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一、企业文化的起源与回顾谈到企业文化,要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日美企业的较量。那时,在美国大力支持和帮助下而迅速崛起的日本,开始与美国在全球市场上展开了竞争。受当时世界环境(如中东石油危机)和美国国内政治、经济的影响,以及日本企业在管理、技术等方面后发优势的影响,美国的企业在电器市场上几乎全部失守,具有传统优势的汽车市场也丧失了近  相似文献   

2.
二战后,日本经济的迅速崛起,很大一部分原因得益于其出色的企业教育。在其“以人为本”的企业哲学的指引下,秉承“和谐高于一切”的企业作风,日本企业造就了一批对企业忠诚的“企业人”,为日后经济的腾飞作了人才储备。通过对日本企业教育实践的分析可知,思想政治教育对经济发展是直接的、内在的,而非外在的和间接的。认识到这一点。有助于我们从根本上改变思想政治教育是“空对空”的观念,更好地重视企业思想政治教育,有效地解决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问题。  相似文献   

3.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自我意识所构成的精神文化,它同时也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某种意义上讲,社会文化构成了企业文化的文化环境,企业文化也被称之为社会文化的亚文化,因而它既具有自身的特点,同时也具有社会文化和民族文化的共同特征。日本的企业文化是在日本社会文化、民族文化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在日本文化的发展进程中催生了日本的企业文化,又是日本文化的一部分,二者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4.
纵观企业发展史,“福寿”双全的企业无一不是在企业文化方面遥遥领先的。美国著名企业家托马斯·沃森强调,任何伟大而有效的组织管理形式都会湮灭,只有精神才是不灭的光芒。他在这里所说的“精神”,其实就是文化。真正优秀的企业文化一旦形成,就会构筑企业隐性的根基,并显示极强的文化力量。中国海尔、联想、方正等民族企业的崛起也说明:文化力是获得经济效益和经济增长的最有效的途径,是企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之泉和智慧之源。  相似文献   

5.
赵锋 《中国保安》2020,(1):80-81
一个行业、一个企业的发展壮大,需要企业文化的支撑和引领。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日本企业重视和依托企业目标、宗旨、信念和人的价值观等软性的、人文的因素融入企业发展,使日本经济迅速崛起,令世人瞩目。1984年海尔公司在国内率先提出企业文化先行、企业理念先行,成为我国企业文化发展的引领者。  相似文献   

6.
20世纪七八十年代,日本经济在二战的废墟上获得了飞速发展,美国一些经济学家通过对日本企业管理实践的研究,提出了“企业文化理论”。该理论认为企业中有“文化”,“文化”中存在“力量”,“文化力”不但能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竞争力,而且还能驱动“经济力”。这个理论的发现在国际企业界引发了一场根本性的革命。国内外众多企业纷纷从自身生存与发展的战略高度,提出了建设先进企业文化的新构想。当我们透过滚滚热浪,对企业文化建设进行冷静审视和思考的时候,就会发现在成功的个案背后,无不是“个性文化”在熠熠闪光。比如,宁波雅格尔、青岛…  相似文献   

7.
金姝 《长白学刊》2000,(3):39-39,72
二战结束50年来,日本经济几乎是在废墟上崛起,为世人所瞩目。据统计,日本1996年度国内生产总值为503.0682万亿日元,比英法德三国国内生产总值之和还多,占世界16%,成为世界上继美国之后第二大经济强国。战后日本经济之所以如此迅速发展,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重视对科技的研究与开发是推动日本国民经济现代化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研究与交流》2004,(3):41-42
批判一:跟风“舶来品”。企业文化的兴起在20世纪80年代,源于美国,根在日本。理论家们在总结我国企业的问题时认为我国没有企业文化这个东西,美国、日本的企业为什么这样发达,是因为企业文化发达。于是,我们的许多企业没有消化“舶来品”,开始建设企业文化,你外国有企业文化,我已有,好象没有企业文化这个企业就不先进。实际上没有从理性的高度去精心建设企业文化,完全成了一种”时髦”的象征。  相似文献   

9.
何晓松 《湖湘论坛》2009,22(1):124-126
美国霸权在20世纪80年代受到日本崛起的挑战,美国对日本施加经济政治压力,要日本开放市场,并承担更多的军事责任。外压在日本引发一次战后最深刻的变革,选举制度由中选区制过渡到小选区制,政党制度走向两党制。  相似文献   

10.
我国现代物流业是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而崛起的新兴产业,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现代物流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现代物流企业间的竞争,是科学技术和经济实力的竞争,更是企业文化力的较量。物流企业文化建设对于物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因此,必须重视和加强现代物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1.
雷鸣  项松 《求索》2010,(11):80-82
日本是一个四面环海的国家,其独特的地理位置,生成了日本浓郁的富有杂糅特性的岛国文化。这种文化的杂糅就是日本长期以来对外来文化的学习、模仿与吸收。日本文化在其自然的演化过程中,自弥生时代的农耕文化,就不断被诸多非本土文化所渗透。从其文化的形成历程看,日本文化对非本土文化的借鉴与吸收,促成了日本文化的三次历史转型:大化革新前后对中国儒家文化及隋唐文化的吸收;明治维新时期对西方民主科学文化的引介与创新;1945年"二战"后,借鉴并吸收美国先进的政治及经济管理文化。经过三次质的转型,日本文化成就了日本在世界上无可争议的经济大国地位。而今,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成为时代主题,民族间的文化交流,也将随着国家间的经济交往而不断强化。  相似文献   

12.
中日两国古文化有很大相似性,日本文化在很大程度上是在引进中国儒学文化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但是由于内核与外缘文化差异导致的对儒学理解与运用结果的不同以及自我意识、吸收外来文化的能力与适应世界形势能力的差异,造成了中日两国在近代面对"西方冲击"时做出了不同的反应.日本把握住了世界发展大势而迅速崛起为世界经济强国,而中国却至今仍未完成全面现代化的使命.面对当今全球化浪潮的冲击,如何把握这次契机,实现文化的现代化转型,使之为现代化的政治经济服务,实现中国文明的复兴,将是一个重大的课题.  相似文献   

13.
为了学习借鉴韩国、日本企业转型升级发展的成功经验,2008年7月16日至26日“浙江省中小企业学习考察代表团”,参加了浙江省与全罗南道缔结友好关系+周年庆典活动,并顺道赴韩国、日本进行了学习考察。考察期间,我们先后与所到之处的政府和企业家进行交流,现场参观企业。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在国际竞争激烈、本地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韩国和日本经济之所以能够迅速崛起,与两国中小企业的蓬勃发展密不可分。更加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在发展过程中,两国中小企业也曾经历过由于模仿假冒、长期从事低层次产业而导致的产品信誉过低、企业利润过薄等阵痛,但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在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比较研究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解析经济文化和经济文化循环圈的各自内涵,运用经济文化循环圈的理论,对铁路经济文化现状进行剖析,提出构建适合铁路高速发展需要的经济文化循环圈的基本思路和框架,意在将铁路运输中特别是客运工作中由企业文化唱"独角戏"的文化结构转变为商业文化、消费文化与企业文化相融合的新型铁路经济文化格局,全面打造与高速铁路时代相适应的和谐发展、科学发展、持续发展的软环境。  相似文献   

15.
日本作为东瀛岛国,直到19世纪中叶还师法中国,沉睡在“锁国”梦中。但是,在“明治维新”后的短短一个世纪里,它竟崛起为世界瞩目的经济强国,能够和那些发达的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并驾齐驱,甚至让号称世界霸主的美国正目以视,回过头来学习日本的管理、学习日本的文化。日本人修成了什么正果?掌握了什么法宝?仅用一百年的时间走完了欧美各国花费二、三百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走完的路。我们认为,日本明治天皇以后所构建的资产阶级新政权学习欧洲资本主义国家,实行“开国进取”的开放政策,促使传统思想文化与西方思想文化的不断融合是近…  相似文献   

16.
刘红文  谷建斌 《西部社会》2002,(9):39-39,45
我国正式加入WTO后,鉴于目前美国、西欧和日本经济增长速度持续下降,中国高速增长的经济和巨大的消费市场,必然会吸引更多的西方企业到中国谋求发展,中国企业的专业人才将成为首先争夺的资源。企业专业人才作为经营管理、生产工艺、行业技能或市场营销等方面有一技之长的人员,在企业运营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今天讨论“中部崛起与文化武汉”这个话题。就是要研究文化如何成为中部崛起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成为中部经济运作方式与条件的重要因素。塞缪尔-亨廷顿主编的《文化的重要作用》一书中,讲了一个“繁荣不起来怨牛不好”的故事。生动有趣地告诉我们,文化是如何影响人们经济行为乃至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也揭示了文化是如何成为一个地区经济运作与条件的重要因素的。  相似文献   

18.
日资企业由于受日本文化影响,形成了一套相对于欧美企业、国有企业、民营企业而独立的、具有自身特色的管理体系,尤其是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如终身雇佣制、年功序制、内部培养机制等方面都具有独特的管理模式。但这些独有的管理模式就目前中国人力资源市场环境来讲,却面临着来自欧美企业、民营企业对于人才的竞争与挑战。  相似文献   

19.
中部崛起背景下新农村“文化经济”形态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部崛起的关键在于农村的崛起。从文化经济理论视角看,随着世界文化经济时代来临,中部以其优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和农业资源,具有发展农村文化经济的后发优势。构建新农村文化经济形态,实现中部传统农业经济向新农村文化经济形态转变,是促进中部崛起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企业管理模式跟文化有关,做这些改变,需要文化、理念的改变与之适应,在这个过程中会出差错。但是这种差错是可以理解的,任何经济体也好、企业模式也好,运行太久一定是会出问题的。这可以看作是日本经济、日本企业调整、突破的契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