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杨玉青 《传承》2008,(18):100-101
当世界历史从古代跨入近代,中国社会在西方殖民者炮声隆隆之后也缓慢地向近代化的轨道迈进,无论政治、经济还是文化都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国民未及作好心理准备就已涌入社会近代化的大潮。而在整个社会变迁中,妇女解放程度标志着社会进步程度及文明水准。贵州虽然偏安一隅,社会近代化进程缓慢,但妇女参与并推动了这一进程,仍是社会近代化大舞台上的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2.
路子靖 《前沿》2011,(12):131-134
交通是一个区域发展最基本的条件,决定着一个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程度。近代闽南地区传统的水路运输主要依靠木帆船,陆路依靠肩挑背负。新式交通工具轮船、汽车的出现,提高了运输效率,增加了商品流通的速度,促进贸易的发展,但它们并没有成为主导的运输方式,这使得区域内部只能保持脆弱且缓慢的联系。从中可以窥出交通近代化的艰难进程。  相似文献   

3.
晚清时期的生存危机拉开了中国军事近代化的历史帷幕,而当时德国军事力量的迅速崛起深刻地影响了这一进程.德国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军队武器装备、体制编制的近代化,培养了一批掌握近代军事思想和技术的人才,但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军事的落后局面.  相似文献   

4.
留学生是近代西学东渐的主体。留学生对“西学” 的传播,大致经历了器物层次──制度层次──精神层次三个阶段,极大地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但他们对西学的认识和传播,还存在种种局限,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国近代化的水平。  相似文献   

5.
荆蕙兰 《求索》2012,(12):57-59,110
以赵尔巽、徐世昌和锡良为代表的东北地方当局所领导的清末东北农业新政,是东北农业近代史上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一次社会改革。虽然最终不可避免地失败了,但这场新政推动了东北农业经济体系与社会结构的变迁,促使东北农产品商品化的发展与种植结构的改变,也促使东北农业向近代化转变。同时,东北地方当局因清王朝本身具有浓厚的封建性,这就必然决定了近代化进程受到制约,不可能真正把东北农业引向正常的近代化发展轨道。但是,清末东北新政在一定程度上对东北农业的早期近代化起到了不可否认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龙向阳 《求索》2007,(8):199-202
从世界体系思想来看,所有非内生型资本主义国家都有一个被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融入”的历史进程,这个进程就叫“近代化”。受近代史与近代化研究的影响,中国学界对“外交近代化”进程的存在及其概念与内涵等问题的研究一直处于争议状态。本文认为,“中国外交近代化”就是特指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化时期,从传统的“华夷秩序”体系向以国际法观念为主导的近代西欧“条约体系”转型的过程。它介于历史学、国际关系学、外交学和政治学之间。“中国外交近代化”进程始于1840年的鸦片战争,完成于1943年的开罗会议。受近代国际体系的制约,制度性的不平等是其本质特性。  相似文献   

7.
近代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性质的社会制度下的社会动荡不安,主权的非独立性,社会内部各种力量的剧烈冲突,决定了近代中国侦查的半封建半殖民地性质。近代侦查的军事色彩依然浓厚,外国列强在中国领土上行使侦查审判权,国家司法独立丧失,侦查制度出现了独立化的萌芽,并朝着近代化缓慢发展。中国古代侦查蓬勃发展的势头到近代日趋减弱,侦查技术停滞不前,侦查理论和方法的研究几乎处于空白状态。中国侦查逐渐处于落后地位,现代侦查科学终究未能从侦查职能的发源地——华夏中国的土壤中滋生出来。  相似文献   

8.
<正> 自十九世纪中叶以降,在一种特定的国际一国内环境里,中国开始卷入世界性近代化过程,前后大体经历了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三个发展阶段。有一种解释中国近代化进程的理论叫做“冲击—反应”论,认为中国社会本是一个封闭自足体系,只是受到西方冲击以后,方被动反应,勉强走上近代化历程,西方的经济、政治、军事、文化影响是中国近代化的唯一动力。这种理论是  相似文献   

9.
试析湖北经济近代化后来居上的原因朱福枝这里说的“经济近代化”,主要是指中国近代企业,包括洋务企业、民族资本企业的产生及初步发展的过程,兼及与之相关联的经济改革活动。要对湖北经济近代化的进程作出估计,可与沿海城市上海作一比较。上海和武汉作为中国近代两座...  相似文献   

10.
清末军事工业是中国工业近代化的开端。由于特殊的社会历史条件,清末军事工业具有特殊的资本主义性质和特点,对当时的封建生产关系造成了重大冲击,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论近代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文化冲突与价值演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代中国社会变迁的一个主要方面是城市的近代化。虽然租界的建立、工商业的发展、人口的集中等因素导致了近代城市在物质设施、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诸方面出现了不同于乡村的变化,形成了一批新兴工商业城市。然而从整体来看,城市近代化的步伐不仅是不同步的和不平衡的;而且在城市近代化的内容方面,也呈现出了双重性特征。这些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国近代城市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从传统的会馆到近代的商会,商业组织也经历了一个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近代化过程.在中国近代化过程中,政府和两者的互动关系也是时代的一个缩影.本文希望通过对这个问题的探讨,反映中国近代时期的真实历史,并探讨其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3.
传统时期的中国和日本拥有相同的法文化传统,其近代的法制改革启动之时的社会背景极其相似,但两国的法制近代化却经历了不同的发展过程,呈现出不同的法制近代化水平。其间的原因耐人寻味,其中不可忽视的是近代时期两国对于外来法文化的太度上的不同,也是这种差异的重要原因。突出表现在两国对于外来法文化的作用、本国法文化与外来法文化进程有所不同的意识形态上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中国近代职业教育萌芽于洋务运动时期。张之洞是洋务派的重要代表,也是中国近代著名教育家。在封建传统教育一统天下的情况下,他却能对培养职业技能专门人才的重要性予以高度的认识,并且亲身实践,兴办了大量的各种门类的新式学堂以培养应用型人才。张之洞在中国近代职业教育的发端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且推动了中国教育近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5.
民国时期云南茶商号日益兴盛,茶商成为云南茶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茶商的经营活动本质地反映了近代云南商品经济的发展历程、发展程度、发展方式.也是透视云南近代化的一个窗口.茶商改变传统经营方式实行产供销协作的经营方式、创新茶叶产品形态、树立产品品牌、致力于国际化经营的经营特点,体现了云南茶业经济在向近代化转型中的特征.  相似文献   

16.
龙门书院是清代同光年间上海一所著名的书院,它设立之后培养了一大批经世致用的人才,在中国早期近代化进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晚清著名学者刘熙载担任这所书院的山长长达14年之久,他的通变务实的思想符合了龙门书院的办学宗旨,更顺应了当时的时代要求,成为中国近代化的先驱.  相似文献   

17.
刘建林 《台声》2013,(12):62-63
在台湾的近代史上,有一个功绩显赫、对爱情忠贞不二的传奇人物。他以事业的拼搏回报生活。可以说,台湾的近代化过程就是从他治理台湾开始的。他奏准建闽台水陆电线,用西方的技术在安平、旗后等地建设了新式的炮台。他购买洋炮和军火机械,筹建了军装局、火药局,大力提倡购买铁甲船,迈开了军事近代化的步伐。他的到来,开启了台湾地区的近代化进程。他就是台湾近代化的首倡者沈葆桢。  相似文献   

18.
19世纪中国传统社会价值观念的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管伟 《青年论坛》2004,(5):134-135
19世纪五六十年代 ,在西方资本主义价值观念的冲击和感染下 ,传统的社会价值观念开始初步萌现了近代化的趋向。传统的“重义理 ,轻艺事”的突破 ,传统义利观的近代诠释 ,重商思想的发展 ,都昭示了一种全新的、具有近代化气息的价值观念正在孕育之中。  相似文献   

19.
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中一次重大事件,它曾给中国社会造成某些弊端,也曾有过不光彩的一面,然而它毕竟为近代中国带来了许多新东西,在诸多方面使中国社会前进了一步;它在近代历史中首先为中国人学习西方科技、文化知识打开了国门,在客观上促使中国走出迈向近代化的步伐,它的客观效应不可低估。当前,我国正值建设有中国  相似文献   

20.
北洋政府统治时期是中国法制近代化的又一个阶段,以《暂行新刑律》为代表的刑法典即为当时刑事立法走向近代化过程的缩影.《暂行新刑律》的修订过程中,既有近代的法制原则与制度被进一步的吸收和确立,又有传统的封建礼教纲常的恢复与强化,传统的"礼"与近代的"法"在刑事立法中的交替与反复刻画出北洋时期乃至整个近代中国刑事立法发展的一个基本脉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