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革开放与迪庆香格里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7年9月14日,在迪庆建州四十周年及康巴地区艺术节双庆节日期间,云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吴光范在迪庆主持召开新闻发布会,云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戴光禄代表云南省人民政府向中外记者及各界人士郑重宣布:香格里拉就在中国云南省的迪庆藏族自治州。这标志着世人苦苦寻觅了半个多世纪,令无数社会学家、旅行家、探险家、地理学家为之费解的世界之谜终于在本世纪之末解开了。香格里拉在迪庆这一重大新闻在全中国全世界的迅速传播,使迪庆———这个昔日偏僻荒凉的滇西北一隅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迪庆香格里拉之旅正日益成为旅游世界的一道独特而亮丽的风景线。当我们回顾破译香格里拉之谜的历史进程中,香格里拉在迪庆的发现和确认,似乎具有突然性和偶然性。然而,这种突然性和偶然性,恰恰是寻觅香格里拉的历史必然性的反映和表现。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被断定为必然的东西,是由纯粹的偶然性构成的,而所谓偶然的东西,是一种有必然性隐藏在里面的形式。”进一步地说,香格里拉在迪庆的发现和确认,是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在中国大地不断推进的必然结果。迪庆是从地形地貌、风土人情到民族宗教、气候物产最与希尔顿笔下的《失去的地平线》中所描述的香格里拉相吻合的地方,这既是熟知希尔顿笔...  相似文献   

2.
《创造》2011,(8):40-42
香格里拉源自藏传佛教文化中的香巴拉王国。——云南省政府香格里拉课题组,1997年9月这世上究竟有没有香格里拉?詹姆斯·希尔顿笔下的香格里拉是否像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一样,只是一种理想的世界?如果有,那么香格里拉究竟在哪里?1933年,英国作家詹姆斯·希尔顿出版了他的代表作《消失的地平线》,用优美的文笔向世人描绘了一个西方人眼中的桃花源,一个充满梦幻、充满诗情、充满牧歌的香格里拉。  相似文献   

3.
2006年5月4日摄于香格里拉千湖山/程振宇摄香格里拉的汉子@程振宇~~  相似文献   

4.
神秘的香格里拉揭开了面纱1933年,英国作者詹姆斯·希尔顿写了一篇名为《失去的地平线》的长篇小说。在这篇小说中,作者描绘了一个远在东方群山峻岭之中的永恒和平宁静之地“香格里拉”。他明言“香格里拉”在中国藏区,地处雪山环抱中的神秘峡谷;附近有金字塔般的雪峰、蓝色的湖泊、宽  相似文献   

5.
程晓丹 《今日民族》2018,(10):25-26
香格里拉对于许多人来说都是一个神秘的存在,近百年前,英国作家詹姆斯·希尔顿的小说《消失的地平线》,让她成为全世界向往的净土乐园,也寄托了我对这片雪域高原的向往。在我的想象中,那里三江并流,群山高耸,远处山顶白雪皑皑,近处坝子水草肥美。但这一切也仅仅是想象。  相似文献   

6.
香格里拉旅游文化资源是一个无形资产,是金沙江和澜沧江上游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完好的一块宝地,是举世无双的世界级旅游景点和国际性旅游品牌,是迪庆最大的优势资源和最突出的特色经济。开发和掊育香格里拉旅游文化产业,对实现把迪庆建成下个世纪全省旅游经济新的增长点的战略目标,促进和带动迪庆民族经济的发展将产生重大作用。1997年9月14日,云南省副省长戴光禄在迪庆举行的“第二届滇藏川青毗邻地区文化艺术节”期间向世界宣告,人类寻找半个多世纪的香格里拉在中国云南迪庆。在世纪之交推出了香格里拉旅游热线,迪庆香格里拉…  相似文献   

7.
正6月,两场重大活动引起了亚太地区乃至全世界范围的关注:一是第十五届亚洲安全会议暨香格里拉对话会6月3日至5日在新加坡举办,紧接着第八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6日至7日在北京举行。作为当前全球最重要的两个大国,中美两国围绕南海问题展开的新一轮  相似文献   

8.
2008年6月11日,奥运圣火在香格里拉段的第二站普达措国家公园点燃。欢快的热巴舞跳起来,吉祥的歌儿唱起来。毫无疑问,普达措国家公园的美丽景观为圣火的传递又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在圣火传递仪式上,迪庆州委书记齐扎拉,一身藏服,正在主席台上忙碌着。三年前,时任州长的 齐扎拉就提出要在香格里拉建立中国大陆第一个国家公园——香格里拉普达措国家公园的构想。三年后,美丽的普达措公园就在眼前,  相似文献   

9.
飞雪连天上冰川徐侠客1997年11月8日,当“香格里拉”在旅游界闹得沸沸扬扬时,我参加了广东省一家旅行社组织的“走进香格里拉徒步摄影探秘团”。且不论我们走过的地方是否就是传闻中的香格里拉,但云南省中甸、德钦一带确实充满着神秘的吸引力,实不失为旅游爱好...  相似文献   

10.
香格里拉是云南的骄傲,是中国的骄傲,香格里拉正在成为国际旅游品牌,怎样避免重蹈一些旅游品牌短期行为的覆辙,使之成为永远的香格里拉?云南省政协副主席、本刊顾问江巴吉才最近撰文指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投资环境的改善,犹如两只翼,有了它们的强劲搏动,香格里拉才能腾飞。  相似文献   

11.
《今日民族》2013,(9):17-17
踏歌起舞,歌声嘹亮,藏族儿女欢聚一堂,歌唱他们美丽的家乡,描绘他们美好的未来。大型歌舞晚会《香格里拉素描》,深刻全面地向观众展示了美丽香格里拉的风情和面貌,立体呈现了香格里拉的和谐发展,成为实现美丽迪庆、美丽香格里拉、美丽中国路程精彩的一步。  相似文献   

12.
香格里拉国内旅游者行为特征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问卷调查数据,从旅游经济学角度分析了香格里拉国内旅游者人口学特征、国内旅游者空间分布特征、旅游者动机和行为、旅游效果。以此为基础,论述了香格里拉国内旅游市场结构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开拓香格里拉国内旅游客源市场的建设性措施。  相似文献   

13.
曹晋  曹茂 《思想战线》2005,31(1):102-105
在西部藏民心目中,"香格里拉"是指一种原创理想的生活境界.香格里拉的信仰作为当地藏民的文化资源有其内在的合理性.但从20世纪末期以来,中国西部旅游资源开发的经济理念与全球化浪潮两相结合,香格里拉已成为全球文化旅游者消费的商品,香格里拉从少数民族的一种宗教文化信仰转型为全球化背景下全球游客消费的文化符号.  相似文献   

14.
《黄埔》2008,(6)
香格里拉藏语意为"心中的日月",英文SHANGRI-LA的汉语音译。它位于云南省西北部的滇、川、藏大三角区域,地处迪庆香格里拉腹心地带。云南香格里拉是一片人间少有的完美保留自然生态和民族传统文化的净土,是一  相似文献   

15.
近两年我都参与香格里拉对话会,与2013年相比,今年会上的火药味明显更浓。香格里拉对话会始于2002年,初衷是针对“9·11”事件后亚太地区面临的复杂多变的安全形势。2002至2008年间,会议议题中“反恐”所占比重很大;2008年后开始出现了变化——美国受金融危机冲击导致自信心不足,与此同时,中国发展较快,所以2008年后,中国渐渐成为会议的焦点。  相似文献   

16.
倪荣华  曹力生 《创造》2003,(1):54-56
香格里拉的自然、文化遗产是发展香格里拉旅游产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天然宝库,是上苍赐于香格里拉人民的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同时它是21世纪人类保持得最完好的一块净士,是金沙江和澜沧江上游,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完好的一块宝地,是举世无双的世界级旅游景点和国际性旅游品牌,是迪庆最大的资源优势和最突出的特色经济。开发和培育香格里拉旅游文化产业,对建设云南旅游文化大省,把迪庆旅游建成本世纪与丽江旅游并驾齐驱的全省旅游经济新的增长点和战略目标,促进和带动迪庆州民族经济的发展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7.
美丽、舒朗、恬然、闲逸、和谐……人类最美好的词汇。这些词汇在一个地方能够集合。这就是香格里拉。"香格里拉",源于藏经中的香巴拉王国。据藏经记载,它隐藏在  相似文献   

18.
香格里拉,是藏族人民“心中的日月”是至高至尚、人神共有、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境界香格里拉,是迪庆藏族自治州最炫目的品牌白玉立山,翡翠染林,锦绣展甸,乳汁化泉歌流作河,舞汇成海,诸神并聚,众族共居自然的多样性,民族的多样性,文化的多样性卓尔不群、交相辉映……香格里拉,是一种内涵深厚的文化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物质层面的人与精神层面的人的和谐香格里拉,更是一种奋进不息的民族精神为建设全国最好藏区之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注入源源不绝的精神动力和谐美丽香格里拉  相似文献   

19.
早就梦想过心中的香格里拉,那里的天蓝得不能再蓝,四处飘动着牦牛奶一样的气息。 香格里拉,一直被认为是神圣之地,是最接近天堂的地方,每年都有无数藏民来此朝拜。  相似文献   

20.
钱军 《思想战线》2011,(Z1):57-58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里,均蕴含着"以人为本"的思想,这种思想对指导企业的经营管理理念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国电迪庆香格里拉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香格里拉公司)一直以来,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开展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这种理念为香格里拉公司打造具有藏区特色的国电企业文化,创建国电在滇精品流域公司和高原明珠企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