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 毫秒
1.
一种高强度汽车车轮螺栓的异常断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典型断口形貌对失效分析工作的作用。方法利用金相分析、力学性能测试等方法对某交通事故中汽车车轮螺栓的异常断裂进行了检验分析。结果观察到了一种少见的高强度螺栓断口形貌,其上有聚集成群的球状碳化物,有的在疲劳裂纹的起始部位,有的在撕裂台阶的根部。结论螺栓成型时的塑性变形与热处理工艺匹配不合理可能是引起碳化物异常析出的原因,这些碳化物使螺栓的有效承载面积减小,从而引起了高应力疲劳断裂,并留下了低应力疲劳断裂的假象。  相似文献   

2.
在勘验、检查交通事故或其它案件的现场时,常常见到死者、伤者和有关人员体表擦伤、衣服破裂、衣服皱褶以及衣服上沾有地面物质等情况,根据这些现象判断是否地面滑擦形成、滑擦方向以及人体、车辆当时所处的状态等,对于分析案件发生经过,确定案件性质都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3.
犯罪痕迹是刑事侦查工作中寻找案件侦破线索的重要依据,也是刑事侦查领域研究的重点。一般来说,刑事犯罪痕迹包括实物痕迹和心理痕迹,而犯罪心理痕迹可以集中反映出犯罪分子在犯罪准备、实施、既遂或未遂后的行动特征。研究刑事犯罪心理痕迹,不仅有利于公安机关迅速侦破案件,而且对于人民法院审理刑事案件过程中证据的采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对跳弹碰击痕迹及枪创特点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式枪支具有较大的杀伤威力,在执行公务或某种特殊情况下,造成跳弹枪创致人死亡的案件偶有发生,过去曾有定错案件性质的报导。如何正确认识和解决好这类涉案难题,作者通过对6起枪击案件中的跳弹碰击痕迹及枪创特点进行分析,并对制式枪支模拟跳弹做了实验研究,报道如下。1枪击案件材料来源在对枪击案件形成跳弹碰击痕迹及枪伤特点的分析研究中,本文所利用的案件资料,来源于对实际检案。有2例是上个世纪60年代纠正过的错案。1例为1988年,解决案件中擦损弹头变形原因的实际检案。另3例分别为:枪支从裤带上掉入厕所粪池内形成跳弹,致持枪人死亡…  相似文献   

5.
李硕 《刑事技术》2004,(3):37-39
近几年,发生在车辆内的凶杀案件日益增多,给现场勘查工作提出了新的任务。车内的凶杀案件现场可分为两种:一种是车、尸同处,就是被害人的尸体在车辆上或在车辆附近;另一种是车、尸分离,车辆和被害人的尸体不在同一地方,有时最先找到车辆,有时先找到被害人尸体。车内凶杀案现场的勘查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1)确定案件的性质,判断杀人的动机和目的.判明是抢车杀人还是抢劫杀人或其它;(2)推断作案时间;(3)推断作案人使用的工具;  相似文献   

6.
事故现场金属断口的宏观分析王建军在事故现场中,经常会遇到由于金属机械设备零部件断裂而引发的恶性伤亡事故。因此,掌握一定的观察和分析方法对判断失效原因查清事故责任具有很大帮助。断口分析包括宏观分析和微观分析两种方式。由于微观分析需要有专门仪器如金相显微...  相似文献   

7.
“高坠”案件有逐年增长的趋势,以我区为例,2006年“高坠”案件占人员伤亡案件总数的31%;无论“高坠”行为是自杀还是他杀,其在尸体上反映出来的总体损伤并无差异。要确定案件性质仅仅依靠法医尸体检验较难解决。因种种原因死者家属多不能接受发生的事实,加之有些现象不能完全通过法医学进行很好的解答,不能给死者家属一个完全合情合理的解释,使得此类案件上访数呈上升的趋势。笔者通过查询相关资料以及在案件勘查中的实践,对“高坠”案件现场勘查的重点提出一些想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断口学理论和技术可以运用于刑事犯罪现场勘查和法医学鉴定,由此形成了法医断口学,利用骨折断面/断口特征分析其形成机制。骨折断口的重要特征包括骨镜和骨褶皱,可以观察到外力引起的经向裂纹、环状裂纹和锥形裂纹及裂纹分支,同时还可以观察到弓形线、止裂嵴、尾迹毛刺、悬臂式卷曲等,据此判断骨折的起点和终点,由此推断骨折的发生机制、致伤原因、致伤物等重要的法医学信息。  相似文献   

9.
作案人在作案过程中除了留下各种各样的物质痕迹以外,还会留下潜在的心理痕迹,通过现场勘查,提取遗留在现场中的各种痕迹物证,来分析作案人实施犯罪的心理过程,对于推断作案人的犯罪行为动机和目的,认定案件性质,明确侦查方向和范围,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1 案件简介 案例1 某年8月,某区发生一起抢劫杀人案件,被害人覃某被人杀伤右胸失血过多死亡,手机被抢走.在现场的烟盒上照相提取血指纹一枚.技术人员利用该指纹查询市局库和省厅库均无果.次年4月份,技术人员对该案指纹重新编辑查询时,对该案的现场指纹特征编辑存在较大争议,认为该指纹图像部分纹线为小犁沟痕迹,且乳突线痕和小犁沟痕有交替出现的情况,按此研究方案编辑后发送查询,最后认定第三位候选嫌疑人张某,比对图像见图1.查询结果提供给侦查部门后当月就抓获犯罪嫌疑人破获了案件.  相似文献   

11.
撬杠撬压凹陷痕迹的检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笔者统计本地区案件情况,入室盗窃案件占各类案件勘查总数的70%,所有入室盗窃案中,犯罪分子使用工具撬门侵入作案的占50%,其中使用撬杠工具的达60%。由此可见,由撬杠形成的工具痕迹在现场上的出现率是比较高的。实际工作中发现,安装双层防盗密封铁门的为数较少,被撬的也极少;安装木门暗锁或外层铁栅防盗门、内层木门暗锁的为数居多,且被撬居多,往往在木门上留下撬杠撬压凹陷痕迹。由于撬杠本身造型独特、制作难度较大、市场上难以购买,犯罪分子一般不会作一案换一撬杠,因此,它具有使用的连续性。并且使用撬杠作案时,撬杠一般不会折断、弯曲…  相似文献   

12.
被伐树木形成的整体分离痕迹有其独特性,反映出特有的规律。本文介绍了在盗伐林木案件中,运用整体分离痕迹检验原理、方法,检验被伐树木分离面、分离缘的形态,检验其凸凹断茬特征、虫眼特征、裂纹特征、空心特征等特殊特征以及节子特征、年轮特征、木射线特征、树皮纹理特征等固有特征。特别是在两对应的锯断面之间木质完全缺失情况下,综合运用上述特征有针对性地检验,解决了部分被伐树木整体分离痕迹检验中分离痕迹能否作为同一认定证据、分离体是否原为同一整体的问题。文中所述对被伐树木上的特殊特征和固有特征的研究和运用,拓宽了被伐树木整体分离痕迹检验中特征标记的范围,为丰富被伐树木整体分离痕迹的检验方法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
心理痕迹蕴藏在整个犯罪现场之中。充分发掘和利用现场心理痕迹,通过现场整体态势和细节特征所反映出的反常性、心理惯性、特异性,揭示作案人的真实动机、规律特点以及与被害人的关系,为侦查准确判断案件性质、串并案件和划定侦查方向及范围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钢印印文作为印章印文的一种特殊形式,虽然在检验数量上不多,但多出现在重要的凭据、证件上,在案件的侦破和审理中起到重要作用。作为无色印文,检验方法比较单一,往往只能采用测量和特征比对的方法,笔者在一起经济诈骗案件的钢印印文检验中,应用了2301IV型静电痕迹显示仪,在认定一枚模糊钢印印文中起到了关键作用。1案例资料2000年1月,某市公安局送检一金融票据诈骗案中的《银行承兑汇票》2张(金额分别为900万元和400万元人民币),各有“辽宁省农业银行汇票专用章01121”钢印印文1枚,提供样本钢印1台…  相似文献   

15.
钢丝钳夹压防盗窗管痕迹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长久以来,钢丝钳在盗窃及持械破坏案件巾被使用率很高,是犯罪分子常用的工具。南于钢丝钳具有省力、便携、多用等特点,犯罪分子多选用它来夹压破坏一楼或二楼的防盗窗,实施犯罪行为。  相似文献   

16.
近些年利用射钉枪杀人或伤害案件时有发生,而此前对此类枪支研究甚少。常见的射钉器有3种:气动的、电磁的和火药的,由于外形和原理都与手枪相似,故常称为射钉枪。目前在案件现场中最常见的是火药式射钉枪,它是利用发射空包弹产生的火药燃气作为动力,将射钉打人建筑体的工具。发射射钉的空包弹与普通军用空包弹只是在大小上有所区别,对人同样有伤害作用。由于这种枪支和子弹很容易获得,  相似文献   

17.
现场模糊手印是指在普通光线下虽可见手印印痕,但不易或不能分辨乳突线与犁沟线痕及其特征的一种现场手印;而残缺手印是指现场手印中仅出现手指、指节和手掌某一小部分的手印。对犯罪现场模糊、残缺手印作科学分析与检验,有助于侦查部门准确判断案件性质、犯罪人数、作案过程、个人特点等;根据其特殊规律可缩小样本手印的搜集范围,帮助我们确定侦查方向、明确比对重点对象、加快对指纹库的查询速度;为案件诉讼提供科学的鉴定意见。  相似文献   

18.
1 鞋内底浸渍痕迹的形成 鞋内底浸渍痕迹是指鞋在穿用过程中,由于脚的蹬踩与汗液的浸渍,形成在鞋内底或鞋垫上的印痕。这种印痕与赤足足底具有对应性,在足迹检验中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根据运动力学和生理学的原理,每个人的生理特点和运动能力的差异,形成的运动特征也各不相同,在鞋内底及鞋垫上会形成深浅、虚实不一的赤足形象特征,这就给我们的检验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相似文献   

19.
敖琪 《刑事技术》2000,(2):14-15
通过介绍有机玻璃的物理性质、机械性能,对受机械载荷作用下破碎裂纹特征进行了实验研究,进而归纳出裂纹形态特征及此类痕迹的检验鉴定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本文谈及的交通事故疑似命案是指那些从表象上看具备交通事故案件的部分特征,但在案件性质的确定上又存在分歧的案件。结合两个典型案例,浅析交通事故疑似命案如何定性,供大家借鉴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