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在追求利润之外承担的一种公益性责任,这种责任既是一种道义上的责任,亦是法律上的义务。作为环境法律上的义务,企业社会责任包含了污染防治责任和能源节约责任,这些责任存在于企业生产的各个环节,责任主体包括了各地区、各行业的企业组织。为促使企业履行环境保护的义务,我们应当完善企业环境责任履行的监督机制,健全环境监测法律体系,建立企业环境责任信息披露制度。  相似文献   

2.
孟凡娟 《法制与社会》2010,(1):204-204,216
自SA8000掀起全球社会责任运动以来,越来越多的企业以SA8000标准来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但是仍有不少企业对履行社会责任抱有抵触心理,拒绝履行社会责任。针对这个问题,本文主要分析SA8000标准的履行对人权的保护,主要包括促使人权保护范围扩大化;人权保护个人化、社会化;人权保护的全球化;人权实现加速化四个方面的意义,以求激起企业去履行社会责任的意识和行动,进而实现更全面的人权保护。  相似文献   

3.
企业在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应承担环境社会责任。环境社会责任包括环境法律责任与环境道德责任,由于企业是否应承担环境道德责任颇有争议,因此,本文以环境道德责任为核心,对环境社会责任进行了应然与实然分析。  相似文献   

4.
论企业环境责任的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环境责任是企业承担促进社会福利增长任务的本质要求,是企业追求自身经济利益与维护社会和谐的价值目标之体现。目前,我国企业环境责任的实现亟待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5.
企业环境责任的实现机制控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环境责任是随着环境问题的产生而兴起的,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的兴起和环境问题的产生是企业环境责任产生的原因,企业承担环境责任是实现循环经济、社会正义、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要求。本文从企业环境责任的产生入手,着重分析了企业承担环境责任的法理依据,分析了我国企业环境责任的现状,并对如何实现完善我国企业环境责任的相关法律制度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环境权——企业环境责任的理论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由于企业行为引起的环境污染和破坏事件接连发生,主要原因是企业的环境责任缺失。企业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负有保护环境、防治污染的义务,即企业应当承担环境保护的社会责任。环境权是环境法律关系主体就其赖以生存、发展的环境所享有的基本权利和承担的基本义务。环境权并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权利,而是包括多种主体的权利和义务在内的一种成体系化的理论。企业环境权是环境权的重要内容之一,环境权理论应当成为企业承担环境责任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逄海峰 《法制与社会》2012,(27):274-275
生态文明的演进及生态危机对法律的利益调整机制及其功能提出了更深层要求.本文主要针对环境法调整机制变革与企业的环境责任分析进行了简单探讨.  相似文献   

8.
公司在现在社会经济生产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决定了公司在承担环境责任方面的正当性以及特殊性,也是把公司作为一个特殊的环境责任主体单独研究的意义所在,公司营利性的本质决定了其趋利性的特征,因此,要使公司能够真正履行相应的环境责任就必须设计一套符合其趋利性特征的制度,只有如此才是促使公司切实履行环境责任的长久之道,也是符合市场经济规律以及公司治理规律的有效机制。  相似文献   

9.
随着环境危机的日益严重,由于科技水平有限性和科学不确定性的普遍存在,应该在环境法中确立企业环境责任。作为企业社会责任的组成部分,企业环境责任包括企业环境法律责任和企业环境道德责任。可持续发展理念蕴涵的经济目标和环境目标共存的思想决定了企业环境责任的确立必须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作为价值导引。由于目前立法中的企业环境侵权责任在保护社会公众环境利益方面越来越显得力不从心,因此从企业环境侵权责任走向企业环境责任应该成为必然。  相似文献   

10.
袁方 《法制与社会》2010,(6):174-175
在现代社会中,企业在为股东谋取利润最大化的同时,还应该顾及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同时还必须承担社会责任。在循环经济背景下,企业的社会责任就表现为可持续发展责任,而其核心内容之一是环境责任。本文通过对循环经济与企业环境责任关系的阐述,提出循环经济背景下增强企业社会责任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1.
付艳 《法制与社会》2010,(13):30-31,39
环境责任保险制度具有任意性与强制性两种模式,从理论上讲,影响企业选择环境责任保险的决定性因素是企业所承担的环境责任风险以及受到环境风险和各国法律文化和法律规定及环境违法处罚严苛程度等的影响。这其中,关于环境侵权的具体规范,如归责原则、保护范围和环境侵权责任认定范围等,则起着决定作用。  相似文献   

12.
公司必须承担社会责任是我国新公司法的要求,在实践中如何去理解和把握这一责任的概念的内涵,是值得深入探讨的一个问题。立足于我国的现状,研究公司的社会责任应在坚持股东利益最大化的基本前提下来进行。公司的社会责任要求公司在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情况下,关注其他相关利益群体的利益,履行其应尽的各种社会义务,促进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13.
陈晨 《法学论坛》2006,21(4):53-56
环境责任是基于人类整体的环境利益和环境危机而产生的,是公民参与环境事务的依据和原动力,能在环境义务覆盖不到的地方发挥作用,填补法律空白,并能推动人们不断地研究和发现新的具有普适性,从而推动环境义务的不断创设与发展。  相似文献   

14.
郑若云 《法制与经济》2008,(12):91-92,95
2006年《公司法》明确规定了公司必须履行社会责任,但关于公司的社会责任的内容没有进一步明确化。作者认为,不仅公司要履行社会责任,不具有公司形式的企业也应该履行一定的社会责任。文章介绍了我国目前存在的几种不同法律形态的企业,指出了公司的社会责任的基础在于公司的社会性,最后从企业的社会性与公司社会责任层次理论方面进行阐述.说明了不同企业所要履行的社会责任的内容。  相似文献   

15.
太空旅游若干法律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太空旅游在法律上有诸多问题需要解决。一是有关太空旅游的定义,不能仅从空间高度考虑;二是太空旅游不是简单的私人行为,还可能导致国家责任;三是对第三人的赔偿责任,应适用何种法律;四是在太空旅游的组织者、承运人及游客之间,如何体现利益平衡,又要体现太空旅游的特殊性。这些问题的解决将有助于太空旅游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李劲 《行政与法》2007,(3):101-103
侵害排除是环境侵权民事责任的方式之一。承担环境侵权侵害排除责任的法律构成要件除权利受到侵害外,还须同时具备侵害的不合理性,而判断某种侵害是否具有不合理性的标准是进行利益衡量。适用环境侵权侵害排除责任方式应借鉴国外的相关理论和实践经验,完善我国相关法律制度,并注重在司法实践中对利益衡量原则的正确适用,以真正实现侵害排除责任方式对环境侵权行为的抑制和预防功能。  相似文献   

17.
论政府环境责任的缺陷与健全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蔡守秋 《河北法学》2008,26(3):17-25
政府环境责任的缺陷和不足,是环境保护领域政府失灵、环境法律失灵的一个重要原因。我国政府环境责任的缺陷主要体现在"重政府经济责任,轻政府环境责任"、"重企业环境义务和追究企业环境责任,轻政府环境义务和追究政府环境责任"、"重政府环境权力,轻政府环境义务"等八个方面。通过阐明健全政府环境责任的法理基础、指导思想和原则,提出建立健全政府环境责任的体系和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全球环境问题日趋严重,重大环境灾害事故频发。企业环境责任成为衡量企业社会责任承担的一个重要指标。本文以紫金矿业污染事件为导入,对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的环境社会责任的承担进行探讨,力图在现行法律制度框架内,尝试理清强化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的环境社会责任法律对策问题。  相似文献   

19.
公共性控制:政府环境责任的省察与实现路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阳东辰 《现代法学》2011,33(2):72-81
政府环境责任以公众环境利益为指向,以公共性为价值追求。政府环境责任的确立是行政伦理道德、政治合法性与权力合法性的客观要求。我国目前的政府环境责任一方面缺少法律规范的支持,另一方面表现出一些与环境善治不符的病症。完善政府环境责任,要求责任理念回归公共性、公共环境利益明晰化,并从具体制度规范上予以配合。  相似文献   

20.
在把握近几年我国突发环境事件现状的基础上,以风险社会理论为指导,分析环境风险、环境责任以及环境风险与环境责任之间的关系,可知,政府、企业与公众应是突发环境事件的责任承担主体。只有政府、企业与公众三方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才能有效防范和化解突发环境事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