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0 毫秒
1.
志远 《工友》2008,(7):32-34
阅读提示:川籍农民工王登辉在下班途中遭遇车祸,企业以王登辉违反"禁止员工擅自在外住宿"的规定为由拒绝支付医药费。王登辉申请劳动仲裁后,劳动部门认定其为工伤。不料,该企业却将认定其为工伤的劳动部门推上了被告席,要求法院撤消劳动部门作出的工伤认定书。人民法院受理此案后,大胆援用我国《宪法》中公民享有人身自由权、居住自由权的规定,裁定该企业禁止员工外宿违背宪法精神,驳回了该企业的诉讼请求。由于审理此案的法院在审判过程中把宪法作为裁判案件的直接依据,因而引起了法律界人士的极大关注。  相似文献   

2.
工友信箱     
《工友》2013,(4):28-29
服刑期间还能享受工伤待遇吗《工友》编辑部:季某系某建筑公司的职工,2008年他在工地施工时不慎受伤,后被认定为工伤,并继续留在建筑公司工作,一直享受工伤待遇。2011年9月,季某因犯盗窃罪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3年,建筑公司于法院判决生效后解除了与季  相似文献   

3.
社会转型时期的我国新型劳动关系不断出现,工伤保险法律规范中规定的工伤认定标准又存在大量的不确定法律概念,如何将这些不确定法律概念具体化,是行政机关进行工伤认定时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同时,为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和追求社会正义与公平,工伤认定行为必须接受司法审查,法院的审查程序也要进一步规范和完善。  相似文献   

4.
工友信箱     
正出差时在宾馆洗澡摔伤可否认定为工伤?《工友》编辑部:赵某是某公司职工,今年3月初他受公司指派出差参加会议,入住会议集体安排的酒店,当晚在客房内洗澡时因浴室防滑垫失效滑倒摔伤,导致多处骨折。赵某认为其所受伤害系因工作原因引起,遂向劳动部门申请工伤认定,并提交了目击者证明、诊断证明书等材料。请问,对赵某的情况可以认定为工伤吗?王泰川王泰川读者:《工伤保险条例》第14条第5项规定:职工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相似文献   

5.
<正>问:我是一名选矿厂的工人,在工作中受伤,被劳动部门认定为工伤,鉴定结果为九级。鉴定结果出来后的两个月里,我与厂方就赔偿问题一直没能达成  相似文献   

6.
智敏 《工友》2006,(9):18-21
职工参加单位组织的长跑比赛,突发脑溢血,虽经抢救脱离了生命危险,但终身瘫痪、失语,几乎成了植物人。单位和职工家属坚持认为是工伤,而当地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认为是病而不是伤,经过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三次《工伤认定决定书》、当地政府三次行政复议、法院两次判决后,市中级法院作出了终审判决,撤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不予认定工伤”的《工伤认定决定书》,要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而接到法院终审判决后,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以同一事实和理由作出了第四份仍然“不予认定工伤”的决定书。这种行政权公然不服司法权的行为,为全国罕见。法律能够奈何得了吗?  相似文献   

7.
何东霞 《工友》2013,(7):28-29
5年前,初次来到广东打工的90后农民工张智东在工厂不慎被塑料再生机绞伤,造成右手臂伤残。为了工伤认定和取得赔偿,他经历了两次工伤认定、两次行政诉讼、两次民事诉讼,至今工伤认定仍是"死结"。2007年12月,来自湖北省利川市一个小村庄的张智东刚满17岁,就来到广东,成为  相似文献   

8.
李千 《工友》2014,(4):25-25
正案例回放:2013年春节过后,小陈进入一家装饰公司工作。小陈与公司签订了一份"劳动合同",约定每月工资3500元。2013年7月的一天,小陈在进行装修作业时,不小心将一节手指切伤。出院后,小陈找到装饰公司,要求公司报销医疗费8000元,并为他申请工伤,然而公司却一口回绝了他。碰壁后的小陈找到当地劳动行政部门举报了此事,并要求认定工伤。但令小陈意想不到的  相似文献   

9.
王海兵 《工友》2007,(10):53-53
冷某是一名退役军人,1992年在部队服役期间因公致残,残疾等级为七级。2004年来到苏州打工,工作期间旧伤复发向公司申请工伤。由于在与公司人事人员协商时发生冲突,惊动了110,公司遂将冷某解聘。冷某对此不服向劳动部门申请仲裁,劳动部门撤销了公司作出的解聘通知书。公司对仲裁不服并将冷某告上法庭,要求法院撤销仲裁决议。  相似文献   

10.
郑春鲲 《工友》2014,(6):30-30
正案例回放:冯某原是某药业有限公司职工,2010年12月3日调至某针织厂工作。2010年12月22日,原单位某药业有限公司为冯某补缴了2003年2月至2009年12月的工伤保险费。2011年1月31日冯某工亡,某针织厂于2011年2月21日至2011年8月25日期间,分8次为冯某补缴了2010年6月至2011年1月的工伤保险费。2011年4月21日,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劳动保障局作出工伤认定决定,认定冯某之死为工伤。当冯某的亲属提出申请支付工伤时,社保局却以"此类工伤职工的工伤待遇应由用工单位支付"为由,拒绝支付。于是,冯某的亲属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请求判令  相似文献   

11.
河南石油勘探局职工刘刚因工受伤,但迟迟得不到工伤认定,被迫病退;后被认定工伤后,却不能完全享受工伤待遇,又不得不走上了漫长的工伤维权路。2009年8月3日,59岁的刘刚终于在南阳市宛城区人民法院领到了28万元的赔偿款,至此,这起22年的工伤维权案终于尘埃落定。  相似文献   

12.
《工友》2011,(5):25-25
《工友》编辑部:王某是一家公司的司机,今年2月,在外出送货的途中发生交通事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同时也造成自己双小腿骨折。其后,王某以交通肇事罪被法院判处3年有期徒刑。请问,王某因工作原因发生交通事故,但触犯了刑法,他还能否申请工伤认定?  相似文献   

13.
秦兴旺 《工友》2006,(11):38-39
“企业没有参加工伤保险,职工受伤不能按工伤赔偿。”法院的这个认定让黄肇能怎么也想不通。为了这句话,他苦苦地走了5年的工伤索赔路。2006年7月,广西百色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再审裁决,终于让他露出了笑脸。  相似文献   

14.
孟亚生 《工友》2010,(8):17-19
值班途中遭同事雇凶所杀,在常人看来,是因工遇害,应算工伤,但法院认为,因为是在值班途中而不是在《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工作时间""工作场所"内,于是判决不是工伤。法院的这份判决是忠实履行法律规定,还是违背了我国工伤保护的立法精神?因履行工作职责而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却不能认定为工伤,是否有失公正?  相似文献   

15.
唐丽 《工友》2012,(4):32-32
案例回放: 张某2008年进入某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工作,劳动合同期限为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2010年10月,张某在下班途中发生交通事故,住院治疗。公司为其申请了工伤认定,最终张某被认定为工伤,后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鉴定为伤残9级。张某住院3个月后,于2011年1月出院。  相似文献   

16.
对于所患传染病种类非属于《职业病分类和目录》的职工,由于法律未有明文规定,实务中就是否认定工伤问题存在争议,导致相关职工难以获得工伤保险的救济。《工伤保险条例》保障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职工。而职业病由《职业病分类和目录》法定列举,法律解释空间极小;事故伤害为不确定的法律概念,存在相当的法律解释空间。法院对患传染病职工工伤认定纠纷案件的裁判,呈现出将职工患传染病纳入遭受事故伤害的思考路径。研究通过贯彻宪法规范和价值,结合工伤保险的目的与工伤认定的本质,并为了法律概念的统一使用和行政法律规范之间的冲突解决,运用法释义学的方法,强化论证了传染病可被纳入事故伤害的解释范畴,从而化解因工患传染病职工认定工伤无法可依的困境。  相似文献   

17.
章艳 《工友》2012,(10):26-26
案例回放:张某是某化工厂的职工,负责车间机器维修工作。2010年12月8日,张某在帮该厂维修工提水泵时不慎溜入氯化钡溶液池中,后被诊断为氯化钡中毒。2011年5月,人社部门受理了张某的工伤认定申请,并认定其为工伤。化工厂认为,张某不是因履行本职工作而是在帮工过程中受到事故伤害不应认定为工伤,于是提起行政诉讼。  相似文献   

18.
余军 《工友》2008,(8):41-41
案情回放:张某在某广告公司担任部门经理,工作有一定的自主权。公司为所有员工缴纳了工伤保险费。2007年7月20日,张某在上班期间驾车外出,在高速公路上与前车相撞当场死亡。其妻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单位在申请书上签署了"同意申报"的意见并盖章。2007年12月10日,当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作出了《工伤认定决定书》,  相似文献   

19.
谭立独 《工友》2012,(5):9-11
17岁,花一样的年纪。而吴莎,却因患上了职业病不幸瘫痪。在经历了劳动关系确认(仲裁、一审)、工伤认定(复议、行政诉讼)、伤残等级鉴定(鉴定、再鉴定)、工伤待遇之诉(仲裁、一审、二审)等纷繁复杂的程序后,二审尚未判决之前,公司却人间蒸发,与吴莎一起的三位工友,如今只能傻傻地住在医院,一筹莫展……  相似文献   

20.
《工友》2011,(10):24-25
《工友》编辑部:小张在一家没有营业执照的小厂工作,前不久,他在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工厂声称对此事概不负责,于是小张向当地人社部门申请工伤认定。人社部门以主体不合格为由未予受理。请问,工伤认定部门能否进行工伤认定?未经工伤认定又如何进行劳动能力鉴定?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案件是否必须用人单位提供营业执照?柯明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