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管理就其本质而言,是对人性的认识。有的管理学家之所以成为大师,在于他首先是一个心理专家,对人性有不凡的洞察。下面的一组文章,是笔者最近在管理文集中涉及到人性成长过程话题的汇集,拿出来奉献给大家,希望能帮助大家认识自己,找到自己人性的地图。  相似文献   

2.
臧慧远 《求索》2011,(2):124-126
王夫之在继承孟子人性善和四端之说的基础上,从唯物的立场,对人性的本质是什么,人性何以为善又何以有恶等问题作出了进一步的回答。王夫之认为人性本于"气",人性的本质是善的。在对人性论的发展路径上,王夫之主张"日生日成"、"习与性成"的人性发展观;在情与性的关系中,认为"心统性情"、"情才同原于性"。他扬弃了宋儒对人性的二元化的分裂,重新确立了性一本论。可以看出,王夫之人性论洋溢着一种变革和实践的精神,一种积极有为的向上的朝气,透现出对未来的坚定信心。这些都是王夫之在对孟子人性论诠释与改进的基础上,对人性论做出的新的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3.
郭夏娟 《理论月刊》2000,(11):30-32
人性,作为行政管理的起点,使行政管理成为一种特殊的伦理活动,并具有独特的伦理特性。中国古代的“仁治”和“法治”,西方的“经济人”和“社会人”管理方式,都源于对人性善恶的不同理解和不同评价。现实的行政管理活动,也总是从人性需要出发,注重人的现实利益。行政管理各环节都围绕着协调、整合各种利益和价值而展开。这是行政管理伦理本质的人性基础。  相似文献   

4.
王廷相从气本论与对人性的具体考察两条理路对人性进行了诠释。他一方面以气释性,并在此基础上以"生之理"对人性进行了诠释,一方面又运用"以情观性"的方法,将"情"视为人性的本真,从人类生活的现实出发对人性进行了诠释。在他看来"情"虽是人性的真实显现,但是却并不能在人们的道德生活中起到多少积极的作用,人们要想成为一个道德的人,必须遵循外在的"名教",只有通过"内外交养"将外在的道德规范内化为人所"自得"之物,人才能真正成为圣人,实现道德的完善。  相似文献   

5.
黄萍  贾作璋 《求索》2013,(5):104-106
人性善恶是自古以来争论不休的话题.但始终不分伯仲。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可知.从人的社会属性来考量,人性无分于善恶,是社会决定了人的善恶,而不是人性善恶决定了社会。向“善”是人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然要求。文章并非延续人性善恶的争辩.而是通过对自然灾害过程中显现的不同人性的分析.意欲让人们更清晰地认识到唯有改变社会存在不合理的状态和加强主观教育,才能改造人的“恶意”,引导人们向善。  相似文献   

6.
论行政管理的伦理本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性,作为行政管理的起点,使行政管理成为一种特殊的伦理活动,并具有独特的伦理特性。中国古代的“仁治”和“法治”,西方的“经济人”和“社会人”管理方式,都源于对人性善恶的不同理解和不同评价。现实的行政管理活动,也总是从人性需要出发,注重人的现实利益。行政管理各环节都围绕着协调、整合各种利益和价值而展开。这是行政管理伦理本 质的人性基础。  相似文献   

7.
管理科学是在与人性的博弈中产生,并在发掘人性的过程中不断完善。管理科学的根本任务是使人性化的感性人理性化,遵守制度,促进企业效益。对金融危机的典型特征分析可以发现,不管什么类型的危机,都离不开两种人性欲望:贪婪和需求。现实生活中,人性的贪婪和需求,外化为人的投机和逐利行为,对人的投机和逐利行为的规范产生了管理科学。从管理百年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到,管理者试图在制度和人性之间选择一种平衡和艰难取舍的历史轨迹。管理科学发展的历史经验表明,只有充分尊重人性,设计出更加合乎人性的制度,管理才能够达到追求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韩非是先秦时代最后一位法学大师,作为上升时期地主阶级的代表,他的建立在对人性的深刻理解基础上的"依法治国"之论,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统治中起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作用.在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面临着一系列新的问题,从传统中汲取经验和教训不失为解决问题的一剂良方.本文试从韩非子的人性理论挖掘其对现代社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9.
管理过程的人情和人性因素邬农张克勤管理过程是人管人,人用人的过程,与人打交道,不可避免地包容着人情和人性因素。人情、人性因素在管理实施中,若利用得当,则是一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如若滥用人情,不讲人性也会给管理者带来麻烦,轻则管理混乱,无法理顺...  相似文献   

10.
余华的小说创作经历了从早期先锋写作到后期现实主义写作的转型。总体看来,他的创作转型是机智的,是值得肯定的。在创作后期,他将作品的主题由揭示“人性恶”回归到“人性善”,表现了他在创作中对“人”的关注由孤立走向全面。小说回归趣味性和故事性,具有较强的可读性。他开始将现实和历史结合反思,作品具有了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余华的转型,启示当下文坛:走现实主义创作道路,承担厚重的社会历史责任,拯救并发扬人性中光辉的一面,依然是文学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1.
天欲与人理:近代人性论对传统人性论的批判与改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性论是伦理学说的重要理论基础。所谓人性,是关于人的存在及其本质本性的一种认识,反映了人对自身的觉悟。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对人性的认识,主要是对人的德性的认识,属于一种德性的觉悟,它把人看作是道德人,规定为一种价值符号,否定人的感性存在...  相似文献   

12.
尚爱萍 《前沿》2012,(3):198-200
本文试图从修辞叙事学和结构主义分析学的角度,对普希金的中篇小说《黑桃皇后》作一解读,捕捉人物的心理轨迹,从而折射出多重人性。  相似文献   

13.
在人性自觉这个内在性平面上,对两千多年以来的中、西传统哲学和马克思及西方后现代哲学思想进行一个简单的勾勒,得出一个概略的哲学地图是有意义的尝试性努力.哲学从人性的"混沌"中开展出不同向度的理性平面,为人们带来了由我理解的观念框架.西方古典哲学对人性的理性自觉,中国传统哲学对人性的德性自觉,马克思和后现代哲学对人性的社会...  相似文献   

14.
刘莹 《前沿》2013,(21):40-42
自我实现一方面表现为个性的实现;另一方面从根本上表现为人性的实现,即“我”作为一个人而存在。从这个前提出发,马克思哲学为我们理解人的自我实现提供了启发性的思路:人的自我实现就是人性解放的生成性过程,自我实现的途径是社会历史性的实践活动,其最终归旨是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在马克思哲学中,个性的自我实现最终是以人性的实现为前提的,因此在人性受到抑制的阶段,人只能有限度地实现自我。  相似文献   

15.
法律的人性预设的基本要求一是必须注意区分法律的人性预设与伦理道德的人性要求,二是必须基于对现实客观的人性标准的认识。作为法律的环境法的人性预设既应区分“环境法的人性预设”和“环境伦理的人性要求”,又必须准确把握现实人的人性标准。以这样的基本要求为工具审视环境法理论界的“生态人”理论,就能看出学者们共同采用了“应然模式”,没有注意区分“环境法的人性预设”与“环境伦理的人性要求”,且普遍存在不忠实于现实人性,不符合环境法人性预设的基本要求。所以,现阶段不宜直接将“生态人”作为环境法的人性预设。  相似文献   

16.
刘建涛  张俊芳  赵晓娜 《前沿》2012,(3):183-186
人性的贪婪、自私自利与社会生活格格不入,为了避免由于人性的缺欠而引起道德败坏,社会混乱,必须建构至善主义文化以对抗、克制人性的缺欠。儒家、道家、耶稣正是从这一前提出发,在东西方建构了各自的至善主义文化体系,以导人向善,止于至善。本文详细地阐释了儒家、道家、耶稣用什么方法建构了自己的至善主义文化体系及其内容,以解决自己时代甚至整个人类所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从理论的角度来探讨管理问题时,人性假设是个必谈的问题。因此,无论是在管理学中还是在管理心理学中,都有对人性假设理论全面、深入的阐释与分析。从管理实践的角度来看,人性假设理论也决定并渗透在管理活动的方方面面。对“以人为本”这一管理理念,无论对管理问题的研究者还是实践者都经常挂在嘴边。由于二者均以管理活动中的人作为关注的焦点,它们便有了这种领域的共同性。但我们在理解使用这些词汇时经常会出现一些思维上的混乱。  相似文献   

18.
冯周卓 《求索》2005,(3):114-116
经济学和管理学从科学的抽象性出发,提出人性假设作为研究的基础。这种方法往往是将某种典型情况加以外推,形成普遍的人性假设,并进一步被“实在化”。无论是“经济人”还是“社会人”,都只是抓住了人性的某一面,把某种人性与某种管理行为冠以简单的因果联系,脱离不了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二元对立的巢臼。从马克思的实践理论来看,人的实践存在性决定了人性处于动态生成中。实践的历史性决定了人性的复杂性。实践活动构成人在具体情境中的场,复杂的人性只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才能被确定,复杂人性的具体表现是依情境而变化的。  相似文献   

19.
我写《风声》小说,从故事层面上说设计的就是一个惊险的逃逸魔术,但从意义上说,我想通过“密室和囚禁之困”考量一个人的智力到底有多深,丈量一个人信念的力量到底有多大。我希望在一种惊心动魄的心智较量中,为人性那无法度量的边界下一个“我”的注脚。电影巧妙地改编了我故事的壳,但忠诚地保留了里面的核,罗列了种种刑具,展现了种种刑法,以探究人心之深厚,人性之复杂。人世之恐惧。  相似文献   

20.
曾竞 《理论月刊》2012,(2):114-116
法治作为一种制度实体不是强加于社会的,而是根须牢固地扎在人性的土壤中自然生长出来的。"以人为本"是深藏在法治背后并决定其发展方向和命运的最高的精神力量,法治有着深刻的人性基础,人性的社会性与理性是法治产生的前提条件,对人性持有善有恶的观点是法治实践的基本要求,法治对人性善恶在公私领域的不同态度,其重在防止人的恶,人性的实现与发展是法治实践的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