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杨丽 《今日广西》2007,(10):40-41
假设有“婚爱持久幸福的公式”.你会遵循吗?当然会。谁不愿意有持久不变的爱的感觉呢?美国学者凯瑟琳·约翰逊调查研究后列出了“婚爱持久方程式”。凯瑟琳说:我喜欢在各种婚礼舞会上。看一对对翩翩起舞的中老年夫妇,那绝对是相互信任和激情——为什么他们的婚姻这么幸福.生活得这么理想。他们的秘密是什么? 凯瑟琳会见了100对这样的夫妇.他们结婚时间最短的是7年.最长的是55年,下面就是这些夫妇持久爱情所具有的共同公式。  相似文献   

2.
瓷婚有感     
自古姻缘天定,不由人力谋求。有缘千里也相投,对面无缘不偶。婚姻是天缘,乃前生注定,非人力可以勉强。但是,只有建立在爱情基础上的婚姻才是幸福美满的婚姻,只有恪守平等原则的婚姻才是健康向上的婚姻。爱情犹如一朵绚丽的鲜花,需要精心培育和护理,需要全身心地投入,这样才可能在婚后永远鲜艳。  相似文献   

3.
“白丁”是什么 8年前,张洁和大她3岁的丈夫步入婚姻的殿堂。张洁自小目睹了母亲的操劳和不易,在婚前就决定不要孩子。丈夫脾气好,工作繁忙,为了事业也都无暇顾及孩子的事。这个家庭由此迈进了“丁克一族”。“丁克”(DINK,Double income no kids)的意思是指夫妻都有收入、但不要孩子的家庭结构。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流行于欧美,80年代起,它悄悄地叩开中国的大门。一种新的“两人世界”的家庭模式进入了人们的视野。上海人口情报中心的一份资料透露,1979-1989年,上海市区“丁克家庭”约占全市家庭夫妇总数的2%-3%, 人数估计超过5万,北京市1984年以来结婚的夫妇中约有20%自愿不生育,多达7万人。有关资料显示,在丁克一族  相似文献   

4.
郑艳玲 《前沿》2009,(4):167-171
元杂剧中有一些作品对商人的婚姻爱情进行了描写,这些作品丰富多彩,反映出商人的不同侧面的生活面貌。元杂剧对于商人婚姻爱情的表现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批判商人以财力破坏他人爱情的错误行为,二是对商人在爱情中的犹豫和彷徨报以同情,三是肯定商人对于美好爱情的大胆追求。  相似文献   

5.
爱的选择     
人们说,爱不需要理由,其实,不爱有时也不需要理由。生活中面临爱与不爱的女人,因不同的选择,构成了各自甘苦自知的一生。被爱情滋养的女人是美丽的,为家庭忙碌的女人是充实的。身处婚姻内外的女人,虽说各有各的活法和命运,但都逃不过情感的牵缠。因为世上没有不渴望  相似文献   

6.
爱情是生活的诗歌与太阳,是两个相似的天性在无限感觉中和谐的交融。但是,爱情至上是幼稚的。在生存都未能解决的状况下,人们是无法谈论爱情的,它很可能贫乏、残缺;同时,当家庭经济亮起红灯时,原本忠贞的爱情也常会随之岌岌可危;在漫长的爱河里,一般说来,婚后十年是婚姻的危险期,尤其在知识性家庭里,家务是婚姻爱情家庭的第一杀手,创业期经济的拮据、繁重的家务铺天而降,毫无创造性的重复劳动永无止境,一天天地磨蚀着信心与激情,使生活无比乏味和沉闷,淹没了生活的最后一点诗意。花前月下时温顺有品位的妻子也许会变得唠叨…  相似文献   

7.
自从浩淼无垠的宇宙里诞生了人类,亚当和夏娃在伊甸园里偷吃禁果以后,便逐渐产生出了爱情和婚姻,随后又有了婚礼和婚俗。有人说,婚姻是人生的盛宴,婚礼是这场盛宴的序曲,而婚俗则是序曲中的音符。时下,无论是婚姻当事人自己还是做父母的,大概没有什么场合能够像为自己和自己的孩子办婚礼那样尽心尽力而又进行慷慨的消费投入的,这似乎无可厚非,但传统的婚俗却越来越让人感到陌生。彩礼越要越多。在我国的许多地区,女方索要订婚财物的现象如今是越发严重了。不到十年功夫,很多农村嫁女已从要“三大件”(自行车、缝纫机、手表)发…  相似文献   

8.
婚姻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婚姻仪式与人类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传统习俗诸因素密不可分。由于社会生活的多样性、复杂化,人们对婚姻爱情、生活的理解不同,因而有了多种多样的结婚仪式。且不说自古以来林林总总的仪式,也不谈世界各国五花八门的婚礼,就是当今广州青年的结婚仪式,也不算少:有杯觥交碰大排宴席的;也有图个新鲜前往旅游区“鸳  相似文献   

9.
都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这虽是戏谑之语,但也不难看出爱情在婚姻中的处境。婚姻也是一门学问,所以它也有可以学习与改变的空间。因此,近年来美国中学里兴起了“婚姻教育”的风潮。...  相似文献   

10.
《精神文明导刊》2013,(1):59-59
1.如果你已婚,要与配偶有更多互动关系,甚至要多于与孩子的互动。孩子最严重的不安全感来自感觉到:父母的婚姻其实不稳固,不长久。  相似文献   

11.
扫描“丁克”现象罗茜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正在被一部分年轻又新潮的中国夫妇选择,它就是“自愿不育”。这种国外称作“丁克”(英文缩写DINK的译音,特指双收入、无小孩的夫妻)的潮流,否定了古往今来中国人公认的丈夫、妻子、孩子组成最标准的家庭结构,而对生育本身...  相似文献   

12.
若星 《民主与法制》2013,(10):60-61,39
丈夫誓不离婚妻子无可奈何 时间回溯到2010年10月1日,这一天。李大民和孙晓娟相挽着踏上了婚姻的红地毯。说起两人的婚姻,用浪漫的词语形容叫一见钟情,用时髦的词语形容叫“闪婚”,从相识到结婚,短短两个月,便你情我愿,定下终身。闪婚,固然让爱情来得突然、来得猛烈,可新鲜劲儿一过,没有经过恋爱磨合的夫妻感情便起了波澜。  相似文献   

13.
儿子得了白血病,需要他们再生婴儿的脐带血来治。可他们已离婚10年,男的另有幸福婚姻,女的正热恋。为了救一个孩子,四个大人将面临牺牲爱情和婚姻,他们遭遇到无奈的疼痛……  相似文献   

14.
婚姻变奏曲     
男娶女嫁是千百年来人们说不完的话题,更是文人墨客笔下生辉取之不尽,用之不完的素材。永远吸引人们眼球的一幅画卷,远比清明上河图更具价值。古今中外描写男女婚姻故事小说,故事主人公的种种经历,不知感动了多少代人,甚至不惜以身效仿,甚至以身家性命为代价。一部《红楼梦》,一位弱不经风的小女子林黛玉,华夏少女为她和贾宝玉的婚姻爱情为之倾覆。如果以此书问世至今,问有多少人为此流过眼泪,恐怕只有青海湖知情。有位神仙说:青海湖的水为什么是咸的,都是孤男少女看了《红楼梦》为林黛玉和贾宝玉流泪汇集而成咸湖的。可见幸福的婚姻爱情会感动上帝,婚姻爱情的悲剧也会感动上帝。  相似文献   

15.
近些年来,随着两岸交往的密切,两岸婚姻逐渐增多,其中90%以上是大陆女性远嫁台湾,于是,在今天台湾的社会中便产生了一个特殊群体——“大陆新娘”或被称为“台湾媳妇大陆妹”。她们在家乡人羡慕的眼光中出嫁,以为从此步入爱情的天堂,过上富足安乐的生活。  相似文献   

16.
通常,相爱中的男女在完成了那一场如梦似幻的风花雪月之后,便有一种交待结果的辉煌仪式在红地毯的另一头等待着他们。这种结果是伊甸园之光,为千百年来的痴男怨女们所景仰。这种爱情的结果就是——婚姻契约。时光流转到光碟电脑令人目不暇接的高科技时代,爱情不再被作...  相似文献   

17.
崔蕾 《传承》2009,(10):66-67
从《玉台新咏》可以看到当时妇女的婚姻家庭地位和爱情观念:男方是婚姻的主导,女方是婚姻的从属,男女双方的婚姻地位不平等;女子多被遗弃且比男子更忠贞于爱情婚姻;弃妇现象普遍,贞洁观不被着重强调。  相似文献   

18.
马丽娟 《前沿》2013,(6):143-144
简·奥斯丁是18到19世纪英国杰出的现实主义女作家,她的《傲慢与偏见》作为一部以描写日常平凡生活为素材,以爱情与婚姻作为探讨对象的浪漫主义小说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傲慢与偏见》通过对四个婚姻关系的具体描述,阐述了简·奥斯丁本人的婚姻观点,这种观点乃是凡是建立在只有爱情或只有财产的基础上的婚姻是得不到幸福的,只有爱情与财产融合起来才能组成一个美好的婚姻。作者这种反映当时英国社会择偶标准的婚姻价值观,在今天看来也有一定的道理和积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养老新模式     
《时事资料手册》2006,(1):68-69
我国是在经济欠发达情况下进人老龄社会,社会供养严重不足。一方面.我国家庭“少子化”的趋势使家庭养老功能日益弱化。一对夫妇同时需要照顾4位老人和1个孩子。这在紧张忙碌的现代生活中很难实现。另一方面.在国外已成为主流模式的社会机构养老在我国却处境尴尬。受传统观念影响,不少老人不愿意进入养老院:我国养老服务机构容量不足,所能容纳的人数只占老年人口的0.8%;  相似文献   

20.
于靖园 《小康》2010,(7):74-75
“以往我们觉得婚姻必然是爱情的结果,婚姻的前提是要有爱,隋做它的必要条件跟充分条件。这个时代已经结束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