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帆 《政法学刊》2001,18(5):30-31
公正是刑事司法活动的最高价值目标。起诉作为刑事诉讼中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环节,其公正价值包括二层含义一是实体公正;二是程序公正。实体公正是指在起诉阶段正确认定案件事实,运用法律。程序公正强调在起诉阶段加强对被追诉人的人权保障.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共同作用,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2.
陈学权 《法学评论》2013,(4):105-114
如何处理刑事诉讼中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的关系,理论界有实体公正优先论、程序公正优先论和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并重论三种不同的学说。我们既要反对"重实体轻程序",又要警惕"重程序轻实体";坚持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并重,既是诉讼规律的客观要求,也符合我国当前的国情。在刑事诉讼中,坚持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并重,应尽力追求两者同时实现的理想状态,极力杜绝引发两者同时不公的情形发生,在两者发生冲突时须根据利益最大化原则作出科学权衡。  相似文献   

3.
《现代法学》2015,(3):186-193
我国基于刑事程序违法发回重审制度在发回重审的条件和发回重审的程序上都存在明显的问题,根本原因在于没有处理好程序公正、实体公正及效率价值之间的关系。我国应该以兼顾程序公正、实体公正、效率三种价值的实现为指导思想,重构基于刑事程序违法的发回重审制度。  相似文献   

4.
赵静 《法制与经济》2010,(8):136-137
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中华民族和全体中国人民不懈追求的社会理想和奋斗目标。维护和实现司法公正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司法公正就是要在司法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中坚持和体现公平与正义的原则。包含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所谓实体正义就是指司法过程形成了公正的结果,程序正义是指在形成这一结果的过程中,采用和遵循了公正的程序。  相似文献   

5.
论感觉公正     
蔡慧永 《中国审判》2012,(10):92-93
理论上通常将司法公正分为"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两类。但对老百姓而言,他们只关心办案过程公正不公正、结果公正不公正、说话公正不公正。凯尔森的相对正义论就认为,正义不过是个人或个别集团的感情的任意表露,宣称某某行为是公正的,只不过表明我赞成这个,我也希望你这样做。简言之,民众在看待正义问题时是受主观因素的影响。因此,笔者建议在司法公正的研究中引入"感觉公正"这一理念。所谓感觉公正,即法院在审理案件时,以实体、程序和  相似文献   

6.
孙婷 《法制与社会》2012,(26):20-21
我国法治社会的健全需要建立强有力的司法公信力,而司法公正是司法公信力产生的基础和保障.司法公正又包括程序公正和实体公正,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都是构成司法公正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为推进我国法治进程,提高司法公信力,研究程序公正的价值、提升程序公正的地位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7.
试论执法公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浩 《行政与法》2004,(9):36-38
“执法公正”是指行政执法行为的过程和结果遵循和体现了公平与正义的原则,包括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现阶段,我国更应强调程序公正。实现“执法公正”需要从完善立法、提高执法人员“法治”观念与执法水平入手。  相似文献   

8.
冀祥德 《中国律师》2005,(11):31-33
在现代刑事诉讼价值理论中,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被奉为刑事诉讼的两大价值目标,对此已成共识。但是,二者发生冲突时,如何在两个价值目标之间进行选择,尚存争议。我们认为,实现在绝对真实观中引入相对真实观、在认识论中引入价值论、理性解读刑事诉讼的利益观等刑事诉讼理论观念上深刻变革之前提下,程序优先才是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的冲突选择的价值追求。在现代刑事诉讼价值理论中,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被奉为刑事诉讼的两大价值目标。努力实现两者的并重或者平衡,无疑是刑事诉讼的理想或终极追求。然而,当二者发生冲突之时,如何在两个价值目标中进行取舍选择,却是见仁见智。笔者认为,程序优先是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冲突选择的价值追求。理解这一问题,必须彻底走出一些观念上的误区,实现刑事诉讼理论观念上的深刻转变,必须理性解读刑事诉讼的利益观,在绝对真实观中引入相对真实观,在认识论中引入价值论。  相似文献   

9.
程序公正简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永红 《河北法学》2002,20(3):136-139
程序公正并不仅仅是追求实体公正的工具和手段 ,它和实体公正都是司法活动所追求的目标 ,并且现代法治社会应以程序公正为本。程序公正的理念渊源于西方自然正义论 ,被认为具有独立和优先于实体公正的法律价值 ,它与我国法文化传统和现实存在着差异和冲突。  相似文献   

10.
我国目前正在进行统一的行政程序法典化构建,但是对于行政程序法的目标模式并没有达成一致,简易行政程序作为行政程序法律制度之一,无疑以追求公正、正义为其价值目标,但是行政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行政程序的设计必须考虑到程序实施的方便与快捷,简易行政程序正是这一价值的体现。这两种价值势必在一定程度上产生冲突。本文试图以最低限度公正的理论为视角来构建简易行政程序的理论根基。  相似文献   

11.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公平正义是其最基本的内容之一,程序公正在社会公平正义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是现代司法理念所追求和所能表达的最基本的司法公正。程序公正具有丰富的内涵,不仅对实体公正即结果的公正起到保障作用,同时有其独立的内在价值。程序公正是和谐社会的必备要素,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立法公正的实现与保障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立法公正不仅包括立法程序上的公正 ,还包括立法的实体公正 ,而立法实体的公正则是经由程序公正而获得的。立法程序公正的基本要件是程序公开、程序参与、程序自治、程序中立、程序效率等。实现立法公正要进一步完善公众立法的直接参与制度、立法公开制度、立法回避制度以及立法听证制度等  相似文献   

13.
公正立法在本质上是一种现代立法理念,在追求立法价值公正的同时,也追求立法程序的公正和立法结果的公正。公正的立法是在公正价值的指导下通过公正的程序而实现的。立法公开不仅是程序公正的组成部分,也是走向公正立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司法鉴定公正包括实体公正和程序公开,而司法鉴定程序公正是实体公正的重要保证。本文指出为实现司法鉴定的程序公正,需要保证鉴定人员的中立性,实现鉴定过程的平等性和公开性,完善司法鉴定程序规范。  相似文献   

15.
程序公正的价值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期以来,无论在理论界,还是在立法和司法实践中,程序法被看作仅仅是实施实体法的手段和工具,导致重实体、轻程序观念的广泛盛行,使程序法律制度受到破坏。本文通过对程序公正的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的探讨和研究,阐述了程序公正在当今建设法治国家中的作用是极为重要的,必须树立程序公正和实体公正并重的观念。  相似文献   

16.
公正是人类社会所推崇的最高尚 的品格。诉讼制度之所以能够存在并发 展下去。根本的一点就在于它的公正性。如果失去了公正,诉讼制度必然会 灭亡。老百姓之所以要到法院打官司,就在于他们相信法院是公正的,否则, 他就不会到法院来了。按照传统的理论分类,司法公正为程序公正和实体公 正。实体公正是指案件审理的结果符合 实体法规定、是公平的。程序公正是指 审理案件的程序和过程是公正的。其实 还可以有一种分类,就是实际上的公正 和感觉上的公正。这种分类听起来似乎很荒谬,但在司法实践中这个问题却非 常突出。一个案子从法律上…  相似文献   

17.
侦查讯问程序的价值包括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即程序公正和实体公正。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刑事侦查讯问程序公正价值的缺失,提出完善我国侦查讯问程序的具体方案,注入程序公正因素,以契合现代法治国家理念。  相似文献   

18.
司法公正是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的辩证统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是理解司法公正的一对非常重要的概念,是司法公正的两个维度。程序公正优先和实体公正优先都有各自的不足和缺陷,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的辩证统一才是我们应当追求的司法理念和我国司法改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19.
杨思斌  张钧 《法学杂志》2004,25(3):47-48
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是理解司法公正的一对非常重要的概念,是司法公正的两个维度.程序公正优先和实体公正优先都有各自的不足和缺陷,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的辩证统一才是我们应当追求的司法理念和我国司法改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20.
感受公正的制度顶层设计公正分享的机制完善最为关键,分配公正赢得民众心理支持,国家治理顺畅“有办法治得住”,这才是法治.国家公正强调公正分配,政府公正突出公正程序,社会公正要求公正互动.公正制度有理论与实践、事实与正当,无论是公正国家从公正理念到公正制度,还是公正社会从实体公正到程序公正,政府主要职责不是经济增长而是公正感受,让公正可预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