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1986年2月,科拉松·阿基诺夫人在局势十分紧张复杂的菲律宾全国总统竞选中战胜马科斯,出任菲律宾总统。由于科拉松原是一位素不涉足政坛,从未担任国家公职,缺乏政治经验的家庭主妇,一跃而成为执掌一个拥有5600多万人口、7000个岛屿的国家大权的总统,这种带有传奇色彩的经历及其戏剧性结局,自然引起全球的关心和瞩目,成为1986年  相似文献   

2.
亚太信息库     
菲今年国家预算:3084亿比索 国民收入:2789亿比索菲律宾1992年国家预算为3084亿比索,比上年增长3.2%。这—预算的近1/3将用来偿还内外债务。因此,国家只对一些极重要的工程项目进行拨款。国民收入将从去年的2308亿比索增至今年的2789亿。这主要是靠国家税收体系的再筹资、改善税收体系的功能、实行征收奢侈品税等办法来达到增收的。而预算赤字将从去年的600亿比索降至295亿。科拉松·阿基诺夫人号召继续进行经济结构改革,放宽投资政  相似文献   

3.
1987年是菲律宾“二月革命” 的第二年。这是菲律宾历史上不平凡的一年,也是科·阿基诺总统在崎岖不平的道路上不断排除困难前进的一年。在这一年中,科·阿基诺运用谋略,借“人民力量”这一武器,在关键时刻使各种力量跟她站在一起,终于在2月2日公民投  相似文献   

4.
科·阿基诺政府的全面土改纲领与菲律宾的经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菲律宾科·阿基诺政府1987年2月8日颁布土地改革纲领。同年7月26日在菲新国会开幕前夕,科·阿基诺总统在她拥有制订法令权力的最后一天签署了包括土改法令在内的42项法令。但她把土改法令的具体规定,特别是争论甚多的地主和种植园主保留土地的最高限额  相似文献   

5.
外资投资的减退趋势加速菲律宾的外资投资额固然在阿基诺政权执政当年(1986年)比前一年(1985年)减少34.9%,减至15.94亿比索(按菲律宾投资局的批准投资额计算,下同)但从菲律宾经济开始有所复苏的1987年起便趋于顺利扩大。1987年的外资投资额比1986年增长115.1%增至3427亿比索;1988年的外资投资额也比1987年增长191.3%,增至99.83亿比索;以菲律宾的经济增长和对阿基诺新政权抱有希望为背景,外资投资有所剧增;其  相似文献   

6.
2022年5月,菲律宾将迎来新一轮大选,杜特尔特也将卸任总统.而每次大选都是菲律宾南海政策变化的重要转折点.从2010年到2016年"南海仲裁案"后,菲律宾的南海政策,由阿基诺三世时期的追随美国与中国对抗,转向了杜特尔特政府与中国关系缓和,也开始由激进对抗转向合作姿态.但是,即使是表现出亲华倾向的杜特尔特政府仍旧存在着机会主义倾向.如何理解菲律宾政府南海政策前后变化的原因?借助双层博弈理论,文章通过对"仲裁案"前后5年的菲律宾南海政策进行分析发现,这既是菲律宾当权政府与国内反对派政治精英博弈,为了大选争取国内宗教势力、军队以及民众支持的选择,也是中美两国地区战略对菲律宾政府施加影响的结果.在该过程中,不同行为体都利用自己手中的博弈筹码,从而最终影响了菲律宾政府的南海政策走向.  相似文献   

7.
自1983年菲律宾的反对党领袖贝尼尼奥·阿基诺被害以后,菲律宾政局急剧动荡,它的政治前景一直为国际社会严重关注。美国由于对马科斯政权的长期支持以及对克拉克空军基地和苏比克海军基地的严重依赖,一直担心菲律宾会不会成为“另一个伊朗”。为了保障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战略利益不受影响,里根政府对菲律宾的政策在策略上进行了调整。  相似文献   

8.
原文是菲律宾经济学家杰拉多·P·西卡特在菲律宾学会第29届年会上的发言。作者考察了从美国统治时期到马科斯时期的菲律宾经济,认为造成菲经济不景气最主要原因是政策的失误:政府过多干预经济,没能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其见解有独到之处。科·阿基诺执政以后,菲律宾经济有所恢复,执行提倡自由经济、鼓励私人企业发展的政策是一重要原因,这也说明作者上述看法是中肯的。原文题目为“剖视菲律宾经济问题的历史和现实”,篇幅较长,现择要编译如下。  相似文献   

9.
菲律宾的法律制度,从法系上看是罗马法系与英美法系的混合体,融合了罗马法系与英美法系的一些特点和内容。从1565年西班牙征服菲律宾到1898年美西战争结束,西班牙统治菲律宾长达三个多世纪。在此期间,西班牙殖民统治者在菲律宾强制推行西班牙(西班牙属于罗马法系),即使现在从菲律宾的成文法中也能看到西班牙法的影子。  相似文献   

10.
菲律宾总统马科斯在庆祝他68岁生日的演讲中,说到他重视的两个问题是经济危机和共产党人的活动。菲律宾共产党的活动,甚至已使东南亚诸国感到担忧。 但这并不等于说其他问题已没有必要受到马科斯总统的注意。对前参议员阿基诺的枪杀,已成为人民从消极的态度变为积极对政府政策进行抗议的重要标志。这一系列的抗议已由于上层和中层社会受牵连而变得更为广泛。他们与所谓“中产阶级革命”,或  相似文献   

11.
在菲律宾的政治生活中,军队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80年代中期,军队中的反马科斯势力秘密组织了“军队改革运动”,并在1986年“二月革命”推翻马科斯政权中发挥了关键作用。科·阿基诺上台后,将菲律宾武装部队改名为“新菲律宾武装部队”,对马科斯的旧军事机器进行了一系列的改组,经过两年半的努力,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也暴露出不少难以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笔者在本文中以广义的政治文化的概念为基石 ,尝试性地将菲律宾的政治文化发展过程主要分成三个阶段 :早期政治文化、殖民地政治文化和独立后的政治文化。早期政治文化是菲律宾在东方文化的影响下形成的带有“个人权威”色彩的政治文化源头 ;殖民地政治文化是菲律宾在西班牙的殖民统治下 ,宗教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对菲律宾政治文化的影响 ;独立后的政治文化是菲律宾在 1946年以后以政党政治为主要特点的政治文化。笔者从菲律宾的传统文化的特点出发 ,考察菲律宾政治发展过程和文化发展过程 ,总结菲律宾政治文化的特点 ,并从菲律宾现实的政治行为找出菲律宾政治文化的表现形式 ,从而为了解菲律宾政治运作方式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3.
菲律宾和新加坡历史上曾经分别是美、英两国的殖民地,所以英语在这两个国家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与传播。美、英的殖民统治结束后,因为各种原因,英语在菲律宾和新加坡的政府机关和上层社会仍然被继续使用。目前在宪法中明确规定使用英语和民族共同语作为官方语言的东南亚国家只有菲律宾和新加坡。本文分析菲律宾和新加坡的“多官方语言”的现象,并解释了造成其语言现状的历史原因,比较了其语言政策的相同之处。  相似文献   

14.
一、苏联、东欧各国向东南亚市场渗透的困难 在苏联、东欧各自的对外贸易中,它们和东南亚各国的贸易规模既小,比重也低。尽管新加坡总理李光耀和菲律宾马科斯总统夫人访问过苏联,但这些访问并没有导致经济交流和贸易规模的扩大。  相似文献   

15.
1992年6月,菲律宾原国防部长拉莫斯就任菲律宾总统。拉莫斯上任伊始即强调,政府的首要问题是实现政治安定和经济发展,并且呼吁全国人民团结一致,于政府合作,支持政府恢复经济的措施,使国家走出困境,到2000年改变其“亚洲病夫”的形象。拉莫斯执政一年来,以发展经济为中心的各种措施已初见成效。在政治上不断扩大执政  相似文献   

16.
张国庆 《新民周刊》2012,(18):39-41
2010年夏天之前,菲律宾给中国人最深刻的印象,还只是盛产佣人和香蕉的地方。到了2012年春夏之交,已经有太多的中国人对其咬牙切齿了。菲律宾真的不怕再来一场中国版的"美西战争"吗?  相似文献   

17.
2009年,菲律宾虽然并没有实现阿罗约总统所期望的善治,但在政治稳定和政府治理方面有很大进展;虽然历经全球经济危机,菲律宾经济依旧保持回升势头,财政收支平衡,通货膨胀率低,投资持续增长;在外交上,虽有南海问题等隐忧,但菲律宾继续推动与国际社会的建设性合作关系,以实现菲律宾的政治与经济安全战略目标,取得了可喜成果.  相似文献   

18.
后基地时代的菲律宾安全观与防务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基地时代的菲律宾安全观与防务政策曹云华在冷战时期,菲律宾在美国的保护下,基本上不存在外部的威胁。1992年,美国从菲律宾的两个军事基地撤出(我们把1992年美国军事基地从菲律宾撤出到现在的时期叫做后基地时代),一下子把军事和经济实力都比较弱的菲律宾...  相似文献   

19.
一、菲律宾私立高等教育简况 私立高等教育在菲律宾的高等教育事业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据1986年的统计,菲律宾私立高等院校的在校学生数为127.4万人,占公、私立高等院校在校学生总数的84.7%。 在1946年到1971年的25年间,菲律宾私立高等院校的发展尤为迅速,私立大学、学院已成为菲律宾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到了1980年,私立高等学校的数量已大大超过公  相似文献   

20.
普京在第二个任期内,仍坚持实施以体现俄罗斯思想为指导的治国方略和政策,因此,与第一个任期一样,他的治国方略或基本政策仍是两条:政治上的集权化和经济上的自由化。从今后国家政策的总趋势看,俄罗斯所推行的改革和发展政策与措施,都将围绕加速经济发展与加强中央权力这两个轴心来进行。俄罗斯经济将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但 2010年实现GDP翻番的目标仍存在不少困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