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秀平  陈继雄 《求索》2013,(10):191-193,21
公权力与私权利二者之间的关系一直以来都是世界各国法学界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我国法学理论界也一直在进行该领域的研究,笔者在相关学者研究的基础上从法治视角出发,分析了公权力与私权利平衡的问题。本文界定了公权力与私权利的基本理论内涵,对公权力进行了合理的定位,结合我国当前的实际国情,对公权力与私权利之间关系的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公权力异化的相关内容,总结了公权力与私权利矛盾产生的主要原因,并针对该问题从限制公权力和保护私权利两个方面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实现公权力与私权利的平衡。  相似文献   

2.
自人类社会形成以后,就存在着公权力。人类需要公权力维持社会的公共秩序,实现社会正义。然而随着社会经济和制度的发展变迁,公权力也会发生异化,进而对相对人产生不利的影响。文章在概述了公权力的起源、概念和特征之后,阐述了公权力应该发挥何种作用,并深入分析公权力为什么会异化,其异化的原因是什么。  相似文献   

3.
新论     
《民主与法制》2010,(24):22-23
经济改革不能孤军前行 客观来看,如果我们把国家行政权力的改革统称为政治体制改革,那么,我们这些年来在公权力的行使方面,是做了很多努力。比如公权力的透明化,公权力的人民监督,公权力的责任方面,有行政诉讼法、有国家赔偿法。应该说,公权力改革方面是有所进展的。但比起经济体制改革,它就有些逊色。或者说,经济体制改革比较明显,但是在行政机构的公权力改革方面还显得不足。  相似文献   

4.
史琳 《人民论坛》2014,(6):63-65
自人类社会形成以后,就存在着公权力。人类需要公权力维持社会的公共秩序,实现社会正义。然而随着社会经济和制度的发展变迁,公权力也会发生异化,进而对相对人产生不利的影响。文章在概述了公权力的起源、概念和特征之后,阐述了公权力应该发挥何种作用,并深入分析公权力为什么会异化,其异化的原因是什么。  相似文献   

5.
公民表达对公权力的"不信任",是权利意识的觉醒和进步。对公权力机关的不信任,某种意义上正表明公民对法律的高度依赖感。这种对法律的信仰,是非常可贵的公民品质。认同公民对公权力表达"不信任",并非鼓励公民完全无视执法机关的存在,率性甚至任性而为。应该这样说,无论以什么形式表达出的对公权力的"不信任",都应该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是  相似文献   

6.
维护"纯洁性"说到底是一个实践问题,是通过民主的制度安排对公权力的制约与监督问题。把权力摊在阳光下,权力才不会腐败,"纯洁性"就有了根本保证在当今文明世界,纯洁性既是执政党、也是"公权力"的基本  相似文献   

7.
王建德 《新东方》2011,(2):67-69
树立和维护公权力的权威,对于维护社会秩序、加强社会管理和保障,实现国家重大战略目标有着重大意义。当前,一些地方的行政执法部门在执法过程中,时有发生群众不尊重和损害公权力的事件,导致了正常的行政执法难于执行,也导致了一些行政执法部门的工作人员在执法过程当中疏于管理、或者畏难逃避,致使国家公权力的力量和作用逐步削弱,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目标也必将难于实现。基于此因,笔者深入分析了公权力权威受到藐视和损害的原因及后果,并就如何维护公权力权威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微观察     
《乡音》2015,(2):1
明晰公权边界才能实现法治《学习时报》:根据法治的理论,公权力存在的目的是为了维护人民权益,使公民合法权利有效地享有和行使。明晰公权力的界限,是保障公民合法权利的基本前提。从世界各国的法治经验看,哪个国家的公权力越明晰越公开,哪个国家公民权利保障就越充分。因此,就我国当前而言,权力不介入社会自治领域,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健全以公平为核心原则的产权保护制度,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支持各类社会主  相似文献   

9.
王国珍  宋海鸥 《传承》2009,(2):116-117
家庭暴力由于发生暴力的主体之间的关系的特殊性,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公权力应该尽量避免介入的领域。但是,从家庭暴力严重的危害性可以看出,公权力介入家庭暴力是势在必然的。家庭暴力使受害妇女的基本生存权受到威胁的同时还存在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公权力的介入对家庭暴力施暴者进行惩罚,对受害妇女的权益进行保护,是其存在的价值体现。  相似文献   

10.
杨小军 《人民论坛》2014,(12):26-28
<正>别的部门"顶雷"本部门获利权力部门化经常表现为部门权力的绝对化和当事人权利的模糊化。如规定当事人必须在多长期限内递交申请书,过期无效,但却不限定自己部门审批的期限权力部门化的几种表现公权力,是来源于公的权力,也是为公所用的权力和服务于公的权力,这是公权力的本质属性。公权力姓公,而不姓私,这是天经地义的。这个最起码的道理虽然人人都明白,但实践中仍然时有发生公权力异化的现  相似文献   

11.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国家之权乃是‘神器’,是个神圣的东西。公权力姓公,也必须为公。只要公权力存在,就必须有制约和监督。不关进笼子,公权力就会被滥用"~([1])。也正因如此,我们党从成立之初就高度重视权力监督问题,党的十九大更是提出了"构建党统一指挥、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的要求。瑞典在"透明国际"发表的2018年全球"清廉指数"中排名第五,是世界上最清廉的国家之一。对  相似文献   

12.
家庭暴力由于发生暴力的主体之间的关系的特殊性,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公权力应该尽量避免介入的领域.但是,从家庭暴力严重的危害性可以看出,公权力介入家庭暴力是势在必然的.家庭暴力使受害妇女的基本生存权受到威胁的同时还存在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公权力的介入对家庭暴力施暴者进行惩罚,对受害妇女的权益进行保护,是其存在的价值体现.  相似文献   

13.
郎佩娟 《人民论坛》2012,(14):14-15,161
"法无授权即禁止"的法则并未阻滞公权力活动的积极有为和改革创新,在某种意义上,这一法则在为公权力活动划定界限的同时,也为公权力活动提供了保护与保障。公权力守法不仅是社会长治久安的保障,更是公权力与社会和谐相处以及提升自身活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14.
将浮躁归咎于快速发展,有失妥当,毋宁说,浮躁和恐慌一样,都是对不确定性的社会反应。故化解社会浮躁之道就在于在不确定性中探究确定性,制度是以公权力通过特定程序确立下来的,制度建设能够使社会浮躁状态趋于稳定,但要使社会浮躁趋于沉淀消解,还需要社会各方力量的共同努力,来形成公共治理的动态格局。  相似文献   

15.
将浮躁归咎于快速发展,有失妥当,毋宁说,浮躁和恐慌一样,都是对不确定性的社会反应。故化解社会浮躁之道就在于在不确定性中探究确定性,制度是以公权力通过特定程序确立下来的,制度建设能够使社会浮躁状态趋于稳定,但要使社会浮躁趋于沉淀消解,还需要社会各方力量的共同努力,来形成公共治理的动态格局。  相似文献   

16.
现阶段我国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公权力部门收入分配不公问题,权力大小不同的公权力部门,收入分配差距有两三倍,甚至高达五六倍.同资历、同职务、同级别的干部,由于工作在不同地区收入就相差好几倍.而公权力部门的公务员的福利保险等隐性收入分配的不公更加严重.公权力部门收入分配不公危害严重,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17.
陈力丹 《人民论坛》2012,(13):39-41
在中国,党政权力组织天然拥有主场优势:公权力优势、媒体优势、知情优势。现在很多情况下这种优势变成了"主场劣势",就在于党的领导机关和党报在关键时刻不说话:民众对公权力丧失信任,对司法公正失望,对社会公正缺乏信心。最好的办法是主动公开信息,这可以适当扭转主场劣势  相似文献   

18.
三种公权力有着各自的诉求,并决定着它们的授予(分配)原则。即决策权要求公正公平,必须授予给最广大的民众;执行权要求高效率行政,为保证权威和权力的一元化,必然要求授予政府官员;裁决权要求司法独立,以此保障社会正义的实现,它的授予就只能是专业人士。公权力的诉求和授予,还必须在它的行使和制衡中落实。三种公权力的区分,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指向。  相似文献   

19.
公权力配置资源与预防腐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习加 《求索》2012,(1):82-83
本文从讨论"公权力配置资源"入手,以"反经济人"假设作为构建"反腐败学"的逻辑基础,将腐败界定为"利用公权力配置资源获取不正当利益,损害社会正当利益的现象"。并提出了"预防腐败原理",即预防腐败是"通过抑制贪欲、平衡利益、制衡权力、健全法治,使在公权力配置资源中实现正当利益最大化和不正当利益最小化"。  相似文献   

20.
梅艳玲 《前沿》2011,(4):86-89
以户籍制为主要特征的二元治理模式,导致城乡利益分化不平等;以公权力谋取私人利益所带来的利益分化不正当;上层精英的联盟导致资本向上集聚,利益分化不一般;这些都冲击着社会公平并导致社会群体间的利益冲突;结果就体现为贫富或体制内外两部分人之间的利益对立和具有利益丧失感的人们与政府和社会之间的对立。这些都对和谐社会的构建提出了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