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师生关系是社会生活中最重要的关系之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对高校师生关系带来了较大冲击。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高校师生关系呈现出疏远、淡漠、功利、刻板等特点。随着大众化趋势的进一步加强,高校师生关系的基本发展趋势为:由依赖走向分散、由管束走向平等、由分立走向合作、由他塑走向自塑等。  相似文献   

2.
师生关系是社会生活中最重要的关系之一。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高校师生关系呈现出疏远、淡漠、功利、刻板等特点。随着大众化趋势的进一步加强,高校师生关系的基本发展趋势为:由依赖走向分散、由管束走向平等、由分立走向合作、由他塑走向自塑等。  相似文献   

3.
姚娟娟  高雪 《世纪桥》2012,(13):61-62
从高校师生关系和谐的意义出发,对新形势下高校师生关系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影响高校师生关系的因素,并提出了构建高校和谐师生关系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柯征 《唯实》2014,(11)
高校师生关系近年来出现了一系列新问题。国内众多高校纷纷借鉴我国古代书院的办学理念以及国外住宿学院制的管理模式,逐步探索现代书院制办学经验以构建高校新型的师生关系。要明确现代书院制下高校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目标,多渠道构建新型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5.
崔秋灏 《世纪桥》2007,(11):89-90
高校德育的发展就是高校德育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并促进现代高校德育的完善和深化。与传统高校德育相比较,现代高校德育的发展主要表现在终身德育观念的构建、高校德育功能的多样化、高校德育由经验走向科学、高校德育领域的扩展、高校德育的空间扩展等方面。  相似文献   

6.
靖小琴 《世纪桥》2010,(9):126-127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的前提条件。目前,影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主要因素是师生双方缺乏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理念和师生之间缺乏有效的交流平台。笔者从推行民主教学理念、倡导小课堂教学、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理论修养、尝试建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兼任学生政治辅导员制度等方面入手,对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和谐师生关系的有效途径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7.
社会心理效应是人际关系语言学的社会心理支点,对教育者运用言语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有着极强的现实指导作用。其中熟链效应和安慰效应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基础,相容效应和共生效应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关键,权威效应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目标。言语交际的规律就是使言语与教育者的身份地位、性别、思想性格、文化修养、经历处境、说话目的诸因素相协调,从而产生言语效应,使师生关系走向和谐。  相似文献   

8.
高校德育工作是针对"人"的活动,与大学生的心理反应密切相关。和谐的高校人际环境尤其是师生关系将对高校德育工作产生巨大影响:一方面,人本主义咨访关系有利于提升高校德育的效果;另一方面,人本主义咨访关系有利于改进高校德育的方式和方法。高校德育应该借鉴咨访关系的原理,优化高校人际环境,提高高校德育的实效性。要真诚对待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主动运用同理心,营造良好交流环境;无条件积极关注学生,促进学生自我成长;培养学生主体性道德人格,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人本主义咨访关系在高校德育工作运用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高校师生关系不同于治疗关系、咨询师与德育工作者的角色也不同、高校德育更着眼于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
余赛凤 《世纪桥》2012,(1):79-80
师生关系是教育大厦的基石。学生"亲其师",方能"信其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实施和最终的教学效果不仅与教学方式方法、教学内容、教学理念、社会大环境等有关,还与师生的状态及其相互关系有联系。因此,师生关系的良好建立对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有着不可低估意义,它是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重要基石和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0.
要建立一种以师生个性全面交往为基础的新型师生情感关系,让每个学生走向成功,是新课改的基本理念。本文从试析师生关系出现紧善的原因入手,探寻出一条新型师生关系的道路。  相似文献   

11.
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必须尝试改变传统师生关系,一是师生双方要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上互动交往,二是要充分尊重师生双方在话语权上的平等地位,三是要肯定师生主体之间的差异性,最终构建新型主体间性师生关系,从而使师生关系更加和谐,使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效果更加突显。  相似文献   

12.
师生关系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最核心的关系。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变迁、新媒体新技术的出现以及人们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传统师生关系面临着转变的必要性。建构新型师生关系的核心是育人。培养德才兼备、又红又专、全面发展的人才是高等教育的发展目标,也是建构新型师生关系的出发点。高校要通过价值观的引领、集体主义观念的养成、人文关怀的渗透建构新型师生关系,从而争取实现育人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构建高校和谐校园,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高校和谐校园要处理好多种关系,其中最主要的是师生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应该是一种师生之间真诚合作、充满人性、富于教育意蕴的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完善人格的要求,是保证教育秩序正常运转、保证教育目标顺利实施的基石,是实现育人使命的需要,是建设和谐校园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谢振华  徐国春 《奋斗》2007,(8):34-35
走进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黑龙江垦区,一座座现代化工厂,一个个响亮品牌,一股股上大项目热浪.扑面而来。一条条产业化巨龙向世人展示着北大荒独特的产业集群魅力。由“原字号”、小作坊到崛起的产业集群,60年,北大荒人卧薪尝胆,砥砺前行.树大龙头,建大基地,塑大品牌,不断探索着北大荒由农业文明走向工业文明之路。  相似文献   

15.
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伟大"塑魂造魄"工程之中,网络发挥着强大的工具理性功能,高校肩负着重要的引导性使命,网络与高校的"联姻"将极大地推进这一工程的建设。因此,探索网络助力高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组织队伍、网络平台、作品创作和应急预案等方面的策略探讨,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和谐是现实世界中事物双方矛盾的融合。在高校,辅导员代表和学生的属性构成了教育活动中对立统一的矛盾双方。教育的过程,就是矛盾双方的融合过程,"教是为了不教",这条教育学的原则反映了师生关系从矛盾到和谐的状态。一、辅导员与学生的师生关系模式的改变;二、辅导员教师和学生双方都应加强道德自律;三、从制度上给与保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以此来保证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17.
张桂芹 《党史博采》2008,(11):32-32
和谐是现实世界中事物双方矛盾的融合。在高校,辅导员代表和学生的属性构成了教育活动中对立统一的矛盾双方。教育的过程,就是矛盾双方的融合过程,“教是为了不教”,这条教育学的原则反映了师生关系从矛盾到和谐的状态。一、辅导员与学生的师生关系模式的改变;二、辅导员教师和学生双方都应加强道德自律;三、从制度上给与保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以此来保证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18.
正师生关系和谐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第一推动力。河北郑口中学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师生有效沟通的途径和方法,以"塑优秀教师,育创新人才"为思想,大力加强教育教学核心竞争力建设,牢固树立学生、教师、学校三者共赢的观念,采取立足校本、全员参与、聚焦课堂、有效沟通、充实课外的策略,多层次、多形式促进  相似文献   

19.
构建高校和谐德育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课题。高校德育应该是全面发展的、和谐的德育。人是德育的主体,以人为本是高校和谐德育的终极矢的。转变德育观念,改进德育方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增强人本性德育的实效性是高校和谐德育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20.
高校师资的质量关系到高校外语教学改革的成败.加入WTO后,高等教育的开放程度赋予了高校外语师资建设新的特点和任务.未来高校外语师资建设将呈现专业化、学术化、网络化、终身化和多科性走向的多元化走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