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提出社会主义社会的收入分配原则是凭借劳动证书实行按劳分配。列宁在社会主义实践中,实行了货币工资、奖金、利润分成等按劳分配的具体实现形式。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践中探索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按劳分配的实现问题。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在理论上,应厘清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社会保障、收入差距的辩证关系;在实践上,须划清按劳分配与按企业经营权分配、按资源垄断分配、按执掌公共权力分配的界限,规范按劳分配。  相似文献   

2.
《党政论坛》2010,(14):4-4
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体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收入分配制度发生了深刻变化,打破“大锅饭”和平均主义,形成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但是必须看到,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至今仍相对滞后,主要是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所占比重偏低,社会成员收入差距过大,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都有拉大的趋势,收入分配秩序不规范。对这些问题,人民群众意见很大。  相似文献   

3.
财产性收入校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相关政策设计中关注低收入者利益,同时改革既有分配体制弊端随着居民个人财产的增加,财产性收入已从街谈巷议走进中央的决策。新数据显示,2003~2006年四年间,我国城镇居民工资性收入平均增长11.2%,而财产性收入平均增长高达24.5%,其中2005年增幅为19.7%,2006年增幅  相似文献   

4.
我国收入分配体制改革自改革开放以来,有了很大进展,并取得了突出的成绩。概而言之,一是打破了平均主义、大锅饭和单一按劳分配的分配格局,初步形成了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格局。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比重越来越大;二是初次分配中的效率机制,调动了企业等市场主体的积极性;三是实现了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四是城乡居民收入渠道日益多元化。城镇职工收入中工资外收入已占56%,农村居民新增收入的70%来源于外出打工收入;五是脑体倒挂现象明显改善。知识越多收入越高的趋势越发  相似文献   

5.
我国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不断深化、收入分配关系深刻调整.逐步打破了计划经济体制下不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初步建立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有效地调整了各种经济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平稳较快发展.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存在许多问题,导致当前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因此,回顾我国收入分配体制三十年来的改革基本轨迹,对于进一步完善当前的收入分配体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初次分配结构失衡,表现为:一是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比重小;二是收入分配隐性化;三是收入差距迅速扩大。初次分配结构失衡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初次分配结构失衡有历史根源和现实根源,解决这一问题正当其时。  相似文献   

7.
2010年5月13日《燕赵都市报》有报道称,近日,中华全国总工会集体合同部部长张建国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国居民劳动报酬占GDP的比重,从1983年开始,22年问已下降了近20个百分点。全国总工会近期一项调查显示,23.4%的职工5年未增加工资;75.2%的职工认为当前社会收入分配不公平,61%的职工认为普通劳动者收入偏低是最大的不公平。近年每当国家统计局公布平均工资数据时,  相似文献   

8.
收入分配是劳动关系的核心问题,工资是职工生活的基本来源和保障,也是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的社会结构、运行机制、利益格局、分配关系等发生了深刻变化,工资分配机制也发生了重大变革。  相似文献   

9.
农民工资性收入是指农村劳动力受雇于单位或个人,通过提供劳动而得到的货币收入。从农民收入各构成要素占农民收入的比重看,工资性收入成为农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农民收入各构成要素对农民收入增长的贡献率看,工资性收入逐渐成为欠发达地区农民增收的主导力量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支撑,成为经济发达地区新的经济增长源,并且有力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增长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10.
建立科学合理的公务员地区收入差距调控机制,有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缩小分配差距、促进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对逐步理顺我国社会收入分配关系,建立科学合理、公正、公平的社会收入分配体系将具有重要作用。选择合理调控公务员地区收入差距路径,就是要采取措施逐步形成合理调控公务员地区收入差距机制,尽快实施地区附加津贴制度,并做好很多基础性工作:继续规范公务员收入分配秩序,这是合理调控公务员地区收入差距前提,同时尽快实施薪酬调查,建立收入分配基础信息系统,并进行各地生活费用指数测算,构建公务员工资动态调整机制;加强工资立法,实现合理调控公务员工资地区收入差距依法管理。  相似文献   

11.
对解决收入分配不公问题的思考○汪兆旗我国分配领域当前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突出表现在:1.国民收入分配过于向个人倾斜。1992年国内生产总值中个人所得部分所占比重超过62%,国家所得部分不足12%,1995年居民储蓄达到了30000亿元,是1995年国...  相似文献   

12.
李若愚在2006年6月19日《上海证券报》撰文指出,近年来,无论是从我国国民收入的最终分配结果看,还是从再分配的过程来看,国民收入分配均存在向政府倾斜的现象。这一现象的存在,不仅不利于刺激消费、扩大内需,而且也与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相背离。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政府占国民可支配收入的比重由1998年的17.5%上升到2003年的20.2%,而居民所占比重则由1998年的68.1%下降到2003年的64.8%。最近两年政府占国民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仍保持扩大之势,国民收入分配向政府倾斜的现象并没有改变。国民收入分配存在着向政府倾斜的失衡现象,一方面,政府财政…  相似文献   

13.
童里 《党政论坛》2009,(3):26-28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不断深化、收入分配关系深刻调整。逐步打破了计划经济体制下不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初步建立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有效地调整了各种经济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平稳较快发展。  相似文献   

14.
方欣 《理论导刊》2004,(1):19-21
当前我国收入分配结构表现为典型的金字塔型,要构筑中等收入者占大多数的橄榄型收入分配新格局,必须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中等收入者的标准不能用基尼系数或收入五等分法来确定。近期中等收入者的收入标准应为家庭人均年收入1万至4万。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的路径是在发展中提高低收入者收入,使他们成为中等收入者。  相似文献   

15.
《瞭望》2001,(41)
所有制结构决定分配结构,所有制实现形式决定分配方式。所有制形式和经营方式的多样化决定收入分配机制和分配方式的多样化。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要把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同时,我国又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特别需要在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和按劳分配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保持多种分配方式。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  相似文献   

16.
刘珺 《学理论》2012,(6):29-30
初次分配是整个收入分配制度的基础。我国现阶段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呈逐年下降趋势,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制约经济可持续发展。通过分析找寻造成我国劳动报酬比重偏低的因素,从而进行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比重的探索。  相似文献   

17.
改革以来,中国居民收入状况怎么样?贫富差距有多大?中、美、英专家历时四年,完成了《中国居民收入分配研究》一书,对这一课题的研究作出了有益的贡献。一、自1978年改革以来,居民个人收入分配的不均等程度不断扩大。二、在职职工的工资性货币收入占总收入的44.42%,补贴性收入几乎相当于其工资性收入。三、脑体倒挂实际上表现在教育收益率低水平上。即中国的个人教育收益率(平均3.8%)不仅低于其他发展中国家(平均为10%),而且低于银行存款利率,正是这种极为低下的教育收益率才是教育失去其经济吸引力的真正原因;其次,城镇…  相似文献   

18.
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是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可以发挥其特有的作用,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这并不是不适当地干预企业经营的自主权,而是为建立完善的市场经济体系。原因有四:初次分配中农民工的工资长期被过分压低;政策性的垄断造成初次分配中行业收入差距过大;初次分配中工资集体谈判机制不健全;规范初次分配的劳动法律法规得不到落实。  相似文献   

19.
我国现阶段收入分配的主要特点刘书生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和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我国收入分配逐渐显示出一些新特点。认真分析这些新特点,将有助于我们制定出符合实际的宏观收入分配政策。(一)收入分配方式多元化、复杂化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状况...  相似文献   

20.
中国收入差距问题由来已久,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这种不平衡现象日益显著,为解决这一问题,2013年11月份刚刚闭幕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完善收入分配调控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调节过高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努力缩小城乡、区域、行业收入分配差距,逐步形成橄榄型分配格局的收入分配改革方向。就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产生的原因、影响以及改善的对策进行了探讨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操作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