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玮 《中国减灾》2022,(5):16-19
自然灾害核查评估是评价和认定重特大灾害损失的重要手段,有效支撑应急救灾、受灾群众救助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建立灾害核查评估技术体系是提高自然灾害应对能力的重要抓手,也是提升应急管理能力的内在要求.本文介绍了灾害核查评估技术体系的组成、灾害核查评估工作实践,并提出该项工作目前存在的薄弱环节以及未来的工作展望.  相似文献   

2.
汪明 《中国减灾》2022,(5):24-27
重大自然灾害发生后,快速摸清灾害损失情况,全面准确评估灾害损失至关重要.做好重大自然灾害的损失评估工作对支撑灾区开展恢复重建,提升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具有重要意义.灾害损失的影响因素多,形成机理和过程也相对复杂.本文介绍了灾害损失评估工作的新要求,指出了重大自然灾害评估面临的主要问题,并就提高重大自然灾害损失评估质量提出了...  相似文献   

3.
袁艺 《中国减灾》2013,(1):34-37
近年来,我国灾害损失增加趋势明显、风险形势严峻。同时,突发事件应对、自然灾害救助等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相继出台,为自然灾害救助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救助应急体系建立健全,救助项目不断扩大、救助标准不断提高,对灾害救助工作的决策水平、措施制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救助工作的开展对加强灾害评估工作提出了迫切需求。近年来,国家和地方高度重视灾害评估工作,自然灾害救助评估工作逐步开展,初步发挥了为救助工作提供决策依据的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4.
正损失综合评估的功能定位全面掌握一次特别重大自然灾害的影响范围、破坏程度、直接经济损失是应对特别重大自然灾害的基础性工作,对支撑灾区开展恢复重建、不断完善优化防灾减灾工作具有重要意义。特别重大自然灾害损失综合评估工作的开展,具有以下功能:  相似文献   

5.
<正>自然灾害损失综合评估是全过程自然灾害评估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核定灾害损失,确定灾害范围,可以为抢险救援救灾、灾后恢复重建等提供支撑。目前,我国自然灾害损失综合评估已取得一定成效,正式组建了包括地震、住房城乡建设、水利、农业、交通运输、保险等11个涉灾领域的灾害损失评估专家库,实现了评估专家队伍实体化。本文对开展自然灾害损失综合评估的现状、工作实践及相关案例进行介绍,并对自然灾害损失综合评估业务的发展提出几点展望。  相似文献   

6.
正从2010年至今,甘肃省组织了多次灾害损失评估工作,自然灾害损失评估体系在实践探索中得以初步建立,并不断完善。此项工作的开展,不仅有助于摸清特别重大自然灾害损失的底数,为灾民生活安置、应急救助期和过渡期救助资金发放等工作提供了可靠依据,而且也为政府部门争取及筹措重建资金、统筹安排重建项目、科学编制重建规划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7.
全球十大灾害损失评估系统(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灾害损失评估是灾害救助和灾后恢复重建的基础,许多国家和地区根据本国灾害特征和需求,研究开发并建立了适合本国或多国情况的灾害评估系统。作者在整理收集国际灾害损失评估系统的基础上,从灾害损失类型的划分、评估内容体系和方法体系等方  相似文献   

8.
评估工作贯穿于整个灾害管理过程。无论是在灾害防御、减轻、预警等阶段,还是在响应、恢复、发展等阶段,都需要开展评估工作,为灾害管理决策提供依据。在突发性自然灾害应急和恢复阶段,灾情评估工作至关重要,它的时效和质量直接影响着应急响应和恢复重建工作的水平。目前灾情评  相似文献   

9.
全球十大灾害损失评估系统(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灾害损失评估是灾害救助和灾后恢复重建的基础,许多国家和地区根据本国灾害特征和需求,研究并开发建立了适合本国或多国情况的灾害评估系统。作者在整理收集国际灾害损失评估系统的基础上,从灾害损失类型的划分、评估内容体系和方法体系等方面对各灾害损失评估系统进行了较为  相似文献   

10.
正社区在灾前预防、灾中应急以及灾后重建过程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作为当前国际减灾的研究热点和实践趋势之一,以社区为基础的灾害风险管理的开展尤为重要。近年来,重大自然灾害频发,给人类的生产生活造成巨大损失。如何有效应对灾害已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挑战。我国被称为"自然灾害的博物馆",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自然灾害具有种类多分布广、频率高、损失重等特点。  相似文献   

11.
《中国减灾》2014,(7):28-31
每当重大灾害来临,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即进入“应急业务”模式,保持应急值守状态,跟踪灾情信息报送管理,及时评估灾害风险并发布损失预警,开展灾情遥感监测与灾害损失快速评估,为启动预警响应、应急响应(或调整应急响应等级)提供决策支撑;灾情稳定后,通过现场调查(核查)、综合评估等多方法开展恢复重建需求评估,为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提供决策支撑。面向救灾决策者和社会公众,中心及时提供灾情信息、遥感监测以及综合评估等产品服务。  相似文献   

12.
马玉玲 《中国减灾》2013,(10):48-49
近20年来,伴随着灾害的多发、频发、重发和灾害风险形势的加剧,灾害评估在我国逐渐受到重视。与此同时,随着我国灾害管理政策法规的不断健全和完善,灾害风险评估与损失评估越来越多地直接或间接出现在有关的法律法规、应急预案、减灾规划或规章制度中。尽管有些表达还不够明确,但从这些政策法规条款的字里行间不难发现,灾害评估对于防灾、备灾、减灾、救灾和恢复重建等各项工作的支撑作用正逐步显现且愈加明显。  相似文献   

13.
正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对我国特别重大自然灾害损失综合评估工作的全面开展提出了要求,促使我们拉开了系统研究和实践应用的帷幕。五年后,汶川地震灾区再次发生7.0级强烈地震。这五年中,汶川地震、玉树地震和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评估工作的挑战和磨练,使我们的损失综合评估业务日渐成熟,特别重大自然灾害损失综合评估技术也得到不断完善。在  相似文献   

14.
袁艺 《中国减灾》2014,(1):34-37
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对我国特别重大自然灾害损失综合评估工作的全面开展提出了要求,促使我们拉开了系统研究和实践应用的帷幕。五年后,汶川地震灾区再次发生7.0级强烈地震。这五年中,汶川地震、玉树地震和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评估工作的挑战和磨练,使我们的损失综合评估业务日渐成熟,特别重大自然灾害损失综合评估技术也得到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15.
《中国减灾》2004,(8):10-16
近日,民政部颁布了重新修订的《民政部应对自然灾害工作规程》,按照灾害损失情境,从中央层面将灾害分为四个等级,进一步规范和细化了灾害应急响应的工作流程,明确了相应的救灾工作内容和对策。这是民政部贯彻落实国务院审定的《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的具体步骤,也是全国提高政府应对突发自然灾害应急处置能力的重大举措。本刊现予刊登,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6.
自然灾害评估工作的意义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以及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自然灾害形成机制、时空演化规律正发生深刻变化,灾害造成的损失和影响日趋多元化.近年来,各类自然灾害易发高发,多灾种集聚和灾害链特征日益突出,灾害风险的系统性、复杂性持续加剧,对经济社会和国家总体安全的影响更加深远.我国进入新的灾害多发期,极端灾害事件发...  相似文献   

17.
殷杰 《中国减灾》2024,(3):28-31
<正>针对重特大自然灾害开展调查评估,科学核定灾害损失,确定灾害范围,可为抢险救援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等提供支撑和依据。完善灾害评估的技术方法,可以提高评估的科学性和权威性,从而推动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的提升,推进自然灾害防治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本栏目邀请专家对当前可用于灾害调查评估的一系列技术方法进行分析总结,分为上、下两期刊登,旨在为重特大灾害调查评估工作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8.
本刊开辟自然灾害调查评估专栏,将连续刊载各类自然灾害的调查评估案例及分析。栏目通过介绍国内外洪涝、台风、地震、地质灾害、森林火灾等调查评估相关案例,并邀请专家进行点评,以期为各地自然灾害调查评估工作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助推当地相关工作的开展。本期栏目以2021年美国得克萨斯州暴雪灾害为案例,邀请专家回顾此次灾害事件的发生,介绍得州当地和美国联邦政府灾后的一系列应对措施并给出总结,以期对我国今后的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9.
本刊开辟自然灾害调查评估专栏,将连续刊载各类自然灾害的调查评估案例及分析。栏目通过介绍国内外洪涝、台风、地震、地质灾害、森林火灾等调查评估相关案例,并邀请专家进行点评,以期为各地自然灾害调查评估工作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助推当地相关工作的开展。本期栏目以2021年美国得克萨斯州暴雪灾害为案例,邀请专家回顾此次灾害事件的发生,介绍得州当地和美国联邦政府灾后的一系列应对措施并给出总结,以期对我国今后的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20.
在突发灾害造成的损失中,灾民住房损失情况极为突出。根据有关方面的统计数据,突发性灾害发生的一般年份,灾民住房倒塌数量在300万间左右;大灾年倒塌数量在500万间以上;小灾年倒塌数量在200万间以下。灾民倒房恢复重建已经成为各级民政部门灾后的重点工作。今年,在发生严重自然灾害后。湖南、安徽、河南、广西等地迅速行动起来,灾民倒房恢复重建工作正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