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衢州是农业大市,全市人口244万,其中农业人口201万,全市农村富余劳动力近40万人。去年初,衢州市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思路,在大力推进劳务输出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大力实施“万名农民素质工程”,加快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取得了显著效果。去年,全市共组织培训农民11.7万人,劳务输出37.32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31.6%,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3980元,比上年增10.7%,其中劳务收入的贡献率达64%。今年上半年全市举办农民素质培训班1077期,培训农民  相似文献   

2.
长汀是农业大县,全县人口近50万人,其中劳动力资源25万人,农村富余劳动力13万人,每年城镇新成长劳动力7000多人,高峰期全县的下岗失业人员达8000多人。为促进城乡统筹就业和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城乡协调发展,长汀县委、县政府积极开展"一户一就业"工作,向外组织劳务输出.有力地促进了就业和再就业。目前,全县向外输出和就地转移农村劳动力13万,户均1.5人,按人均  相似文献   

3.
目前,全区农村富余劳动力在700万~1000万人之间。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培训转移,对培养新型农民,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如何实现我区由劳务输出大省向劳务输出强省转变,做了深入的调查和分析。  相似文献   

4.
余可进 《当代广西》2006,(22):51-51
目前,全区农村富余劳动力在700万~1000万人之间。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培训转移,对培养新型农民,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如何实现我区由劳务输出大省向劳务输出强省转变,做了深入的调查和分析。  相似文献   

5.
李佑才 《政策》2006,(6):16-17
目前,宜昌市农村共有劳动力147万人,第一产业可容纳约80万人,另有富余劳动力67万人左右。 "十一五"时期,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一批农民因项目建设用地需要向非农产业转移,同时, 全市每年还要新增劳动力3一万人。到2010年全市至少有富余劳动力75万人,除去已转移到非农产业的劳动力20万人,还需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5于55万人。  相似文献   

6.
致富参考     
富余劳动力转移成为农牧民增收新途径今年以来,吉木乃县加强领导,不断加大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力度,使劳务输出工作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逐步成为农牧民增收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7.
平和县地处漳州市西南部,总人口54.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9.2万人,占90%;拥有农村劳动力25.3万人,其中富余劳动力11万人。近年来,尤其是2001年被列为"福建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试点县"以来,我县立足农产品资源丰富和传统产业优势,围绕"实施培训推动产业化,发展二、三产业促转移"的思路,突出抓好农产品、面包和服装加工及农产品营销等技术培训,实现了"传一项技术、带动一个产业、转移一批劳动力"的良好成效。全县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10.1万人,占应转移劳动力总数的78.2%;劳务转移收入每年可为农村增加经济收入3亿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5.2%。涌现了秀峰乡福塘村劳务输出经营面包者人年均纯收入5万元以上的致富典型。  相似文献   

8.
各州、市、县人民政府 ,各地区行政公署 ,省直各委、办、厅、局 :农村劳务输出就业是推动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 ,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措施 ,是增强我省产业竞争力的重要工作。为进一步做好新时期农村劳务输出工作 ,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 ,拓宽农民增收领域 ,推进农村小康建设 ,根据中发〔2 0 0 4〕1号文件精神 ,结合我省实际 ,提出如下意见。一、当前我省农村劳动力就业面临的形势(一 )现状和趋势。目前 ,全省农村劳动力2 0 81万人 ,占总人口的 48% ,占农业人口的6 0 % ,其中农村富余劳动力为 75 0万人 ,约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 3 6 …  相似文献   

9.
《中国妇运》2004,(10):47-47
福建省漳州市妇联把农村富余女劳动力转移工作作为“双学双比”活动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积极为广大农村妇女搭建就业舞台,千方百计拓宽转移渠道,有力地推进了农村富余女劳动力的有序转移。主要做法如下: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漳州市妇联成立了农村富余女劳动力转移工作领导小组,举办全市农村富余女劳动力转移工作培训班,将农村富余女劳动力转移工作列人妇女工作检查内容,年终进行评比表彰。二、广泛宣传发动,形成“劳动能致富”的共识。  相似文献   

10.
河南是一个农业大省、人口大省,2003年全省共有农村人口7936万人,农村富余劳动力2800万人,约占全国的10%左右。农民的小康、农村的稳定,事关全国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近年来,全省各级政府采取一系列得力措施,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的步伐,促进农民增收,取得了明显效果。2003年,我省农村劳动力转移总量达到1310万人,其中跨省输出总量占全国的11.2%,成为第一劳务输出大省。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有力推动了农民就业结构的调整,加快了城镇化、工业化进程,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是,据有关…  相似文献   

11.
农民增收问题,是解决好“三农”问题的一个重大课题。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及城乡经济的互动,牟定县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步向非农行业转移,劳务输出已逐步成为了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渠道。仅2004年全县就组织向外输出富余劳动力6688人,全年共实现劳务收入5400多万元,农民人均务工收入达290元。劳务输出使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资源得到开发利用,使千家万户走上了致富之路。据调查统计,截至2005年8月底,牟定县在外务工人员已达24488人(其中:长年在外的13150人、季节性外出的10978人),分别占全县农村富余劳动力(4万人)及全县农业总人口的6…  相似文献   

12.
《江西政报》2007,(22):1-1
近几年来,我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取得了明显的成效,2006年,跨省劳务输出562.9万人,实现劳务收入540亿元,今年预计到沿海务工的人员将超过年初预定的560万人目标,达到600万人,劳务收入也将会大幅增长。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对改善和提高农村生活水平、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六大指出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建设现代农业 ,发展农村经济 ,增加农民收入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 ,是增加农民收入 ,缩小城乡差别 ,增强综合国力 ,提高农民素质最直接、最有效和关键性、根本性的措施之一。本文对厦门农村劳动力资源和就业现状进行分析 ,并就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对策进行研究。一、厦门市农村劳动力资源及就业现状分析厦门农业生产区域不大 ,属人多地少地区 ,2 0 0 2年乡村人口总数 73.46万人 ,占全市人口总数的 5 4 .67% ;年末实有耕地 38.65万亩 ,比 1 980年减少 1 8…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六大提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农村要发展,必须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衢州地处浙江西部,是典型的农业大市,人口集中在农村,其中富余闲置的农村女劳力78306人,她们富余不富、闲置不闲,就业难,增收难。2003年初,衢州市发起"万名农民素质工程",积极创造条件,引导农民参加就业培训,通过创建"衢州保姆"等劳动力品牌,组织农村妇女劳务输出。每年对外输出保姆2000名。一大批农村妇女走出乡村,找到了增收的好门路。 如何进一步加强培训,推动农村妇女富余劳动力跨区域就业,结合对"衢州保姆"品牌的创建,笔者提出以下几点意见和建议: 一是广泛发动、深入宣传,促进农村妇女转变观念。把农村庞大的妇女  相似文献   

15.
论点摘编     
■充分发挥妇联组织优势,加快农村富余女劳动力转移步伐。福建省漳州市妇联把农村富余女劳动力转移工作作为“双学双比”活动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积极为广大农村妇女搭建就业舞台,千方百计拓宽转移渠道,有力地推进了农村富余女劳动力的有序转移。主要做法如下: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漳州市妇联成立了农村富余女劳动力转移工作领导小组,举办全市农村富余女劳动力转移工作培训班,将农村富余女劳动力转移工作列入妇女工作检查内容,年终进行评比表彰。二、广泛宣传发动,形成“劳动能致富”的共识。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漳州女性网…  相似文献   

16.
铜梁县现有户籍人口81万人,其中农村人口66.7万人,占全县人口82%,农村劳动力人均耕地1.8亩,人多地少,劳动资源丰富。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趋势日益明显。根据2005年人口抽样调查结果,对铜梁县当前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及问题进行调查分析,探讨在新形势下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以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增加农村、农民收入,加快新农村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17.
转移之战     
农村人口居多,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是地处闽东南沿海中部仙游县的县情。如何把农村实有劳动力56.58万人迅速转型,提高收入?仙游县的决策者及职能部门,把目光瞄向了劳务输出,他们借助各方力量,采取多种措施,不断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就业速度,打出了一场漂亮的“转移之战”。据初步统计,至今共转移农村劳动力37万多人,培训农村劳动力11万多人,有力地促进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就业和劳务经济的和谐发展。今年4月,该县被劳动保障部授予“第二批全国劳务输出示范县”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云南省各级党委和政府,把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加强领导,加大工作力度,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个突出问题,这就是:一些地方对劳动力转移途径的认识不够全面,该项工作的重点不太突出;在强调劳务输出的同时,就地转移没有引起重视。我在调研中发觉,不少地方把劳动力转移和劳务输出等同起来,认为抓农村劳动力转移就是抓劳务输出。认识上的片面性,必然导致工作中的单打一。表现在:在领导小组的名称上,只有“劳务输出”而没有“劳动力转移”;在宣传上,只讲劳务输出,很少讲就地转移;在任务下达和考核奖励上,只有劳务输…  相似文献   

19.
据通州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对7个乡镇的统计,截至2002年3月底,农村劳动力总数为11.91万人,其中富余劳动力(有转移意向)1.36万人,占11.4%。这只是存量,从增量来看,农村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预计每年还约有1900名(满18周岁)新增劳动力。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卫星城周围的村庄会逐步纳入城市发展建设范围,大规模的旧村改造还会使一批农民失去土地。因此,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压力会越来越大,任务会越来越重。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是关系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大战略问题。2002年,  相似文献   

20.
陈仕平 《当代广西》2004,(24):25-26
随着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加快,农业对劳动力的需求逐渐减少,农村富余劳动力逐渐增多。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已成为困扰社会经济发展的一大难题。据调查统计,浦北县共有农村劳动力38万人,其中富余劳动力超过20万人。如何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基础?近年来,浦北县委、县政府在苦苦探索农村人才创业工作的新路子中,终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