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索法医学鉴定中运用对比度视力方法鉴别被鉴定人伪装或夸大视力降低的价值。方法根据前期对比度视力与投影仪视力相关性的研究结果,收集正常志愿者166眼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投影仪视力与100%、25%、10%视标对比度下的对比度视力,获得不同投影仪视力水平与以上视标对比度下相应的视力95%容许区间;收集眼外伤被鉴定人64眼,根据其100%对比度视力值是否在相应对比度视力的容许区间内,分为A组(初步排除伪装或夸大视力降低)与B组(疑有伪装或夸大视力降低组)。运用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投影仪视力检测值≤0.3以及0.4~0.7组的受检眼,在不同对比度视标检测下,A、B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投影仪视力检测值≥0.8组的受检眼,在不同对比度下,A、B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被鉴定人受伤眼的投影仪视力在0.8以下,可加测对比度视力。参照投影仪视力对应的对比度视力容许区间,当受检眼对比度视力值在容许区间以外,应考虑其存在伪装或夸大视力降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索法医学鉴定中运用对比度视力方法鉴别被鉴定人伪装或夸大视力降低的价值.方法 根据前期对比度视力与投影仪视力相关性的研究结果,收集正常志愿者166眼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投影仪视力与100%、25%、10%视标对比度下的对比度视力,获得不同投影仪视力水平与以上视标对比度下相应的视力95%容许区间;收集眼外伤被鉴定人64眼,根据其100%对比度视力值是否在相应对比度视力的容许区间内,分为A组(初步排除伪装或夸大视力降低)与B组(疑有伪装或夸大视力降低组).运用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投影仪视力检测值≤0.3以及0.4~0.7组的受检眼,在不同对比度视标检测下,A、B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投影仪视力检测值≥0.8组的受检眼,在不同对比度下,A、B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当被鉴定人受伤眼的投影仪视力在0.8以下,可加测对比度视力.参照投影仪视力对应的对比度视力容许区间,当受检眼对比度视力值在容许区间以外,应考虑其存在伪装或夸大视力降低.  相似文献   

3.
马建平 《法学杂志》2006,27(2):126-127
警方鉴定人应当出庭作证的理论基础是各国刑事诉讼所普遍遵循的直接言词原则。警方鉴定人出庭作证可以使鉴定结论的证明力得到检验,还可以促进鉴定人鉴识水平的提高。警方鉴定人出庭作证时应当遵循法定的程序内容,掌握出庭作证的基本原则技巧,特别是应当重视出庭作证的心理调适。  相似文献   

4.
司法鉴定文书作为鉴定意见的书面法定载体,体现司法鉴定的整个过程和科学技术方法标准,体现鉴定人科学客观的逻辑思维过程。法医类司法鉴定文书的制作应着重注意检案摘要、检验过程、分析说明、鉴定意见、附注和附件等几个方面的问题。司法鉴定文书的质量和水平直接反映鉴定人业务能力和水平,一份高质量、规范的司法鉴定文书要求鉴定人做到准确周密的调查、全面系统的检验、敏锐的观察发现、坚实的理论基础、辩证的逻辑思维,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相似文献   

5.
正1案例1.1案例11.1.1简要案情被鉴定人因申报户口,要求鉴定父母与异卵双生子之间是否存在亲子关系。4名被鉴定人无输血、骨髓移植及放化疗史等。异卵双生子外观正常,女性特征明显。按照知情同意原则,采集了全部被鉴定人的血样及孪生子2的口腔拭子。1.1.2检验过程与结果  相似文献   

6.
文件检验中主观思维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件检验作为一门应用科学,对鉴定人的主观思维有着极强的依赖性。鉴定人在鉴定过程中,如何运用主观思维,是否掌握运用主观思维的方法和技巧,直接影响甚至决定着鉴定结论的准确性。鉴定人要想在鉴定工作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具有灵活运用主观思维的基本素质。  相似文献   

7.
从近视的病因、形成机制、临床分类和病理学等角度对 2例典型的近视配镜不适是否直接导致视力下降的纠纷案例进行分析说明 ,表明此类案例在法医学鉴定中 ,需从被鉴定人的年龄、近视类型、配镜不适的具体情况及程度、眼科检查的发现等方面作出全面考虑 ,综合评定配镜不适与其视力下降的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8.
按照目前权威的解释:"精神疾病司法鉴定是指鉴定人运用现代医学手段和专业知识,对被鉴定人及其行为进行司法精神病学调查和分析,客观评价被鉴定人的精神状况和行为能力的科学技术工作.精神疾病司法鉴定应当根据案件事实和被鉴定人的精神状态,应用司法精神病学的理论技术,科学地作出鉴定."  相似文献   

9.
正1案例1.1简要案情1例父子关系鉴定中采集被鉴定人的末梢血进行检测,发现被检父D12S391基因座STR分型为20,21,22,23,后单独采集被检父带毛囊的毛发样本进行验证。1.2DNA检验采用Chelex-100法提取样本基因组DNA。采用Goldeneye誖20A试剂盒[基点认知技术(北京)有限公司]对被鉴定人血样进行扩增,后用EX22试剂盒(无  相似文献   

10.
刘中 《证据科学》2002,9(2):116-118
按照目前权威的解释:"精神疾病司法鉴定是指鉴定人运用现代医学手段和专业知识,对被鉴定人及其行为进行司法精神病学调查和分析,客观评价被鉴定人的精神状况和行为能力的科学技术工作.精神疾病司法鉴定应当根据案件事实和被鉴定人的精神状态,应用司法精神病学的理论技术,科学地作出鉴定."  相似文献   

11.
王红 《中国司法鉴定》2007,(1):51-51,73
文件检验案件,多数需要事先收集供比较鉴别的样本材料,可比的样本是鉴定人解决问题的已知标准。由于检察机关自侦案件在初查阶段具有隐蔽性的特点,大多数送检人提取的样本条件较差已成为鉴定人不得不正视的一个问题。本文结合工作实际,谈一谈检验此类案件的粗浅体会。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一例被鉴定人眼部钝挫伤后出现视力下降,同时发现其患有脑星形细胞瘤的案例,讨论了如何准确地判定上述伤病关系,如何对该眼部钝挫伤的损伤程度作出公正、科学的法医学鉴定,并分析了伤病关系理论在法医学鉴定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正>在法医临床学鉴定中,少数被鉴定人为了达到某种目的,采用谎报案情、诈称受伤的方式,欺骗法医鉴定人,造成鉴定人的误判,并铸成冤假错案,这种情形被称为诈伤。诈伤的经典概念是原本不存在任何损  相似文献   

14.
正1案例资料1.1案情摘要1例委托父子亲缘关系的亲子鉴定案件,经无菌操作采集被鉴定人的指尖血少许。1.2DNA检验取检材适量,依次采用DNA免提取扩增试剂  相似文献   

15.
鉴定人低出庭率是当前鉴定人出庭作证问题的一个突出表现,常被用来评价司法鉴定制度改革的成效.当前鉴定人低出庭率数据统计存在着严重问题,很难恰当地评价鉴定人因素对出庭作证的影响.重新认识鉴定人出庭率,多角度探究鉴定人低出庭率的成因,明晰鉴定人主观因素和行为对鉴定人出庭作证活动的影响,对鉴定人出庭作证制度研究有重大价值.针对“鉴完事了”的存在根源,提出了相应的分析对策,以期为我国司法鉴定制度改革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6.
DNA鉴定人出庭作证现状、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丽 《证据科学》2013,(5):574-586
DNA鉴定在刑事案件的侦查中能锁定犯罪嫌疑人、串并案件、提供侦查线索,是重要的技术破案手段.DNA证据通常是可靠的,被大多数人认可,以前DNA鉴定人出庭作证非常少见.但是,DNA证据也并非完美,在应用中常常会出现一些问题,还有个别DNA检验出错,因而法庭必须加强对DNA证据的审查.随着我国新刑诉法的出台,DNA鉴定人出庭作证将是今后日常工作之一,通过质证,排除非法证据,准确阐释证据的证明力,最终实现刑事诉讼的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本文亦针对在探索阶段鉴定人出庭作证存在的问题给予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7.
司法会计检验鉴定至今尚未有统一标准,鉴定人员进行司法会计检查的法律程序、方法和目的也没有有确规定.实际工作中,司法会计检材一般由办案人员收集.送交鉴定人进行检验鉴定,而目前我国检察机关反贪部门办案人员大部分并非院校财务专业毕业,一般办案人员很难收集到完整的检材.而司法会计鉴定人参与司法会计检查可以更好地收集检材,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减少不必要的麻烦.本文从鉴定人参与司法会计检查的作用,存在的问题,解决存在问题的建议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8.
1案例资料 1.1样本及检验方法 被鉴定人为两位女士(S1和S2)及其父亲(F2),要求鉴定两位女士是否为姐妹关系。X-STR分型按文献[1]方法进行,常染色体STR分型使用PowerPlex 16 System试剂盒。用软件Merlin[2]计算同胞或半同胞指数。  相似文献   

19.
大陆法系国家及地区的民事审判实行"职权进行主义(Verhandlungsmaxime)".在其诉讼程序中,以自己专业知识辅助法官查明案件事实的案外人被称为"鉴定人",其口头或书面陈述被称为"鉴定意见".就鉴定人的诉讼地位识别而言,大陆法系的通说为"折衷论",即侧重于将鉴定人视为一种"法官的专业辅助人",仅在有限的程度上才会兼顾其另一属性—"证据方法".大陆法系民事诉讼的具体制度一贯强调"鉴定人不偏不倚的中立性",极力排斥其"党派性".在鉴定人制度方面,大陆法系主要存在两大缺陷:一是在案件事实判断方面,法官过于依赖其指定的鉴定人,存在后者非法篡夺前者事实认定权的问题和现象;二是由于交叉询问制度(the cross-examination)的缺乏,再加上私人鉴定人过于弱小的诉讼地位,使大陆法系的法律系统无法有效地控制和评估鉴定人的意见.这两大缺陷都与识别鉴定人地位的"折衷论"有关.  相似文献   

20.
Shen DL  Liu JM  Hu JM 《法医学杂志》2011,27(3):196-199
目的 探究涉嫌暴力违法的女性被鉴定人的犯罪学特征.方法 采用自制的统计表对2000-2009年进行司法鉴定的女性被鉴定人进行登记,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59例被鉴定人的年龄为16~81岁,其中45岁及以下为205例(79.2%);已婚225例(86.9%);诊断的种类共14种,其中精神分裂症47.1%、无精神病1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