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近年来,南亚区域经济合作继续发展,地区内贸易往来不断扩大,其所包含的内容远比5%的比重更为丰富。制约南盟内贸易发展的经济因素是地区经济合作发展所面临的重大挑战,需切实解决才能发掘地区合作的巨大潜力。中国扩大对南亚的贸易、投资等经贸合作,有助于南亚国家提高区内贸易供给能力,从而进一步扩大区内贸易与经济合作。  相似文献   

2.
“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东南亚、南亚等地之间的一条远洋贸易航线,它是古代中国联系东南亚、南亚等地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之一,古代中国运用这条贸易航线发展对外的经济文化交往。  相似文献   

3.
在全球文化产品贸易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很多国家将发展文化产品贸易作为推动其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中国与南亚国家的文化产品贸易往来迅速增长,文化产品贸易结构不断优化,文化交流合作水平持续深化,中国已经成为南亚国家重要的文化产品贸易伙伴,中国与南亚国家间文化领域的经贸合作也将成为其未来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之一。本文以"一带一路"为研究背景,以中国与南亚国家文化产品贸易活动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中国与南亚国家文化产品贸易合作基础、发展状况、影响因素及其实践路径选择,以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4.
四川与南亚区域贸易合作发展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就四川对南亚区域贸易规模、年增长率及其变动趋势,四川对南亚区域贸易规模占当年四川对外贸易总规模的比重及其它们的其变动趋势,四川对南亚区域贸易规模年增长率与四川对外贸易总规模年增长率的比较及其变动趋势,以及四川对南亚区域贸易规模占中国对南亚区域贸易总规模的比重及其变动趋势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与研究,以期达到认知四川与南亚区域贸易合作发展的内在的、本质的规律性之目的。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中印双边贸易发展对西藏开展与南亚贸易往来的促进和西藏对南亚商品贸易潜力两个层面 ,分析了西藏开拓南亚市场的前景问题 ,提出了作者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国-南亚经贸形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8年中国与南亚货物贸易发展态势良好,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与南亚货物贸易的负面影响在2009年才明显反映出来。受此影响,中国与南亚货物贸易总额有较为明显的减少,但中国对南亚出口的下降幅度明显小于从南亚进口的下降幅度,即贸易总额的减少主要是从南亚进口减少较大所致,说明中国对南亚进口市场的依赖性有限。2010年1-4月,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有所减弱,中国与南亚贸易呈现较高增长态势。  相似文献   

7.
论中巴经济贸易合作的发展前景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过去,巴基斯坦曾经是中国重要的经济合作伙伴,也是中国最重要的对外经济援助国,中巴贸易曾经在中国和南亚国家贸易中占据首位。19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对外贸易迅速扩大,中巴贸易在中国对外贸易和中国与南亚国家贸易中的地位有所下降。这与中巴之间良好的政治外交关系不太相称。本文在分析中巴经济合作潜力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指出了中巴经济合作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
文富德 《东南亚》2010,(2):39-45
为削弱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印经济发展的影响,中国西南地区和南亚国家,应积极扩大商品贸易,促进相互投资,增加旅游往来,密切交通联系,加强结算合作,从而进一步加强经贸合作,推动中国和南亚国家经济尽快恢复并加速发展。  相似文献   

9.
商会瞭望     
《海内与海外》2013,(6):80-80
首届中国一南亚博览会暨第二十一届中国昆明进出口商品交易会6月6日在昆明国际会展中心开幕。本届南博会以“促进中国——南亚全面合作与发展”为宗旨,以“相互开放、务实合作、互利共赢、和谐发展”为主题,力争打造集商品贸易、服务贸易、  相似文献   

10.
杨明 《东南亚》2009,(2):42-46
近年云南与东南亚、南亚国家贸易中的一些商品一直在慢慢地减少,进口替代在渐渐地产生作用。本文以数据、事实分析为基础,结合经济规律与长期积累的实践经验,认为引起云南贸易变化的根本原因主要并不来自国际金融危机,而是来自对方国家产业升级后的“进口替代”和“出口替代”及我方“进口替代“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强调要重视邻国贸易变化情况,并为云南对外贸易产业的中长期发展提出具体意见。  相似文献   

11.
试论中国——南盟经贸合作制约因素及经济一体化之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仕胜 《东南亚》2010,(1):33-38
中国和南盟的经贸合作对于加快南盟发展和促进中国——南盟经济一体化有着重要作用。当前南亚国家普遍存在的对华贸易赤字,印度对中国的严重猜疑,世界金融与经济危机的冲击成为制约中国与南盟合作的主要制约因素。通过提升中国在南盟中的地位,从次区域和双边合作项目着手,是推进中国与南盟的区域一体化进程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2.
中国与南盟国家地理位置毗邻,历来有着传统的经济贸易往来。随着南亚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开展积极的周边外交政策,以及中国与东南亚国家联盟开展“10+1”区域经济合作的示范作用,中国与南盟开始寻求一种更加积极稳固的经济合作。文章将通过管理学中常用的SWOT分析法来分析开展中国与南盟之间的区域经济合作的各种环境,以期为双方开展区域经济合作提供借鉴和指导。  相似文献   

13.
China has achieved a unique feat in economic growth, maintaining an China an average annual growth rate of nearly 10 percent for more than three average three decades since reform and opening-up. As a neighboring country joined by common mountains and rivers, China's prosperous economy is the best driving for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outh Asia and SAARC integration. The economic relations between China and SAARC have developed The developed rapidly over the past ten years, although there exist hurdles that impede Sino-SAARC cooperation. The Chinese leadership has put forward quite a few cooperative initiatives to further enhance Sino-SAARC cooperation.  相似文献   

14.
钮松 《南亚研究季刊》2020,(1):11-19,I0002
南亚伊斯兰极端主义的发展与地区冲突、国家建构、民族分离主义密切联系,具有跨国性、联动性等典型特征。南亚有关国家围绕打击伊斯兰极端主义地区合作的加强、对伊斯兰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采取不同策略已取得一定成效,但仍面临诸多严峻挑战。南亚国家在不同程度上展开了去极端化实践,相较于其他国家,巴基斯坦的去极端化工作较为成型且取得了一定成效,是南亚国家去极端化实践典型案例。巴基斯坦通过反恐立法、宗教学校教育改革、对极端分子改造、反洗钱合作及与南盟和中国的去极端化国际合作等方式,积极促进该国的去极端化发展。巴基斯坦的去极端化实践对于其他南亚国家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东南亚地区关乎我国崛起过程中祖国和平统一、维护南海主权、确保良好中美关系以及拓展对外贸易等核心及重要国家利益,是推行睦邻周边外交、构建稳固战略依托的命脉和支点。台湾问题、南中国海问题、能源问题、自贸区建设问题及提高软实力问题是双方关系中的关键问题,在这些问题上中国核心及重要国家利益面临重大机遇和一定挑战。正确认识这些机遇与挑战将有助于我们有的放矢地推动双方关系进一步发展进而促进我国国家利益的全面实现。  相似文献   

16.
李涛  王新有 《南亚研究季刊》2011,(2):68-76,113,114
本文分析了中国西藏边贸的现状及基于地缘政治前提下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并将西藏同南亚三国、南盟间的边贸、贸易关系与云南、广西同东南亚邻国、东盟间的边贸、贸易关系做了系列对比,并在上述基础上分析了“西藏通道”的优越性,展望了“西藏战略”的可行性和“中国一南盟自由贸易区”的乐观前景。  相似文献   

17.
宋志辉  马春燕 《南亚研究季刊》2011,(2):77-79,93,114
在中国的周边国家中,特别是南亚国家中,斯里兰卡综合条件最适合四川农机企业发展。斯结束内战后,通过改善投资环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正在成为四川企业海外投资和生产加工产品的理想选择地。目前,四川川龙拖拉机制造有限公司正尝试在斯建立组装生产线,联合生产“川龙牌”拖拉机等农用机械,除满足斯国内需求外,利用南盟自由贸易区的地域和关税优势,逐步占领南亚市场、继而进军中东乃至非洲市场,全面参与国际分工和产业链的竞争。  相似文献   

18.
近期中韩经贸合作现状与前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自2002年中国加入WTO后,中韩两国的经贸合作进入更加稳定高速的发展阶段,2006年双边贸易额已突破1 000亿美元,韩对华投资金额累计超过200亿美元,在几年前中国就已成为韩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和第一大对外投资对象国,同时韩国成为中国的第四大贸易伙伴。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双方应共同努力加以解决。今后,两国经贸合作发展潜力仍很大,前景看好。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分析了中国参与南亚区域合作的重大战略利益,这是中国应当积极参与南亚区域合作的动因所在。分析了中国扩展参与南亚区域合作的时机和应当注意的问题,提出了作者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