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编辑同志:什么是违反行政纪律取得的财物?国家公务员如果对监察机关作出的没收、追缴、责令退赔的监察决定不服,可否向人民法院起诉?山西吴起吴起同志:监察机关作出对国家公务员没收、追缴或者责令退赔的监察决定,是有一定前提条件的,即国家公务员有违反行政纪律的行为,并因为违反行政纪律而取得财物。对国家公务员因违反行政纪律而取得的财物,应当依法予以没收、追缴或者责令退赔。违反行政纪律取得的财物,是指因监察对象违反行政纪律而取得的财物。例如,《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贪污贿赂行政处分暂行规定》第十三条规定:“国家…  相似文献   

2.
论经济法的调整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什么是法的调整方法法作为一种行为规范,同其他规范(道德规范、纪律规范)一样,其采取的基本方法是规定人们行为准则和人们违反或遵守准则所导致的后果。法的调整方法  相似文献   

3.
有问有答     
正编辑同志:监察机关对不是公务员的监察对象违反行政纪律的行为,依据什么规定进行调查和给予行政处分?读者:姜久阳姜久阳同志: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实施条例》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等规定,监察机关对不是公务员的监察对象违反行政纪律的行为,进行调查和给予行政处分主要  相似文献   

4.
目前,确定和追究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民事赔偿责任的主要法律根据是《宪法》第41条第三款的规定和最近颁布的《民法通则》第121条的规定。所谓“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民事赔偿责任”,是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执行职务中,因其不法行为或为了公共利益而不得已侵害了他人的合法权益,造成了损害,必须承担赔偿的一种民事责任。它有以下几个重要特征: (一)侵权行为须是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执行职务中实施的。这里的“执行职务”包括两大类:一类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严格按照法律和行政规定行使职权,另一类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背法律和行政规定,不适当地行使职权。前者造成他人权益损害  相似文献   

5.
一、关于国家工作人员的认定根据刑法第 93条的规定 ,国家工作人员包括两种情况 ,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刑法 93条第一款 )和“以国家工作人员论”的人员 (刑法 93条第二款 ) ,一般认为 ,前者是“正宗”的国家工作人员 ,后者是“准国家工作人员”。(一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根据刑法第 93条第一款的规定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是指在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所谓“国家机关” ,是指国家的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军事机关、审判机关及检察机关 ,在上述五大机关从事公务的人员 ,就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从事公务”是刑法上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本质特…  相似文献   

6.
【裁判摘要】 一、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九章渎职罪主体适用问题的解释》的规定,在依照法律、法规规定行使国家行政管理职权的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或者在受国家机关委托代表国家机关行使职权的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或者虽未列入国家机关人员编制但在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在代表国家机关行使职权时,有渎职行为,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关于渎职罪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烟草专卖局系接受有关国家行政机关的委托,代表有关国家机关依法行使烟草专卖市场稽查和查处违反烟草专卖行为等行政执法权的组织。因此,烟草专卖局的工作人员在代表国家机关行使职权时,有渎职行为,构成犯罪的,应当依照刑法关于渎职罪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相似文献   

7.
监察顾问     
《行政监察法》第二十一条第(一)项规定,监察机关在调查违反行政纪律行为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暂予扣留、封存可以证明违反行政纪律行为的文件、资料、财务账目及其他有关的材料,有的参考书将这一条解释为:行政监察意义上的扣留、封存,是指对那  相似文献   

8.
法言法语     
行政处罚与行政处分行政处罚,是指由特定行政机关对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行政管理相对人实施的处罚。行政处分,是指特定行政机关或行政机构根据法律规定所赋予的权限,对违反内部行政的有关规定或有某种违纪行为的,与行政机关存在身份上行政隶属关系的内部工作人员所实施的处分。行政处罚与行政处分,虽然都是行政机关对违法违纪人员进行的行政惩处,但二者是有区别的:(一)惩处的机关不同。行政处罚.其作出处罚的机关,是具有社会管理职能的行政机关,如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环境保护行政管理机关、食品卫生行政管理机关等。而行政处分,则是由行政机…  相似文献   

9.
公法上的让与禁止属《合同法》第52条第5项规定的"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因而须在区分管理性强制性规定和效力性强制性规定的基础上判断违反让与禁止的法律后果。私法上的让与禁止旨在保护特定主体的利益而限制权利人的处分权,故属相对的让与禁止而非绝对的让与禁止。违反相对的让与禁止与违反国家机关发布的让与禁令一样,其后果都是行为相对于所保护的特定主体无效,但受让人可获善意取得制度的保护。违反约定的让与禁止应区分物权和债权而异其效力。《房地产管理法》第38条和《担保法》第37条既不属"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也不能理解为关于让与禁止或处分禁止的规定,它们在性质上都属警示性规范,因而仅仅是行为规范,不能作为裁判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军事行政处分是军队各级首长对违反军事行政法规的部属所作的处罚,换言之,是军官(文职干部)和士兵违反军事行政法规所应承担的法律后果。我国军事行政处分的立法是采取集中规定与分散规定相结合的形式。中国人民解放军纪律条令规定了军事行政处分的条件、项目、主体、权限等,这是军事行政处分集中立法的主要表现,与此  相似文献   

11.
我国《刑法》第398条对泄密犯罪规定了“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和“过失泄露国家秘密罪”两种。“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或者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反保守国家秘密法,故意使国家秘密被不应知悉者知悉.或者故意使国家秘密超出了限定的接触范围,情节严重的行为。“过失泄露国家秘密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或者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反保守国家秘密法.过失泄露国家秘密,或者遗失国家秘密载体,  相似文献   

12.
行政法、行政法规与行政管理法规是不是一回事,它们在含义、范围和内容等方面有什么不同,三者关系如何?本文试谈一点看法。一、行政法行政法是调整行政关系,即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职能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职能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关系极其广泛,大体可分为这样几种:(1)国家行政机关之间;(2)国家行政机关与其他国家机关之间;(3)国家行政机关与企业事  相似文献   

13.
编辑同志:在一起案件中,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某省分行工作人员违反国家法律政策,擅自将巨额国家专储资金借贷给某公司,现该公司对多数贷款已无力偿还。在本案中,对省农业发展银行有关工作人员是否涉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渎职犯罪存在分歧。一种意见认为: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及其分支机构属于国家政策性银行,根据国务院授权对国家专储粮油专项资金负责监管营运,其工作人员应属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构成犯罪的,应当依照刑法关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渎职犯罪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另一种意见认为,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应属于国有企业,其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或者…  相似文献   

14.
一、从国家机关的正常秩序和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廉洁性要求看贪污罪主体《刑法》第九十三条规定,“本法所称国家工作人员,是指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这一类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较为典型,较容易理解。但应注意以下问题:1.国家行政机关特别是政府机构,应最低至市辖区和街道办事处和农村的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和乡、镇下设的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属人民群众选举产生的自治组织,不属国家机关之列,其工作人员不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而是其他依法从事公务人员。2.中国共产党的基层组织的组成人员的职务活动,属…  相似文献   

15.
一、行政自由裁量权被滥用的表现行政自由裁量权是法律允许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不违反授权法目的和授权范围的条件下自行决定行为方式、程序和限度的一种行政职权。公正适用行政自由裁量权是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行政机关滥用这一职权的现象并不鲜见。主要表现为:(一)自由裁量显失公正。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处罚条例》规定,对违反治安管理的人可根据其违法事实处以警告、罚款、拘  相似文献   

16.
挪用公款的情况是十分复杂的,对其行为的性质应视其情况具体对待。挪用公款现象中既有属于贪污罪的行为,也有属于违反财经管理制度,违反党纪、政纪的行为,还有的属于其他犯罪问题。挪用公款构成贪污罪的,首先是行为人具备了贪污罪主体的条件。刑法第一百五十五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贪污公共财物的,……”“受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从事公务的人员犯第一款罪的,依照前两款的规定处罚。”对这一规定目前有两种认识:其一,认为贪污罪主体只限于国家、集体经济组织的工作人员或受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委托从事公务的人员;其二,主张贪污罪主体包括国家、集体经济组织的工作人员、受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委托从事公务的人员以及其他经手管理公共财物的人员。前者为贪污罪主体的狭义说,后者是贪污罪主体的广义说。我  相似文献   

17.
编辑同志:我单位的一名同志因犯错误被立案调查,现在该同志要求调动工作。请问正在被立案调查的国家公务员可否调动工作?广东:周子清周子清同志:所谓被调查的国家公务员,是指因有违反行政纪律的嫌疑,被主管行政机关进行调查,或者经监察机关初查后立案进行调查的国家公务员。调查是国家行政机关对于有违反行政纪律嫌疑的国家公务员的一种了解情况,进行审查的行为。对于被调查的国家公务员,根据人事部《干部调配工作规定》关于“对于正在接受有关部门审查处理的干部,一般不得调动”的要求,对有违反行政纪律嫌疑被调查的国家公务员,一般不得进…  相似文献   

18.
相对于其它部门法而言,行政法是一门人们较为陌生的法,而我国的行政诉讼则又是一个人们陌生的问题,因而,极有必要对此进行探讨。尽管目前我国尚无行政诉讼法典,但行政诉讼制度已由宪法和有关法律作了一般或具体的规定。新宪法第四十一条第一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第二款规定:“对于公民的申诉、控告或者检举,有关国家机关必须查清事实,负责处理,任何人不得压制和打击报复。”第三款规定:“由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侵犯公民权利而受到损失的人,有依照法律规定取得赔偿的权利。”不难看出,第一款和第二款包含了原则上对我国行政诉讼制的确立,第三款包括了对行政诉讼中行政赔偿原则的规定。我国的《民事诉讼法(试行)》第三条第二款明确规定:“法律规定由人民  相似文献   

19.
行政侵权行为是一种职务侵权行为。即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执行职务中,侵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并造成损害的行为。 我国《民法通则》第121条规定:“国家机关或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执行职务中,侵犯公民、法人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  相似文献   

20.
关于党的机关工作人员在刑法上的主体界定问题,在学者中间存有不同见解,观点有二:一种认为应归属于“国家工作人员”①,一种认为应归属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②还有一些著述存在左右摇摆的境况。③持“国家工作人员”观点的理由主要有:(1)从语词意义上,国家机关是指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和军事机关。(2)从宪法规定的国家机构上,国家机构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共和国主席、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尽管从我国的政体和国情来看,党的各级组织在我国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