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事天地》2011,(1):9-9
最近,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批准通过了《青年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细则》,“青年千人计划”正式启动实施,计划分5年引进2000名左右优秀海外青年人才,每年引进400名左右。  相似文献   

2.
"千人计划"是"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实施为高校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千人计划"中引进的海外高层次人才表现出以下特点:年龄层次偏高;学科分布以理工科为主,人文社科类相对不足;地缘上以美国高校和科研院所为主;非华裔高层次人才极少。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完善人才发现机制和评价机制,促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的年轻化进程;形成大视野,以人才的多国化推进"涵养"多样文化的队伍文化建设;依托学科建设,推动"内涵式"人才引进的进程。  相似文献   

3.
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去年春天.我省全面启动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百人计划”——1月8日,省委常委会专门听取全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会议精神的汇报,部署人才引进工作;5月22日,省委常委会讨论通过了我省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实施办法、若干规定和工作细则;随后,全省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会议、全省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建设暨深入推进“百人计划”实施工作会议相继召开。  相似文献   

4.
李源潮:加强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建设 李源潮近日为中科院干部和专家作人才工作报告.介绍我国培养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的情况。他说.国内高层次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主体力量.国家将出台实施国内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特殊支持计划,重点支持国家科技发展和产业发展急需紧缺的创新创业人才、高层次领军型人才和青年拔尖人才.特别是在一线担重任的创新创业骨干人才.形成与“千人计划”相互衔接、  相似文献   

5.
《人事天地》2011,(5):8-8
近日,《深圳市委市政府关于实施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孔雀计划”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以及5个配套文件正式颁布实施,纳入“孔雀计划”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可享受80万至150万元的奖励补贴及居留和出入境、  相似文献   

6.
10月16日,由省委组织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主办的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百人计划”推介会,在武汉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此次推介会旨在借助“华创会”的品牌优势.向海外华侨、海外学人重点宣传湖北省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百人计划”的有关政策,为我省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留学生创业同与海外高层次人才开展交流、合作提供平台。  相似文献   

7.
《人事天地》2015,(3):60
近日,中组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外国专家局印发《关于为外籍高层次人才来华提供签证及居留便利备案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将"回国(来华)定居工作专家项目""北京市海外人才聚集工程"等55项省部级以上开展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纳入第一批全国重点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备案。今后,由上述计划引进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和家属,均可办理人才签证、居留和来华定居专家等手续,享  相似文献   

8.
《人事天地》2011,(8):17-18
一、坚持解放思想。围绕重点领域发展大力引进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 一是围绕战略部署“重点”引才。始终把人才引进工作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等重大战略结合起来,重点引进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城市规划建设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方面博士300多人,高级以上职称人员近200人,国家“千人计划”专家2名。二是采取灵活方式“柔性”引才。  相似文献   

9.
《人事天地》2011,(6):8-8
近日,苏州市在江苏省率先出台《高层次人才享受社会保险有关待遇的实施细则》,首次明确了几类高层次人才在养老、医疗保险等方面的待遇。《高层次人才享受社会保险有关待遇的实施细则》所适用的对象包括五类在职人员,分别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千人计划、省高层次创新创业计划人才;苏州杰出人才奖及提名奖、创新创业市长奖获得者;姑苏人才计划资助的创新创业领军人才、文化产业领军人才、教育名家、卫生领军人才和旅游领军人才;其他有突出贡献的人才。  相似文献   

10.
本刊讯 10月22日,我省第五批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百人计划”答辩评审会在汉举行,省委常委、组织部长、省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组长贺家铁巡视评审现场。  相似文献   

11.
从原中科院地球深部重点实验室主任段郑豪包养二奶、挪用项目经费,到原北京化工大学教授陆骏学术造假,乃至我国“千人计划”入选者王志国因两篇论文造假,被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心脏病研究所关闭实验室.少数高层次人才的失德、失范、失信,屡屡挑战着公众的心理底线,直接影响着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评价。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人才强国战略的全面实施,我国各地各部门不断加大培养选拔高层次人才工作力度,实施了“长江学者”奖励计划、“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等一系列高层次人才专项工程,既有效地激励了高层次人才,又吸引了一大批海内外人才。  相似文献   

13.
新形势下我国高层次人才引进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是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促进经济结构转型、提高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金融危机导致了国际高层次人才的重新组合,为改变我国高层次人才的缺乏提供了机遇.目前,我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中存在着操作方式的运动化倾向,吸引高层次人才的载体环境、成长环境配置不到位,对人才资源整体效能关注不够等不足,极大地影响了人才价值的发挥.在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中,应该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进的成本意识与计划性,优化高层次人才的成长与发展环境,妥善处理内员与外员的利益关系.  相似文献   

14.
区外掠影     
《人事天地》2012,(7):61
广东实施人才引进倍增计划打造"智造高地"今年以来,广东省实施人才引进倍增计划,将引进经费由去年的4.2亿元扩大到8.5亿元,进一步扩大引进创新科研团队的规模和影响力,力争再用5年至10年,引进100个具有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的创新科研团队和100名领军人才,并通过继续实施"南粤百杰"工程,不断壮大广东人才队伍,支撑产业集聚发展,将广东打造成"智造高地"。近年来,广东不断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2008年以来,该省连续4年组团赴美国、加拿大、德国和西班牙等国招聘高层次人才,共吸引2.6万余名海外留学人员到  相似文献   

15.
政策合理性与政策文本中隐含的政策工具紧密关联,人才政策文件中隐含诸多引进、激励、培育、使用人才的政策工具,合理及完整的人才政策内容包含保障型、激励型、发展型、服务型、评价型五种政策工具。人才政策“需求-过程”复合分析模型将五种政策工具嵌入到“人才政策过程”之中,贯穿于人才管理的“引、用、留、育”四个环节,高度融合了“人才需求”“人才管理过程”“人才政策工具”三个要素。深圳海外高层次人才政策须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完善:优化人才政策工具组合,挖掘人才政策的功能优势;嵌入“评价型政策工具”,保障人才发展政策的实施效果;优化升级高层次人才服务,提升人才政策工具使用效能。  相似文献   

16.
《人事天地》2013,(11):I0003-I0003
正近年来,桂林市多措并举集聚高端人才。目前,全市年专利申请量近2000件,每万人拥有发明专利量居广西首位;拥有国家"千人计划"专家3名、"八桂学者"16名、自治区特聘专家9名、自治区优秀专家57名、广西"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人选23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00余名、"漓江学者"5名,如"何梁何利基金"获得者、三金药业邹节明,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获得者、电力电容器公司卢有盟,国家"十二五""863"计划主题专家组成员、"千人计划"专家周国清等。  相似文献   

17.
政策看台     
《人事天地》2008,(12):51-51
不久前,河南省有关部门明确引进高级人才待遇标准,两院院士年薪不低于20万元。河南省委组织部、省人事厅联合下发相关文件,明确下一步将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包括组建院士、高级专家咨询顾问团,以及省属高校和省级科学院所从国内外聘请100名高层次领军人才等。要求省属高校和省级科研院所抓紧落实从国内外聘请100名高层次领军人才计划;  相似文献   

18.
《人事天地》2011,(8):11-11
最近,浙江省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正式发布《浙江省高技能人才三年行动计划(2011-2013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行动计划》提出,到2013年底,全省将新增各类高技能人才30万人,高技能人才总量达到140万人;选送海外培训高技能人才300名,培养300名具有地方特色、绝技绝活的能工巧匠,从省外引进急需型高技能人才3000名,  相似文献   

19.
实施“百万基金引才工程”.构建鄂西北经济欠发达地区人才引进洼地。县财政每年拨款100万元设立引才基金.对高层次人才发放一次性安家补助。其中:博士研究生,每人补助10万元;硕士研究生,每人补助6万元。对引进的人才工资实行高套。  相似文献   

20.
进入新时代,高校高层次人才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人才评价是引导人才发展方向的“风向标”。相比一般性人才评价,高层次人才评价更为复杂。当前,高校高层次人才评价存在着诸多突出问题,评价目标和理念、参与评价的主客体、评价体系、评价实施程序及应用等方面尚需完善。故而,高层次人才评价要尊重人才成长规律、形成新的评价逻辑,进一步优化高层次人才分层分类、精准评价机制。未来,高层次人才评价要坚持“品德、能力、贡献”导向,为国家战略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在评价体系上,持续打破“五唯”,构建量化、质性以及同行评价相结合的分层分类指标体系;在参与主体上,丰富评价主体,重点完善同行专家遴选机制,提升精准评价的效度;在评价应用上落脚于以评促建,引导高层次人才质量持续发展和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