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美国对非战略日益明晰和国际社会对非洲关注显著增强的背景下,首届美非峰会在美国召开,这标志着美国进一步加强对非关注,并将强化美非关系作为其对外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峰会为双方加强政治、经济、战略合作提供重要平台,双方在峰会中达成一系列重要成果,尤其是经贸合作取得显著进展;但美非双方各自的战略诉求并未得到充分实现,峰会前景仍值得观望.随着非洲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性日益提升,美国对非关注度也将显著增加,美非关系必将深入发展.但美非双方在合作领域、方式和理念等方面存在根本差异,且受到双方所处的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形势的影响,因而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2.
2014年4月29日至5月5日,美国国务卿约翰·克里访问了埃塞俄比亚、南苏丹、刚果(金)和安哥拉四国,这是他自2013年2月就任国务卿以来首次出访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克里此行的两大主要目标是:提升美国及其个人的外交形象,深化美非安全协作,强化美国对非洲安全事务的影响力;为2014年8月华盛顿美非峰会打前站并造势。在具体访非日程安排中,克里个人更偏重和平与安全事务,对非洲经济议题的关注度相对较少。  相似文献   

3.
刘中伟 《西亚非洲》2015,(3):98-118
随着中非关系的快速发展,近年来美国学界和官方加大了对中非关系的关注力度,美非关系中的"中国因素"愈益凸显。从总体上看,一方面,"中国因素"促使美国政府加深了对非事务的危机感与紧迫感,加强了对中非关系的战略打压和舆论"抹黑",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非洲在美国外交战略中的地位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对非政策举措。另一方面,"中国因素"的存在并不意味着中美在非洲必然是"零和"博弈关系,加强对非事务方面的合作符合双方及非洲的利益。中、美两国应加强高层在非洲问题上的沟通和交往,增进战略互信,通过在非洲和平与安全和经济等领域的互动与合作,促进中非关系和美非关系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4.
“9·11”之后,美国与欧盟对非洲有着基本共识,即非洲的失败国家将是美欧利益的重大潜在威胁,对此必须采取积极措施。基于这一共识,美国和欧盟都强化了在非洲的军事存在及对非援助。但美国和欧盟的非洲政策仍有着重大差异。美国的非洲政策直接服务于其全球反恐战略及维持和扩大美国在非的石油利益;欧盟则更强调对非洲问题的长期性解决办法。这体现了美欧在世界观和对国际关系认知等方面的根本差异。深刻了解美国与欧盟的非洲政策之异同,对于中国制定非洲政策及发展中非关系具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在第二任期内,克林顿政府大幅调整美国对非政策,凸显对非洲问题的重视,支持非洲维护和平与稳定的努力,加大对非洲的经济投入,重点发展与非洲地区大国、新兴民主国家和次区域组织的关系,以改善美国在非洲的形象,拓展其在非洲的战略利益,并利用地区大国与次区域组织影响非洲事务。该政策符合美国战略利益,将继续影响新世纪美国对非政策走向。  相似文献   

6.
土耳其-非洲峰会是继2008年日本、印度、韩国与非洲举行峰会之后,叉一个非洲大陆以外的国家与非洲举行的峰会,是土非有效合作的新起点。土耳其希望通过加强土非关系实现经济的复苏和发展,谋求非洲在其竞选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和在库尔德问题上的支持立场,并为自己加入欧盟创造条件。土非峰会发表了主张建立双方长期持久伙伴关系的《伊斯坦布尔宣言》,成功构筑了合作平台,土非合作前景光明。  相似文献   

7.
希拉里非洲之行的重点在于宣示奥巴马政府的对非新政策,旨在全面发展美国与非洲国家的关系,重启美非关系新篇章.希拉里此访对美非关系的提升具有积极意义,也将对中非关系产生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8.
崔戈 《亚非纵横》2014,(1):65-77
二战结束以来,美国的非洲战略在其国家大战略中的地位经历起伏。冷战期间,非洲仅仅作为辅助美全球战略实施的边缘化地区。冷战结束后初期,由于失去了作为美苏对抗筹码的价值,非洲的重要性下降。直到90年代中期,随着非洲经济向好和恐怖主义威胁的提升,非洲的重要性才有所回升。“9.11”恐怖袭击极大地改变了美国的外交进程。美国担心非洲的“失败国家”和“无人管理地带”可能会成为滋生恐怖主义的“温床”。将非洲提升到了“高优先级”,非洲战略首次进入到美国国家安全战略。  相似文献   

9.
2007年12月8日-9日,备受世界关注的欧盟一非洲第二届首脑会议在本届欧盟轮值主席国葡萄牙首都里斯本召开。在两天的会议中,来自欧盟27个成员国和非洲53个国家的领导人通过了《非洲-欧盟战略伙伴关系——非欧联合战略》。  相似文献   

10.
土耳其对非洲战略与政策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们往往以为是向非洲开放政策推动了土耳其与非洲关系的发展;但该政策直到2005年才得到落实的事实,证明了隶属于土耳其总体对外战略的对非洲战略的形成才是真正的动力。土耳其对非洲战略是其总体对外战略三大支柱之大周边外交的一部分;因此,其优先次序相对较低,尽管其目标是以恢复和提升土耳其在非洲的软实力为核心推动土非关系全面发展,但也有间接服务于提升自身面对美欧时的话语权的功能。通过官民结合、全面动员,软实力先行带动土非关系全面发展,土耳其与非洲的政治关系机制化水平不断提升,经贸关系日益密切,社会联系和相互了解日益深入,同时也得到了美欧的更大重视,为土非关系的长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1.
冷战后美国对非政策的演变、特点及趋势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冷战后,美国各届政府对非洲政策各有不同侧重点,老布什时期的对非政策重点是抢占前苏联留下的阵地和推行“民主化”,克林顿政府强调通过经贸发展美非关系,小布什上台后,美对非政策重点转向反恐和能源。这些政策有四个共同特点:服务于美全球战略、实用色彩鲜明、选择重点国家、政策手段灵活多样。美国的非洲政策对非洲国家的影响总体上是消极的,今后美仍不会将非洲作为战略重点,但其政策中的积极因素有可能增加。  相似文献   

12.
作为21世纪非洲经济发展战略的总体蓝图和行动纲领的"非洲发展新伙伴计划"非常重视非洲农业的发展,将它称之为"非洲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列为优先发展的领域之一。为了贯彻落实"非洲发展新伙伴计划"在这方面的要求,该计划的推动者同非洲国家的农业部长、非洲地区经济组织的领导人、非  相似文献   

13.
2022年2月,第六届欧盟—非盟峰会期间,欧盟对外行动署公布《欧盟—非洲:全球门户投资计划》系列文件,推动欧盟2021年底提出的“全球门户”战略在非洲的实施。欧盟这一举措主要是为了应对“一带一路”倡议、强化欧非合作、修复欧非关系以及促进自身利益和价值传播。但是,由于欧非关系背负沉重的历史包袱,欧盟“全球门户”战略在非洲的推进带有浓重的地缘政治和价值观色彩,投资计划脱离非洲实际,所需资金也不确定,影响了非洲国家对该投资计划的接受度。面对非洲巨大的基础设施缺口和发展需求,只有摒弃将非洲当作大国竞技场的旧思维,在不干涉内政、互利共赢基础上切实推进对非投资与经贸合作,非洲国家才能真正得到实惠从而予以欢迎。  相似文献   

14.
欧盟对非战略的调整及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欧非首脑会议为标志,欧盟与非洲关系自2000年以来经历明显转变。特别是2005年以后,欧盟对非战略认知和政策取向有了更突出的变化。欧盟致力于打造的欧非战略伙伴关系集中体现了欧盟近年来对非战略调整的新动向。近年来,欧盟对非战略调整的动因除安全利益外,还有对能源利益和关注、非洲国家联合自强趋势增强、世界大国对非关系的加强以及中非关系快速发展的冲击。欧盟传统对非政策模式短期内难有根本性改变,欧盟内部在对非问题上存在分歧,欧非在贸易问题上分歧严重,不少非洲国家对欧盟能否以平等姿态发展对非关系心存疑虑。  相似文献   

15.
美国战略和国际研究中心目前在进行一项关于“中国在非洲的影响”的研究。研究人员认为 ,在 2 0世纪 90年代美、俄、法、葡、英分别将各自在非洲的冷战国家利益和殖民国家利益下调时 ,中国却迅速加大了在非洲的参与力度和影响。目前 ,美国政府还不理解这些发展对美国政策有何含义 ;在美国制止非洲滑向长期冲突、鼓励非洲参与全球经济、阻止艾滋病流行的战略中 ,也完全没有考虑到中国影响发展的含义。这项研究旨在确定中国在非洲重要国家扩大参与的领域 ,分析中国在非洲贸易和投资、安全关系、外交等方面的趋向与明显影响 ;还将确定中美利益…  相似文献   

16.
软权力增强是中国和平发展的重要表现之一。对中国在非洲软权力的评估是美国关注中国软权力的重要方面。最近几年,美国评估了中国在非洲发展软权力的内容、原因及对美国在非洲利益的影响。美国认为,中国在非洲重要的软权力资源包括中国的经济实力,以及对非洲的经济参与力度,中国提出团结互助、中非双赢和尊重非洲国家主权等重要原则,中国还注重扩大与非洲的文化交流。美国还认为,中、美两国在非洲并没有发生战略冲突,双方可以在非洲开展更多的合作,特别是在能源、卫生、农业及维和等领域。分析美国对中国在非洲软权力的全面评估对于中国发展对非洲关系具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中非战略伙伴关系向更深更广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中非合作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在埃及沙姆沙伊赫召开。《沙姆沙伊赫宣言》指出,会议对论坛北京峰会后续行动落实情况感到满意,认为预定目标已经实现。非洲领导人赞扬中国认真履行承诺,完全地落实了论坛北京峰会的2007年至2009年北京行动计划。这次会议展现了中非关系在不到10年间取得的巨大发展,中非合作论坛的机制更加巩固,合作领域与合作方式与时俱进。中国政府提出的八项新举措,更加注重改善民生,加强生态和环境保护,更好地帮助非洲国家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气候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在坚持发挥我国与非洲国家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的独特软实力的同时,应警惕西方的阻挠和挑拨。善于倾听非洲国家的利益关切,为非洲文明的复兴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8.
巴西和非洲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和种族血缘奠定了巴非关系发展的基础.巴西独立后长期优先发展同美洲和欧洲国家的关系,非洲在其外交战略中处于次要地位.从20世纪70年代起,巴西逐步就对非政策作出调整,尤其是近年来,将优先发展与非洲国家友好合作关系作为其外交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巴西和非洲的政治、经济关系全面提升,进入历史上最密切时期.巴西在对非合作中十分注意策略,有其独特之处,受到世界舆论的好评和非洲国家的欢迎,值得我国分析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今年5月24-25日,第二届印度一非洲论坛峰会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举行。印度总理曼莫汉·辛格、非洲15个国家的领导人或代表以及非洲联盟委员会主席让·平等出席会议。会议达成了广泛共识,取得了多项成果,表明印度正加大对非洲的外交力度,谋求与非洲建立新型伙伴关系。  相似文献   

20.
谷名飞  黄凯越 《和平与发展》2023,(5):52-74+174-175
法国总统马克龙在2023年2月27日访非前夕,就其非洲政策发表重要讲话。这与2022年底发布的新版《法国国家战略评估报告》共同奠定了马克龙政府第二任期的对非政策基调,意味着酝酿两年之久的“新非洲政策”正式出炉。该政策意图改善法国形象、拉拢非洲国家、平衡非西方国家影响力,具体表现为:法国将减少对非洲的干预;在军事、经济等方面赋予非洲国家更多自主权;加速归还非洲国家艺术品;推进与北非大国阿尔及利亚的和解进程。在这一过程中,法国对非“让利”是基本主线,战略收缩是整体选择,外交多边化是长期趋势。总体而言,马克龙政府的“新非洲政策”存在一定的进步意义,有助于推动法非关系的正常化发展,但法国相对实力的衰落使得其政策的有效性大打折扣,而法非关系中尚未解决的众多历史遗留问题也将严重影响法国在非洲的战略信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