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后小康时代"的内涵意蕴并不仅是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的历史发展的"前瞻性"概括,而且是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所遗留的问题与难题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的"反思性"展望。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进程中,"文化治理"中的"文化"不仅充当着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主体",也是"治理"的客体,"治理"与"文化"共同构成了"文化治理"的逻辑起点。在"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中,"文化治理"通过一种嵌入式治理的方式内在于政治建设、经济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之中,通过文化软实力的内在驱动作用,推进着"后小康时代"的现代化事业。  相似文献   

2.
新的时代催动着现代化理论的发展,将中国现代化进程不断推向前进。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社会主义现代化成为中华民族的一项伟大工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正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化战略目标与现代化客观要求的结合,表现了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鲜明特点;中国实现现代化的伟大创造,是对世界现代化理论和进程的的一大贡献。  相似文献   

3.
世界现代化进程迄今已经历三次大推进的浪潮,先后有三批国家被卷入其中。其中,只有第一批国家的现代化属于地道的内源型现代化,它是西欧社会独特历史条件下的产物。第二批国家实现现代化的条件与第一批国家已有很大的差别,它们一开始就处于一种内外交困的状态。对于第三批国家来说,现代化与社会稳定的关系问题已变得空前地棘手,因为它们的现代化不可避免地要受制于一系列“迟发效应”。面对这样一些“迟发效应”,任何一个国家要想实现在第三次现代化浪潮中的起飞,都必须在全力推进现代化的同时牢固地保持社会各方面的协调和稳定。  相似文献   

4.
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世界文明发展的主潮流和中国社会的追求目标.在世界现代化进程中,小康社会的历史方位主要体现为它是一种中国式的现代化新模式,是下中等收入国家向上中等收入国家乃至中等发达国家不断迈进的阶段,是以全面发展作为自己战略选择的一种全面开放的社会形态.  相似文献   

5.
中国共产党承担起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历史重任,是中国社会现代化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具有先进性、纯洁性的理论品格。中国共产党充分运用党组织的现代性推动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努力建造以党组织为组织实体的价值共识核心发源地的功能主体,以党组织公有属性为价值关系的社会网络,以人民实践为中心的价值生成的主体,以中国社会现代化推动世界社会现代化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发展方向,是中国历史上社会发展最重要的变革者与主导者,为推动中国社会现代化的结构、内容、功能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6.
五四运动后,中国思想界分别就“西化”与“本位文化”、“以农立国”还是“以工立国”和怎样实现现代化展开了多次争论。虽然其中观点各异主张不同,但却从总体上反映了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现代化主题,揭示了中国社会发展的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则使这一命题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充分展开,并赋予了它新的时代含义。  相似文献   

7.
"群体分化"和"共同体认同"是互联网时代展现社会变迁与社会秩序之间张力的重要社会现象。一方面,"群体分化"是互联网时代快速社会变迁的重要表现之一,反映了社会变迁过程中传统共同体的消解;另一方面,"共同体认同"又体现了互联网时代的群体凝聚和社会整合,进而成为新型社会秩序建立的重要表征。因而,在认识到群体分化现象是当前互联网时代社会变迁的必然结果的基础上,需要从包括网络共同体在内的新型共同体切入来达致新型社会秩序的寻求。  相似文献   

8.
现代国家建构,意味着在对部落、区域、宗教、族群等传统社会共同体逐渐弱化的基础上,建立新的政治共同体。但在现代国家建构的进程中,各类维系传统社会的纽带会以推进、转化、消解乃至抗拒等种种方式,与建构中的新型共同体互动激荡,使不同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加速或迟滞。因此,推进公民国家建构,塑造国民共享的文化价值体系,增进国家认同,就成为世界各国政治发展的普遍趋势。  相似文献   

9.
苏南率先实现基本现代化的目标与路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苏南在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后,已不失时机开启率先实现基本现代化的新征程.本文尝试建立起一套具有中国特色、体现江苏特点、符合苏南域情的基本现代化目标体系,同时深刻分析了苏南实现目标体系要求所面临的矛盾和问题.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科学推进基本现代化的现实路径,尤其是提出了苏南要率先构建以"发展创新型经济+建设创新型社会"为核心的创新驱动型区域发展模式的重要思路,以及苏南基本现代化"分两步走"的重要构想,并对苏南基本现代化进程进行了测度.  相似文献   

10.
社会政策是欧洲现代化进程中为降低社会风险、实现社会稳定而发展起来的,1980年代以来在社会政策改革和欧洲一体化进程中不断完善,最终形成了具有鲜明社会公正和国家干预色彩的社会政策体系。欧洲社会政策的经验对于正处在现代化、市场化快速转型的中国社会具有重要的启示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