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新加坡和香港廉洁政府建设的经验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湘波 《湖湘论坛》2013,(6):108-112
反腐败有三种成功的模式,即以权力制约权力的美国模式、设立独立反腐败机构的新加坡模式和1950--1966年的毛泽东人民监督模式,其中,新加坡反腐败模式得到世界的认可。香港反腐败模式与新加坡很相似。新加坡和香港廉洁政府建设模式的主要经验是吸收东西方治理腐败的好经验。从新加坡和香港廉洁政府建设的经验,我们可以得到如下启示:要建设廉洁政府必须吸收东西方好的治理腐败经验;廉洁政府建设要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中预防腐败的因子;廉洁政府建设要速见成效,必须建设独立的反腐机构;廉洁政府建设首先要从公共权力部门进行。  相似文献   

2.
袁年兴 《前沿》2009,(4):69-74
把共生哲学拓展到民族学研究领域,构建民族关系研究范式,是实现民族关系研究从传统的、经验式的、定性的探讨转换到逻辑的、量化分析的一种范式创新。笔者基于共生哲学的基本理念,通过探讨民族共生关系的基本内涵,建立民族共生关系的逻辑分析模型及评价指标体系,把民族平等、成果共享、互惠合作、共同优化的理念诉求落实到具体、可以量化的现实层面,为分析、评价、调控民族关系提供新的视角和范式支持。该范式具有系统性、前瞻性和可操作。  相似文献   

3.
<正>一、新加坡社会治理概况(一)建设一视同仁的多种族包容社会新加坡很小,建国总理李光耀曾经说,一个小岛想成为一个国家是政治上的笑话。但是,这么多年来,新加坡的社会治理已举世闻名。新加坡建国时面临的最严峻挑战是种族和谐问题,相比于中国56个民族,新加坡只有三大种族。但是不同于中国少数民族基本上是住在一个地方,新加坡的华人、印度人、马来人每天都在一起工作,一起学习,一起居住。不同的肤色、不同的语言、不同的宗教在建国初期语  相似文献   

4.
生态环境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基本要素和物质基础。本文从民族地区生态环境的破坏以及对民族地区产生的危害,探讨了保护生态环境与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以及治理民族地区生态环境的对策,最后总结了六点可借鉴的国际经验。  相似文献   

5.
亚洲四小龙:新加坡、香港、台湾、韩国,以经济腾飞的高速度为世人所瞩目。而新加坡又属四小龙之首。它成功的经验之一:多元文化的民族和教育政策,值得认真研究和借鉴。一、多元文化的民族政策的成就新加坡是移民国家,国民大多是移民,由四种人组成:华人占777%;马来人占14.1%;印度人占7.1%;其他人占1.1%。新加坡政府实行的民族平等的多元文化政策的精髓是:不给任何民族特殊的地位和权利,也不搞权利和地域分配;但实行尊重各民族及其文化的多元文化的民族平等政策。外界称新加坡是华人政权,实行多数人统治的原则;但新加坡…  相似文献   

6.
提升中国城市治理水平是目前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新加坡公民参与城市治理的经验给我们提供了重要借鉴。新加坡政府创造各种条件和可能,使公民能够自觉、有序、全面地参与到城市治理之中,并在此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比新加坡,我国在公民参与城市治理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如法制化程度不高、角色定位单一、形式主义严重、参与领域不平衡等。加强中国城市治理创新,提高公民参与效能,应着重从提高认识、培养公民素质、建设公民社会、健全参与制度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7.
正伴随着经济腾飞和社会进步,新加坡从本国实际情况出发,加大基层社会建设和管理,取得了巨大成就。如今,新加坡基层社会治理的民本理念得到贯彻、管理组织体系健全,政府角色定位适当,多元协商机制形成,公共服务精细规范,民意反映渠道畅通,不仅获得了居民普遍认可,而且还提升了基层社会凝聚力,促进了社会和谐。分析研究新加坡基层社会治理的具体做法和经验,对我国基层社会治理有一定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公民道德教育方面,新加坡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新加坡自建国以来非常重视公民道德教育,通过不断改进和完善学校德育内容、途径与方法,新加坡的道德教育在弘扬民族精神,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和抵御西方不良文化思想侵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研究新加坡中小学公民道德教育的成功经验,对加强我国学校的德育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陈成志  唐鹏 《传承》2011,(21):80-81,84
新加坡在现代化进程中,重视培养公民现代意识,保持和尊重各民族的优秀文化价值观,善于运用国际眼光并结合国内实际审视处理国内民族问题,着力推进民族和谐建设,为新加坡迅速崛起创造了有利条件。新加坡在推进民族和谐建设中的一些做法值得关注与借鉴。  相似文献   

10.
2001年9月21日,中共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学校是进行系统公民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在公民道德教育方面,新加坡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新加坡自建国以来非常重视公民道德教育,通过不断改进和完善学校德育内容、途径与方法,新加坡的道德教育在弘扬民族精神,提高公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东亚、后发展国家和欧美为不同的坐标,把新加坡模式放在全球政治发展模式中进行审视,从而对新加坡的政治发展模式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和定位,指出在夺取政权的方式上,新加坡是民族形态的政权更替并是以开展大规模群众斗争的方式取得政权的;在治理方式上,新加坡是在基本保留英国殖民当局治理方式的基础上对其逐步进行了民族主义的改造;在政治体制上,它在保留西方体制外壳的基础上实行了一种软权威主义体制;在经济模式上,新加坡自独立之初就没有断绝与世界市场的联系,并在国内推行市场化道路。这种既有共同性又有独特性的发展模式对它的发展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对中国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民族关系走向是影响国家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全球化加速、市场经济成为人们共识的社会转型时期更是如此。为确保社会平稳转型和国家长治久安,必须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完善国家治理体系、提高治理能力的要求,与时俱进地调整好转型时期的民族关系;通过制度创新和治理能力的提高逐步推进我国民族关系的交往交流交融,在逐步淡化公民族群意识的基础上形成国族意识,不断推进中华民族一体化。  相似文献   

13.
《创造》1993,(6)
中国大陆有一股“新加坡热”,这股“热潮”的一个基本点就是:重视新加坡的成功经验。去年初邓小平南巡,提到“新加坡治理得好”,鼓励中国党政干部多研究新加坡的经验。此言一出,热潮即起,过去一年间,来新加坡考察、学习与洽谈业务的中国人有好几万,创下了一年内中国人访狮城的最高纪录。新加坡经验究竟有哪些值得中国人重视与学习的呢?近来我接待了好多批南来考察的中国朋友,也到中国东南沿海去跟那里的领导干部、学者、文化人接触,大家总要围绕着这个问题进行讨论。根据自己作为新闻工作者的所见、所闻及所思,  相似文献   

14.
作为社会公共权力非规范化运作负面效应的腐败现象,是当今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腐败被称为席卷全球的"黑色浪潮".为此各国都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进行治理和打击腐败,并都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本文主要介绍新加坡在反腐败方面的制度和经验,使我们能够从中受到启示,移植和借鉴新加坡先进的反腐败经验,完善我国的反腐败制度,进而为我国统一的<反腐败立法>的出台,提供有益的信息资源.  相似文献   

15.
民族意识调控简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涛  龚永辉 《桂海论丛》2002,18(2):69-72
民族意识与民族社会之间的相互调节与控制 ,是民族范畴普遍存在的一条基本规律。作为多民族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关注民族意识调控规律 ,以人民利益为第一原则 ,规定调控的良性目标 ,把握良性调控的大方向 ,全面协调好两种形态三个方面的纵横关系 ,抓好重点、难点和热点。中心环节是对民族意识的直接调控 ,理想境界是对社会系统全方位的调控  相似文献   

16.
赵声馗 《前沿》2009,(12):106-110
家支是凉山彝族社会中长期存在的一种典型的血缘维系的自主组织,在其发展过程中积累了具有凉山彝族特色的社会组织与管理经验。从以多元主体为核心的当代治理变革背景来看,家支治理经验对凉山彝族乡村治理具有历史合理性与民族认同性的价值,也存在一些不符合现代化发展的弊端。借鉴社会科学中一个崭新的理论一多中心治理理论的视角来分析家支的治理经验,可以为建构凉山彝族乡村的多中心治理模式作出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7.
借鉴新加坡之经验 建设武汉“和谐”社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7月,我作为武汉市赴新加坡(香港)“社区建设与管理”研讨班的一名学员,在新加坡、香港接受专家培训,实地进行考察,与两地基层社区工作者座谈共20余天,收获颇丰,现总结分析新加坡构建“和谐社区”的若干经验,提出进一步建设武汉“和谐社区”的若干建议:一、新加坡构建“和谐社区”的经验(一)倡导“共同价值观”,为构建“和谐社区”奠定了全民的思想舆情基础新加坡是一个地域狭小、资源贫乏、多族移民、多元文化的热带岛国,424万总人口中,华人占77%,马来人占14%,印度人占8%,欧亚混血人种和其他民族占1%,而且处于伊斯兰教国家的地理包围…  相似文献   

18.
中央与民族自治地方关系的构建问题是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题中要义,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是构建中央与民族自治地方关系的重要目标。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进程中,必须把实现维护国家统一和保障民族地方的自治权的双重统一、实现解决民族问题和促进民族地方发展的有机结合以及实现国家与民族自治地方各自权利与义务的不可分割等作为二者关系的建构目标,最终从国家治理主体的多元一体性、治理过程的长期复杂性、治理方式的法治化和治理手段的多样化等入手把握中央与民族自治地方关系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9.
民族问题是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转型时代的中国民族社会面临着一系列的治理问题,我们要有力应对来自内外部环境的各种挑战,构建一个国家层面的治理战略。基于当今世界民族关系协调发展的最新态势,结合国内外诸多学者相关研究成果,对当前世界民族问题与后发多民族国家治理的现实困境作初步的探讨,尤其思考了我国转型时期边疆民族社会治理的路径选择,以期丰富我国边疆民族问题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研究,构建一个国家层面的民族社会治理战略。  相似文献   

20.
李志农  周丽梅 《思想战线》2023,49(1):96-104
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和凝聚最广泛智慧和力量的重要法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成功运用统一战线将云南迪庆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纳入社会治理共同体,为民族地区社会治理提供强大整合力量与智慧支持的历史经验。这一历史经验在党的二十大会议上提出的“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坚持大团结大联合”的新时代统战工作的背景下,对充分发挥少数民族代表人士在民族地区社会治理中的作用也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