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几十年来,格瓦拉一直是第三世界共产主义运动中的英雄,西方左翼政治理想的代名词,特别是在众多青年人心目中成为公众偶像化的革命英雄的代表.在中国,切·格瓦拉的名字及其思想在国人尤其是青年人中广为流传,已成为一个具有多元意义的时代符号.除传统媒体外,近年来互联网的应用对介绍、宣传和研究格瓦拉及其思想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为了多数人的公正、正义而牺牲是格瓦拉精神中最触动人们内心的一面.格瓦拉已不再单纯代表一种革命理想,人们对待格瓦拉的态度体现了他们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和情感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2.
全球化引发了平民主义和两极分化,并对国家和社会的稳定构成了风险。古典社会学的主流思想是以核心价值观为基础的社会整合。习近平主席倡导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埃米尔·涂尔干(Emile Durkheim)的国家社会理论在劳动分工产生的有机团结和普世价值之间左右摇摆。塔尔科特·帕森斯(Talcott Parsons)对这一困境给予的回应是,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观需要中央权威来支撑,而美国并没有满足这一要求。在习近平的治国理政思想中,权力具有权威性,但必须把权力关在制度的笼子里。中国将西方的、马克思主义的和非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其独特的政治制度相结合产生了世界上有史以来最团结、最强大的民族国家。  相似文献   

3.
儒家仁爱思想在新加坡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着新加坡经济的腾飞,儒家学说尤其是仁爱思想日益凸显了其独有的价值和意义。在以社会高于个人,家庭是社会的核心为基本价值观的新加坡很好地诠释了儒家的仁爱思想。本文试从三个方面来阐释儒家仁爱思想与新加坡现代和谐社会的发展,以期对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有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世界文化之间的相通是客观存在,伊斯兰文化与中国文化之间的相通性便是佐证.包括中国文化在内的许多文化,对报应学与人神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具有广泛的认同,皆是实践最多、运用最普遍的宗教理论,它是人生哲理、思想内涵和道德规范的精华部分.一个民族的宗教是构成民族文化的重要内容,从宗教文化角度诠释社会的内在重要性就包含在其中.任何文化的存在和发展皆植根于丰厚的社会土壤,以及适应社会需求,伊斯兰文化和中国文化均具有很强的社会存在价值与意义,因此,也就有了理论实践和应用.  相似文献   

5.
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论述了新教教义对资本主义精神的产生以及资本主义的兴起与发展所起的"理性化"作用,并提出了"理性化"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的"悖论"。这一理论与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兴起和发展问题上的解释在历史观、价值观和对现代化的批判上既有联系,也有区别。两者的思想在此问题上的争鸣与融合对于全球化背景下资本主义的发展、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文化价值体系重建和将儒教精神等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全球意识等现实问题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冷战后日本的"价值观外交"与中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日本外交迅速向“价值本位”倾斜,宣扬“人类普遍价值”和日本价值观的“价值观外交”成为其新特点之一。日本外交的新变化,反映出日本对国际关系中“软权力”的重视。为了推行“价值观外交”,日本政府十分重视“外宣”工作。日本外交正在迎来对外宣传的转折点。日本的“价值观外交”有明显针对中国的一面,日本试图以此牵制中国,进而主导未来亚洲的发展格局。今后日本与中国在构筑“基于共同战略利益的互惠关系”时,在形象和观念领域难免会有竞争。  相似文献   

7.
我们生活在交往的世界,交往改变了我们对权力、国际体系本质的认识。在马克思主义思想中,交往是世界历史意义上的静态交往关系和动态交往活动的总和。世界历史意义上的交往,形成了国际社会,决定国际社会的演变,促生了国际关系行为体,将人的发展和国际社会紧密联系起来。交往实践的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思想充分阐释了人、交往、社会(包括国际社会)的三位一体,既突出了国际政治的社会性,也强调了人的解放,并将国际社会的发展与人的解放结合起来。交往实践的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思想具有进一步挖掘和丰富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习近平外交思想是中国面对百年变局加速演进进行外交实践的强大思想武器,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它为纷繁复杂的世界注入了清新的中国智慧,对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作出了前瞻性的布局。习近平外交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新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为世界提供了独特的中国方案,体现了社会主义中国的责任担当。  相似文献   

9.
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途径探析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人类社会的普遍活动,带有鲜明的社会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化是指思想政治教育为了发挥自己的社会功能而构建的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工程,同时也是在主体的共同参与下,不断适应、改造与发展社会的过程,它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的变化发展保持一致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0.
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了中国核心价值观和对外价值观,两者构成了中国价值观体系,具有重大的世界意义.中国核心价值观融合了东西方文化精髓,解决了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始终困惑的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矛盾、文化继承性与文化现代化的矛盾.中国对外价值观的提出体现了学习和尊重世界多样文化的态度.中国应当通过广泛的文化对话,使中国价值观成为人类共创共享价值观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