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李大钊,被毛泽东称作是“一个大好人”,“是我真正的好老师”。 毛泽东最初知道李大钊的名字,是1916年9月在湖南一师读书时。他从杨昌济先生那里第一次见到《新青年》杂志,并阅读了李大钊撰写的《青春》一文。文章号召青年“背黑暗而向光明,为世界造文明,为人类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资以乐其无涯之生”。毛泽东大受鼓舞,对这些宏论极为赞赏,很为之振奋。他说:“是的,要立一理想,此后一言一行,皆期合此理想”。  相似文献   

2.
人们在评价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者李大钊时,特别注意到他与俄国民粹主义在思想与行为上的联系。美国学者莫里斯·迈斯纳教授认为李大钊1919年2月写的《青年与农村》一文,是“对俄国早期民粹主义精神最准确的表达”,并认为李大钊“正是带着这些民粹主义观点开始了自己的马克思主义生涯,民粹主义也成为他的革命理论基础”,而这些东西,“都严重地影响到李大钊对马克思理论的解释”,并推测“毛泽东很可能受到了李大钊马克思主义观念中所夹杂的民粹主义观点的影响”。国内学者李泽厚先生认为李大钊在接受和传播  相似文献   

3.
青年承载着国家和民族的希望,青年萎靡则国无生机.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中情真意切地说:“予所欲涕泣陈词者,惟属望于新鲜活泼之青年,有以自觉而奋斗耳!”李大钊也十分关切青年,在《青年自杀问题》中,他写道:“我悯吊这厌世自杀的青年,我不能不希望那造世不怕死的青年!  相似文献   

4.
李大钊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同时也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是青年的良师益友。在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过程中,李大钊一直关注着青年的教育问题,并形成了对青年教育问题的系统探索和深刻思考。  相似文献   

5.
李大钊非常关注近代的青年问题,他对于近代青年的社会地位及作用有独特见解。除此之外,李大钊对青年的要求主要包括两点:一、青年要认识自己的历史使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二、青年要有新的生活追求,有调和意识。李大钊这种青年观对中国青年教育具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6.
李大钊是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他精神伟大、品格崇高,为中国革命建立了彪炳千秋的历史功绩。江泽民在李大钊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上指出“他的伟大的人格,永远是一切信仰马克思主义、立志为中华民族的兴旺发达而献身的共产党人和人民群众学习的楷模。”胡锦涛也在李大钊诞辰110周年纪念大会上强调说,我们学习纪念李大钊同志,“必须像他那样保持无产阶级先进分子的革命气节和高尚情操”。  相似文献   

7.
余玮 《党史博采》2021,(4):15-19
李达与李大钊、陈独秀—样,属于中国第一批马克思主义者,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发起人之一,并且他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要筹备者和组织者之一。身为上海早期党组织的实际负责人,他为中共—大能够在帝国主义和军阀严密控制下的上海顺利举行殚精竭虑,集宣传、联络、组织、筹备于一身,是中共一大的总召集人与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创始人,为早期党的活动及党的成立作出了特殊而重大的贡献。有人称他是“—位普罗米修斯式的播火者”“伟大的马克思主义启蒙大师”。毛泽东盛赞他是“理论界的鲁迅”“真正的人”!  相似文献   

8.
在俄罗斯国家社会政治历史档案馆里,长期保留着一段李大钊于1924年9月22日在莫斯科国家大剧院发表讲演的电影胶片。几年前,中国中央电视台在拍摄纪念李大钊诞辰110周年的电视文献纪录片《李大钊》时,寻找到了这段极其珍贵、非常有历史价值的电影胶片,并将其放在纪录片的开首部分,从而使广大中国观众在李大钊英勇就义70多年以后,看到了他生前在异国他乡慷慨激昂的演讲画面。那么,李大钊当年是怎样在当时尚被称为“苏俄”的苏联留下自己的影像的呢?赴苏联出席共产国际第五次代表大会最先在中国认清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非凡意义,认识和接受…  相似文献   

9.
堪称“南陈(陈独秀)北李”的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之一李大钊,也是内蒙古民族解放运动的先驱。早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李大钊就关注内蒙古的民族问题,他对蒙古族进步青年进行了马克思主义的启蒙教育,引导他们走上革命道路,成长为内蒙古第一代中共党员和领导人;他在内蒙古建立了党的组织,为千里草原播下革命的火种,使内蒙古成为党最早开辟革命工作的少数民族地区;他亲自指导组建的革命统一战线组织国民党热察绥三个党部、内蒙古人民革命党和内蒙古农工兵大同盟,在内蒙古地区的大革命高潮中,发挥了特殊的作用。李大钊在内蒙古党史革命史上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写下了光辉的篇章。  相似文献   

10.
刘戈 《学习月刊》2011,(24):112-113
人格与人格教育是西方学术界最为引人注目的课题之一.也已成为当今世界教育的主潮流.许多国家都在进行着人格教育的实践.寻求着人格教育的最佳途径.改革开放后我国的人格教育理论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总的来说主要还是在心理学领域提“人格”,在德育领域长期却是“知性德育”。  相似文献   

11.
1916年春寒料俏之时,尚在日本留学的李大钊回望祖国,"春日载阳,东风解冻.远从瀛岛,反顾祖邦."简短的话语当中,充满了对祖国的无比思念之情.西风尽,春归来,日本的春天已经来临,祖国的春天又会怎样呢?自然的景色唤起李大钊青春的激情,为寻求救国救民真理才远渡重洋的李大钊盼望着我中华民族冲出灾难,永葆青春,他奋笔疾书,以一颗真诚的赤子情怀写下著名的<青春>一文,以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阐述了青春的宇宙观,进而阐发了"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中华"的人生理想,这是李大钊在<新青年>上发表的第一篇文章,对当代青年起到很大的鼓舞教育作用.  相似文献   

12.
李大钊与孙中山,分别为共产党和国民党的领袖。他们为国共第一次合作走到一起。他们相见及至分离的时间并不长,但感情却非常真挚。孙中山称李大钊是真正的革命同志,亲自主盟介绍李大钊加入国民党;李大钊对孙中山十分仰慕和敬重,他盛赞新三民主义,积极参与改组国民党,由衷地高呼“中山主义万岁”。  相似文献   

13.
正大学教育是青年人走向社会前的重要学习阶段,大学课堂是大学教育中主要的载体,只有将大学课堂的教学质量提高,才能使大学生拥有真正的知识、技能和本领,才能真正做到运用所学回报社会。较长时间以来,我们都在改进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在教学实践中逐渐降低了惩罚手段的运用,甚至有些老师不采用惩罚手段。笔者认为,过度的惩罚会带来严重后果,有些媒介就曾报道过由于过度惩罚造成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 ,有一个思想发展的轨迹。笔者认为毛泽东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的思想历程 ,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1919年底毛泽东第2次赴京直至1920年7月初回湖南 ,他受到李大钊、陈独秀等人的影响 ,初步接受马克思主义。这是青年毛泽东思想发展的第一个阶段。毛泽东于1919年12月因开展驱逐张敬尧的运动而第2次入京 ,一直到1920年4月离京赴沪 ,在这4个月左右的时间里 ,他受到李大钊的影响 ,“迅速地朝着马克思主义的方向发展。”①首先 ,他对俄国十月革命极感关注 ,迫切地希望了解俄国的新情况、新气象…  相似文献   

15.
一、人格教育本位的内涵通俗地讲,人格教育本位就是教育不能仅以传授知识、技能为中心,不能只是为了教给学生谋生的本领,今后能混口饭吃,而是要把人的精神、品行、意志情操的培养放在第一位。知识、技能的学习固然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首先要学会“做人”,学会“成人”,知道作  相似文献   

16.
方励之去年对一些青年学生说,每个人生下来都有生存的权利,包括思想权利、受教育的权利、婚姻的权利等等,因而上大学是享受自己受教育的权利,谈不上党和国家给了我们好不容易的机会,更谈不上感谢党和国家给了这个机会。接着,他谈到了“自由”、“平等”、“博爱”,谈到了“民主就是承认每个人应有的权利”。应该怎样认识他的这番言论呢?  相似文献   

17.
陈晋 《新湘评论》2014,(9):40-41
读书与革命,毕竟是两件事。读书取代不了革命,革命也取代不了读书。毛泽东1964年8月25日对一个外国青年学生代表团说,“只有马克思主义的书教育我们怎样革命,但是也不等于读了书就知道如何革命了,读革命的书是一件事情,实行革命又是一件事情。”这是他的经验之谈。正是在“实行革命”的过程中,毛泽东感到,  相似文献   

18.
今年10月29日,是李大钊同志诞辰100周年。李大钊同志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建人之一。同时,他也是中国青年的道德楷模。他的高尚道德品格,他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他为中国共产主义事业的无私献身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李大钊同志对中国革命的贡献是多方面的,本文仅就他的共产主义道德观谈一点我的学习体会。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李  相似文献   

19.
博览     
《正气》2001,(7)
中国共产党党史之最   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宣传“十月革命”的领导同志:李大钊。李大钊在 1918年- 1919年,先后发表了《法俄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克主义的胜利》和《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最早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刊物:《青年杂志》。《青年杂志》于 19  相似文献   

20.
作为创建中国共产党的先驱,李大钊建党实践与伟大建党精神紧密相连。李大钊与伟大建党精神具有清晰的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和价值逻辑。李大钊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确立与传播是其理论逻辑,他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确立与传播发挥了“立其基,导其先河”的作用;李大钊的建党探索与实践是李大钊与伟大建党精神的实践逻辑,围绕“为何建党”“建何种党”“如何建设党”等问题,李大钊最大限度地诠释了伟大建党精神生成逻辑、理论意蕴与实践路径;李大钊对伟大建党精神的开创性贡献是李大钊与伟大建党精神的价值逻辑,为伟大建党精神作出了卓越功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