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苏联的兴亡是20世纪人类历史上影响至巨的大事件,它直接改变了世界地缘政治和国际关系的大格局。如今,苏联的兴亡史、苏联解体的经验教训及其后果,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理论工作者研究社会主义前景和实践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
中文版前言 阎明复 苏联的兴亡是20世纪人类历史上影响至巨的大事件,它直接改变了世界地缘政治和国际关系的大格局。如今,苏联的兴亡史、苏联解体的经验教训及其后果,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理论工作者研究社会主义前景和实践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3.
必须高度关注人心向背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必须高度关注党与群众的关系问题、人心向背问题”,这是江泽民同志在领导全党推进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向全党提出的一个严肃政治课题。认真学习江泽民关于人心向背问题的论述,对于全党深入理解十六大精神,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更好地团结和带领全国人民完成党在新世纪的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一、人心向背是决定政党政权兴亡的根本因素江泽民同志指出:“人心向背,是决定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兴亡的根本性因素。”这是江泽民同志在总结人类历史中大国兴亡、政党兴衰规律的基础上,着眼于推进新时期党的建设,着眼于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而提出来的,体现了对人  相似文献   

4.
勃列日涅夫时期是苏联历史中较为稳定与繁荣的时期,但在这种表象之后,也隐含着暗流与危机.随着对苏联研究的逐步深入,勃列日涅夫时期在苏联解体中的影响也逐步被人们所重视.苏联在勃列日涅夫主政时期未能逃脱斯大林体制的影响,从而使苏联指导理论持续教条化,政治人物特权化,并由此造成了体制运作的最终僵化集权.本文拟从理论、人物、制度三个视角,对勃列日涅夫时期在苏联解体中所发挥的影响进行较为深入的考察,以期完整、系统的了解苏联解体历史,总结经验教训,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提供理论借鉴与现实指导,更好的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5.
《苏联兴亡通鉴》把苏联兴亡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给出了10个方面的深刻总结,既包括成功经验,也涵盖失败教训。苏联崩溃的根本原因在于苏联社会长期的过"左"的路线和过度集权的党政领导体制同社会主义社会要求大力发展生产力、发展自由民主与法治的矛盾,党政官僚特权集团同人民大众的矛盾,大俄罗斯主义势力同各族人民的矛盾。苏联历届领导人对此认识不到,更无法妥善加以解决,终于酿成全面危机,导致亡党、亡国和亡制。把苏联崩溃这样重大历史事变,归结为个人错误是可悲的难心史观。苏联的失败并不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失败,而是坚持教条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灾难。苏联不是毁于改革,而是毁于拒不进行改革。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与时俱进、变革创新的社会,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复兴发展的历史必由之路。高放教授总结历史教训,研究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经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胜利前景充满信心、矢志不渝。  相似文献   

6.
根据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暴露出来的问题,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了突破苏联模式、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根本问题。在《论十大关系》写作过程中,毛泽东对我国国情进行了一次系统深入的调查研究,以系统辩证法的独特方式抓住和论述了影响全局的十大关系。《论十大关系》从社会主义建设辩证法的高度提出了重点论与两点论和谐结合的对立统一论,为突破苏联僵化模式、建立中国新型体制奠定了方法论基础。《论十大关系》提出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的社会主义建设基本方针,力图开创富有生机和活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  相似文献   

7.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苏联模式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苏联模式的关系问题上,"一致论"和"突破论"提出了迥然不同甚至对立的观点,分别强调二者的相同、相异,双方争论的焦点集中在对苏联模式和苏联剧变的看法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根本性质和基本制度、思想路线和主要经验、具体制度和体制模式等方面对苏联模式有重大突破和创新,但不是对苏联模式的全面否定.我们应结合历史和现实条件.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历史地、辩证地理解二者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理论与当代》2009,(9):57-57
徐元宫在7月6日的《学习时报》上撰文指出:众所周知,无论是中国革命还是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都深受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影响。改革开放后,我们开始了对苏联模式的调整和改革,而这种改革首先是建立在对苏联模式的深刻反思的基础之上的。中国的社会主义与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存在着紧密联系,因此今天我们在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时候,理应深入考察和研究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然而,遗憾的是,  相似文献   

9.
苏联模式社会主义探析宋士昌苏联解体后,对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研究一直是理论界的一个热点问题。如何认识苏联模式社会主义及其有关问题,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本文试图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苏联模式社会主义与苏联社会主义的历史沿革,苏联模式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0.
我们党选择苏联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是当时不可逾越的一系列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和中国社会现代化启动进程的必然结果,也是对既能实现现代化的启动又能保障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现代化模式的大胆探索和勇敢实践.这一现代化模式在真正实现中国现代化的启动,为中国的不断现代化奠定了坚实基础的同时,也留下了许多值得深入探索和实践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1.
民生问题是直接影响乃至决定着国家发展进步与政权兴亡的根本问题,关注民生,是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体现.关注民生,推进和谐社会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长期历史任务.  相似文献   

12.
建设社会主义是前无古人的崭新事业,是一个长期的探索过程.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初期,在计划经济指导下实现了工业化,使当时的苏维埃政权得以巩固.随着高度集中的中央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日益显露,苏联领导人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但由于都未能从僵化的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转轨这一根本问题着手,违背了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这是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论1953年修正税制问题的由来及其历史实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53年的修正税制问题是建国初期的一个重大历史事件.在毛泽东对新税制的三次批评中主要涉及了两个相互关联的问题,一是新中国的党政关系走向,一是中国的社会主义过渡问题.通过对新税制的多次批评,中国共产党基本上放弃了建国前后对社会主义过渡问题的理论设想,在党政关系模式和社会发展道路上加快了向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历史靠拢.  相似文献   

14.
八大前后,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成员开始了寻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最初探索.在探索过程中,毛泽东带头提出了六个新论点,刘少奇在八大政治报告及其它重要谈话中提出了引人注目的新三论,周恩来提出了和平发展新时期论、苏联模式三大弊端论等七个闪光论点,陈云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提出了富于创新意义的三个新论点,邓小平深入系统地论及了政治改革、扩大民主的问题.所有这些都是邓小平理论的思想源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胚芽.  相似文献   

15.
在毛泽东漫长的社会主义建设探索过程中,对如何分配劳动力资源,提出了一系列独到的见解.他首先充分认识到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劳动力资源的动员与组织问题,然后对劳动力资源的分配,提出了分配上的顺序优先原则和平衡原则.毛泽东对劳动力资源问题的探索,一方面是对其革命战争年代"群众运动"经验的继承.另一方面又是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总结.正确把握毛泽东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劳动力资源问题的探索,总结其经验教训,无疑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对“苏联模式”的全面突破.具体表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再“以阶级斗争为纲”,而是把工作重心转移到了经济建设上来;它立足于基本国情,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它坚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以扩大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实行决策民主化、科学化.所有这些,构成了对“苏联模式”的全面突破.  相似文献   

17.
张泽宇 《党史文苑》2011,(6):48-50,58
苏共二十大揭露了苏联斯大林时代各个方面的错误,对内政外交政策进行重大调整,对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产生很大影响。中国领导人也反思苏联的问题,开始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道路,在政治、经济等方面进行一系列调整。但是,由于没有从根本上摆脱苏联模式的影响,在建设中也犯了一些错误,如盲目赶超、阶级斗争扩大化等,给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世纪桥》2017,(9)
苏联作为拥有100多个民族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民族问题一直是其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关键性问题。民族问题是几个世纪以来沙皇俄国不断向外侵略扩张留给苏联的历史遗留问题,同时苏联时期不正确的政治经济政策、民族政策和民族理论以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干涉等又使苏联的民族问题更加尖锐,最终民族分裂,苏联解体。且苏联后期背离社会主义、放弃共产党的领导也是民族矛盾激化,最终导致苏联解体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前半叶,社会主义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在世界范围内风起云涌,社会主义制度以其在占世界人口三分之一的国度里所取得的伟大胜利而震惊了世界;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相继发生了制度性解体,纷纷放弃社会主义制度,转而投向资本主义制度的怀抱,使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巨大挫折,再次震惊了世界。这种沧桑巨变,在世人面前尖锐地提出了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问题。晚年的胡绳对这个重大问题作了深入思考,提出了一些对我们今天正确认识社会主义仍然很有启发意义的思想观点。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国际经贸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对象为前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国际经贸的发展规律,创建于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研究了国际贸易的产生和发展,对资本主义社会国际经贸进行深入的研究,提出国际经贸的范畴,揭示了资本主义国际贸易的发展规律.列宁对社会主义苏联对外经贸关系和理论做出可贵的探索.中国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决策高层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国际经贸理论的基础上,创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际经贸理论,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际经贸理论.马克思主义国际经贸理论在创建和发展中,确立了优于西方国际经贸理论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