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李艳玲  杜红艳 《世纪桥》2009,(15):59-60
人是哲学的永恒主题,许多哲学家都对人的本质进行了界定,然而他们都把人的本质理解为确定性的存在,只有马克思的实践人学科学的把人的本质归于实践的生成,并且提出了人是社会性的存在,并通过对现存社会异化问题的分析,去告知人们重新占有人的类本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
孙跃纲 《学习论坛》2009,25(4):52-56
发展哲学认为发展是主体实现发展理想、提升生存状态的实践活动,只有发展才是人的真正本质,是人的社会性、历史性的存在方式,离开发展就不能说明人和社会的历史性跃迁.发展既是外在性过程,也是人的内在性诉求,是人类社会之所以发展和进步的根本原因.从人的生命价值与存在方式视角来理解发展,构建发展哲学,应该成为当今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当代化、大众化、生活化的最佳选择和有效出路.  相似文献   

3.
人的社会性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科学诠释,强调了社会性素质构建的重要作用。受转型社会、网络社会、世俗社会等因素影响,当代中国青年社会性素质表达在价值考量、主体认知、知行联动等方面存在偏差,这些特征已突显为青年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客观反映。因此,基于交往学习、主体教育、人本管理、社会实践等路径调适青年的社会性素质是和谐社会对青年群体建设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4.
所谓人的阶级性是生产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出现和存在的特定社会集团的社会属性。那末,在阶级社会中人的社会性是否只是阶级性呢?是否存在着超阶级的“共同人性”?有两种相反意见。  相似文献   

5.
《求实》2013,(10)
思想政治教育是以"人"为客体的一项社会实践活动。如何对这一客体进行理解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起点与前提。马克思关于"现实的个人"思想提供了一种分析人、理解人的科学维度。按照马克思的理解,思想政治教育客体是一种集自然性、社会性和精神性于一身的存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进行需要以这些属性为基础。  相似文献   

6.
越超乌托邦——论马克思所理解的共产主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艳君 《唯实》2003,1(4):9-12
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理论之所以是科学的 ,不仅在于唯物史观的创立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发展为其提供了现实的基础 ,更重要的在于它把共产主义建立在对现实的人的生成的理解基础之上。共产主义作为人类自身发展进程的一个逻辑的结果 ,预示着一种真正的人的本质的存在方式 ,即人之总体性得以实现的“自由人的联合体”。因此 ,共产主义所展现的并不是人之存在的终极状态 ,而是一个永恒的生成过程  相似文献   

7.
人的社会性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科学诠释,强调了社会性素质构建的重要作用。受转型社会、网络社会、世俗社会等因素影响,当代中国青年社会性素质表达在价值考量、主体认知、知行联动等方面存在偏差,这些特征已突显为青年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客观反映。因此,基于交往学习、主体教育、人本管理、社会实践等路径调适青年的社会性素质是和谐社会对青年群体建设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核心价值观都体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表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核心价值观的生成有其特定的历史语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核心价值观的"表述"不是僵死、固定不变的。从生成逻辑看,主要包括国家层面的自觉和个人层面的自发两个维度,国家层面是战略性的宏观层面,个人层面是实践性的微观层面。依据学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核心价值观之间存在着双向的辩证逻辑推移关系,其生成的共同基础是社会生活实践。  相似文献   

9.
要正确界定人的本质,首先需要走出西方传统人学的误区.近年来,部分学者进一步挖掘了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思想,特别是重点研究了"人的需要即人的本质"的思想.学术界前辈陈志尚、韩庆祥、陶富源、万光侠等教授围绕马克思的三个命题,对究竟如何界定人的本质做了一些新的探索,出现了社会本质说、双重本质说、三重本质说、四层结构本质说、"社会性实践"本质说、整体本质说等不同观点.我的结论是"历史生成"本质说,人的本质可以界定为人基于某种需要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在所从事的实践活动过程中不断丰富的历史生成物,即为我的、自觉的、社会性的实践活动过程中的生成物.  相似文献   

10.
如何把握以人为本中"人"的深刻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靳志高 《理论学刊》2005,4(1):26-29
在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和实践中,有的干部群众包括理论工作者对以人为本的认识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偏差,甚至分歧,其中很重要的原因牵涉到对以人为本中的"人"的不同理解.马克思主义所理解的"人"具有丰富的内涵,认为"人"是自然性和历史性的统一,是个体性和社会性的统一,是"政治人"、"经济人"和"文化人"的统一体,是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统一.其中实践性是人的根本属性,并且贯穿其中.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价值哲学认为,价值是一种建立在人的存在基础上的整体性存在。基于这种哲学立场,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价值哲学的三大整体论原则,即辩证整体论原则、社会整体论原则和生成整体论原则。这三大整体论原则要求着眼于价值关系的全面性、社会性和过程性,把价值存在视为一种整体性的客观存在,一种社会关系系统存在,一种在人的实践活动基础上的永恒发展的过程存在,从而实现对价值存在客观、全面和准确的把握。马克思主义价值哲学的三大整体论原则的方法论意义不仅在于它从价值哲学的最深层提供了认识价值存在的根本方法,还在于它为人的价值实践活动提供了科学的思维方式。因此,只有深刻、全面、科学地把握住这三大整体论原则的本质内涵和作用方式,才能够揭示出价值存在的本真,才能够实现对人的价值活动全部内容的真实把握。  相似文献   

12.
人性是对人的一个基本定性,因故是一切关涉人之学的前提和基础。道德能力培养既是人性的需要,也是人性的生成与改善的过程。中西文化的主流人性观因为存在这种或那种的缺陷与不足,或者认为人性是先天就有的永恒不变的秉性,或是把人性归结为抽象的精神或理性,均难以为道德教育的存置与道德能力的培养提供强有力的人性论支撑。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理解人性的一把钥匙,实践性是人的基本属性。而道德能力培养正是基于实践人性的可变性、生成性和创造性,从而实现人性从实然向应然的生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正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务,至于你是否意识到这一点,那都是无所谓的。"马克思这里讲的规定、使命、任务是什么?由什么而产生?能意识到和不能意识到又会怎么样?我理解:一是"确定的人,现实的人",就是指人的社会性,人的本质性规定,即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二是可以在两层意义上理解"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  相似文献   

14.
汤建龙 《唯实》2004,1(6):8-11
把人的本质视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不是对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论述的全面、科学的理解.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认识是整体性的、全面的.他认为,人的本质有自然的、社会的和精神的三个方面,而不仅仅是就社会的方面作单一的理解;人的本质不是永恒不变的,而是一个不断生成、发展的过程.马克思之所以突出地强调人的本质的社会的方面,是由马克思哲学的性质、方法和任务决定的,这并不应导致对人的本质的自然和精神方面的否定.实践作为人所特有的活动,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是理解人的本质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杨爱群  曹艳 《求实》2005,1(4):31-34
马克思的一生都在为寻求人类的自由和解放而工作。马克思哲学是以人为出发点和归宿,从人的实践理解世界,理解人与世界的矛盾及其历史,把自然、社会、人自身看作是开放的生成的存在,指明了人在不断使世界人化的过程中,历史地扬弃自身的异化,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将人的本质归还所有的个人。实践人本学维度贯穿在马克思哲学的始终。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的人学理论的思想渊源是西方的人学思想,虽然西方的人学思想蕴涵着丰富的内容,但是由于脱离了人的现实性和实践性,决定了他们的人学思想陷入空想。马克思、恩格斯从人的需要出发,探讨了人的本质在于其社会性,确立了实现人的自由的最高价值目标。为我国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需要是人的本性、本质,是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生成的逻辑起点和最终归宿。"需要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思想政治教育最坚实的理论基础之一。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需要具有社会性、目的性、层次性、发展性,其中精神需要是人的最高层次的需要。在现代纷繁复杂、发展迅速、竞争激烈、高度风险化、网络信息化的社会中,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重视、关注、激发受教育者主体的需要,引导人的需要层次发展实现"四个飞跃"。  相似文献   

18.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世界,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这个世界中存在,双方的在世结构分为两种,即主客二分与天人合一。这个世界生成人的过程充满以实践为基础的体验和创造。人的实践本质和社会本质在思想政治教育世界中实现,教育内容对人的本质实现有实质性作用,教育过程本身就是实现人的本质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求实》2015,(3)
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最基础和最重要的概念之一。马克思将实践概念拓展为一个包括了亚里士多德意义上的理论、实践、制作等在内的人类一切社会性活动的概念。恩格斯理解的实践是以实验和工业为主要内容,以生产技术实践为主要特征,本质上是一种价值中立的具有可操作性的经验行为。通过比较分析,马克思、恩格斯的实践概念既有同一性又有差异性。  相似文献   

20.
人性的一般与特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陶富源 《探索》2004,25(2):126-129
一般的人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人之为人的性质 ,是作为人的本质特性的社会实践性及其所派生的人的社会性与人的自然性、人的能动性与人的受动性、人的现实性与人的理想性、人的自觉性与人的自发性、人的理性与人的非理性等的统一。特殊的人性是每个时代历史地发生了变化的“类”的人性、群体人性、个人人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