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留守中央是中共在国外召开六大,为了继续领导国内革命而成立的临时性中央领导机构。它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反对教条式照抄照搬俄国十月革命经验,从中国革命实际出发,突破"左"倾关门主义束缚,建立白区工人统一战线;不惟城市中心论,支持毛泽东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厘清党内对军事力量的错误认识,提出军事斗争与群众工作相结合。它为中共土地革命局面地开创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和邓恩铭烈士这两位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虽然只是在中共“一大”、“二大”召开时的上海(毛和邓都不是中共“二大”代表,但“二大”召开时两人都在上海并见过面)、“五大”上见过仅有的三次面,但却建立起深厚的革命友谊。究其原因是他们有着共同的革命信念、革命志向、阶级出身;中共“一大”会议期间在共同革命理想下的促膝长谈结成了深厚的革命友谊;在中共“二大”召开时的上海见面和中共“五大”时在共同革命信仰下的工作心得交流使得革命友谊进一步增强。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毛泽东和邓思铭之间的革命友谊堪称光辉典范,为今天我们党员之间如何建立革命同志间的友谊树立了正确榜样。  相似文献   

3.
中共六届六中全会是党史上一次意义深远的会议,会议批准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央政治局的政治路线,基本上克服了党内以王明为代表的右倾错误,完全确立了毛泽东的最高领袖地位。本文认为,共产国际的正确指示是毛泽东领导地位确立的组织保证;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的正确思想为他领导地位的确立奠定了理论基础;遵义会议以来中共的正确领导为毛泽东领导地位的确立提供了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4.
"支部建在连上"是毛泽东在秋收起义失败后对成分复杂的革命军队进行改革的策略之举,更是基于马克思主义建党原则和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革命道路,紧密结合中国革命特殊实际作出的战略决策。"支部建在连上"思想是毛泽东早期在理论和实践上对建党和革命进行创造性探索的结晶,有效地解决了建立一支中共绝对领导的人民军队的关键问题,成为中共开辟农村革命道路逻辑起点和实践起点。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围绕"文艺与革命"这一中心命题,阐述了文艺与群众、文艺与生活等一系列理论问题,成为中共指导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伦理建设的纲领性文献,体现出毛泽东哲学认识的特性。作为毛泽东及其党内同志长期思考的产物,《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  相似文献   

6.
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最早深刻阐述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思想主张和成功践行群众路线的是毛泽东。毛泽东是中共党内首创和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杰出代表。早在井冈山和中央苏区时期,毛泽东就明确提出了党的群众路线的最基本、最核心、最重要的一系列思想理念,并在开创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和中央苏区的伟大实践中,成功、模范地践行了党的群众路线,为中共党的群众路线的形成作出了重大贡献,积累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7.
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的重大命题。毛泽东同志在革命年代创造性地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并排除党内外的各种困难坚持了这一正确道路,最终率领中国共产党和各族人民取得了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毛泽东同志对中国革命的道路选择、道路坚持以及道路自信的成功经验对中国共产党当下的工作具有重大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中共“七·一三”宣言发表于·大革命失败、中国革命处于严重危机的紧急关头。“七·一三”宣言发表后,毛泽东根据八七会议精神,回湖南准备和发动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在这个过程中,毛泽东对中国革命一些重要问题进行了新的探索,在许多问题上的认识有了新的高度:在党内最早提出放弃国民党旗帜,认识到军事问题的极端重要性,探索了解决土地问题的原则和方法,提出了建立工农兵苏维埃政府的思想。  相似文献   

9.
1927年8月,中共鄂南特委根据八七会议精神和湖北省委部署,领导鄂南秋收暴动,打响了全国秋收暴动第一枪,建立了全国第一批县级红色政权,造就了包括开国元帅罗荣桓在内的一批党和军队的优秀领导干部。通城、崇阳农军参加了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组织鄂南秋暴的领导人有的参与领导了黄麻起义,为创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打下了基础,有的参加了鄂东南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使之成为湘鄂赣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鄂南秋暴课题研究,对于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0.
1947年10月中国共产党提出了联合各民主党派打倒蒋介石独裁政府.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基本政治纲领。然而在11月6日民主同盟被迫解散后,毛泽东致电斯大林提出,在中国革命取得彻底胜利后除中共之外的所有政党都应离开政治舞台。1948年元旦中国共产党根据新的形势变化,承认民主同盟、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民主建国会是民主党派。3月15日毛泽东给斯大林写信.提出了成立中国中央政府和吸收自由资产阶级的代表参加政府的设想。4月20日斯大林复电毛泽东,认为反对国民党集团的中国各在野政党将长期存在,中共将不得不同它们合作。在此背景下中共提出了著名的“五一口号”,后来又以“五一口号”划线,对什么是民主党派作了明确规定。建国前夕,中共原计划只保留民革、民盟、民建三个民主党派。直到1950年3月中共召开第一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后,不仅保留了民革、民盟、民建.还保留了民进、中国农工党、致公党、九三学社、台盟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由此形成在中共领导下各民主党派共同参政、多党合作的政治格局。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中央领导集体在解放前后对民主党派的政治定位,实际上是对国内外政治力量不断分化组合作出的判断和对策,对于巩固和发展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治久安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勇于和善于进行理论创新的党。自党建立以来,从毛泽东、邓小平到江泽民,中共三代领导核心高度重视理论创新工作,提出了关于理论创新的一系列重要思想,同时又以理论创新的丰富成果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在中共十六大即将召开之际,回顾并总结三代领导核心关于理论创新的思想与实践,从中获  相似文献   

12.
民族问题始终是社会总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重大问题。纵观中共三代领导人解决民族问题,是一个不断的实践创新、理论创新的过程。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开创了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构建了有中国特色的解决民族问题的理论、政策框架;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把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是中共党内自觉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光辉典范。在中国革命发展道路的漫长岁月里,他十分重视对中国社会的经济调查,提出了许多著名的观点和方法,并身体力行。本文撷取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对中国社会  相似文献   

14.
将马克思的不断革命论和列宁的革命转变论应用于新中国成立后的伟大实践,毛泽东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由政治革命为中心向以经济革命为重心的全面革命转变,成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史上的一次重要探索。我们试图从经济、政治、文化领域阐述毛泽东革命观转变的实践,结合马克思的革命理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分析了毛泽东革命观转变的基础与条件,进而论述了毛泽东革命观转变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5.
古柏是土生土长的江西寻乌人,接受过良好的教育,对劳动人民有着深厚的感情,19岁加入中国共产党,是较早认识到农民运动重要性的党员之一,曾经领导过"三.二五"寻乌农民暴动。也是中共较早认识到创建革命武装、革命根据地重要性的党员之一,并因此成为毛泽东的知音,其才华深得毛泽东的赏识。1930年5月,他协助毛泽东完成了著名的"寻乌调查",成为毛泽东最信任的秘书,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做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最后又用生命捍卫了毛泽东思想。  相似文献   

16.
苏维埃是俄文音译词,译为代表会议之意。“苏维埃”来到中国之后,其革命象征意义大于本身原义,成为人们革命认同的一个符号。“苏维埃”的提出表明中共独立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开始;“苏维埃”的发展表明中共局部执政的尝试;“苏维埃”的终结体现中共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熟。“苏维埃”在中国从提出、发展到终结,尽管存在时间不长,却对中国革命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中共"五大书记"正式形成于七大,它构成了中共中央第一代领导集体。毛泽东作为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非常注重家风的孕育和塑造,"重视亲情、尊长爱幼"是其最鲜明的特征;朱德作为卓越的军事领袖,把"为国为民,无私奉献"作为家风的重要组成部分;刘少奇作为党建事业的"开拓者",用"严以律己,严以律亲"来培育良好的家风;周恩来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定党神柱",使家风融入了"心系祖国,情意绵绵"的因素;任弼时作为共青团的"革命导师",给家风注入了"乌鸟私情,舐犊情深"的元素。中共"五大书记"的家风观对现今的家风、党风、政风、社风等都有重要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8.
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共三代领导人把马列主义宗教理论与中国宗教问题的实际相结合,根据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不同历史时期,制定了处理宗教问题的方针和政策,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宗教理论。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阶层和谐思想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革命、改革和建设过程中,正确认识和处理中国社会各阶层矛盾、实现阶层和谐而形成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它既以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理论作为根本指导思想,又受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和谐思想的深刻影响。但毛泽东阶层和谐思想并非是对已有理论的机械运用或照抄现搬,而是在特定的社会背景中、在中共早期独特的党内环境中,经过不断摸索、总结和创新而形成的理论成果。  相似文献   

20.
延安时期是毛泽东统一战线思想发展成熟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毛泽东针对革命形势、革命任务的变化,在革命实践中逐步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创造性思想.这一时期的统战思想不仅对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更为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