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华 《台湾研究》2011,(3):50-54
马英九上台以后,调整陈水扁执政时期不断挑衅大陆、影响美国台海利益的政策,奉行“亲美、友日、和陆”的对外政策。马英九当局的这一政策使台美在短时期内恢复战略互信,双方实质关系进一步提升,但对大陆、美国和台湾三者关系产生了复杂影响。本文拟分析和探讨马英九当局亲美政策的内容、背景因素和影响走势。  相似文献   

2.
"活路外交"是马英九当局的重要施政理念之一。在两岸关系持续改善、并建立起一定政治互信的大前提下,经过马英九当局数年来的戮力推行与落实,"活路外交"政策不仅使台湾的对外交往逐步走出陈水扁时期的困境,并为台湾的对外活动营造出了前所未有的宽松环境,甚至一向看似无解的台湾"国际参与问题"也出现了转圜的空间。2012年马英九在台湾领导人选举中连任成功,"活路外交"自然成为其续行的施  相似文献   

3.
无论从地理、地质等自然条件来看,还是从历史、法理等人文角度考察,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口’都是中国的固有领土。然而,由于美国自二战后对钓鱼岛的非法托管,尤其是美日两国在1972年的私相授受,使得钓鱼岛问题至今仍是海峡两岸与美El关系中的一个高度争议问题。几十年来,两岸四地和全球华人的保钓运动此起彼伏,两岸当局也基于各自的“一中宪法”,一再重申拥有钓鱼岛主权。自1980年代以来,日本在图谋“实际控制”钓鱼岛方面动作不断。相应地,两岸四地的许多民众和海外华人对两岸在钓鱼岛问题上开展合作的呼声也越来越高。本文拟对这种合作的可能性进行初步探讨,并对可能的障碍进行分析,旨在引起两岸学界对这个合作议题的更多关注,为维护中华民族的合法权益而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4.
马英九上台后根据台湾岛内政局和两岸关系局势的变化,一改陈水扁时期以分裂国家为目的的攻击性“烽火外交”、“金援外交”政策,提出两岸“外交休兵”,实施“活路外交”新策略,重建了台美互信,稳定了与“邦交国”的关系,前“副总统”连战参加了APEC会议以及台湾60年来首次成为WHA观察员等等利好因素均显示出马“活路外交”策略实施以来的“成果”,但“活路外交”本身的问题和隐忧仍然存在。本文主要通过分析马英九当局“活路外交”的理念与内容、目标与实质.直面“活路外交”未来发展中的障碍,预测“活路外交”策略的今后走向。  相似文献   

5.
台湾对日贸易逆差问题刍议高群服台湾与日本长期以来的贸易不平衡问题,即台湾对日贸易的巨额逆差问题一直是台湾多年来急于解决的重要经济问题之一。近年来台湾当局想方设法,解决这一问题,并采取多种措施,但收效甚微。前“经济部长”江丙坤曾无奈的表示:“要解决台日...  相似文献   

6.
王公龙 《台湾研究》2008,(5):48-53,64
近年来,随着台湾岛内政局发展和海峡两岸关系的演变,美国的亲台保守势力不断批评美国政府的对台政策,并提出改善和加强美台关系的思路和政策主张。鉴于台湾岛内已经完成了新一轮政党轮替.新任领导人马英九当选后一再表示重视发展台美关系,进入执政尾声的布什政府也有意在任期结束前提升美台关系.保守派在这一特殊时期大力鼓吹加强美台关系,有可能会对未来的美国对台政策调整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前,中日关系因钓鱼岛问题陷入僵局。中日两国在四十多年前可以搁置钓鱼岛问题,从而实现两国关系的战略性突破,四十多年后却不能如当初设想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反而搞得剑拔弩张,其中问题到底何在?日本首相安倍妄言是因为中国的“反日教育”。然而,纵观中日建交后四十年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到,正是日本在推进“政治大国”战略中的右翼取向,从各个方面侵蚀和破坏着中日政治关系发展的根基。如今,当日本国内政治生态和亚太战略环境都进入到一个历史性关口时,中日之间的各种矛盾终于集中在钓鱼岛问题上爆发出来。而安倍的政策又恰恰是利用钓鱼岛问题来实现其国内外政治目标,这使中日关系面临陷入对抗性格局的危险。  相似文献   

8.
刘国奋 《台湾研究》2009,(3):49-53,64
自2008年5月以来,马英九当局极为重视与美国的关系,通过多种方法使台美关系因陈水扁当局造成的受损状态走向恢复提升。台美双方有各自的政策目标,目前来看双方有较多交集,因而台美关系互动良好。总体而言,在过去一年多里,台美关系发展较快,但也存在一定的制约因素,某些发展趋势值得观察。  相似文献   

9.
台日经济关系在战后台湾对外经济关系中的地位仅次于对美经贸关系及后起的两岸经贸关系,日本不仅是台湾主要产业的关键技术与原材料的主要来源,更是持续对台湾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国家。台日借经贸交往建立了密切的产业分工关系,台湾诸多产业借日本技术的扶持而发展壮大,日本则借此延续了其产业竞争力。时至今日,日本在台的经济利益甚至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并对台湾的经济走向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王正阳 《南风窗》2014,(8):61-63
失焦的诉求让马英九无法准确回答,学生也在每次马英九回应之后对诉求层层加码,这使得短时间内,当局和学生之间似乎还很难找到一个可以妥协的共识。由于不满当局在推动服贸过程中的"黑箱操作",3月18日起,部分台湾大学生冲入"立法院",发动反服贸活动,试图通过占领的方式逼迫当局退回服贸,重启谈判。"反服贸"至今已经超过半个月,由于诉求的失焦和层层加码,当局和学生之间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共识进行妥协当局与学生之间的对峙似乎还一时看不到和解的希望。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美国行政当局和国会加大力度调整对台政策,不断冲撞历届政府遵守的“一个中国”政策。一些美国智库在此过程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具有台湾民进党当局“官方”背景的全球台湾研究中心尤其活跃。这家致力于提升美台关系的小型智库地位特殊,擅长运用多种组合策略介入美国涉台政策过程。中美战略竞争的强化,为全球台湾研究中心影响美国对台政策提供便利,但长远来看,该智库在对台决策过程中的作用仍将受限。  相似文献   

12.
2008年3月22日,马英九当选为台湾新一届领导人。马英九的当选不仅是因为台湾多数民众对陈水扁当政八年贪腐表现的不满与否定,同时也是对马英九执政的高度期待,期待马英九领导的执政团队能够整顿吏治还政治清明,能够抚平台湾社会因蓝绿、统独、省籍、族群的对立而引起的种种纷争与不安。马英九高票当选显示台湾社会中的族群矛盾在减弱,省籍意识在趋缓,尤其是马英九上任以后台湾社会中挑起族群与省籍矛盾的政策因素基本消失了,但不可忽视的是,民进党的族群意识还是比较强,民进党政治人物依然会炒作族群与省籍,从而使族群矛盾出现反复。因此,对国民党二度执政后台湾社会中的省籍与族群矛盾进行一次系统的梳理,对于了解马英九执政后台湾政局的发展、政党政治的动向与社会民情民意的走向颇有帮助。  相似文献   

13.
新年伊始,日本政府突然在钓鱼岛问题上高调发难,把波涛万顷的东海搅得沸沸扬扬。2009年2月26日上午,日本首相麻生太郎在国会回答民主党关于钓鱼岛受到第三国侵犯时的对策时称,钓鱼岛是日本固有领土,当然是日美安保条约适用的对象,将同美国协商把钓鱼岛问题纳入日美安保条约框架内。这是有史以来日本首相首次公开发表关于日美安保条约包括钓鱼岛的言论。  相似文献   

14.
王鸿志 《台湾研究》2013,(3):55-58,64
2013年5月20日,马英九第二任期届满周年,岛内各家民调均显示国民党的施政满意度在谷底徘徊,马英九似乎落入难以摆脱的执政泥淖。造成国民党面临执政困境的原因有多方面,其中自2011年日本福岛核电站严重泄漏事故发生后就再度发酵,2012年底以来又顺势扩大的反核四(台湾第四核能发电厂,简称核四)社会运动,对马英九当局形成了超出预期的冲击效应,甚至一度演变为当前岛内政党攻防的焦点。本文将结合反核四社会运动的发展历程,尝试探究台湾国、民两党与反核四社会运动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两岸直接“三通”始终是陈水扁当局在大陆政策问题上面临的一个实际问题。过去四年来,在两岸加入世贸组织、区域经济合作进一步扩大以及台湾经济持续低迷的形势下,两岸直接“三通”问题更成为陈水扁当局难以回避的问题。然而在两岸直接“三通”问题上,陈水扁当局在基本延续了李登辉时期的“间接”、“单向”、“有限度”的政策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一套自己的策略手法。由于陈水扁当局对两岸直接“三通”问题采取了拖延策略,致使两岸直接“三通”至今不能实现。本文拟就陈水扁当局在两岸直接“三通”问题上的策略运用、成因及其影响等问题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6.
张宝蓉  邹莎 《台湾研究》2012,(6):42-46,52
2010年8月19日,台湾立法部门正式通过并发布“陆生三法”(即“台湾地区与大陆地区人民关系条例”、“大学法”与“专科学校法”)相关修订条例,昭示着“台湾地区认可大陆高校学历”与“台湾高校向大陆招生”政策自此有了“正当的法源依据”。这亦成为近年来两岸关系发展进程中继台湾开放陆客赴台旅游及两岸签署ECFA之后的最重要议题与最热门话题。2011年,台湾高校首度拉开招收陆生的序幕。截至当前,台湾教育当局已完成两年的陆生招生工作。那么,台湾高校招收陆生的实际状况到底如何?台湾“有限开放的陆生招生政策”成效怎样?在台就读的陆生对其就学的整体环境满意度为何?台湾当局该如何调整陆生招收政策,以进一步提升大陆学生赴台就读的意愿,促进两岸高校相互招生的良性互动?这些无疑都是台湾当局及高校急需思考与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随着钓鱼岛问题的持续发酵,中日两国的关系迅速降至冰点,有关钓鱼岛归属问题的争端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严峻问题。从国际法的角度进行分析可以看出日本的"购岛"行径是非法和无效的,钓鱼岛是我国不容争辩的固有领土。  相似文献   

18.
卢熙 《台湾研究》2013,(3):39-43
2009年9月,台湾马英九当局调整其对外策略,明确提出将以国际民航组织(International Civil AviationOrganization, ICAO )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UNFCCC)为优先目标,寻求弹性、务实参与联合国体系。  相似文献   

19.
四年多前,中国国民党重新上台执政,台湾岛内局势发生了深刻变化,两岸关系发展出现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大陆方面及时抓住这一重大历史契机,作出了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的战略决策,并与中国国民党、马英九当局和两岸同胞一起,共同携手推动两岸关系的发展实现了历史性转折。  相似文献   

20.
余克礼 《台湾研究》2011,(5):1-4,12
“在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协商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这是中共十七大确立的新时期对台工作中心任务。2008年5月,中国国民党重新上台执政,岛内局势发生深刻变化,两岸关系发展出现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祖国大陆方面紧紧抓住这一重大契机,积极落实中央对台工作战略部署,与中国国民党和马英九当局携手共同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并取得了重大成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