸关系》2009,(8):54-56
随着两岸教育交流的深入开展,互换学生成为两岸高校界公认的一种交流模式,“交换生”也因之成为了两岸教育交流的排头兵。本文讲述的是一位大陆“交换生”眼中真实的台湾大学。作者带着一颗发现和学习的心品读台湾大学和台湾社会的种种,并比较两岸的异同,为我们打开了了解台湾的又一扇窗。  相似文献   

2.
赖军 《政协天地》2010,(4):9-10
胡锦涛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指出,要充分利用闽台“五缘”的优势,建设两岸交流沟通平台,推进两岸经贸合作、文化交流、人员往来,加强同台湾基层民众的交流交往,为开创两岸和平发展新局面作出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两岸关系》2006,(11):66-67
2006年10月3日至7日,由广东省台办、汕头市台办。市两岸交流促进会联合主办的“台湾当代名家书画展”在汕头市举行。据了解,本攻书画展是汕台文化交流的一大盛事,是继去年汕头市成功举办“两岸四地名家书画展”以来,又一次承办的两岸大型书画展。汕头市邀请了由台湾中华书画艺术研究会理事长覃国强先生率领的台湾当代书画名家来汕参展交流,并特邀港澳台中华文化艺术协会会长李汝匡先生等出席。  相似文献   

4.
葛凤章 《两岸关系》2013,(10):63-67
退休了,我仍然在忙着。我腾出房子,正在筹建一个“创作室”,名为“旗盼”。来到这个斗室,书橱里陈列的是关于台湾和两岸交流的书刊杂志,  相似文献   

5.
台湾南部地区作为岛内最早得以开发的地区,—度是台湾社会经济文化的重心所在,也是与大陆渊源关系最为密切的地区。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随着两岸经贸交流解禁,台湾南部中小企业纷纷赴大陆投资,为推进了两岸经贸交流做出了贡献。但近年来,受制于岛内“北蓝南绿”的政治格局,台湾南部地区受民进党影响很深。  相似文献   

6.
“作为台湾团代表,我有一个心愿,就是希望两岸交流机制能更进一步,深入台湾社会的最底层。”连续两届当选全国人大代表的陈云英表示。  相似文献   

7.
《台声》2011,(5):37-37
来京的台湾朋友愈来愈多,显见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的效应逐渐给力。有人戏称我这学者成了“驻京办”,每天都在京忙接待,不务正业。但无论如何,两岸交流至今可以说是“火上加火”。  相似文献   

8.
尹启铭 《台声》2013,(11):45-45
最近,率团参加亚太经济合作会议(APEC)领导人会议归来的台湾两岸共同市场基金会荣誉董事长萧万长说了些尖锐但完全中肯的话:“台湾只想参加固际组织,却不知参加的目标,以及所需付出的代价。”借用类似的口吻,让我来提醒:“台湾一些人只想反对两岸交流,却不知反对的目标,以及所需付出的代价。”  相似文献   

9.
在蓝绿对立下,台湾社会南北发展也有不同,民意也各有特点。长期以来,台湾南部县市的“政治认同”问题一直是两岸高度关注的议题。要看到台湾南部“政治认同”的倾向性和特殊性,也要看到其参与两岸交流的迫切性和积极性。  相似文献   

10.
周东华 《台声》2011,(6):23-23
5月8日,已举行七届的两岸经贸文化论坛,首次将两岸青年交流作为会议主题之一,代表中也因而多了不少青春洋溢的面孔。记者也了解到,20多名台湾青年代表中,大部分人都是第一次参与这一两岸交流对话盛会的“85后”。  相似文献   

11.
4月初,胡锦涛在海南博鳌论坛中会见台湾“两岸共同市场基金会”董事长萧万长,阐述了对两岸关系新形势的看法,表达了抓住机遇促进两岸经贸交流的态度,为开启两岸经贸交流新局面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张燕娟 《两岸关系》2010,(10):63-65
随着两岸交流的深入发展,从民间到官方,从文化到经济,两岸交流愈发常态化,甚至政治相关方面的交流也逐步浮上台面。借助这股东风,台湾“名嘴”尤其政论“名嘴”“登陆”.早已不是个案。和过去在台湾岛内评议时政为主不同,台湾政论“名嘴”们在大陆媒体上。  相似文献   

13.
当前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为两岸高等教育合作交流带来了历史性机遇。两岸以高校开放招生作为推进高等教育合作与交流的切入口,开创了两岸交流合作的新局面。两岸学生群体是推进两岸关系不断发展的重要力量,直接影响两岸民众,尤其是台湾青少年对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的认同。应突破当前两岸学生群体发展的种种限制,促进两岸学生的大交流大团结。  相似文献   

14.
福建省在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居主体地位,具有对台交流的独特优势。海峡两岸恢复文教交流以来,福建充分利用“五缘”优势和中央赋予的特殊政策,在两岸文教交流合作中先行先试,成效显著。第五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首次以文化教育为主题,表明两岸关系已经从“两岸经贸”扩展到“两岸文教”。福建应发挥与台湾开展文教交流合作的独特优势和良好基础,乘势而上,  相似文献   

15.
台湾第二次政党轮替以来,两岸关系有了长足的进展,政治交流不断增多,许多阻碍两岸交流的人为障碍也有望被逐步拆除。同时,两岸协商也实现了制度性突破,“两会”商谈的成功开创了两岸协商的新模式。总的来看,两岸交流与沟通开始走上多渠道和制度化的道路,在经历了长期的结构性调整之后,两岸关系的新模式正在浮出水面,这对台海局势的发展无疑有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6.
青年学生逐步成为两岸交流的主要力量,本文通过实证调查发现,大陆“交换生”群体在台交流期间,形成了不同于以往的社会交往网络,“交换生”面对新的环境,开始接触台湾青年群体,使用当地的沟通工具,参与当地社会活动,这充分体现出大陆青年在台具有较强的“在地”适应性.但是,研究也发现,“交换生”群体在交流中呈现出相对封闭的交往网络,由于交流环境的限制,心理的群体认同与融合也有待进一步构建.因此,有必要推动建立两岸青年交流的持续化交往机制.  相似文献   

17.
在理解台湾之前,先了解台湾;在读懂两岸之前,先关注两岸。作为大陆第一个以闽南方言为主的卫星频道——厦门卫视,自开播以来以传递两岸资讯推动两岸交流为己任,努力成为促进海峡两岸交流的平台。  相似文献   

18.
《台声》2010,(11):12-28
9月至10月间,为加大两岸交流力座,由国务院台办和河南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了“2010河南台湾月”活动。该活动时间跨度长区域涉面广.参加人数多、内容涵盖多,是大陆各省市相继举办的“台湾周”活动之后的首个“台湾月”活动,可谓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9.
唐金栋 《台声》2013,(11):79-79
10月18日,首届桂台农渔业交流合作恳谈会在南宁国际会展中心举办。会议以“携手合作 共创未来”为主题。中国渔业协会会长齐景发及台湾海峡两岸农业渔业交流协会理事长林享能、台湾渔会理事长黄一成等两岸嘉宾应邀出席。  相似文献   

20.
1月8日,台北,雨。 来自南京的MU5001航班抵达台湾桃园机场。应台湾青商总会的邀请,由江苏省台联副会长李鹭扬担任团长、全国台联联络部交流处处长任挥领队的“两岸情·台湾行”全国台联江苏台籍青年交流访问团一行20人随机抵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