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2年,制定并通过了我国目前正在使用的宪法 1954年新中国第一部宪法诞生。1982年,在总结1975年、1978年两部宪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制定并通过了一部比较完备和符合中国国情的宪法。 此后,在1988年和1993年的七届、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又分别通过了两个宪法修正的议案。  相似文献   

2.
建国以来,我国曾颁布过三部宪法。一九五四年颁布的第一部宪法比较完善,是一部深受国内外欢迎的好宪法。一九七五年和一九七八年先后颁布的两部宪法,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都有缺陷。今年人大常委会廿三次会议决定公布并交付全民讨论的这部宪法修改草案,是根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一系列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特别是以六中全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为指导,坚持了四项基本原则,总结了我国三十多年来社会主义和建设的经验,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对过去颁布的三部宪法有继承,也有发展。它是一部符合我国国情的比较完善的宪法修改草案。  相似文献   

3.
宪法修改草案已由全国人大常委公布,交付全民讨论。这一草案已经是我国建立以来的第四部宪法了。第一部宪法即一九五四年宪法是比较符合我国当时的实际情况和人民的普遍愿望的,是大家公认的一部宪法。这次公布的宪法修改草案实际上是一九五四年宪法的继承和发展。这一情况,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主要指导思想(全党工作的  相似文献   

4.
五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新宪法,是建国以来最好的一部宪法。它是以“四项基本原则”为指导,全面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经验而制定的,是一部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宪法。刑法和宪法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1982年宪法颁布实施已有五年多了,正确地总结我国宪法实施五年多来的经验是十分必要的。五年多来的实践表明,现行宪法是一部好宪法,它反映了十亿人民的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是符合我国国情,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该宪法在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等方面基本上得到实施,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主要表现在: 1.我国现行的整个国家机构都是按宪法组建起来的。五年多来,根据现行宪法的规定,我国国家制度得到进一步健全和发展,人民代表大会的组织机构和功能  相似文献   

6.
建国以来,我国先后颁布过一部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共同纲领和三部宪法。在这些文献中,都分别确认了我国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对于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发展,都在不同程度上起过促进作用。因此,认真探讨宪法关于生产关系的规定,总结历史经验,研究党的十一届三  相似文献   

7.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45周年,又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1954年宪法颁布40周年和我国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40周年。回顾40年来我国宪法的实施和几次修订,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宪政实践的历史经验,对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更好地实施现行宪法,并推进我国宪法学的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刊自本期起刊发有关文章,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8.
我国从1949年到1978年,一共颁布过一个共同纲领和三部宪法。1949年颁布的共同纲领在建国初期曾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以后在1954年、1975年和1978年又分别制定了三部宪法。现在颁布的1982年宪法是我国的第四部宪法。 1949年建国时为什么不颁布一部宪法?因为当时条件不成熟,还缺乏三个条件:(1)大陆上的军事行动还没有完全结束;(2)土地改革还没有彻底实现;(3)各界人民群众还没有充分组织起来,长期的战争创伤还没有得到医治和恢复。因此当时只能制定一个共同纲领作为临时宪法。  相似文献   

9.
宪法性刑事诉讼原则之倡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学栋 《河北法学》2006,24(10):123-126
西方国家的刑事诉讼原则体系在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宪法性刑事诉讼原则.宪法性刑事诉讼原则是宪法与刑事诉讼法母子法关系的链结点,是刑事诉讼法治秩序的需要.宪法性刑事诉讼原则的不完善影响刑事诉讼程序的改革.我国宪法应当借鉴西方国家的经验,建立完善我国的宪法性刑事诉讼原则.  相似文献   

10.
五届人大第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继承和发展了一九五四宪法的基本原则,充分注意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丰富经验,也注意吸取国际的经验;既考虑到当前的现实,又考虑到发展的前景,是一部具有中国特色的,适应新的历史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长期稳定的新宪法。它是我国新的历  相似文献   

11.
(一) 自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已经有过四部宪法,如果把曾经起过宪法作用的《共同纲领》也算为一部,则共是五部。它们是:共同纲领、一九五四年宪法、一九七五年宪法、一九七八年宪法和一九八二年宪法。从一九四九年到一九八二年共是三十三年,前四部宪法的平均寿命只有八年多,这可以表明我国过去宪法的变动是很频繁的。每次要变动,都有政治的经济的原因,共同纲领没有提出社会主义的目标,而我国自一  相似文献   

12.
我国现行宪法是1982年12月制定和颁布的,至今已经整整8年了。从8年来执行宪法的情况看,这部宪法确实是人民共和国制定的四部宪法中最好的一部,它的内容是符合我国国情的,执行得也比过去认真。当然这是相对而言的,并不意味着这部宪法已经尽善尽美,无需改善了。制定宪法重要,实施宪法更重要;制定一部符合国情、切实可行的宪法不容易,把切实可行的宪法全面贯彻执行更困难。“可行”只是一种可能性,“执行了”才是现实性,而把“可能性”变成“现实性”,是需要采取有力措施和付出巨大努力的。内容再好,只要不能贯彻执行,也只能算是“纸上的宪法”,而不能算是“现实的宪法”。  相似文献   

13.
1982年12月4日我国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庄严地通过了我国建国以来的第四部宪法.这部宪法是我国宪法史上的划时代的文献.它总结了我国人民一百多年来英勇斗争的历史经验,反映了建国三十多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新经验和新成就.新宪法共一百三十八条.它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以及国内外的基本方针政策,是一部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和鲜明的中国特色的,并适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新宪法.  相似文献   

14.
论宪法的正当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而言之,正当性就是经过神学、宗教、道德、哲学论证等取得的价值合理性与经过社会认可、经验证实而获得的现实有效性的统一。对于宪法的正当性的认识需要在以下几个维度上来予以把握:宪法应当体现社会共同体的终极人文关怀;宪法应当体现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统一;宪法应当体现价值合理性与现实有效性的统一;宪法应当体现价值普适性和文化传承性的统一。回顾中国宪法六十年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发现,确立并坚持宪法的正当性要求,有利于准确把握中国宪法的精神实质和整全体系;有利于中国宪法的持续、稳定发展;有利于中国宪法的有效实施及其宪法秩序的全面实现。  相似文献   

15.
1982年修改颁布的我国现行宪法,是我国建国以来最好的一部宪法。它总结我国历史经验,特别是十年“文化大革命”的经验教训,以四项基本原则为指导,根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确定了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精神,是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相似文献   

16.
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新宪法已由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并公布实施。这是我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部新宪法是建国以来的第四部宪法,也是最好的一部宪法。这一点是今年4月26日宪法修改草案公布并提交全民讨论以来大家所一致公认的。我国第一部宪法(不算建国之初起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协共同纲领)应该说是一部很好的宪法,但是它制定于二十八年以前,那时正处在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毛泽东同志当时就说1954年的宪法起码可用二十年。因此尽管它是很好的一部  相似文献   

17.
五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建国以来制定的最好的一部宪法,是一部真正民主的宪法。它的制定和颁布,标志着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为什么说新宪法是一部真正民主的宪法呢?主要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8.
新宪法是以法治国的大宪章,它的颁布与实施,使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进入了崭新的阶段.回顾新中国制宪与行宪的历史,明显地看出它经历了曲折的过程,有正反两面经验可资总结.第一部宪法应当充分肯定,它适应了国家由新民主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需要并取得了胜利.但尔后频繁的政治运动代替了正常的法制开展,宪法的作用由大到小,以至消失.第二部宪法是"文革"中的产物,堆砌了不少"左"的口号,无论指导思想与具体条文都存在严重的缺陷.第三部宪法也因历史局限,"左"的东西未及消除,脱离国家不断发展的现实状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恢复了马克思列  相似文献   

19.
<正> 一九八二年十二月四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新宪法是以四项基本原则为指导思想,适应我国新的历史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在总结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制定的。这是建国后第四部宪法,也是其中最完善的一部宪法。它的通过与实施,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必将开创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20.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已有了四部宪法。一九五四年的宪法比较完善,一九七五年和一九七八年的两部宪法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都很不完善。新宪法继承和发展了一九五四年宪法,是一部有中国特色的、适应新的历史时期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长期稳定的宪法。宪法是国家的总章程,是根本法。它调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