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子云 《中国残疾人》2006,(10):51-51
精明强干的刘翔理事长领我到惠华社区康复训练室的时候,那里的残疾人康复协调员向我介绍了当地社区康复的情况。惠华社区属无锡市北塘区山北街道,有残疾人95名。为开展残疾人康复工作,社区对残疾人进行了全面康复需求调查,社区医生进家入户帮助残疾人制定康复训练计划、指导康复训练,社区内70%的残疾人得到各种形式的康复服务。我看见大约50平米的康复训练室里有几名残疾人正在训练,这里不仅有相应的训练设备,还建有无障碍通道和残疾人专用洗手间,训练室里还陈列着一些可以出租或出借给残疾人带回家训练的简单设备及辅助用具。社区内有30名…  相似文献   

2.
2010年11月,芜湖市镜湖区被国家民政部、卫生部、中残联联合授予"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荣誉称号,成为安徽省获此殊荣的两个城区之一。标志着该区残疾人康复事业已经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2008年起,该区就以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为目标,全面推进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2009年1月,顺利通过省级"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验收。  相似文献   

3.
社区康复是扩大康复服务面的有效手段,是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网底。随着残疾人事业的不断发展,残疾人服务向基层社区不断延伸和下沉是必然趋势。社区康复服务由“社区照顾”、“福利社区化”逐步形成了“去机构化”和服务供给多元化。2010年《社区康复指南》出版,总结了30年来全球发展中国家社区康复实践的经验,反映了现代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最新的理念和模式,提出了发展中国家残疾人康复最迫切的需求和可行的解决办法,特别是在社区层面上应采取的行动。本文提出的社区康复新思维即家庭康复服务延伸的思维和社区康复服务内容多元化的思维;  相似文献   

4.
康复是残疾人融入社会的基础,也是残疾人的重要权利之一。居家康复服务是康复的一种形式,是社区康复的延伸,是有居家康复服务需求的各类残疾人得到康复服务的有效手段,也是我国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重要途径。残疾人居家康复服务的产生是伴随着残疾人的康复需求日渐迫切、康复服务资源逐步丰富、社会公共服务不断精细化而产生的。作为康复领域的新生事物,残疾人居家康复服务如何顺应现代康复的发展和我国社会发展环境,需要深入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5.
社区康复协调员是残疾人康复政策的实践者、康复理念的倡导者、康复知识的传播者、康复服务的提供者,是康复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2015年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目前全国已有40.6万名社区康复协调员,他们是做好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推动基层康复工作的深入开展,为残疾人提供有针对性的康复服务的重要人力资源.  相似文献   

6.
社区康复于1978年国际初级卫生保健大会之后,在全球迅速发展起来,其作为一种策略,在发展中国家有效地促进残疾人得到康复服务。2004年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了《社区康复联合意见书》,提出“社区康复是为残疾人康复、机会均等、减少贫困及增加包容性发展的社区发展的一种策略”。2011年世界卫生组织和世界银行发布的《世界残疾报告》,对国际社会残疾和残疾人发展状况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提出了残疾人发展的政策建议,指出应促进残疾人的参与,使残疾人进入所有的主流体系并获得服务。  相似文献   

7.
5月4日,中国残联主席张海迪到北京市海淀区、西城区调研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看望慰问残疾人. 张海迪一行先后到海淀区甘家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西城区展览路街道团结社区温馨家园、展览路医院康复中心、西城区“我们的家园”残疾人服务中心,考察残疾人社区康复.她详细询问社区康复服务设施的配备和使用情况,认真查看康复服务档案,仔细了解康复政策落实及社区残疾人接受康复服务的情况;与正在接受治疗和训练的残疾人亲切交谈,询问病情和康复情况,鼓励他们积极训练,争取最好的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8.
社区康复和机构康复是残疾人得到康复的两个重要途径,为广大残疾人提供不同风格的康复服务,满足残疾人各种需求。许多学者和康复工作者多从康复服务的方便程度、康复费用、技术水平等数个方面对二者进行比较各自的优势与不足。笔者认为,二者可以比较的方面众多,以下提出30项比较。  相似文献   

9.
北京市残疾人康复服务指导中心,在2006年工作中,坚持全心全意为残疾人、特别是为贫困残疾人服务的工作方向,增强开拓创新意识、深化康复服务内涵、突出社区工作重点、强化示范指导功能、发挥康复技术资源中心作用,提高康复服务水平,中心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发展。围绕中国残联开  相似文献   

10.
众所周知,社区康复是大多数残疾人,特别是农村残疾人就近就便得到康复服务的有效途径,是我国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目标的基础。2010年世界卫生组织等联合出版的《社区康复指南》提出了以权利为核心、包容性发展的现代社区康复模式,明确了现代社区康复的内容,即包括康复、教育、民生、和社会等众多领域。可见,社区康复是跨学科、多专业、综合性的社会化工程。因此,科学、客观、全面、及时、准确地进行社区康复评估,对发现社区康复进展中的问题、考量社区康复成效、修正社区康复发展方向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国际尚没有针对现代社区康复的评价工具。  相似文献   

11.
社区康复是实现2015年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战略目标的根本保障,是满足广大残疾人基本康复需求的主要途径。开展社区康复示范区培育活动对推进我国“十一五”残疾人康复工作,提高社区康复工作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近年,社区康复取得显著成效,越来越多的残疾人士得到康复服务,保障了他们各方面的权利.与此同时,社区康复的深入实施也存在很多挑战,现简要分析如下: 1.现代社区康复理念有待普及.现代全人发展、权利核心、融合参与等现代社区康复理念未能普及.特别在基层,残疾人工作者对此理念的宣传普及重视不够,所以将这些理念融入到服务实践中,还有一段路程要走.  相似文献   

13.
社区康复与政府公共服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区康复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康复事业发展的模式,是实现2015年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战略目标的主要策略,是所有康复重点工程的落脚点,是满足广大残疾人基  相似文献   

14.
青岛市崂山区把残疾人文体活动作为残疾人融入社会、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重要内容,努力为残疾人参加文体活动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投入8410余万元建设了集康复服务与训练、文体活动等七位一体的功能齐全的崂山区综合保障服务中心;投入250余万元,加强社区残疾人康复机构建设,陆续为104个社区配备残疾人康复健身器材;投入70万元,在全国县区级电视台首家开播了数字电视手语新闻;  相似文献   

15.
"农村社区标准化康复室"是由市残联、市财政局和卫生局联合发文,由市残联统一投资,广泛利用乡镇、街道卫生院和村、社区卫生室的资源,使残疾人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康复服务。目前在全市聘请了800名康复员,每月4次到残疾人家中提供康复指导、康复训练等服务,这种"农村社  相似文献   

16.
2012年5月20日,是第二十二个"全国助残日",今年的主题是:"加强残疾人文化服务、保障残疾人文化权益。"从惯常讲的大康复理念上看,社会康复中很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残疾人对休闲文化生活的享受与参与,  相似文献   

17.
目前制约我国康复事业发展的四大矛盾:残疾人日益增长的康复需求与康复服务能力之间存在很大差距;残疾人缺乏获得康复服务的保障;农村残疾人康复难问题突出;残疾预防和康复知识宣传普及力度不够。  相似文献   

18.
《学习与实践》2008,(5):127-136
民办残疾人康复服务机构作为公办机构的积极补充,在近年来获得了很快发展,正在成长为一支独立的社会力量,在其发展带动下,残疾人康复服务正逐渐形成一定的行业规模。但到目前为止民办残疾人康复服务机构的发展却未受到政府应有的重视,民办机构与公办机构以及不同身份的民办机构之间待遇不公,发展中普遍缺乏行业规划、行业指导和行业规范,多头登记管理带来管理上的混乱等等,导致民办残疾人康复服务机构在发展中受到资金、技术、人才、发展方向和定位等限制严重,运营过程中步履维艰。建议政府要高度重视民办残疾人康复服务机构这一新兴社会力量的发展,尽快组建民办残疾人康复服务机构协会,研究制定残疾人康复服务业发展战略,给予民办残疾人康复服务机构平等的政策待遇,积极探索民办残疾人康复服务机构发展策略,为其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社会环境,从而促进其积极发展。  相似文献   

19.
背景社区康复于1978年国际初级卫生保健大会之后,在全球迅速发展起来,其作为一种策略,在发展中国家有效地促进了残疾人得到康复服务。2004年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了《社区康复联合意见书》,提出"社区康复是为残疾人康复、机会均等、减少贫困及增加包容性发展的社区发展的一种策略"。2011年世界卫生组织和世界银行发布的《世界残疾报告》,对国际社会残疾和残疾人发展状况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提出了残疾人发展的政策建议,指出应促进残疾人的参与,使残疾人进入所有的主流体系并获得服务。  相似文献   

20.
国外社区康复与我国社区康复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社区康复新理念为残疾人提供了发展空间,消除了社会歧视,实现了残疾人的社会融合。由于大部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低,其社区康复还不能完全按照国际社区康复新理念进行,社区康复在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实施范围、内容、理念和方法还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