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弓联兵 《群众》2017,(18):56-56
在集体决策过程中,议事规则是维护决策民主性、保障决策科学性,规范决策行为、保证决策质量、提高决策效率的一系列制度性规定和程序。建立健全领导集体的议事和决策机制,是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的一种程序保障。近年来,针对议事规则在操作层面上设计不合理或运行不顺畅的问题,已进行了广泛的改革优化和探索。但相比操作细则上的优化,制定关于议题如何确定、议题如何讨论(辩论)、最后如何作出决定等制度性程序的议事规则,并使之与领导体制内在的精神底蕴相吻合,显得更为关键,也更能以议事规则的优化推进领导体制建设科学化民主化。这就需要我们构建有“制度”内涵的议事规则。  相似文献   

2.
郭法石 《中国人大》2009,(10):42-44
议会议事规则主要是指议会会议制度、议会议事程序以及应遵守规则的规定。有些国家在宪法和法律中规定了议会议事的基本条款。大多数国家为了保证议会的平稳运转和工作效率,都制定了议事规则。议会由两院组成的,议事规则通常由议会的两院各自制定,一般情况下对每届议会都适用;也有的国家每届议会都制定相应的议事规则。  相似文献   

3.
各国议会的议事规则中有一些普遍接受的原则。它们对维护议会的独立性,规范议事活动,保障议会正常发挥职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介绍议事自治、议事公开、会期不继续、一事不再议以及经费独立等原则及其适用情况。一、议事自治原则议事自治,就是议会内部事务自治。这是多数国家,尤其是英国和受其影响较大的国家普遍承认的议会议事原则,但法国、瑞士等国认为议会的议事活动主要应由宪法和法律规定,议会只能自行制定一些次要的程序规范。但什么是内部事务?什么属于自治范围?各国不尽相同。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内容:第一,规则制定权,即…  相似文献   

4.
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议事规则的决定。从1954年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至今,全国人大不断推进民主进程,议事方式也在不断发生变化。1989年4月,七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全国人大议事规则。这部关于全国人大议事程序的基本法律,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运行的重要法律依据。施行30多年来首次大修,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自我完善、加强建设的生动实践,对于进一步完善规范全国人大会议制度和工作程序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5.
各国议会的议事规则中有一些普遍接受的原则。它们对维护议会的独立性,规范议事活动,保障议会正常发挥职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介绍议事自治、议事公开、会期不继续、一事不再议以及经费独立等原则及其适用情况。议事自治原则议事自治,就是议会内部事务自治。这是多数国家,尤其是英国和受其影响较大的国家普遍承认的议会议事原则,但法国、瑞士等国认为议会的议事活动主要应由宪法和法律规定,议会只能自行制定一些次要的程序规范。但什么是内部事务?什么属于自治范围?各  相似文献   

6.
2021年1月30日,浙江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议事规则(修订草案)》,对完善人大议事制度和程序,保障省人民代表大会高质量高水平履职行权,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我省的生动实践具有重要意义。为什么要修订大会议事规则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议事规则》(以下简称大会议事规则)是关于省人民代表大会工作程序和活动规则的基础性法规。  相似文献   

7.
李菊 《中国人大》2009,(10):39-41
开会议事是民主的基本运作方式,而开好会、议好事,需要合理的规则做支撑,需要由程序民主做保障。经过一年的认真研究修改和反复沟通协商,2009年4月2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一次审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议事规则》的决定,这是已施行二十多年的全国人大常委会议事规则首次进行修改。 修改后的常委会议事规则,适应新形势下人大工作的需要,将实践证明比较成熟的做法写进法律,同时注意与相关法律的衔接,对原有的一些规定作了补充完善,对于加强常委会制度建设,进一步规范议事程序,提高议事效率,保障常委会依法行使职权,将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建立党组议事规则。根据党章规定,党组研究决定问题应建立必要的议事规则,明确党组各项工作的组织原则、议事程序和职责,把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要求落到实处。凡属党的大政方针、重大任务的贯彻部署,干部的任免、调动和奖惩,群众利益的维护等方面问题,都要坚持集体研究决策。  相似文献   

9.
2007年1月29日,福建省十届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福建省人民代表大会议事规则》,这是我省第二部人民代表大会议事规则。此前的《福建省人民代表大会议事规则》是1989年4月28日省七届人大二次会议审议通过的。重新制定议事规则,目的是更好地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规范代表大会议事行为和议事程序,保障代表大会依法行使职权和履行职责。  相似文献   

10.
<正>立法机关的专业性不应指向立法议案所涉事项的专业上,而应指向议事过程本身。议事过程如同一台复杂的机器,需要立法者进行专业的操作方能驾驭。而只有从专业性议事入手,才能真正地主导立法。一、对立法专业性的再认识同医生救死扶伤、建筑师建造房屋一样,立法也一向被界定为是立法者所从事的一门专业性活动。只是,医生运用的是医学的技术知识,建筑师运  相似文献   

11.
正罗伯特议事规则是现代社会认可度很高的议事规则标准,其所蕴含的理念与原则已经成为现代政治生活中的基本常识。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今天,也亟须这样的规则强化规范意识,提高议事能力,推动和谐与稳定、公平与效率。党员干部是社会建设的中坚力量,应利用罗伯特议事规则强化对党员干部议事能力的培养。一、罗伯特议事规则的基本内容(一)罗伯特议事规则的主要理念1.民主决策精神罗伯特议事规则非常深刻体现了民主决策  相似文献   

12.
周伟 《人大研究》2002,(11):42-43
立法机关委员会是合议制组织 ,委员会各组成人员的法律地位平等 ,享有同等的权利和义务 ,不像行政机关那样 ,存在着负责人或主持工作的首长。但是 ,委员会作为合议制组织并不等于每一个委员会的组成人员都可以依照自己的意志确定委员会的议事日程。委员会组成人员的意愿与见解 ,需要经过一定的程序加以综合 ,委员会委员在委员会会议上的发言 ,也须遵循一定的程序。这些问题的处理 ,都需要立法机关委员会有专人负责安排日常工作 ,以便使委员会能按照议事规则的规定 ,开展各项工作。因此 ,在各国立法机关委员会中 ,通常都设有这种专门负责委员…  相似文献   

13.
<正>制度建设是管根本、管长远的,是加强人大常委会自身建设的基础工程。“健全人大常委会议事规则、为议事规则立法是推动常委会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的重要举措,对于进一步提高人大常委会议事质量和效率、更好地发挥国家权力机关的职能作用具有重要意义。”2023年5月29日,在河南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上,常委会组成人员听取和审议了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李哲作的关于《河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议事规则(草案)》的说明,一致表示认可。  相似文献   

14.
议员立法助理(kgislative Staff)是协助立法机关的议员履行立法职责、完成立法工作的具有法律专门知识的人员。随着近代各国立法工作的专门化和立法机关职能的强化,议员立法助理呈制度化、规范化发展趋势,已比较成熟和定型。议员立法助理成为各国议会等立法机关的重要辅助力量。本文着重介绍美、英、法、德等西方主要国家的议员立法助理设置情况及其相关规定。  相似文献   

15.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本次常委会会议对常委会议事规则修正案(草案)进行了分组审议。常委会组成人员普遍认为,为了进一步完善常委会的议事程序,保障全  相似文献   

16.
授权立法已成为现代国家立法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内容,它在各国的法律制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试从各国授权立法的理论与实践方面对授权立法这一法律制度作点粗浅的研究。一、授权立法的涵义授权立法(也叫委任立法)是指立法机关通过法定形式授权其他有权机关(主要是行政机关)在其授权范围内代立法机关制定与法律同等效力的法规的立法活动。授权立法有下面几个特点:第一,这种立法权本来是属于立法机关的,是立法机关将自己的权力授予了其他机关。第二,被授权机关根据授权立法权制定的法规其效力等级应当同法律处于一个位阶上。这就意味着,授权立法的规定与法律的规定不同时,应根据特别法优于普通法,新法优于旧法的原则解决法律适用问题。当然前提是这个授权立法是合法有效  相似文献   

17.
立法法作为一部规范立法活动的基本法律,除对各立法主体的立法权限范围作了进一步明确外,在完善立法程序和立法监督机制等方面,也作了一系列规定。一、关于完善立法程序方面程序是民主的保证。没有科学、合理的民主程序,民主就得不到很好的保障。宪法和全国人大组织法、国务院组织法、地方组织法以及全国人大议事规则和全国人大常委会议事规则,对立法程序已经作了规定。实践证明,这些规定是行之有效的。立法法根据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遵循民主集中制的原则,总结近年来的一些新的经验和做法,对立法程序作了进一步的完善,使之更有利于发扬民主,保证立法质量。  相似文献   

18.
题解:1982年12月,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通过现行宪法时,还通过了全国人大组织法。此后,总结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人大工作的实践经验,适应政治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需要,又制定了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两个议事规则,对人大议事程序作出了一系列规定。人大组织法和两个议事规则的制定,进一步健全了人大工作程序和制度,有利于代表和委员更好地依照民主的、法定的程序行使职权,提高议事作用。  相似文献   

19.
人大立法制度是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内容,包括立法权限划分、立法体制、立法原则、立法程序、立法方法和立法技术等。1982年宪法对我国立法体制进行了改革。现行宪法、全国人大组织法、地方组织法对立法权限划分、立法程序、法律解释等问题作了基本规定,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议事规则对法律的制定程序又进一步作了具体规定。  相似文献   

20.
李林 《北京观察》2000,(11):22-24
会期制度是关于立法机关在一定时期内开会的间隔及每次开会时间的制度。这种制度通常由宪法或者法律加以规定,自集会之日起,至闭会之日止。代议制的立法机关多以开会为存在和活动的基本形式,因此实行固定的会期制度,是立法机关正常行使职权、定期开展活动的重要保障。会期制度由两部分组成:立法机关在每个立法年度的集会间隔;立法机关在一个立法年度集会的时间长短。按照多数国家的惯例,12个月为一个立法年度。在一个立法年度里,立法机关集会几次,为立法机关开会的间隔。据各国议会联盟对81个国家的统计,在一个立法年度里,立法机关集会一次的有加拿大、美国、希腊、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