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所有的竞争说到底都是人才的竞争。随着21世纪的到来,大到国与国之间,小到企业与企业之间,展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没有硝烟的人才大战。在这场人才大战中,到底哪些人才最受欢迎呢?本刊记者从网上下载了如下一组信息,希望对广大求职者所启示  相似文献   

2.
翻开近期的报纸杂志,有关金融危机的报道几乎垄断了媒体的头条,这场瘟疫已经蔓延到各行各业。一直声名显赫的华尔街,如果没有这场风暴,从美国到中国,它依然会是光环笼罩的金字招牌。然而,今天的华尔街却满目萧条。随着危机的蔓延,不仅金融界,其他各行业都将受到影响。同时,随着金融海啸的进一步加剧,许多在海外的留学人才以及华裔人才都会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3.
侯军 《青年论坛》2007,(3):159-160
实施人才战略是新世纪激烈国际竞争的需要,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推动人才资源开发深入发展的客观要求。因此,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只有站在战略高度,采取措施构建人才战略计划,才能从容地应对席卷全球的人才争夺大战,推动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确保在本世纪实现中等发达国家的这一宏伟目标。  相似文献   

4.
“人才大战”背后的深层问题吴昊(特约撰稿人)人才象股票一样在96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大地上被炒得沸沸扬杨的场面,是历史驻足于1993年的一大壮阔景观。中国的市场经济大幕猛然拉开,展现在我们眼前的第一台戏便是“人才大战。”放眼观之,“广告招聘大战”、“重...  相似文献   

5.
环视整个中国,觉醒的东部地区正在展开一场争夺人才的大战,有的企业已将眼光瞄向大学一年级的学子,而随着中国加入WTO的渐近,抢滩中国的外企正以优厚的待遇、成就事业的环境把优秀的人才网罗在自己的门下,培植自己本土化的人力资源体系。一大批具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将依赖于具有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在市场大潮中诞生并得以发展。因此,人才竞争已成为经济竞争中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6.
正在中国经济版图上,传统的省域经济已经开始向中心城市群经济转变。城市求贤,君子择城,一场"抢夺人才"的大战进入了白热化阶段。透过现象看本质,究竟人才争夺战背后暗含怎样的玄机呢?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不见硝烟,却攸关兴衰,阳春三月,随着北京、上海的相继入场,这场席卷全国的城市"抢人大战"进入了白热化阶段。送房、送钱、送户口……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已有20多个城市相继发布  相似文献   

7.
<正>去年3月以来,北京、上海、武汉、西安等地相继出台政策吸引人才,用实际行动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的讲话要求,"抢人大战"渐入白热化。在这场轰轰烈烈的"抢人大战"中,海南并未因"孤悬海外"  相似文献   

8.
正"人才大战"折射出新一线城市与二线城市的经济升级活力在不断的提升,"人才争夺战"中地域性的利益博弈中的"逆马太效应"开始显现。而部分一线城市也加入了"争夺战"的行列,北京、上海两大一线城市的加入让这场"争夺战"再次升级。尽管北京和上海也加入到抢夺人才的大战之中,但是,北京和上海对人才的需求并非一般性的人才需求,更多属于专业性较强的人才需求类型。在人才争夺战地域性利益博弈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中国不缺人才,中国缺战略。”21世纪中国人才发展坚持什么战略方向,笔者从七个方面和大家一起探讨。  相似文献   

10.
“中国不缺人才,中国缺战略。”这是我近30年从事人才研究工作的一点体会。在这个认识框架下,笔者就中国人才在21世纪的战略走向,谈七个方面的战略思考,和大家一起讨论。  相似文献   

11.
中共大连市委党校教学管理部门为配合校园网建设,针对党校教学特点开发出"中共大连市委党校教学管理系统"应用软件,初步实现了教学管理程序化,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2.
宁健 《桂海论丛》2004,20(1):13-16
青年时代的毛泽东 ,为了更好地反帝反封建 ,实现救国救民的远大理想 ,高度重视人才在革命运动中的巨大作用 ,形成了以崇尚人才、团聚人才、培养人才、善用人才和爱护人才五大方面为主要内容的人才思想。  相似文献   

13.
西部人才政策六大外部负效应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才是实现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关键因素,为此,国家和西部地方政府制定了许多优惠的人才政策。然而,这些吸引和培养人才的公共政策在极大促进西部人才开发的同时,也带来了部分不容忽视的外部负效应。矫正这些外部负效应,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4.
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纷纷从经济发展的需要出发,调整移民政策,招揽人才。可以预见,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综合实力的提高,会有更多的外国人来华寻求发展。如何正确处理好控制外国人就业与引进优秀外来人才之间的关系,立足于我国经济发展情况和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尽快健全我国的外国人就业法律制度,是全球人才战略背景下我国出入境管理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5.
Fawn Wang 《当代中国》1995,4(8):98-101
Counting only China's female population, China would still be the second most populous nation on earth. With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Open Door” policy and the introduction of a market economy, Chinese women will gain new opportunities and face unfamiliar obstacles. To adapt, they must be willing to reevaluate traditional roles, and meet these challenges head‐on. Chinese women can learn some from the spirit of western women in their struggle for equality. Like it or not, the reality of “China at the Turn of the Century” will demand changes. This article attempts to (1) draw attention to the changing status of women in China; (2) compare their emerging struggle to that of American women; (3) suggest that Chinese women adopt the spirit of western women to redefine themselves without losing their Chinese identity.  相似文献   

16.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全党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反腐倡廉,关系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我们必须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反腐倡廉的紧迫性和重要性、长期性和艰巨性,进一步增强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记"两个务必",坚定不移地做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提供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7.
培养"实战型"警务人员,构建"实战型"人才培养模式是新时期我国公安本科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的重要举措。本文从"实战型"公安人才的含义出发,结合辽宁警官高等专科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对公安本科院校"实战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原则、基本框架和具体操作过程进行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代侦查谋略探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侦查谋略极为发达,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古典哲学的产生为侦查谋略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二是权谋之争和频繁的战争为侦查谋略的运用提供了实践基础;三是后人对前代的学习与继承是侦查谋略发展的力量之源.  相似文献   

19.
Those who seek to demolish rule of law can't be appointed as keepers of law By most his torical accounts,China began to emerge as a nation-state with the Xinhai Revolution in 1911.The struggle was to transforam from a civilizationstate to a nation-state,per the model imposed then by the hegemony of Western political models.Those initial efforts were not successful。  相似文献   

20.
台湾问题起源于国共两党的斗争 ,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中国历史遗留问题 ,这构成“一个中国”原则的历史来源 ;台湾问题在本质上属于中国的内部事务 ,这构成“一个中国”原则的逻辑来源。因此 ,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 ,两岸之间无论存在多大的分歧都要在“一个中国”原则下协商解决 ;从促成国家统一的角度出发 ,“一个中国”原则的真正内涵是 :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 ,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能分割。只有坚持真正的“一个中国”原则 ,才能和平解决台湾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