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价值问题讨论在去年的一些报刊杂志上有进一步的深入。关于价值的实质,大都认为价值是主体同客体之间的关系范畴,是客体对主体的作用在主体头脑中的反映,但对价值在认识的何种境况下才发生效用上则有分歧。一种意见认为,只有那些对主体的存在和发展起有益作用的客体才有价  相似文献   

2.
实践自由度与价值的主体本质袁祖社一理论界关于价值本质的讨论,可谓众说纷坛。“主体说”认为,价值的本质是主体本质力量对象化;“客体说”认为,价值的本质在于客体的属性、功能,与是否满足主体需要无关;“关系说”认为,价值的本质是客体的属性、功能与主体需要之...  相似文献   

3.
王海明 《思想战线》2003,29(2):9-11
客观论是一种认为善和价值存在于客体之中的无价理本体论。而实在论和主观论以及关系论都是夸大客观论的某些方面而导致错误的。实在论夸大应该、善、价值产生的源泉和存在的实体方面,主观论则夸大应该、善、价值产生和存在的条件方面,关系论则把"价值是客体的关系属性"夸大成"价值是客体与主体的关系",把"价值是客体在与主体发生关系时产生的"夸大成"价值是在客体与主体的关系中产生的",从而误以为应该、善、价值产生于、存在于主客关系中,是一种主客关系。  相似文献   

4.
主体本质力量对象化和客体对增强主体本质力量的作用的统一就是价值的本质,这个统一是主体和客体在实践关系中形成的。主体本质力量对象化是在能动性作用下的主体在实践关系中认识价值本质的过程。客体对增强主体本质力量的作用就是主体在科学认识的指导下,通过实践关系促使客体按照主体愿望而满足主体的效应。因而,从实践关系、认识关系两个维度出发,比较能够深刻把握价值本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这两个维度中深刻体现了它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关系、认识关系的根本特性。  相似文献   

5.
论自然价值规律曹山河长期以来,由于对自然价值规律缺乏系统的研究,人们在这个问题上存在着许多片面的甚至错误的看法。有的观点认为,自然价值是纯主观的东西,是人类主体对自然客体的自我表露,而否认自然客体对自然价值的制约作用;也有的观点认为,自然价值是自然之...  相似文献   

6.
一、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的阶段性第一种意见认为,认识过程分为感性阶段和理性阶段。这是长期以来一些文章和辩证唯物主义教材所持的观点,持这种观点的同志认为,这两个阶段的划分是由于主体和客体这对矛盾在认识过程中前后表现出来的两种不同的特殊性:感性阶段,表现了主体对个别客体、事物的现象及其外部联系的认识;理性阶段,  相似文献   

7.
以人为本是一种价值本位观念,完整的价值本位观念应由主体和客体两个核心概念来构成。人类的价值思考早于人类的哲学思考,原始先民从价值主体来看,崇尚家族本位;从客体来看,崇尚人的自然力。“家族—自然力”本位的生成就是人本位价值观念的萌发。  相似文献   

8.
究竟什么是价值事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价值事实存在于主体客体相互作用的运动之中。它包括关于客体对象事实,主体人的需要等内在规定性事实,客体事实和主体事实之间关系事实,以及由此决定的对客体如何改造的事实,人们进行的价值活动的事实,价值物在主体身上引起的效应和结果的事实,所有这一切事实的总和才是价值事实。  相似文献   

9.
庞卫国 《湖湘论坛》2004,17(2):28-31
中国共产党确定了"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从对客体属性、功能的判断来看,人是历史的主体、基础、目的和动力;从对主体需要的解读来看,中国共产党的需要就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及其实现;从客体属性转化为主体需要的现实可能性来看,当代社会提供了客观条件,中国共产党严格遵循客观规律,其利益取向完全符合社会普遍利益,所以"以人为本"价值取向的确定是合理的,科学的.  相似文献   

10.
<正>“在探索的认识中,方法也就是工具,是主体方面的某个手段,主体方面通过这个手段和客体相联系。”[1]方法,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为达到预期目的所采用的手段或方式。手段与方式必然受制于实践活动主体、客体及环境的性质,适用于不同主体、客体或环境也必然会有不同的方法。因此,方法是变化的、发  相似文献   

11.
从20世纪80年代起,“人的价值”问题逐渐为哲学界所关注。此后,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化拓展,理论界对于人的价值的探索达成了一些共识,但分歧与争论依然存在。现将近20年来讨论中的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一、关于人的价值的含义人的价值是价值哲学的核心问题,也是价值理论中争论最多的一个问题。由于学术界对价值这个概念有多种界定,由此给人的价值的界定也带来了分歧。第一种观点认为,人的价值就是人作为客体对主体(社会、群体、他人、自我)的效应,主要在于促进主体(最根本的是社会主体)的发展、完善。第二种观点从“需要说”出发,认为人…  相似文献   

12.
有同志提出认识主体是一个复杂的、多属性、多层次和多结构的系统。我们认为,这一规定是比较合理的,但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把问题展开,进行深入的探讨。本文试图从分析认识主体的属性入手,对认识主体的层次和结构作出说明。认识主体是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统一所谓认识主体,就是与认识对象(客体)相对应的现实的具体的人。认识主体是诸多规定的综合,是多样性的统一,具有多方面的属性。就其基本的或一般特性来说,包含了  相似文献   

13.
价值·生命价值·生命价值观:概念辨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唐英 《求索》2010,(7):87-89
马克思主义视野中的价值范畴是一个存在于由主体、客体、实践所组成的三维结构中的关系范畴;生命价值就是在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中,生命的存在和属性以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为尺度而建立起来的一种客观的主客体关系;生命价值观是人们认识和处理生命价值问题所持有的根本观念。  相似文献   

14.
文学作品是一个综合性价值系统。文学史就是对文学价值的阐释。价值作为特定客体对特定主体所呈现的意义,它本身必然随着主、客体关系的变化而变化。作为符号系统的文本,它具有客观恒定性;作为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文学接受者,则处于不断地变动的状态。因此,作为“第二性的质”的文学价值,就必然游离于恒定的文本而演化着。没有任何一部文学史能够囊括文学作品的全部价值。这便构成了“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文学史”的逻辑前提。目前,我国学术界提出了“重写文学史”的口号,并且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所以,从理  相似文献   

15.
劳动价值论中的"价值"概念与价值论中的"价值"概念具有同一性。世界可以划分为物理形态世界与价值形态世界。劳动既有改变物理形态世界的意蕴也有改变价值形态世界的意蕴。在价值论的视域中,物只有客体尺度;而人既有主体尺度,也有客体尺度。客体及其属性与主体尺度相符合、相一致的性质固然属于价值关系;主体及其属性与主体尺度相符合、相一致的性质同样属于价值关系。前者可以称为手段价值关系,而后者则可以称为目的价值关系。在人与人的关系中,既有纯粹的物理关系,也有手段价值关系和目的价值关系。劳动的二重性并不改变事物的物理形态,而是改变事物的价值形态。具体劳动改变主体与客体之间的手段价值关系,抽象劳动则改变主体与主体之间的目的价值关系。抽象劳动的物化凝结为商品价值,意味着商品价值在本质上是物化了目的价值关系。在此意义的基础上,劳动凝结的价值,无论是使用价值还是价值都属于价值论意蕴中的价值范畴。  相似文献   

16.
价值与真理是贯穿于全部人类生命活动领域的两项基本目的追求,他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体现了人类对主体尺度与客体尺度的自觉意识和运用。价值的本质存在于人的生存活动所必然形成的主体与客体的统一关系之中。真理的本质特征是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真理是有价值的,对价值的认识又具有真理性,价值是否有真理性,真理是否是真理,都要通过实践去检验。  相似文献   

17.
试论企业不同价值目标的比较价值●刘惠坚企业价值,这里主要指客体(对象)对企业所具有的价值,其实质是企业主客体之间的一种功能关系,即企业客体对企业主体的生存发展有何作用意义等关系。而企业主客体之间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一个企业主体可能面对众多方面的客体,...  相似文献   

18.
价值,指事物对人的用途或积极作用,即物对人的有用性。价值可以分为物质价值、精神价值和人的价值。物质价值指对能满足人们物质需要的物质客体的肯定或否定关系;精神价值指客体(自然、社会、精神产品)同人的精神文化需要的关系;人的价值则是指人(个人、集团。人类)对于别人和整个社会的关系,即作为客体的人对作为主体人的关系。人的价值体现于创价。对价值的判断构成价值评价;价值评价的标准乃是价值观。价值观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教育价值指教育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也就是教育对人的有用性或积极作用。对教育进行价值…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关于主体的主观能动性范畴的研究一直停留在抽象的“目的性”水平上。本文拟从人和技术的关系、人和社会的关系,说明主体在科学认识活动中,主体的构造性思维应该是主体主观能动性的最本质的特征。所谓主体的构造性思维并不是说主体具有某种特殊的能动思维形式,而是说,科学认识是主体对客体能动的反映,在主体对客体的每一能动反映的具体形式中,无论是对科学符号的自由运演,还是创造性思维过程,或是对科学事实、假说和理论的认识论选择、价值选择,无一不体现出主体对客体的自由构造的特性。因此,我认为,所谓构造性思维实际上是科学认识活动中主体对客体的自由构造。  相似文献   

20.
《法学方法论原理》一书藏巧思于弘论,寓灼见于钩深。法学方法论是一门以反思为特质、对理论研究与实务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的学问。关于方法论研究对象,作者提出有四类,即方法及其内在结构和外部关系,客体及其表述之间、客体的表述与主体之间、客体的表述本身以及客体和主体等方面,研究的主题、目的,研究主体的特性。作者认为,法学研究的一般思路需要经历法学疑问、法学假设和法学假说直至法学理论的形成,其中假说是理论构成的核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