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1958年,DonaldTears首次描述了肥厚性心肌病(HypertrophicCardiomyopathy,HCM)。其后40年来,虽有许多有关HCM的临床、超声心动电图和病理学的研究屡见报道,但对其。已脏传导系统的研究尚少,我们遇到6例HCM摔死者,现对其尸检材料的研究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6例选自近4年来法医破案P检材料。全部尸检在死后低温保存36小时内进行。尸体解剖检查除心脏外未见有其它病变。切取心脏在心室组织4块(左前壁、外侧壁、室间隔上1/3部和中部各1块);窦房结(SAN)、房室结(AVN)、房室束(HB)和左右束支(LBB、RBB)共6块(SA…  相似文献   

2.
肌注DHE致过敏性休克死亡1例王刚(蚌埠市公安局;安徽蚌埠233000)含服盐酸二氢埃托啡片(简称DHE)致过敏性休克文献已有报道[1],但注射DHE混悬液致过敏性休克死亡尚未见报道,本文报告一例如下。1案情简介死者,男,30岁,工人。生前体健,有半...  相似文献   

3.
外伤性肠穿孔并坏死术后死亡1例甘建一(湖南省长沙市公安局;长沙410002)法医检验中,因外伤所致肠穿孔并肠坏死术后死亡的案例报道甚少,现报道一例如下。1案例某日晚10时许,彭某(男,41岁)因口角被他人摔倒在地后,对方又用脚跟踩其胸腹部。彭回家后渐...  相似文献   

4.
活体损伤多次鉴定探讨(附9例分析)王宁敏,汪宏活体损伤法医学鉴定中,有关复核鉴定问题已有报道[1]。但就三次以上的鉴定国内未见系统研究.本文结合9例损伤程度重复鉴定资料,针对此类问题产生的原因及法医学特点进行分析讨论。资料分析1.一般资料:(1)9例...  相似文献   

5.
窦房结、房室连接区出血猝死一例林少影,姚青松,谢细红,彭汝标(海南医学院法医组;海口570005广州市刑事技术研究所;广州510000海南省公安厅;海口570005)间质性肺炎合并心脏传导系统的窦房结尾部、房室连接区、房室束左束支起始部出血引起猝死,...  相似文献   

6.
创伤性脑炎死亡1例冯嘉璋(黑龙江省人民检察院;哈尔滨150001)创伤性脑炎的法医学概念国内、外学者早有提出,因创伤性脑炎死亡的案例尚少见报道,现报道一例。1案情刘某,男,16岁,民工,因盗窃嫌疑被传讯,当天回家被家人发现面部肿胀,背部有被抽打痕迹,...  相似文献   

7.
压颈窒息合并钝性外力致心脏破裂死亡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压颈窒息合并钝性外力致心脏破裂死亡1例鲍国军(河南省固始县人民检察院;河南465200)1案例胡某,男,16岁,学生,平素体健,1995年3月18日下午死于自己家中,家人怀疑他杀而报案。死后24小时尸检。尸长156CCI,尸斑暗紫红色位于背部未受压处...  相似文献   

8.
产气荚膜梭菌感染猝死并尸体迅速腐败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晓生  薛义旗  王宝泉 《法医学杂志》1995,11(3):123-123,121,144
产气荚膜梭菌感染猝死并尸体迅速腐败1例顾晓生,薛义旗,王宝泉(1.南京医科大学法医学教研室;南京2100292.南京市人民检察院技术处;南京210002)SPEEDYCADAVICPUTREFACTIONINADEATHOFACUTEHEMORRHA...  相似文献   

9.
胃肠外途径投毒的法医学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告13例胃肠外途径投毒的法医学鉴定,其中升汞2例(I.V.),水银1例(I.V.),氰化钾2例(I.M.和乳房下注射各1)、氰化钠1例(I.V.)、一氧化碳2例(吸入)、铬酸酐1例(阴道内塞入)、敌敌畏1例(心包腔内注射)、矮壮素1例(I.M.)、氯丙嗪1例(I.V.)和溴氰菊酯1例(I.V.)。说明经胃肠外途径引起的投毒案例并不罕见,且毒物种类增多,这在法医病理和毒理工作中应引起注意和警惕。  相似文献   

10.
心脏传导系统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传导系统(CardiacConductingSystem,简称CCS)是由窦房结(Sino-atrialnede.SAN)、房室结(Atri。entricularnede,AVN)、房室束(Hisbundle,BB)、左右束支(RightandLeftbun-dlebranches,RBBand.l,BB)及其末梢等部分构成。其功能是产生并传导冲动,维持心脏收缩的正常节律,使心房肌和心室肌的收缩互相协调“’。80多年来,对CCS基础研究及其临床应用已取得一定进展,但由于其检查方法工作量巨大,难以普遍使用,故应用CCS病理形态学的知识来解决死因问题的报道不多。作者通过复习文献,对CCS取材方法,及其…  相似文献   

11.
丰志良 《法医学杂志》1994,10(3):134-134
胸部闭合性损伤引起无气胸纯大面积皮下气肿1例李志良(山东省潍坊市中级人民法院;潍坊261011)胸部闭合性损伤致肋骨骨折后引起无气胸纯大面积皮下气肿在法医学文献中报道较少,笔者在鉴定实践中曾遇到一例,现就其形成机制、伤情评定等报道如下:1案例某男,5...  相似文献   

12.
收集32例人体心脏标本,分为两组,每组16例,介绍并比较心传导系统的不同取材方法。一组采用与窦房结、房里结长轴相垂直切面取材(横切法);另一组采用与窦房结、房室结相平行的水平切面取材(纵切法)。通过石蜡切片,HE染色后于光镜下观察其形态结构。结果显示:横切取材较易掌握,不需间断连续切片,16例心脏在显微镜下全部显示出窦房结、房室结结构;纵切面16例心脏有7例没有取中窦房结,9例没有取中房室结,操作方法较难掌握。提倡心传导系统取材采用横切法。  相似文献   

13.
许象成 《法医学杂志》1994,10(4):183-183
棘突单纯线性骨折1例许家成(南京市公安局;南京210001)在脊柱损伤中,棘突单纯线性骨折不多见,《人体轻伤鉴定标准(试行)》中也未对其作出评定。现报道一例如下。1案例一九九三年十月九日下午,陈某被人拳击面部向后跌倒,颈顶部撞击自行车横极致伤。伤后就...  相似文献   

14.
GC/NPD、GC/FID分析生物样品中的氟乙酰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Feng SZ  Yu ZS 《法医学杂志》1999,15(2):91-2, 125
报道了用GC/NPD、GC/FID分析生物试样中的氟乙酰胺的方法。在1g肝组织中加入5.0μg氟乙酰胺,回收率为85.1%,RSD为5.39(n=7);1ml血中加5μg,回收率为85.1%,RSD为7.11%;在1g胃组织中加入10μg,回收率为81.6%,RSD为10.1%(n=7)。研究的方法经动物实验和中毒案件的应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5.
李伟  罗成生 《法医学杂志》1995,11(3):122-122
豆薯子中毒死亡2例李伟,罗成生(1.福建省南平市中级人民法院;南平3530002.福建省建瓯市公安局;建瓯353100)豆薯子中毒死亡在法医检案中少见,国内仅见一例尸检报道[1]。笔者曾见二例豆薯子中毒死亡案例,其中尸检一例,现报告如下:1案例死者郑...  相似文献   

16.
刘敏  易旭夫 《法医学杂志》1996,12(2):106-106
一氧化碳中毒迁延死亡1例刘敏,易旭夫,吴家 (华西医科大学法医系,四川610041)急性CO中毒死亡与中毒时间关系密切,根据尸检发现及毒物分析结果易于作出诊断。对于CO中毒迁延死亡者.由于死亡距中毒时间有一定间隔,此时尸检难于发现急性中毒病理改变,毒...  相似文献   

17.
含硫气体中毒死亡2例杨群恒(陕西省铜川市公安局;铜川1727000)本文报道某企业土法炼硫磺。因严重污染而引起意外中毒死亡2例,以往未见报道,值得5!起重视。1案例1992年12月12日某硫磺矿工人胡某,女,45岁;范某,男,22岁,于18时上班、1...  相似文献   

18.
自发性纵隔气肿引起猝死一例李树山,王起宏(1.黑龙江省七台河市公安局,七台河154600,2.黑龙江省七台河市中级人民法院,七台河154600)自发性纵隔气肿引起猝死在法医学文献中报道甚少,笔者曾鉴定一例,现综合报告如下:1案情简介刘某,男,27岁。...  相似文献   

19.
8例眩晕停中毒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眩晕停中毒多见于儿童误服,自杀、他杀者少见报道,笔者在工作实践中,共收集眩晕停中毒死亡者1例,误服中毒者7例,并进行了系统的法医学分析,报道如下。1资料分析1.1一般情况男性6例,女性2例,年龄3~29岁。其中自杀1例(29岁女性),服药量2625mg;误服中毒7例,为3~4岁儿童,服药量为445mg~650mg。1.2临床表现和尸体征象8例眩晕停中毒者的主要临床表现见表1。除表1中所列症状、体征外,有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的3例,临床症状例数临床症状例数口咽部干燥2躁狂或躁动不安4声音嘶哑或构音困难3意…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心传导系统(CCS)与猝死的相互关系,对120例心性猝死者CCS作常规检查,光镜下作半定量计算其脂肪含量。结果发现:9例经一般常规尸检未找到任何致死原因的青年人(30岁以下),其房室结(AVN)与房室束(HB)的脂肪组织含量为70%,比同龄人明显增多,致使结、束肌细胞被脂肪分割中断或压迫萎缩。结内外细胞连接不足或缺失是构成心电不稳的病理基础。此外本文尚对其脂肪浸润的病因发病,猝死机理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