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海关缉私警察文化建设是海关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海关缉私局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海关缉私局建设.以及海关缉私警察队伍建设的需要。为此,我局根据《海关文化建设纲要(试行)》精神,紧扣缉私警察文化的基本内涵,结合我局实际情况,明确开展缉私警察文化建设必须把握六个方面的重点。  相似文献   

2.
全国缉私警察于1999年组建,实行海关总署和公安部双重垂直领导,以海关总署领导为主的体制。缉私警察是一支对涉税走私犯罪案件,以及发生在海关监管区内的非涉税走私犯罪案件依法进行侦查、拘留、执行逮捕和预审的专职刑警队伍。缉私警察的组建,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定,是我国缉私体制的重大改革。缉私警察的组建,为缉私队伍注入了强大的生命力,从根本上改变了原来存在的打击走私犯罪手段不足和刑事处罚软弱无力的状况。如何更好地发挥缉私警察在打击走私犯罪中的职能作用,提高办案能力和办案质量,对刚组建一年的缉私警察来…  相似文献   

3.
职业精神过时了吗? 这个时代的职场充斥着竞争、成功学、名利、多元化、个性各种符号,职业精神这一符号似乎已经渐渐被冲淡,31.75%的被调查者已经很久没有关注过职业精神这一话题,48.25%的被调查者感觉最近一年自己都没有碰到过让人感动的职业精神的榜样、故事。但从另一组调查数据中却可以看到,透过职场的浮躁表象,职业精神被再次证明是不会消失的职业指针——68.25%的被调查者在最近关注过职业精神,51.75%的人在最近一年内被职业精神的榜样、故事所感动过,62.28%的人认为现在谈职业精神并不过时(见图1)。  相似文献   

4.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释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的丰富内涵,为新时代教师群体提供了重要的价值引领。高中思政课教师要顺势而为,聚焦发展学生思政学科核心素养,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从政治使命、道德人格、专业能力、职业素质、仁爱情怀和格局视野六个层面,不断提升自身职业素养,争做思政“大先生”,把思政课办得越来越好。  相似文献   

5.
人民警察的职业精神在推进警队职业化建设,凝聚警队智慧与力量,提升战斗力,塑造形象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尤需沿着职业化建设的方向,全力拓展职业精神浸润的领域,改进职业精神培育的方式,用职业精神占领警察精神生活高地,使警察职业精神真正起到社会道德引领、公安工作导航、警察行为标杆和公众评价基准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公务员的职业精神是公务员精神的核心组成部分。当代美国公务员职业精神的基本内容包括高效服务、清正廉洁、追求卓越和乐善好施四个方面。借鉴美国公务员的职业精神,培育我国的公务员精神,必须重视制度建设、构建行政文化和在实践中创新。  相似文献   

7.
依法治警是搞好当前缉私警察队伍建设的关键所在。从缉私警察执法实践的角度看,坚持依法治警,必须致力于做到以下几点:一、树立法治意识,坚持法律至上;严格依照法定程序办案首先,我们必须明确“依法治警”中的“法”的内涵。依法治警中的“法”是体现国家和人民整体意志的,不是长官意志、个人意志、少数利益集团的意志。对依法治警的“法”不能仅停留在法律具体条文规定的理解上,还应包括法律的一般原则以及立法目的,另外,还应涵盖法律条文背后所隐含的法律精神、法律价值,否则就是对法律的机械理解而不利于法治。其次,在执法实…  相似文献   

8.
江畅 《长江论坛》2023,(3):5-15+2
人类精神从最初孕育到今天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进化过程,可以划分为万物有灵、图腾崇拜、精神崛起、精神专制、精神畸变、精神重建等六个阶段。人类精神既包括社会精神也包括个人精神;社会精神与个体精神的进化是紧紧缠绕在一起的;人类精神进化是社会精神与个人精神相互生成、相互制约的交互作用过程。人类精神与人类文明有着深刻的内在关联,而“文明”是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人类文明是全方位的、整体性的,体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精神是其中的灵魂和内核。然而,在人类文明的进化过程中,社会治理者对待精神的态度迥然有异,导致人类精神历尽坎坷。今天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必须重建人类精神,创造人类精神文明新形态。  相似文献   

9.
党的群众路线在本质上与西柏坡精神一脉相承。西柏坡精神是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活动的营养剂和动力来源,从“四种情绪”到“四种危险”的科学预警,从“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到“为民务实清廉”的深刻内涵,从“六条规定”到‘叭项规定”的制度保障,都体现着二者一脉相承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公务员精神作为多种品质的精神共同体和价值体,在传承民族精神与升华时代精神中构建着自己的特质,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深刻理解和把握公务员精神具体内涵,积极探索培育和弘扬公务员精神的有效途径,是建设服务型政府,提高公共治理水平的需要,也是实现其职业意识觉醒、升华其人文精神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中国民政》2011,(10):50-50
山东省汶上县民政局局长路福运认为,民政干部职业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民政事业的发展,新时期民政干部应具备以下八种职业素质:职业情感。民政工作者要深怀爱民之心,对民政对象、民政事业充满感情。在工作中做到平等对待每一个民政对象,尊重、理解、关心他们,想他们所想,急他们所急,帮他们所需,替他们分忧解愁。职业精神。民政工作者开展工作时应具备以下四种状态和境界:一是崇尚淡泊名利,无私奉献;二是崇尚知难而进,一往无前;三是崇尚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四是崇尚艰苦奋斗,勤俭兴业。职业责任。  相似文献   

12.
论职业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发展的进程表明,人类的职业生活是一个历史范畴。一般来说,所谓职业,就是人们由于社会分工和生产内部的劳动分工,而长期从事的具有专门业务和特定职责,并长此以往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社会活动。人们在一定的职业生活中能动地表现自己,就形成了一定的职业精神。  相似文献   

13.
郭国坚 《人民论坛》2014,(6):105-107
法学教育机构作为法律职业的看门人,控制着法律服务的产出和质量,在市场机制作用下,中国律师业呈现出分布不均衡,律师业务向中高收入阶层和大中型机构集中,高端和基层法律人才培养不足,法律职业公共精神弱化等问题。文章探索了市场机制下中国法学教育在法律职业主义建构中的角色和功能。  相似文献   

14.
缉私警察通过切实履行行政执法和刑事执法两种职能,以打促税,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和社会经济秩序,使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得到实质性的保证;同时要将缉私工作融于海关整体业务之中,并与保障社会经济的稳定和发展结合起来,既维护法律尊严,又体现人文关怀,努力建设一支专业型、智能型的海关缉私警察纪律部队。  相似文献   

15.
现代职业精神不仅是智慧的,而且是道德的,且道德的要求是基础。智慧体现在对专业知识的追求、专业技能的培养上,而职业道德则是根据各职业的不同特点,该职业对于社会的义务及在公共道德基础上形成的有别于其他职业的原则、规则和美德,即米尔恩所说的“特殊道路”。  相似文献   

16.
忠诚、为民、公正、廉洁是对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的典型概括,而忠诚则是警察职业精神的灵魂,是践行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根基。本文通过归纳当代社会赋予忠诚的时代内涵,剖析忠诚的不同层次,进而从更广泛的视野揭示忠诚对于警察职业精神的核心意义,从警察践行忠诚承诺的基本理念和培育途径等方面,积极探索对警察核心价值观教育和警察职业精神,为促进警察队伍的职业化建设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7.
培养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精神主要基于三个方面的迫切需要:一是新闻工作者自身发展的需要,二是满足受众求知欲、求真心理和惩恶扬善的需要,三是传媒提高竞争力的需要。当前新闻工作者职业精神缺失的现象比较突出,原因主要是:传媒经营方向的错位,媒体竞争还不够充分,某些新闻工作者本身素质较低。培养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精神应从四个方面入手:强化新闻职业道德教育,完善奖惩机制,严格自律,建立强有力的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8.
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在良好人文修养和高超职业技能结合下形成的一种精神理念。它既体现为工匠的气质,又体现为产品的品质。就其价值内涵而言,包括工匠对职业的热爱与专注、工作中一丝不苟的态度与精益求精的精神、具有品牌意识、勇于创新以及对"道技合一"境界的追求。挖掘古代工匠精神的价值内涵,对重塑工匠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将人的精神动力构成要素分为认知动力、情感动力和意志动力的传统."三分法",遮蔽了人的其他重要精神动力要素.深入考察可以发现,人的精神动力是由信仰动力、事业动力、道德动力、认知动力、情感动力和意志动力等六种要素构成的,具有多元性特征.在人的精神动力系统中,各种精神动力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相似文献   

20.
《精神文明导刊》2009,(5):10-16
一、职业精神及其基本特征 社会发展的进程表明,人类的职业生活是一个历史的范畴。一般的说,所谓职业,就是人们由于社会分工和生产内部的劳动分工,而长期从事的具有专门业务和特定职责,并以此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社会活动。所谓职业道德,就是同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道德准则、规范的总和;从事某种特定职业的人们,由于有着共同的劳动方式,经受着共同的职业训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