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民俗文化,是指民间民众的风俗生活文化的统称。壮族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广西、云南、广东和贵州等省区。2005年壮族人口超1700万人,大多居住在广西。一个民族之所以成为民族,最根本的是在于形成自身特有的文化,不同的文化特质,就成为区别不同民族的主要标志。自主发展时期壮族先民的文化形态及特点壮族先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独具特色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  相似文献   

2.
正"壮族三月三·八桂嘉年华"已成为颇具广西特色的文化旅游消费品牌,成为壮乡儿女增强文化自觉、展示文化自信的窗口。在推进民族文化强区的建设中,我区以民族文化共建共享为指引,持续推进基础设施的完备齐全,培育精品文化活动,打造文化服务品牌,让汩汩文化"清泉"浇灌百姓心田,让精神文明之花沁心入脾。  相似文献   

3.
《台声》2020,(9)
正农历三月三是中国多个民族的传统节日,其中以汉族、壮族、苗族、瑶族为典型。广西农历三月初三,始于唐宋,盛行于明清!2014年3月13日,广西将"壮族三月三"设为公众假日,旨在通过这一民族传统节日,继承和弘扬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3月24日,在抗击疫情的关键时刻,广西创新2020年"壮族三月三·八桂嘉年华"文化旅游消费品牌  相似文献   

4.
"壮族三月三"时空格局的拓展,实现了传统民俗节庆向现代旅游节庆的转型。在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广西应深挖"壮族三月三"节庆与部分东盟国家节庆的特色,促进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在"一带一路"建设中,中外联动、共建共享节庆文化品牌是"壮族三月三"的创新路径之一。把"壮族三月三"打造为国际化、多样化、系列化、集群化的旅游节庆文化品牌,不仅可以推进广西旅游产业的全面升级,也必将推动各类资源的有效整合,实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和社会综合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5.
贵州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丰富、特色鲜明、多姿多彩,发展潜力巨大。根据贵州少数民族文化的特点,导入、诠释了民族文化元素、民族文化单元、民族文化体三个概念及其关系,并从这三个方面论述贵州少数民族文化加快发展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认为贵州多民族文化繁荣发展必须三者兼顾,三管齐下,共同推进。  相似文献   

6.
贵州畲族民居建筑中通往不同功能空间的门,其外形结构与名称都各不相同,普遍存在"天宽地窄"的大门、"天窄地宽"的房门以及内开大门外开腰门等门文化现象,通过对畲族建筑门文化的调查与解读,透视出贵州畲族建筑的信仰文化特征,体现了畲族精神世界里"神"与"人"的分野。  相似文献   

7.
尤明慧 《前沿》2011,(13):160-163
不同民族的文化特质是在比较中显现的,壮族与鄂伦春族由于所处地域及地理环境的不同形成了不同民族传统文化的模式,通过对他们传统文化中所具有的普遍性内容,即主要涉及人自身、人与自然、人与人和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基本内涵的分析,揭示壮族与鄂伦春族传统文化中所体现的具有中华民族的共同思想意识和心理品质的普遍意义的现代价值,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就显示出重要的文化价值和社会意义,这对于建构适合人类生存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当代社会人文素质的养成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来源和文化保证。  相似文献   

8.
"多彩贵州"自2005年启动至今,已发展成为一个知名文化品牌。目前对"多彩贵州"品牌的相关探讨主要集中在"多彩贵州"各类活动的报道述评以及"多彩贵州"品牌的内涵、发展演进、策略对策、"多彩贵州"产业化等方面。有关"多彩贵州"的品牌价值、定位、战略等方面的研究甚少涉及或未能深入和系统。"多彩贵州"品牌建设和文化传播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可持续发展亟需加强对"多彩贵州"品牌的文化内涵与文化延展性、"多彩贵州"文化形态和传播范式以及"多彩贵州"品牌与本土高校的关系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正>文山是一个以壮族苗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边疆自治州,民族文化资源丰富,旅游资源富集,近年来,该州积极发展"旅游+民族文化"模式,着力将民族文化优势和旅游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核心竞争优势,促进旅游经济发展提速,打造云南省旅游文化产业的新高地。"十二五"以来,文山州以构建面向泛珠三角和东盟的旅游集散中心和独具魅力的民族文化旅游休闲度假基地为目标,着力将旅游  相似文献   

10.
水族精心挑选赛马、细心饲养赛马和独特的"跑马"方式,形成了水族赛马文化的基本要素,是水族民间文化的宝贵财富,也是贵州少数民族文化的宝贵遗产。当前,我们应当唤醒民众民族文化的保护意识,传承优秀的水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使水族赛马文化得以进一步地挖掘、继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11.
“通道”与贵州明清时期民族关系的建构与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初贵州建省至清末,是中央王朝以军事、政治力量为主导,介入贵州新的历史形成过程,特别是"通道"建构、改土归流、"民族-城乡二元结构"、民族区域板块、战争等因素的影响,更加凸显出贵州民族关系和民族问题形成的特点.在国家与西南边疆民族社会互动的宏观过程中,贵州民族关系丰富了"一体多元格局"的内涵,即汉文化与各少数民族在不同喀斯特区域以不同的进入方式,历经碰撞、交融和并存而形成的不同特色的区域类型.在凸显"民族-喀斯特区域"类型的同时,多样性的类型特征值得我们反思.  相似文献   

12.
郑姝霞 《人民论坛》2011,(10):168-169
生育文化影响着个人生育观,生育率的变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生育文化的转变。通过对比贵州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以及城乡生育水平的差异轨迹,研究生育文化在其中所起的影响和作用,探讨培育生育文化转型的社会环境,以期建立新型生育文化,推进贵州整体"稳定低生育水平"的目标,营造贵州和谐人口环境。  相似文献   

13.
杨宁宁 《当代广西》2008,(16):58-59
有关刘三姐的传说不仅在我国岭南地区的壮汉等民族间广为流传,甚至云南、贵州、湖南、江西和台湾、香港等地也有刘三姐的传说。岭南地区各民族多年来一直把刘三姐传颂为歌仙、女神。其中壮族有关刘三姐的故事、传说和民歌最多。从广西民族民间文学研究者覃桂清多年调查收集的资料看,广西有40个县、广东有22个县有关于刘三姐的故事和传说。  相似文献   

14.
《传承》2016,(10)
广西凌云壮族七十二巫调音乐历经数千年而发展成型,积淀了壮族人民的智慧和文化。巫调是数代壮族人民共同的社会记忆,发展到当代已经面临濒危的境地,需要进一步传承发展。为实现文化传播和交流,基于翻译的"文化转向",英译凌云壮族巫调具有保护传承、弘扬推广、丰富理论成果和创造学术交流机会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黄桂秋 《桂海论丛》2006,22(5):84-87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构建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文化建设是和谐社会的培育土壤,具有特殊的不可替代的功能和作用。文化建设包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新文化。布洛陀文化是壮族传统文化的核心和标志,追求和谐有序是布洛陀文化的精髓。壮族的自然生态环境、经济生产类型、民族历史遭遇以及现阶段社会发展状况等因素决定了构建和谐社会是壮族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应从抢救保护研究开发的角度打造布洛陀文化,为构建壮族和谐社会提供文化借鉴。  相似文献   

16.
2008年11月13-14日,由贵州省民族研究所、贵州省民族研究学会主办的"纪念贵州改革开放30周年暨贵州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讨论会"在贵阳召开.来自全省七个单一民族学会的同志和贵州省民族研究学会、贵州省民族研究所及省内高校的代表一百多人参加了会议.专家学者就贵州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面临的问题,进行了热烈深入的讨论,提出了许多新的观点.  相似文献   

17.
《贵州自然与人文》对贵州"千岛文化"现象,参照国家非遗分类标准,兼顾高中地方课程普适性原则,把它分为民族服饰、民族建筑、手工技艺、节日文化、歌舞戏剧等五种文化形态纳入地方课程范畴,并力图通过教材文本及其延伸阅读、以博物馆为第二课堂、倡导研究性学习等课程实施路径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8.
正年年山歌歌不同,今年山歌特别红。4月1日-11日,贵港市覃塘区"三月三"文化活动精彩上演,11个场次的民族文化活动连番上演,精彩纷呈的节目引来各地20万余游客。位于樟木镇文化广场的主会场,顶竹竿、"大象"拔河等传统民族体育表演和"三月三"歌圩对唱让广大观众感受壮族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在荷美覃塘的龙凤江畔,山  相似文献   

19.
<正>今年是广西充分发挥民族传统和地方特色优势,积极实施“壮族三月三”民族法定节日的第四年。由于今年“壮族三月三”和清明节两个节假日相邻,形成了具有我区地方民族特色的6天长假。节日期间,全区各地围绕“民族文化”主题,组织开展“壮族三月三相约游广西”系列宣传推广活动,着力打造“壮族三月三·八桂嘉年华”旅游文化消费品牌。在强势的旅游宣传促销和多重优惠政策的推动下,广大游客旅游消费热情进一步激发,民俗之旅“刚需”进一步释放,旅游消费规模进一步扩大。记者从自治区旅发委了解到,据初步  相似文献   

20.
壮族是一个有着深厚民族传统文化的民族,深厚的民族传统文化是壮族先民在同自然作斗争的过程中创造出来的。为了更好地适应自然,壮族人民创造了稻作文化;他们创造了都老制度,使民族内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协调;他们还创造了歌咏文化,使人们在劳作之余能够身心愉悦,永远都保持轻松、愉悦的心态。在千百年来的民族发展中,壮族人民利用这些凝聚民族智慧的传统文化来协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与内在精神之间的关系。在现代社会,壮族传统文化不断受到侵蚀,如何将当代教育和壮族传统教育相衔接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在此试对其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