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在经济增长上表现为二者的"协同效应".正确地进行区域物流的规划与管理,特别是考虑到未来物流需求的不确定性,推动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武汉为实例,运用计量经济学中边际与弹性理论,测度区域经济物流弹性,分析了区域经济与区域物流的协同关系.  相似文献   

2.
区域经济发展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特别是"四大增长极"不仅关系到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格局,而且是中国国际经济发展战略的着力点。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我国区域经济发展遇到了一些深层次问题,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在应对这些新问题时,取得了不少有益的经验。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跨区域经济整合的趋势日益加强,跨区域经济合作中如何实现经济一体化,已经成为我国区域经济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要实现跨区域经济一体化唯有创新。具体而言,包括四个方面:形成"协同"、"共赢"的新氛围;处理好辖区归属不同的政府间关系;构建经济一体化的管理新体制;改善跨区域合作可持续性的软环境。  相似文献   

4.
据2 0 0 3年中国31个省市竞争力排名:就代表经济综合竞争力的人均GDP看,湖南处于第17位,而改革初与其位次差不多的浙江却挤进了全国前四名;就代表经济竞争潜力的以知识和创新为基础的新经济指数看,浙江居前6位,湖南却只是居中的第15位。笔者研究发现:湖南与浙江区域竞争力差异主要是源于观念差异所致的战略差异。因区域观念不仅决定和影响事关竞争全局的、长远的和关键性的基本战略思路,而且还影响战略政策的落实。因此,提高湖南区域竞争力必须从转变观念入手实施战略创新。  一、观念差异导致战略差异:湖南与浙江区域竞争力差异的根源…  相似文献   

5.
《小康》2010,(7):2-2
在一个月内密集批准的多个区域经济规划,提醒我们,中国的重点区域在四面开花.新与特已经成为中国区域发展的常态。未来为中国转型提供新样本的.可能是深圳,也可能是重庆.或者是天津。  相似文献   

6.
通过采用数据分析、文献综述的方式,比较粤、浙两省区域经济发展的均衡状况,从自然禀赋、文化教育、发展模式和政策机制等方面探讨浙江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的原因,提出广东区域经济均衡发展需要.转变思想观念,增强政府服务意识和能力;用好政府市场两只手,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创新资金投放模式,增强经费使用效率;完善协调机制,适时评估和调整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7.
王毅武 《新东方》2010,(6):29-34
区域经济合作与区域经济发展问题是中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重要问题。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研究是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研究中的重要方面。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区(简称“9+2”)是新时期新阶段区域经济合作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形式。深入研究与探讨“9+2”形成与发展的必然性及其内在逻辑性,对于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以及“9+2”的正常、健康、顺畅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8.
区域经济板块现象是区域经济发展过程的一种典型的常态表现.在以往的区域经济研究中,通常主要关注的是经济活动的区位和区域两个空间层次,而对区域经济板块层次的作用与功能关注的较少.本文试图在区域经济系统的分析框架内,阐述区域经济板块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区域经济的单位是经济区、城市群、城市圈和大城市区,通过区域内外的互补和联系可以加强区域经济实力。从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发现,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具有许多共性,其中差异化定位、互补性定位、发挥要素禀赋优势、构建比较优势、充分发挥主导产业作用是制定区域规划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0.
区域经济差距研究的理论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卢文忠  邓菲  鄢琼伟 《理论月刊》2005,(11):137-142
区域经济差异一直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也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普遍性问题。本文从区域经济差距的理论基础入手,综述了区域经济理论、新增长理论、后发优势理论对区域经济差距研究的理论贡献及它们之间的逻辑联系,为区域经济差距研究提供了系统的理论支撑点。  相似文献   

11.
肖祥 《桂海论丛》2012,(4):65-68
发展伦理是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指导和内在动力,区域生态文明共享是区域发展过程中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模式。发展伦理视域下区域生态文明共享作为一个伦理价值追求与利益博弈的过程,必须遵循人本原则、包容性原则、公平合理原则、适度原则、互利共生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等伦理原则。  相似文献   

12.
伦理本位是中国传统社会的一大特征 ,虽其中有超越历史的富有生命力的内容 ,但从整体上看 ,它是维护封建等级秩序的家族宗法伦理 ,其等级特权思想、依附观念等都与市场经济和现代化要求格格不入。走出伦理本位的传统 ,创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治伦理 ,这是建立市场经济公正秩序的需要 ,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 ,也是对传统经济活动方式和与之相应的法制伦理观念的革命性改造。  相似文献   

13.
经纬 《思想战线》2004,30(5):16-20
邓小平经济伦理思想是中国20世纪改革开放时代的产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重大经济伦理问题的理论反映。它具有鲜明的改革开放的时代特色,以市场经济为平台,以伦理为价值导向,以实现人民的共同富裕为目标,以义利统一为原则,其核心是以人民利益为根本的发展观和公平观。它既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既源于改革开放,又指导改革开放,为新世纪中国的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试论县域经济发展环境的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小平 《桂海论丛》2002,18(1):82-84
县域经济是自然地理环境、科学技术环境、社会经济环境和人文环境等各种因素融合成的整体 ,县域经济发展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之一。优化县域经济环境 ,培育创新意识 ,塑造新型的人文和体制环境 ,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5.
欧盟与东盟区域一体化发展模式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磨玉峰 《桂海论丛》2005,21(4):52-54
区域化是当今世界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欧盟和东盟是当今世界发展最为引人注目的区域组织。它们的发展不仅对本地区的政治、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同时,也在世界的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比较分析两大区域组织发展模式,有利于加深我国与它们的合作,推动各方的经济和政治的发展,以开创“共赢”的局面。  相似文献   

16.
李靖宇  宋洋 《中国发展》2007,7(3):88-97
在全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格局中,东北综合经济区能够建设成为全国意义的主体功能区,并且在这一进程中要注重实现大连城市经济开发的引擎效应。为此,应当认定大连城市经济与东北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促进因素与综合优势,必须促进大连采取城市经济开发与东北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举措:开拓对外贸易新局面,带动东北腹地走向世界;努力经营旅游产业,构建东北亚国际旅游中心;拓展金融大市场,打造区域性的国际金融中心;促进非公有制经济不断进步,实现城市经济的跨越发展。只有这样,大连市才能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中发挥龙头作用,拉动东北地区重新确立在全国未来经济布局中的战略地位。  相似文献   

17.
试论区域经济合作下的地方政府职能重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我国区域经济合作的范围和规模不断拓展,已成为提高区域及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途径。较之区域经济的发展,我国地方管理方式改革明显滞后,严重阻碍了区域经济合作的进程。如何充分发挥地方政府在区域经济合作中的作用已成为区域合作顺利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8.
张彦惠 《桂海论丛》2004,20(3):86-88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一种制度创新在我国已发生了深刻的影响,其自身具有一定的伦理原则和伦理特性。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必须对市场经济伦理制度作出正确的道德价值追寻和评价。  相似文献   

19.
统一战线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研究,要突出"统战经济"的战略举措,实现统一战线与区域经济的并举发展,以统一战线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以区域经济发展推进统一战线的建设。弘扬"同心"思想,增进"同心"共识,转变理念,更新模式,探索出路,实现区域经济的跨越发展科学发展,这才是统一战线的题中之义和本质所在。  相似文献   

20.
区域协调发展的广义梯度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以创新区域协调发展理论为目的,以认识传统梯度理论之梯度概念为突破口,整合区域经济理论,构建广义梯度理论,界说广义梯度范畴的内涵,提出了区域广义梯度评价指标体系,将区域广义梯度分解为自然要素梯度系统、经济梯度系统、社会梯度系统、人力资源梯度系统、生态环境梯度系统、制度梯度系统6个一级指标,且将一级指标细分为24项二级指标和92项三级具体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