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马来西亚是一个多种族和多宗教的国家,代表了伊斯兰国家的一种特殊经历。伊斯兰教在马来西亚为官方宗教,穆斯林人口占全国人口总数的53%。其中绝大多数为马来族人,约占全国人口的45%。其余人口由许多不同的种族和宗教团体组成,其中最大的少数民族是华族(占35%)和印度族(占10%)。很长时间以来,伊斯兰教与马来族的民族认同和政治地位是相互关联的,反映在公众的信念中即是马来族人,也就是穆斯林。马来西亚政治发展的一个显著特征是伊斯兰教在马来西亚政治中的作用。国家的三大支柱是伊斯兰教(国教)、马来语(国语)、苏丹(王…  相似文献   

2.
马来西亚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不同的民族适用不同的法律。占全国人口55%、信仰回教的马来族实行回教婚姻法,而华族和印度族则适用1982年3月1日开始实施的《法律改革(婚姻与离婚)法令》(以下简称马来西亚婚姻法)。马来西亚婚姻法主要承袭英国法,但也考虑到华人的某些传统习惯。本文通过对适用于华人的马来西亚婚姻法和中国婚姻法的比较研究,分析中国婚姻法律制度和英国对马来西亚婚姻法的双重影响。  相似文献   

3.
马来西亚华人社团的新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马来西亚政府社团注册局2001年6月的统计,马来西亚林林总总的华人社团约有7276多个,占全国注册社团32269个总数的大约五分之一。华族是马来西亚马来人、华人和印度人三大民族中注册社团组织最多的一族;马来西亚也是全球拥有华人社团最多的国家,这反映了当前华人在马来西亚的经济、政治、文化、联谊等方面的全面活跃。  相似文献   

4.
一、问题的提出马来西亚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有三十多个民族,其中马来族、华族、印度族三大族占有总人口的90%以上。马来族(土著民Bumiputra,马来语为“土地的儿子”)、华族和印度族的人口比例约为5.5比3.5比1。华族在总人口中占有将近34%的比重,这在东南亚国家当中仅次于新加坡,而居于第二位。马来西亚的民族多样性除了民族的多样、华族占有很大的比重的特点之外,还具有以下这样一些特点:(1)各个种族在经济活动领域有明显的差异。华族除了从事锡矿采掘、制造工业和小部分务农外,多半为经商;  相似文献   

5.
马来西亚是个多族群国家。马来人在政治上占主导地位,华人在经济上具备一定的实力,印度人则是马来西亚不可忽视的第三大族群。华人和印度人作为马来西亚的外来族群,移民背景相似,在文化认同和政治参与上既存在相似之处也有不同点。马来西亚华人和印度人的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6.
马来西亚的种族关系和阶级关系(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治演变在经济方面发生了上述各种进展的同时,一在政治方面也出现了一些变化,隔离不同种族集团的围墙正在倒塌。有一件事可在此提出,华族和印度族移民开始走向低潮,其部分原因是由于经济萧条,部分原因却是由于马来社会施加压力阻止其它种族移民流入。到1931年,华族占马来半岛人口的39%,马来人则占44.7%(洛弗在1974年发表的论著,第208页,参考文献目录44)。1933年开始实施外侨法令;到了1938年,移民活动中止了。我们看到永久定居在当地的移民开始要求在马来亚这个国家内享受有更多的  相似文献   

7.
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同为多种族、多文化的移民国家。在历史上,两国都有着不断接纳外来民族迁入的经历。15~19世纪,华人族群分别在这两个国家扎根并繁衍。目前,马来西亚华人约占马来西亚总人口的26%,而新加坡华人约占该国总人口的76.8%。由于华族在两国都为主要民族之一,华族文化的载体——华语的传承与发展一直成为两国华人社会不懈努力和奋斗的目标。对于华语教育的发展问题,两国根据各自不同的国情需要,  相似文献   

8.
马来西亚是古代东西方海上交通必经之地。华人移居马来西亚的历史悠久,人数众多,十九世纪末已形成一个独特的华人社会。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马来西亚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马来西亚华人社会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华人认同观念的转变便是其中之一。本文拟对战后马来西亚华人认同观念转变的诸因素作一初步的探讨。一、战前马来西亚华人的认同观念战前,马来西亚的绝大部分华人与东南亚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华人一样,把中国看作是自己的国家,关心中国的前途和命运。他们到马来西亚只是为了谋生,最初并不打算  相似文献   

9.
《东南亚纵横》2001,(3):46-48
概况 环游黄金国度——马来西亚 马来西亚是一个热带的乐园,一个充满阳光。欢笑和热情好客之地,不同的种族和文化聚在一起形成多样化的人文景观,还有那浓密的热带丛林。洁白的沙滩、蔚蓝的海洋,会使您目不暇接,流连忘返。 首都:吉隆坡(KUALA LUMPUR),人口 150万。 面积:32万多平方公里。 宗教:伊斯兰教、佛教、印度教。 语言:马来语、英语、华语 货币:林吉特(RINGGIT)。 国花:木槿 国庆日:8月31日 人口:2116.9多万。马来族占 58%,华人占31%,其余为印度人等。 免签证国家 凡英联…  相似文献   

10.
前言 在有关华人社会的研究中,人们往往采用对新加坡和马来西亚进行比较的方法。这是因为两国具有以下这些作为比较研究对象的难得的条件:有着曾是英国殖民地、主要由马来人、华人、印度人这3个种族组成的所谓“复合社会”的共同点,另一方面,有着新加坡脱离马来西亚联邦的原因之一、即华人约占人口77%的特殊种族构成比这样一种不同点。 在国民统一过程中实施的国语、通用语政策下,在新加坡,英语是事实上的国语(法律上规定马来语为国语)。在马来西亚,一直将马来语(曾有一段时间称为马来西亚语)作为国语,但华人们曾经为华文的通用语化开展运动,至今仍在要求继续保持华文学校。 本文拟从“国家的政策与民族的共生”这一观点,以马来西亚为主,以新加坡为比较对象,就两国华人社会的阶层结构和国家的语言、教育政策究竟处于何种关系、以及在采取原住民政策(马来人优先政策)的马来西亚,这些政策在华人与其他种族、尤其与马来人之间产生了什么样的紧张关系或共生关系做一个考察。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历史的角度探讨了马来西亚族群边界的成因及其划分标准。这种以种族和宗教为依据的族群划分标准,让身兼双重身份的马来西亚印度人穆斯林饱受身份重叠之苦。马来西亚印度人穆斯林的认同遭到了同样信仰伊斯兰教的马来族群和以印度教教徒居多的印度人族群的拒绝。为获取政治、经济等社会资源,印度人穆斯林不得不在马来族群和印度人族群之间寻找皈依。印度人穆斯林社会的案例表明,马来西亚多元社会的融合之路依然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12.
南部国家的“优秀生”一千九十万人口的马来西亚是一个由马来人、华人、印度人以及原住民组成的典型的复合民族国家。政治权力操在马来人手中;经济领域,则受华人与以外国资本为中心的非马来系所控制。马来西亚的经济实力,单就宏观指标来看,可以说是南部国家的“优秀生”。七十年代的马来西亚经济成长率,确实达到7—8%。  相似文献   

13.
马来西亚是一个多种族和多民族的国家,由马来人、华人和印度人组成.  相似文献   

14.
马来西亚是一个多元文化、多元宗教的国家,其人口主要由马来人、华人和印度裔组成。马来人、华人和印度裔以马来语、华语和泰米尔语作为各自的母语。在马来西亚的中小学教育制度中也反映了种族的多元化。马来西亚曾经是英国的殖民地,因此其教育的形成也基于英国教育。马来西亚的教育注重考试制度,而且以多种全国统一考试来评估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升学资格。  相似文献   

15.
独立以来,马来西亚的经济建设取得引入瞩目的成就,经济结构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考察马来西亚经济结构的变化与问题,对了解马来西亚今后的经济发展将不无裨益。马来西亚经济属于农业型经济,耕地主要种植供出口的经济作物。1960年西马耕地面积约2,259.4千公顷,橡胶种植面积占三分之二强,当年产橡胶70万吨,占世界橡胶产量40%左右,从事橡胶生产的人达30万以上;其次是椰子,占总耕地面积的9.2%,而主要食粮大  相似文献   

16.
战后发展中国家的财富分配问题国外学者研究甚多,但多从经济理论角度出发加以探索。马来西亚社会财富分配则别具特色,形成马来人与华人种族之间的财富转移。自1957年独立后,马来西亚经济进入了一个纠正殖民地特性经济,发展民族经济的阶段。但不论在拉赫曼时期,还是在“新经济政策”时期,控制马来西亚政坛的马来人执政者始终如一地坚持把发展土著马来人经济放在重要的位置,不遗余力地采取各种措施以图改善占人口总数46%的马来人的经济地位。而对当地占人口比重34.5%的华人的经济则采取直接或间接的手段予  相似文献   

17.
马来人和华人的不同历史想象,导致马来西亚迄今仍然面对许多政治上的身份认同问题。本文简析马来西亚马来人和华人的民族主义起源,并梳理辛亥革命后的重大历史事件所造成的种种政治后遗症,探讨当今马来西亚族群政治的面貌。  相似文献   

18.
马来西亚是一个多元种族的社会。独立50多年来,种族政治贯穿马来西亚历史发展始终,并常常在关键时刻左右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马来西亚的种族政治表现在马来人的政治特权、经济特权与文化特权。本文试以历史发展为线索,探析马来西亚种族政治及其构建和谐社会的经验启示。  相似文献   

19.
1969年5月13日吉隆坡种族冲突以来,什么力量支配着马来西亚的政治?有人认为执政党(即巫统)内部严重争权的矛盾是当前马来西亚政治的支配力量。巫统是执政党马华印联盟中占支配地位的伙伴,而马华印联盟包括马来民族统一机构(2)、马华公会、马来亚印度人大会党和联盟直接党员组织(ADMO)。马华印联盟的力量和统一取决于代表马来西亚两大种族集团,即巫统和马华公会。巫统是占支配地位的伙伴。  相似文献   

20.
马来西亚是一个拥有多元文化的多民族国家,华人已成为马来西亚社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华人自16世纪初开始在马来亚地区定居,并逐渐形成华人社会这一特殊社会群体,至今已有近500年的历史。华人参与建设了马来西亚的国家发展过程,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同时,近代华人这一特殊社会群体政治上的认同对象,也因马来亚国内形势和国际形势的变化而有所不同,大致经历了认同于祖籍国中国、认同对象复杂和认同于居留国马来亚,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