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群众》2015,(1)
<正>呼格吉勒图18年沉冤昭雪引发人们反思。1996年4月9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毛纺厂发生强奸杀人案,呼格吉勒图被认定为凶手,很快被判处死刑并立即执行,时年18周岁。2005年,内蒙古系列强奸杀人案凶手赵志红落网,赵志红所交代案件中就包括毛纺厂厕所女尸案。2014年11月20日,内蒙古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再审呼格吉勒图案,25天后宣布了判决结果:原审认定呼格吉勒图犯故意杀人罪、流氓罪的事实  相似文献   

2.
<正>1996年4月9日,年仅18周岁的呼格吉勒图在厕所发现一具女尸后向警方报案,但却被警方认定为凶。随后在短短61天的时间内,司法机关完成了侦查、起诉和审判,呼格告勒图被判处死刑并立即执行。9年后,内蒙古系列强奸杀人案的凶手赵志红供认其为"4·9厕所女尸案"(以下简称"呼案")真凶,呼案由此疑点顿生,引起社会广泛关注。2014年11月20日,内蒙古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对呼案进行再审,判决呼格吉勒  相似文献   

3.
2014年12月14日,内蒙古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就呼格吉勒图案再审结果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原审被告人呼格吉勒图无罪。1996年,刚满18周岁的呼格吉勒图被法院判决死刑并立即执行。18年了,正义终于姗姗来迟。当年的错杀是何原因,我们不得而知,但我们看到,因为司法的错判,一个风华正茂的年轻人,就因此被所谓的法律给夺了性命!无疑,冤假错案是法治中国进程中的最  相似文献   

4.
已经平反的冤错案中,在平反前就得到众多媒体的轮番报道,除了聂树斌案和呼格吉勒图案,数量三位的也许就是张志超案。聂树插案和呼格吉勒图案,都有疑似真凶出现,被告人也都已不在世。被告人在世、没有疑似真凶的冤错案件里,张志超案应该是被报道得最多的。  相似文献   

5.
王健 《民主与法制》2013,(24):10-13
作为发生在1994年河北省石家庄市西郊玉米地里一桩强奸杀人案的“凶手”,河北人聂树斌已于1995年被执行死刑。2005年,另一名河北人王书金被抓获,他主动供述曾强奸多名妇女并杀死4人,其中包括一起“1994年石家庄西郊玉米地奸杀案”,与聂树斌案高度重合。由此。“一案两凶”引发舆论长期以来对聂树斌案司法公正性的质疑。在长达8年的时间里。王书金案绝大多数时间都在审理程序中,停滞不前。而在此前的一、二审中,王书金所供认的涉及聂树斌案的奸杀案,既未被公诉。也未被定罪。  相似文献   

6.
<正>近日,河北省高院维持了王书金案的死刑判决,并支持检方提出的"石家庄西郊强奸、故意杀人案不是王书金所为"的结论。众所周知,王书金案之所以引人注目,并不在于这个案件本身,而是在于他主动承认了自己就是聂树斌案的真凶。也正是在这里,我们看到了戏剧性的一幕:被告不断供认自己就是某案的真凶,公诉方却坚决否定是他干了这事!公诉和被告仿佛角色互换,在被告是否是一桩强奸杀人案的凶手这个重大问题上相互"谦让"起来;被  相似文献   

7.
<正>回望2014年,政法机关以时不我待的精神,紧锣密鼓地出台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在推进法治中国、平安中国和过硬队伍建设的道路上,留下了一串串坚实有力的脚印。纠正冤假错案,落实尊重和保障人权2014年12月15日,内蒙古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宣告呼格吉勒图无罪。这是去年以来媒体公开报道的第12起被纠正的冤假错  相似文献   

8.
一个嗜血恶魔是怎样产生的──西安破获王军林强奸杀人案的启示胡杰1995年3月5日凌晨,陕西省户县大王镇108国道与7号公路交叉十字东南角的水红饭庄内,发生了一起强奸、杀人案。女店主、长安县马王镇黄桥村农民刘志英17岁的女儿黄蝴蝶独自在店中睡觉时,被人...  相似文献   

9.
江苏省盱眙县人民法院,最近判决了一起拖延了两年之久的杀人案,案犯被判处有期徒期15年……一起群众反应极为强烈的疑难案件,终于落下的帷幕  相似文献   

10.
1994年8月5日,河北省石家庄市桥西区孔寨村发生了一起强奸杀人案,石家庄液压件厂女工康某在独自骑车回家的路上被强奸后杀害。石家庄桥西公安分局接到报案后,开始立案侦查。一个月后,根据附近一位村民提供的线索,当时正在附近某技校加工厂打工的聂树斌被列为嫌疑人。随后,聂树斌被带回当地鹿泉镇派出所接受讯问。经过一个星期的突审,聂树斌在9月29日供述了拦路强奸杀人的罪行。1995年3月,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以强奸罪和故意杀人罪一审判处聂树斌死刑,经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二审并复核后,1995年4月27日,聂树斌被枪决。然而,另外一起强奸杀人…  相似文献   

11.
傅达林 《人权》2005,(3):53-55
1994年8月5日,河北省石家庄市桥西区孔寨村发生了一起强奸杀人案,石家庄液压件厂女工康某在独自骑车回家的路上被强奸后杀害。石家庄桥西公安分局接到报案后,开始立案侦查。一个月后,根据附近一位村民提供的线索,当时正在附近某技校加工厂打工的聂树斌被列为嫌疑人。随后,聂树斌被带回当地鹿泉镇派出所接受讯问。经过一个星期的突审,聂树斌在9月29日供述了拦路强奸杀人的罪行。1995年3月,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以强奸罪和故意杀人罪一审判处聂树斌死刑,  相似文献   

12.
<正>从前些年的佘祥林案、赵作海案,到最近的呼格吉勒图案,这些冤假错案不仅给当事人及其家人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也使我国司法机关的公信力降到了历史最低点。冤案、错案的发生固然有其主观与客观的各种原因,但作为查办案件的司法机关也难辞其咎。为此,我们不仅要着眼个案的纠正,更应反思我国当下司法职权运  相似文献   

13.
近些年来,国内冤案得以昭雪的途径无非有二:一是被动式纠错,二是主动式纠错。 被动式纠错,往往是迫于舆论压力,但是更为直接的则是“亡者归来”“真凶现身”。比如佘祥林案、赵作海案、呼格吉勒图案等。主动式纠错,往往是凤毛麟角。最近安徽一位退休的检察官“自己举报自己办错案”换来案件的再审。  相似文献   

14.
1997年春天,湖南湘西永顺县发生了一起特大系列持刀劫持强奸女学生案。色狼猖狂时,共劫持强奸9名女学生,使当地百姓谈“狼”色变。  相似文献   

15.
近些年,佘祥林案、王树红案、赵作海案、浙江张氏叔侄案、内蒙古呼格吉勒图案、陈满案、聂树斌案等一系列刑事冤假错案相继曝光,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从刑事审判的角度分析,刑事冤假错案产生的原因包括审判机关对侦查和检察机关的制约不足,疑罪从无的司法观念没有贯彻落实,社会舆论对刑事审判的不正当干预和辩护律师作用没有明显发挥等。分析刑事冤假错案产生的原因,探讨防范刑事冤假错案的有效措施,是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共同职责。  相似文献   

16.
正近年来,桂平市人民法院不断创新审判执行工作方式、方法,力争以审判执行工作的适时"微小"调整与创新,为人民群众带来意想不到的"大"收益,确保人民群众随时随地享受最贴心的司法服务。轻案快办以高效司法保障群众权益"桂平市人民法院判决如下:被告人潘某犯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判处拘役2个月。"今年5月28日上午,桂平法院第四审判庭一派庄严肃穆,法官对一起刑事案件的被告人进行了公开宣判。庭审及宣判程  相似文献   

17.
一个“悬”字,代表了一起已经折腾10年的悬案,也表述了一份对我国刑事司法的悬念。因涉嫌一起强奸杀人碎尸案,从2004年6月27日起,河南商丘人杨波涛被羁押在看守所。历经商丘中院三次判决(死缓、死缓、无期),但均因事实不清被河南省高院裁定撤销原判、发回重审,最终商丘市检察院撤销起诉。然而,杨波涛在看守所已被羁押10年。2月12日,杨波涛被取保候审。  相似文献   

18.
邓辉 《人大建设》2005,(3):46-47
数罪并罚制度在法学理论界一直有着比较大的争议。1997年修订的刑法第69、70、71条对数罪并罚制度进行了规定:判决宣告以前.一个人犯数罪的.应当对所犯各罪分别裁量刑罚.适用第69条的规定:判决宣告以后.刑罚执行完毕以前.发现被判刑的犯罪分子在判决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适用第70条的规定:判决宣告以后.刑罚执行完毕以前.被判刑的犯罪分子又犯新罪的.适用第71条的规定。  相似文献   

19.
读罢《民主与法制》杂志今年第23期《让李昌奎案经得起现实和历史的检验》一文,笔者很赞同该文的观点。不过短短的一两个月里,在罪犯李昌奎强奸、故意杀人的基本事实及犯罪情节没有发生实质性变化的情况下,云南省高院对李昌奎的判决便经历了从死刑到死缓,又从死缓  相似文献   

20.
王戎笙 《北京观察》2000,(10):52-54
被媒体称之为1997年文化界第一大案的陈明远被诉侵犯郭沫若著作权一案,1997年1月9日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一审作出判决,陈明远败诉。1月20日,陈明远不服判决,向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6月17日陈明远又提出原判可以接受,撤回上诉,6月19日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作出终审裁定,准许陈明远撤回上诉,各方均按原审判决执行。当时有十几家媒体对此案的了结,做了详略不同的报道。陈明远对一审判决,虽然有过不服、上诉、撤回上诉、接受一审判决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