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在司法实践中,由瑕疵出资引发的瑕疵股权转让问题较为常见,瑕疵出资的法律责任承担问题也一直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存在很大争议,文章在对江苏省棉麻公司诉江苏黄海大有公司和江苏黄海农场借款合同纠纷案解析的基础上,分析本案的焦点问题以及探析一下股权转让中瑕疵出资的法律责任承担问题。  相似文献   

2.
公司法并来规定股东出资存在瑕疵就丧失股东资格,但瑕疵股东需要对公司、其他股东及公司债权人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瑕疵股权转让合同并不因出资存在瑕疵而当然无效,在股权转让后,瑕疵出资责任的承担,应根据追究股东瑕疵出资责任的主体不同,即公司、其他股东、公司债权人,并结合受让人的主观状态做不同的处理.  相似文献   

3.
股份有限公司股东瑕疵出资转让股权后,瑕疵出资民事责任由谁承担,立法没有规定,理论观点也不统一。借鉴国外立法,以出让股东(发起人)、受让股东、公司和债权人的利益平衡为基础,在处理对公司的瑕疵出资责任案件时,股权出让人和受让人承担连带责任,但要赋予受让人抗辩权;在处理原股东或受让人对公司债权人瑕疵出资责任案件时,善意受让人的利益保护和第三人(债权人)的利益保护存在冲突,为了保障商事交易的安全,应优先保护第三人(债权人)的利益,受让人承担连带责任后,应根据法律赋予的抗辩权和追偿权进行救济。  相似文献   

4.
新公司法未就股东资格问题设定相应的除权程序,所以股东不因瑕疵出资而丧失股东资格,股东资格是其对外承担瑕疵出资责任的法理依据;瑕疵出资股东应对公司、其他股东及债权人承担相鹰的民事责任;股权转让不因瑕疵的存在而当然无效;股权转让后,瑕疵出资的责任原则上由出让人和受让人连带承担,在受让人对瑕疵不知情的情况下,有权主张合同无效或申请撤销合同.  相似文献   

5.
近些年,因瑕疵股权转让在实践中引发纠纷现象不断涌现,我国法律目前尚未对此作出明确规定。同时,在公司的法理学术研究中,大多侧重于出资瑕疵与相关责任,也缺乏法律方面系统性的研究。本文作者就对常见的瑕疵股权转让存股权转让法律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并提出自己的的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裁判要旨】我国公司法规定股东瑕疵出资时,并不会导致公司股东资格的丧失,因此,瑕疵出资股东只要具备公司股东资格,就可以将其股份转让给其他股东或者股东以外的人。瑕疵出资股东转让股权后,只有在公司财产不足以清偿债权时才对公司债权人在出资不实的范围内承担补充清偿责任。  相似文献   

7.
赵宇霞 《法制与社会》2010,(25):107-107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瑕疵股权转让问题引起的纠纷日益增多。由于我国《公司法》对瑕疵股权转让合同效力问题没有明确的规定,理论界对此又众说纷纭,因此探讨此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8.
新<公司法>颁布后,对于公司股权转让可以说有法可依,因为有专章规定有限公司的股权转让,但是对于出资瑕疵的股权转让的效力,新<公司法>规定并不明确,这导致司法实践中关于取疵股权转让的案件,各地法院的判决不一致,影响了司法的统一和公正.本文主要论述了瑕疵股权产生的原因,转让的效力以及救济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公司瑕疵股权的转让在实践中存在着诸多问题,而我国《公司法》对瑕疵股权转让的相关内容均没有明确的规定。本文以保护和平衡股东、公司及其债权人利益为出发点,对公司瑕疵股权的产生,瑕疵股权转让的效力以及法律责任的承担方式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在实行注册资本认缴制的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情形下,为兼顾股权转让的资源配置效益与资本充实的信用保障效益,应建构股权受让人出资责任规则。此次公司法修订在司法经验基础上,对该项规则进行了调整充实,但仍有结构性缺陷和应用性障碍。应将认缴制下的出资义务设定为股权负担,由此建构以“物的关系”为表征的股权受让人出资责任规则,并将出资义务履行情形分为三类,分别设置转让人与受让人之间的出资责任:未届缴资期限而转让股权,由股权受让人届期承担出资义务,转让人不再承担出资责任;未按期足额缴资而转让股权,由股权受让人承担出资责任,构成出资违约的转让人承担补充责任;非货币出资财产实际价额显著低于认缴额而转让股权,股权受让人不承担出资责任,由该项出资的转让人承担差额补足责任。  相似文献   

11.
叶金强 《河北法学》2005,23(6):30-33
赋予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优先购买权、指定同等条件之受让人的权利,已足以维护股权转让中其他股东的利益,在此之外股东应享有充分的股权转让权.股权转让中,应明确区分股权转让合同效力与股权变动效力,并将二者予以区分控制.在控制股权变动效力的发生即足于实现正当目的时,没有必要否定股权转让合同的效力.  相似文献   

12.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nsolvency systems and the investment share of GDP across countries. The objective is to find 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ankruptcy procedures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s around the world. Empirical evidence suggests that: (1) the investment share of GDP is higher in those countries characterized by highly efficient bankruptcy system; the more efficient the insolvency procedures in terms of time, cost and recovery rate, the more readily available debt is and the higher the Investment/GDP ratio is; (2) the investment share of gross domestic product is positively associated with the degree of sophistication of the Bankruptcy Law, at least below a certain level of legal production; (3) data suggest some complementary effect between Bankruptcy Law and Enforcement for rich countries, while the interaction term indicates some substitution effect when poor countries are considered. Some policy implications conclude the work.  相似文献   

13.
在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中,将股权的财产权和人身权捆绑的研究模式,会在很多具体问题的解决方面留有理论遗漏。将财产权与人身权分离,不仅可以更好地实现对公司人合性的保护,而且对构建股权变动理论,解决股权强制转让、股权继承以及股权赠与等特殊问题上形成较为完整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4.
根据WTO贸易与投资关系工作组近年来对技术转移要求和投资鼓励问题的专题研究 ,结合晚近国际投资立法的相关规定 ,不难发现未来相关国际投资立法的可能发展趋势 :适当的有关技术移转方面的引导措施可以存续 ,强制性技术转移要求应逐步取消 ;投资鼓励措施只能作为吸引和引导外资的辅助性工具 ,制约投资鼓励措施的国际多边规则会逐步出现并日趋严格  相似文献   

15.
公司转投资法律制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英明 《行政与法》2008,(5):117-119
公司转投资是公司增加市场占有份额最为有效的方法和常见的经济现象.也是公司求得生存和发展的重要途径。但是公司在加强了市场竞争力,扩大了经营规模,实现了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也面临着资本制度容易被破坏,企业治理结构失衡,债权人利益得不到保障等风险。因此,分析转投资行为的利与弊。提出可行性的完善措施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商标的作用在知识经济时代的21世纪日益凸显,已成为企业最具价值的无形资产。以商标权作为投资手段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并成为企业总体战略的重要内容。因此,研究企业如何将自己的商标从无形资产转变为有形资产,并在转化过程中运用商标权资产投资策略,不仅可以扩大产品市场的份额,提升商标的价值,而且能取得商标使用的规模效应。  相似文献   

17.
This paper provides an introduction to a new organizational form of business in the United States, the Limited Liability Company (LLC), and explores the potential use of LLCs for technology-transfer arrangements. Favorable characteristics of LLCs are limited liability for all equity holders, avoidance of corporate double taxation, flexibility of organizational form and distributions of profit, and few restrictions on membership. An unfavorable characteristic is that shares in an LLC cannot be publicly traded. The paper argues that, overall, the LLC form promotes certain types of strategic alliances, including those dealing with technology transfer. In particular, LLC characteristics lend themselves well to strategic alliances that form to share risk, exploit complementary assets, reduce transactions costs, overcome investment barriers, exchange technology, speed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and make international expansions. The paper also points out why technology-transfer arrangements can and will continue to take on other forms as well.  相似文献   

18.
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的效力除受股权转让合同影响之外,公司章程、股东名册变更登记以及工商变更登记都可能成为股权转让出现瑕疵的因素。对于不符合章程规定的股权转让的法律后果,应当区分受让人的善意和恶意;股东名册变更登记是股权转让的生效要件,这种股权仅能对公司及其他股东主张,不能对抗第三人;工商变更登记使股权转让产生了对抗公司外部第三人的效力,但对股权转让的实质效力并无影响。  相似文献   

19.
徐浩 《北方法学》2013,(2):54-61
股权受让人在股权转让后是否直接取得股东资格而成为股东,现行法律规定并不明确。发生股权转让后公司尽管有义务变更股东名册和工商登记,但只在股权受让人将股权转让的事实通知公司后,才产生公司的变更义务。通知公司后即产生变更义务。在公司实务中,股权出让人在出让股权前向其他股东发出的通知有时可以认定为通知公司,应该结合具体案情综合判断。股东名册法理上的对抗效力与明文规定的工商登记的对抗效力相互矛盾,而且只有公司才能申请变更登记,这会影响股权受让人股东资格的取得,损害股权转让双方及其债权人的利益。  相似文献   

20.
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及其对改革发展成果公平分享有何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有关政府间公共财政资源的分配制度,主要目标是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均等化目标意味着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的公平分享,也有助于区域经济、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我国现行转移支付制度在许多方面背离均等化目标,不利改革发展成果的公平分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