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4 毫秒
1.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继承唯物史观的人学理论,着力改善人民群众的生存状况,促进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是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生动演绎。  相似文献   

2.
中国共产党要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就必须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不断满足人民的物质生活需求 ;就必须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 ,不断满足人民的文化生活需要 ;就必须正确处理好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 ,支持人民当家作主 ,建设社会主义的民主法治国家。  相似文献   

3.
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也是邓小平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创新.但是仅将其局限于党和政府及其各级领导者是远远不够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解放思想必须成为全民的重要思维方式.为此,必须在全社会努力培养敢于并善于质疑与批判的社会氛围;必须进一步充分尊重广大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必须从学校教育入手,注重培养学习主体的思维广阔性与灵活性;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保障公民民主、自由权利的行使.  相似文献   

4.
文化建设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战略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实践中,邓小平始终把创新作为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坚持走创新发展之路,保持文化的先进性和旺盛的生命力。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作为文化建设创新的前提和基础;不断深化改革,创新文化体制与机制,文化建设创新提供保障;注重创新人才的培养,为文化建设创新提供有力支撑;秉承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思想,充分激发人民群众的文化创造活力。  相似文献   

5.
浅谈新农村建设中如何加强乡镇文化站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乡镇文化站是新农村传播先进文化的前沿阵地,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桥梁与纽带。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对农村文化的需求也不断增加,但乡镇文化站却难以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乡镇文化站土壤"板结",肌体"贫血","名存实亡"现象比较突出,其生存窘境日益凸现,甚至有的成为空壳站。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构建和谐文化,加快乡镇文化站建设显得十分紧迫和重要。  相似文献   

6.
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我们党的三大作风之一。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恢复和发展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对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提高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团结和动员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7.
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不仅关系着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还关系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以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文化建设中必须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性,因为人民群众是文化的创造者、文化发展的推动者、文化建设的受益者。要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性,必须充分发扬文化民主,鼓励人民群众积极参与文化建设;增强文化建设活动的针对性,让文化服务于人民群众。  相似文献   

8.
20世纪50年代,浙江省杭州市监察机关推行了人民监察通讯员制度。人民监察通讯员揭发违法失职、官僚主义行为;提出各种合理化建议,督促加强管理、改进工作;宣传监察工作的意义与作用;依靠与团结群众,积极反映群众问题,提出建议,改善了职工的福利条件。杭州市人民监察通讯员的生动实践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与启示,主要有:重视人民群众监督,发挥人民群众在民主政治建设中的巨大作用;调整人民监察通讯员队伍,注重纯洁和巩固组织;注重激励,树立典型,定期地奖励优秀人民监察通讯员;重视人民监察通讯员制度建设,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监督权利。  相似文献   

9.
李明伟 《前线》2012,(Z1):88-90
善于开展群众工作,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也是我们党得以生存、发展、壮大的重要原因。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党的群众工作不仅关系到党的事业成败,关系到人民群众利益的维护和实现,而且  相似文献   

10.
深刻理解人民群众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中的主体地位,要从三个维度出发去解读:人民群众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价值主体;人民群众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创造主体;人民群众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接受主体。  相似文献   

11.
陈云作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开创者和奠基人,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尤其是改革开放时期,始终坚持经济社会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正确处理计划与市场、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辩证关系,坚持积极而清醒的对外开放,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一切为了群众,为人民谋利益,以人民群众为价值主体和价值归宿,形成一个层层递进、步步提升的社会主义经济社会发展思想。  相似文献   

12.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对如何密切党群关系进行了系统思考和深入实践,提出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实践中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自觉接受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等思想.梳理毛泽东关于党群关系的思想,对于我党在新形势下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密切党群关系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疏导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最基本原则和具体工作方针。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要坚持和发展疏导方针 ,疏导与维护人民群众的物质利益相结合 ,协调人们之间在利益冲突上的思想问题和认识问题 ;疏导与尊重人民群众相结合 ,相信和依靠人民群众 ;疏导与法律意识的培养相结合 ,以真正发挥思政工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命线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朱湘虹  黄明哲 《求实》2007,1(11):48-52
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是以人为本思想的主要内涵,以人为本思想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应该全面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思想,要全面开展历史唯物主义思想教育,使以人为本的思想深入人心;要牢固树立和认真实践以人为本的价值观,把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有机统一起来,实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协调发展;要把以人为本的思想具体化为执政为民的实践,把实现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要从制度上、政策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平等尊重公民权利,使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要努力拓宽以人为本的实现形式。  相似文献   

15.
民主权利涉及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正确认识现阶段人民民主权利实现的特点,对于加强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切实保障人民充分行使民主权利,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一、实现形式:“直接”与“间接”相结合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群众依法享有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民主权利。这是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内在要求,是社会主义民主科学性的根本体现。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民主权利只能采取“直接”与“间接”相结合的实现形式。我国现阶段民主权利的直接实现…  相似文献   

16.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不断进行历史实践的产物。弘扬红色文化可以有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确保意识形态凝聚力的重要途径。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在全球化背景下发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举措。依托红色文化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坚定人民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道路的信心,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杨奎 《唯实》2008,42(1):24-28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全国人民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如何调动以人民群众为代表的社会主体的积极性,统一思想基础,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热情,已经成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最注重发展生产力。列宁在继承和发展这一思想的同时,把它运用到实践中。列宁认为发展生产力是更困难更重要的事业。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立即领导俄国人民采取了诸如调整生产关系、利用资本主义、发展科学技术、调动人民群众积极性等措施发展俄国经济。纵观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可以看出,发展经济的思想贯穿于列宁这一思想的始终,是列宁建设社会主义思想的一条轴心。  相似文献   

19.
纵观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不难发现,领袖群体、知识分子、人民群众共同构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主体。其中,领袖群体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命题的提出者、重要的建构者和发展方向的指引者。知识分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诠释者、主要的创造者和传播者。人民群众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本身的创造者,又是其物质基础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实践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主要理论来源,人民群众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检验者。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历史条件下的新的发展阶段。邓小平理论以“发展生产力”、“解放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基本出发点,以实现“共同富裕”作为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的现实价值目标,体现了邓小平对人类历史发展规律性的深刻认识和对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在邓小平理论体系中一贯坚持、倡导的统一的是以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必然性与人民群众历史地位、人民群众的价值要求及其自觉的价值选择和价值创造的现实统一为基础,以人民群众的创造能力为标志,围绕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改善和提高这一普遍存在的基本价值的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