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新媒体的飞速发展,"媒介化"渗透进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所谓的媒介化是基于媒介特性对社会的一种改造力量,Vlog (Video-Blog)以视频记录片、视频博客、视频网络日志的形态在各个互联网平台的兴起,是一种媒介实践的新体验,它以其新的传播逻辑重新建构文化和文化发生情境.贵州少数民族文化独具特色,其蕴含的视觉美和他者视角,具备Vlog视频传播特性,因此在各种短视频平台可以看到有关贵州少数民族风情的Vlog作品.这种全民参与的传播态势使少数民族的文化以个人视角用短视频的UGC(用户生产内容)模式更直观地呈现在网络上,形成了贵州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的新情境.文章将用媒介化的视角分析Vlog短视频对贵州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网络短视频凭借"短平快"的特点,开创了草根创作、广泛参与、多元互动的网络传播新局面,拓展了文化产品生产及传播的深度及广度,为主流价值观传播提供了新路径。但是,网络短视频内容存在良莠不齐的现象,为主流价值观传播带来了挑战。为此,可创新短视频应用于主流价值观传播的方式方法,提高主流价值观传播的精准化和个性化水平。  相似文献   

3.
今天,短视频这一新生业态迅速崛起,从方方面面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其传播力不可小觑。在这一新的时代潮流下,主流媒体也做出了很多尝试与改变。作为央广总台倾力打造的5G新媒体旗舰平台——央视频极具代表性和研究价值。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对央视频进行剖析,探究短视频对信息传播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4.
在社会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乡村短视频成为人们在繁忙日程中得以休息放松的港湾。用户情感需求以及信息需求的满足是乡村短视频广受欢迎的重要原因,乡村内容生产者通过短视频展示乡村文化,从而获得身份认同以及经济效益,并且展现出这样一种发展趋势:未来,乡村短视频将从生活展示转向产业发展,探索乡村文旅融合发展,构建产品营销全产业链,逐渐实现向各类服务业和相关配套产业的延伸,不断开拓乡村短视频发展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5.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短视频为返乡创业青年女性提供了发展机遇。研究基于赋权理论,从社会性别视角切入,探究该群体的短视频赋权实践。通过对抖音平台20个返乡创业女性博主账号进行视频文本分析和参与式观察,发现短视频对返乡创业青年女性的赋权是一种基于主体行动的新媒体运作机制,赋权核心在于使女性拥有自我掌控的权力和能动性。通过“前台”展现女性主导的多元行动网络、“微叙事”建构女性返乡创业话语、互动仪式推动返乡创业共情传播,发挥和转化女性优势,从行为、叙事和情感三个层面完成权力赋予进程。然而女性仍受平台机制和传统观念所规训,赋权过程蕴含着显性和隐性的性别角色协商,既固化了公众的刻板印象,也造成短视频内容的同质化。  相似文献   

6.
伴随短视频平台流量时代与用户红利的消退,泛知识类短视频正在成为各平台新增长点。泛知识类短视频以“再中心化”的内容生产、“遍在化”的场景维度和多维支持平台运营逻辑影响着年轻人的知识接受、内容审美及文化参与。应审慎合理对待泛知识类短视频的负面影响,多角度提升创作水平和知识“含金量”,形成学习知识、尊重知识的“知识风尚”。  相似文献   

7.
短视频在新媒体时代以其即时性、生动性、视听性特点,在网络空间呈现快速发展态势,拥有广阔市场空间。与此同时,短视频发展中的版权保护和行业治理问题日渐凸显,面临侵权方式更趋复杂、法律保护依据不足、行业监管相对滞后等难题。对此,可通过完善"通知—删除"相关规定、提升短视频"法律援助"、加大侵权赔偿力度等措施,为短视频健康发展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相似文献   

8.
乡村内生性是嵌入乡土中国的一种内在生活秩序与文化模式,维系着乡土社会的有序运行。通过田野调查与个案研究,探讨返乡青年短视频实践的逻辑机制及其对乡村内生性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底层叙事的论述策略、技术赋能的行动参与,以及社会关系的网络联结成为媒介实践的三重逻辑机制。在数字化时代,乡村内生性的建构也呈现出多种变化:主体展开对算法幽灵的抵抗,多元资源要素协同整合以及村民共同体意识被重构。这其中暗含着一种从“内生性”发展至“数字内生性”的动态过程。返乡青年并没有被商业资本与媒介逻辑裹挟异化,其主体的能动性会随着媒介实践不断被激发出来。数字内生性所具有的社会内聚功能,以多元合作为模式建构新型乡村信任关系,能有效促进乡村社会群体内部的凝聚力。  相似文献   

9.
当形容年轻人与短视频的关系时,也许不少人会选择“沉迷”一词。短视频确已成为互联网的底层应用。《2021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显示,2020年我国短视频用户有8.73亿,青年群体是绝对主力军。作为互联网原住民一代,青年会被短视频“集体攻陷”并不奇怪:“短”迎合了信息时代消费内容快餐化的需求,而“视觉化”带来的生动直观、即时满足等特点,实现了对年青一代沉浸式体验的“注意力抓取”。  相似文献   

10.
正短视频,当下新媒体平台上成长最快的传播方式,最受青年喜欢和欢迎的互联网内容。如何让短视频行业快速、健康的发展?什么又是短视频行业发展的主旋律?唯一答案是真善美和正能量。6月7日,第二届"传播真善美弘扬正能量"海峡两岸短视频行业健康发展主题峰会在厦门举行,作为第五届海峡两岸青少年新媒体文创论坛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届峰会继续聚焦短视频行业健康生态问题,并就短视  相似文献   

11.
技术赋能下,低门槛的进入使得短视频传播者素质参差不齐,摆拍、影像合成、“移花接木”等成为短视频创作的手段,故意造假以博取公众关注的短视频新闻越来越多。短视频既可以是新闻信息的传播载体,也可以是原创故事的传播载体。要区分真实记录与虚构创作的界限,不能容忍摆拍视频穿上新闻的外衣。同时,还要反思短视频创作中存在的拍摄方式失当、占用公共资源、搞笑内容低俗化等伦理问题。  相似文献   

12.
王鹤翔 《理论月刊》2024,(2):154-160
人主体地位的确立,知识的去蔽与下沉,以及注意力经济的刺激是当下短视频持续火爆并进入日常生活领域的根源。而短视频在发展中暴露出的现代性问题同样不容忽视,赛博格、加速化和假象化倾向不仅影响了人对自身经验的把握,而且还妨害到对他人、对世界的真实感知。因此,必须从人的内在精神体验着手,为短视频审美“立法”,以唤醒人们对乡土家园的情感,加强人们的责任意识,提升人们的艺术鉴赏力。  相似文献   

13.
短视频具有沉浸式体验、个性化呈现和社交黏度高等特点,已成为新时代意识形态传播的新场域。短视频场域意识形态传播的逻辑理路,具体体现在以生活叙事进行意识形态渗透、以动态图像隐喻意识形态内容、以情感询唤提升意识形态认同、以趣群互动实现意识形态凝聚、以碎片传播强化意识形态认知等方面。短视频场域固有的浅思维化、碎片化、泛娱乐化、去中心化以及算法应用给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带来的隐忧不容忽视。新时代利用短视频优化主流意识形态有效传播,应立足于将娱乐风向引导和优化图像叙事相结合、宏大主题叙事和聚焦生活向度相结合、激发情感共鸣和调动理性思维相结合,以及巧用算法技术和增设人工把关相结合。  相似文献   

14.
自媒体时代传播主体的多元化,激发个体自我表达的积极性,也推动了城市形象的传播,其中短视频的兴起,有力提升了历史文化名城的宣传效果。与此同时,相关短视频也存在城市定位不清晰、文化内涵不足、内容类型单一等问题。短视频推动历史文化名城形象宣传,需要深挖历史文化名城独特元素,提升用户的沉浸式体验度,让城市形象更具魅力、更加鲜活、更接地气。  相似文献   

15.
短视频具有叙事紧凑、表达生动、冲击力强等传播特征,这使其很快成为受众休闲娱乐和情绪表达的重要载体。同时,短视频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粗制滥造、内容低俗、抄袭泛滥等种种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反思。因此,必须提高专业内容生产者的门槛,注重价值观的引导和社会功能的发挥,不断提高普通受众的媒介素养,通过完善法律法规规范移动短视频市场秩序,营造健康和谐的网络环境。  相似文献   

16.
《台声》2017,(13)
<正>6月18日下午,第四届海峡两岸青少年新媒体文创论坛在厦门举行。会上,台声杂志社联合海峡两岸20家相关部门、媒体、公益组织、企事业单位共同向社会发起了"传播真善美·弘扬正能量"两岸短视频健康发展主题倡议活动,并通过举办征集大赛、舞台剧演出、优秀短视频展播、颁奖典礼、发起单位代表宣读《倡议书》等系列活动,使主题倡议活动获得广泛好评。为针砭时弊,使本届论坛更能体  相似文献   

17.
<正>"充分运用新媒体新应用创新媒体传播方式,占领信息传播制高点",新技术让媒体"动"起来,两岸携手,大有可为——6月17日,"未来影像海峡情缘"两岸短视频行业主题峰会厦门举行。本次峰会是第六届海峡两岸青少年新媒体高峰论坛的平行峰会之一,是第十一届海峡论坛的组成部分。主题峰会分为作品展映与互动交流,并从上百部两岸青年短视频作品中,评选出5部优秀作品进行展映及颁奖,分别有闽南师范大学《端午》、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暮梳》、台湾东方设计大学《成人礼》、北京  相似文献   

18.
正从十九大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到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乡村振兴战略作为重要战略部署,成为今后一段时期"三农"工作重头戏。戏好要靠唱戏人,兴村就要先兴人。农业要发展,乡村要振兴,离不开乡土人才的可持续供给,离不开心系乡土的带头人、领路人,更离不开千千万万个在乡村生活创业的"新农人"。乡村振兴需要高素质有情怀的工作队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这一点  相似文献   

19.
短视频不仅给青年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新平台,而且丰富了青年学生的文化生活。但是部分短视频制作者为了"博取眼球""出奇制胜",无视法律规范,冲破道德底线,传播一些包括暴力、色情、虚假信息等在内的不良内容,给青年的成长带来不容忽视的隐患。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短视频APP的井喷式增长使其迅速成为社交媒体的新宠,短视频信息传播的快速化、参与主体的全民化、传播内容的个性化、输出信息的多元化使其迅速成为青少年娱乐社交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它也满足了青少年释放和表达自我的要求、自由平等的诉求、关注认可的渴求、求新求异的追求。因此"短视频热"深刻影响着青少年的人生价值观、道德价值观、审美价值观和交往价值观。为消解"短视频热"对青少年价值观教育的消极影响,学校应对师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利用短视频提升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家长要培育交往价值观,指导和约束并举;青少年自身应增强审美能力,树立道德自觉意识;短视频平台的内容应做到雅俗共赏,用价值观引领算法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