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司法制度改革的深入,诉讼调解这种“非正式的裁判”在审判制度创新的过程中被边际化了。现行的“调审合一”机制与法官中立的司法理念、案件流程管理、庭审方式改革之间存在着冲突和矛盾。司法实践中,借调解之名侵害权利人合法权益的现象时有存在。实行“调审分离”是诉讼调解走出困境的现实出路。  相似文献   

2.
“秉公执法,维护司法权威,做一名优秀法官”,1990年23岁的闵新华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中南政法学院时,怀着对法官职业的美好憧憬,立下了这样的志愿和誓言。时间记录了他进取的足迹,昔日的追求渐渐变成了现实。10多年来,闵新华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公正与效率”这一司法主题,由一名普通的书记员成长为一名法官,并走上了孝昌县人民法院刑事审判第一庭庭长的岗位,先后被评为全省“人民满意好法官”、全省“严打先进个人”、湖北省“优秀青年卫士”,今年2月底,在全省“优秀法官”评选活动中,他又脱颖而出。  相似文献   

3.
随着国家司法改革的提速,“人性化”已成为一个非常耀眼的司法关键词,在司法实践中,各级审判,检察机关温情关怀的创新之举层出不穷。“司法人性化”一方面改变了传统的司法形象,提升了司法文明的品质,但与此同时,一些缺少规制的“司法人性化”探索也遭遇了不少困惑和质疑,面临着何去何从的命运抉择。  相似文献   

4.
彭磊 《今日浙江》2010,(24):42-43
今年12月4日,在全同第十个法制宣传日,浙江省司法厅党委授予俞德坤等10名同志“第二届全省司法行政系统十大最具影响力人物”称号,授予何影等100名同志“第二届全省司法行政系统百名优秀人物”称号。  相似文献   

5.
“拓宽人民群众有序参与司法渠道”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司法改革目标的重要内容之一。人民陪审员制度和人民监督员制度是目前公民参与司法的两个重要途径,承载着“人民群众参与司法实践的一项制度创新”的现实理想。然而,无论是人民陪审员制度还是人民监督员制度,在实现人民群众参与司法方面都存在着先天不足。“精英化”和“法律缺失”的弊端让公民参与司法严重形式化、花瓶化。在这方面,宁波江北区人民法院的“大陪审制”实验,广安检察机关在人大选任、管理人民监督员方面的探索,都为拓宽人民群众有序参与司法的途径,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无论人民陪审员制度、人民监督员制度改革的“顶层设计”何时出台,增强公众的参与度和决定权已经成为司法改革的一致取向。让社会民众参与司法、了解司法、影响司法、监督司法,进而改良司法。无疑将是司法改革的一条有益探索之道。因为公民参与司法已经成为现代民主法治国家的主要特征之一。  相似文献   

6.
法律是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而司法的运行则是塑造民族精神的重要方式。由于“义”长期以来发挥着中华民族判断行为合理与否的作用,因此尽管传统法律中的“义绝”从立法上看只关涉婚姻关系,但“义绝”的适用在司法实践中却大大超出婚姻关系并形成了“身份-道德/法律规范”的混合逻辑。其中“身份-法律规范”的逻辑与现代法治之精神相悖,但“身份-道德规范”的逻辑却依然存在于现代社会并影响着司法实践。透过个案可以看到,在机械适用法律规范将有违民族精神时,现代司法者同样可以凭借“义”的“身份-道德规范”逻辑判断当事人行为的合理性,并通过司法技术的运用实现裁判的合理性建构,最终使得个案与法律所内含的民族精神相一致。  相似文献   

7.
大数据技术应用于司法系统,是一场关于治理方式的变革与重塑。在大数据赋能司法治理的过程中,有的地方能够实现“强赋能”,但有的地方却是“弱赋能”。本文认为“技术开发度”和“治理依赖度”是理解这种赋能差异的理论线索,两者强弱交织,建构出解释技术赋能差异的理论框架,并产生出反映不同赋能效果的四种亚类型。“嵌入型”代表着技术和治理良性互构的“强赋能”类型;“游离型”、“约束型”和“追赶型”代表着技术和治理失衡的“弱赋能”类型。因此,未来司法改革需要平衡技术和治理间的关系,技术开发需要技术方案的系统性建构,技术应用有赖于司法流程的再造和重组,技术改造会对既有的司法审判带来挑战,技术赋能需要技术开发和司法诉求达成平衡。  相似文献   

8.
《人民政坛》2009,(8):5-5
据人民网福州7月9日报道,由中国法官协会、福建省法官协会、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海峡两岸法学交流协会(台湾)共同主办的“海峡两岸司法实务研讨会”,7月9日至10日福州举行。研讨会期间,来自海峡两岸的百名知名法学家、司法实务界人士就共同惩治犯罪及司法互助问题展开研讨。研讨会的主题为“两岸共同惩治犯罪及经贸往来之司法保障”,下设子议题为“惩治两岸互涉犯罪之问题与对策”、“两岸司法协助机制之构建”、  相似文献   

9.
由于长期沿袭前苏联的司法模式,并且受到历次政治运动的冲击,先天不足的中国司法制度积弊甚多,存在着若干明显的制度性缺陷。依我之见,中国司法制度的致命弱点就是司法的行政化气息太重,这在相当程度上遮蔽了现代司法的“庐山真面目”。中国的司法腐败,可以说是司法与行政长期“乱伦”而孳生的一大怪胎。司法腐败之所以严重,与司法权威主要依仗行政力量密切相关。从这个意义上讲,司法行政化乃司法病灶之所在。中央电视台某著名新闻节目曾将对“两高”负责人的采访列入“部长访谈录”的内容,这除了暴露出某些新闻界人士对某些法律常识的无知,更能从一个侧面显现出司法行政化的观念是何等根深蒂固,以致“习惯成自然”。其实,司法与行政是两种性质迥异的  相似文献   

10.
犯罪嫌疑人在“蒸发”一年后,改名换姓换父亲,通过乡长、派出所长、武装部长、司法所长等几大“长”之手,摇身一变,成了武警部队的一名战士——  相似文献   

11.
《上海机关动态》2007,(3):24-25
袁月全同志现任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民一庭审判员、第三合议庭审判长。她1987年到法院工作,长期奋战在审判第一线,恪尽职守秉公执法.心怀大局化解矛盾.探索钻研开拓创新,一身正气满腔热情,以智慧、心血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忠实地履行着一个人民法官的神圣职责。袁月全始终坚持:司法为民,重点在“司法”,核心在“为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人民法官,要时刻牢记审判权是人民给予的,在审判工作岗位上全心全意为人民掌好审判权,  相似文献   

12.
刘朝阳 《求索》2011,(12):155-157
现时相关司法案件在民众的“判例”舆论之下,出现了判例倾向,对这种现象的审视,折射着现时中国司法审判中存在的二元困境,现时司法审判的案件舆情表明,中国司法审判正处于传统性“公正”要求的诸多中国因素与司法国际化趋势的压力与困境之间。中国司法审判既要考虑我国司法的社会主义法制特点与社会心理传统,又要兼顾国际司法通行模式的影响,并逐步稳妥地和司法审判的国际化接轨,这对中国司法界是一个挑战。  相似文献   

13.
日前,上海高院、一中院、海事法院、浦东新区法院、闸北法院等5家“司法公开示范法院”同步开展“网友开放日”活动。此前,这五家法院通过上海法院官方网站和官方微博发布邀约预告,征集了150名网友参加开放日活动。活动当天实到网友134名。  相似文献   

14.
从5月1日起,全国各地经地方人大常委会任命的27万名人民陪审员陆续走上神圣的审判席,与法官同权审案。“重塑”后的人民陪审员制度,让人们清晰地听到了我国司法改革的“破冰”之声。  相似文献   

15.
“能动司法”从理论逻辑上说有成立和存在的合理性,但在不同的政治法律传统下,能动司法不仅有不同的形态,而且实际效果可能南辕北辙.能动司法既可以成为法治秩序的一部分,也可能成为人治在司法领域的代名词.对于缺少法治传统的中国法律实践,必须格外强调把能动司法限定在法治的框架内,特别警惕借能动司法之名行司法人治之实.在形式主义、规范主义的法治观尚未扎根的情况下,法社会学作为“能动司法”赖以存在的理论基础可能向人治社会的政法理论传统回归,能动司法必须在法治的框架下追求社会效果与法律效果的统一.  相似文献   

16.
“司法”这一范畴的使用频率很高。姑且把它归成三类,即狭义的、中义的和广义的司法。中义的司法,是指“国家司法机关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职权范围内,依照法定程序,具体应用法律审理案件的专门活动”。这里所说的“司法机关”,不仅包括法院,也包括检察机关。司法体制改革、司法制度改革是司法改革的主要内容,而且司法制度改革应该包含司法体制。回顾中外司法改革的历史,对当前中国的司法改革无疑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特别是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在实行依法治国方略的大背景下,司法改革就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从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当前的司法改革正面临着一个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  相似文献   

17.
看了《民主与法制》杂志2011年第23期的《“民意”“上意”与“法意”》一文,我觉得,无论李昌奎“死缓”的最后判决如何,人们看到的是在公开透明的司法环境下去审视它的审判历程,并期待着见证刑事司法的再一次公正。但从历史上看,死刑的废除无疑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刑罚现象演进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8.
就在“78斧案”开庭,宣判的前后,内蒙古发生了29名学子争先恐后救人的感人故事,其情景与“78斧案”发生的现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面对渭源司法局长.民警的所做所为,想起“有困难找民警”这句话,心里有说不出的滋味……  相似文献   

19.
和历届中共“三中全会”一样,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再次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为我们勾勒出中国未来10年深化改革的路线图的同时,也出乎外界意料地端出一道改革大餐——司法体制。法院独立审判,检察院独立行使检察权,废除劳教。这些都是多年以来发出的司法改革的最强音。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司法制度,同时强调维护宪法法律权威,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承载着“法治中国”梦想,新一轮的司法改革启航。  相似文献   

20.
“坦白从宽 ,抗拒从严”是我国审讯机关长期固守的一项司法政策。这一司法政策违反了人权保护的现代法精神 ,与我国现行法律规定不合 ,违背我国即将承担的国际条约义务 ,且其背后存在着不合理的功利追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